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uer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03-12
- 消息
- 10,204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文/孙庆余
台湾实施选举民主已逾半世纪,由地方选举而全国选举,由议员选举而总统选举,民主政治却始终飘摇在风雨中。每逢大选季节,统独及族群的召唤,必是重头戏,互不信赖提升到「卖国」层次!统派忧惧独派获胜会走向台独及毁灭(中共犯台),独派指控统派获胜会造成旧势力复辟及民主倒退。
为什么台湾的政治如此对立?大家对民主的信心如此脆弱?原因之一在于,国民党政权把选举视为政治控制手段,「选举民主」如同熊彼得的「程序民主」,人民只管投票,菁英(独裁者团队)才配统治。原因之二是,台湾过去的「内部殖民」产生较优越与较不优越的两种族群,后者又被划分为各种族群,彼此进行内耗,久而久之终于积重难返,由族群情结演为统独情结,中国与台湾情结。再加上中共介入,民主赛场于是变成充满歇斯底里的民族、族群斗场。
民主与民族的纠缠不清,乃至后者压倒前者,是后进民主国家的悲剧。族群是民族的先驱,血族、部落、宗教、地域无不属之。民族则是相当近代的事物,有主权观念之后才有民族观念,有民族解放观念才有民族主义。民族国家与追求「人民当家做主」息息相关。但不幸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许多民族,包括号称「五族共和」的中华民族,都是民族主义者的人为「创造」。他们自然也须以武力为后盾,强求统一。
为了强求统一,民族必定优先于民主,党派利益也经常牺牲公民权益。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谈到的历史悲剧,不仅发生于五四以来的中国,也发生于十九世纪至纳粹崩溃的德国,发生于当代巴尔干。这些地方无例外的都爆发民族(族群)屠杀。即使台湾已走向民主政治,「双重变奏」的幽灵仍在台湾徘徊。
多族群国家以民族主义解决国家认同危机,在先进民主国家已被扬弃。其方式就是承认多元文化及多元认同,公共/国家领域与私人/民族,领域严格区分,对后者的效忠不妨碍前者的效忠,也不被前者指为「卖国」(不要忘掉台湾人及台湾自决思想,长期被国民党人指为「叛国」,现在大中国及和平统一思想,也被部分民进党人指为「卖台」)。这种民主与民族各安其位的国家,就是「公民国家」,民主与民族纠缠不清的国家则是「部落国家」。
民族原是近代启蒙运动的副产物,「主权在民」思想更孕育自美国与法国的民族大革命。可以说,民主与民族系出同源,都在谋求民族及个人解放。然而,只因为民主诉诸理性、制衡、公民责任,民族诉诸非理性、对抗、历史责任。民族主义遂异化为煽动人类仇恨、偏见、压迫,甚至集体暴政的最大恶魔,依靠民族主义建立及维系的国家也成为「部落国家」。
要解决民族与民主的矛盾,关键还在多谈民主,少谈民族,让民族驯服于民主原则之下,最终转化为制度内的良性力量。同时,充满受害与复仇意识的中国(统)及台湾(独)民族主义,必须先在台湾和平共处,学习历史宽容而非互揭疮疤,学习林肯的告诫:「内部分裂的房子无法持久。」
台湾实施选举民主已逾半世纪,由地方选举而全国选举,由议员选举而总统选举,民主政治却始终飘摇在风雨中。每逢大选季节,统独及族群的召唤,必是重头戏,互不信赖提升到「卖国」层次!统派忧惧独派获胜会走向台独及毁灭(中共犯台),独派指控统派获胜会造成旧势力复辟及民主倒退。
为什么台湾的政治如此对立?大家对民主的信心如此脆弱?原因之一在于,国民党政权把选举视为政治控制手段,「选举民主」如同熊彼得的「程序民主」,人民只管投票,菁英(独裁者团队)才配统治。原因之二是,台湾过去的「内部殖民」产生较优越与较不优越的两种族群,后者又被划分为各种族群,彼此进行内耗,久而久之终于积重难返,由族群情结演为统独情结,中国与台湾情结。再加上中共介入,民主赛场于是变成充满歇斯底里的民族、族群斗场。
民主与民族的纠缠不清,乃至后者压倒前者,是后进民主国家的悲剧。族群是民族的先驱,血族、部落、宗教、地域无不属之。民族则是相当近代的事物,有主权观念之后才有民族观念,有民族解放观念才有民族主义。民族国家与追求「人民当家做主」息息相关。但不幸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许多民族,包括号称「五族共和」的中华民族,都是民族主义者的人为「创造」。他们自然也须以武力为后盾,强求统一。
为了强求统一,民族必定优先于民主,党派利益也经常牺牲公民权益。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谈到的历史悲剧,不仅发生于五四以来的中国,也发生于十九世纪至纳粹崩溃的德国,发生于当代巴尔干。这些地方无例外的都爆发民族(族群)屠杀。即使台湾已走向民主政治,「双重变奏」的幽灵仍在台湾徘徊。
多族群国家以民族主义解决国家认同危机,在先进民主国家已被扬弃。其方式就是承认多元文化及多元认同,公共/国家领域与私人/民族,领域严格区分,对后者的效忠不妨碍前者的效忠,也不被前者指为「卖国」(不要忘掉台湾人及台湾自决思想,长期被国民党人指为「叛国」,现在大中国及和平统一思想,也被部分民进党人指为「卖台」)。这种民主与民族各安其位的国家,就是「公民国家」,民主与民族纠缠不清的国家则是「部落国家」。
民族原是近代启蒙运动的副产物,「主权在民」思想更孕育自美国与法国的民族大革命。可以说,民主与民族系出同源,都在谋求民族及个人解放。然而,只因为民主诉诸理性、制衡、公民责任,民族诉诸非理性、对抗、历史责任。民族主义遂异化为煽动人类仇恨、偏见、压迫,甚至集体暴政的最大恶魔,依靠民族主义建立及维系的国家也成为「部落国家」。
要解决民族与民主的矛盾,关键还在多谈民主,少谈民族,让民族驯服于民主原则之下,最终转化为制度内的良性力量。同时,充满受害与复仇意识的中国(统)及台湾(独)民族主义,必须先在台湾和平共处,学习历史宽容而非互揭疮疤,学习林肯的告诫:「内部分裂的房子无法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