推荐 特别报道:驻加大使馆馆舍纪念碑揭幕仪式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Riven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Riven

Administ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01-16
消息
28,452
荣誉分数
5,457
声望点数
393
CFC新闻 新华侨报 5月21日,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举办了开放日活动暨馆舍纪念牌揭幕仪式。驻加大使罗照辉、渥太华市市长Jim Watson, 加拿大外交部北亚局局长Graham Shantz, 使馆所在社区委员会主任南茜和加拿大遗产部、渥太华市政厅、档案馆、遗产协会、侨界、媒体等各界代表约60余人出席了活动。

驻加大使罗照辉先生随后接受了本报的独家采访:

本报记者:您是什么时候有想法立这个馆舍纪念碑的呢?

罗照辉大使:我一来就有这个想法了,最初我们只知道这栋建筑曾经是个教堂,但这教堂的历史我们并不了解。我来这以后和新闻处的杨处长一起做了很多努力。当时我们定了四步目标,第一步就是要了解清楚这栋建筑的历史,把来龙去脉理清楚出一个小册子。第二步是收集你们今天看到的这些老照片,第三步就是今天揭幕的馆舍纪念碑。第四步呢我们要出一本书,书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这栋建筑的历史,展现中加双边往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包括历任驻加大使和重要外交事件。

本报记者:最初有什么特别的契机或事件促使您做这件事呢?

罗照辉大使:我原本是学历史的。我到任何一个地方,首先都会对它的过往产生兴趣,这是个习惯了,追根求源,学史使人明智。

本报记者:您认为这个纪念碑的落成在哪一方面具有特别的意义呢?

罗照辉大使:这可以说是对加拿大的历史、文化以及宗教的尊重。也是我们表示重视中加关系的一个途径。因为这栋房子在1972年以前是渥太华、加拿大历史的重要部分,1972年中方买下这个修道院后,它就成了使馆了,成为了中加两国文化历史交汇的地方。这栋建筑已经成为了中加友好关系的象征,这次活动也是要表明,中国使馆能够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尊重加拿大的文化、历史和宗教。今年正是中加文化交流年,这对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报记者:非常感谢您的回答,最后能否透露一下未来还会有什么促进中加交流的活动呢?

罗照辉大使:很多,非常多,我们准备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详细报道请查看下面的连接:
http://www.comefromchina.com/news/230705/


image001.jpg

image005.jpg

image013.jpg
 
最后编辑:
这块石头太小
镇不在这里的妖魔鬼怪。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