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读好古诗词,真要学好粤语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PCSK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PCSK

知名会员
注册
2009-06-23
消息
173
荣誉分数
72
声望点数
138
这文章来自这里:
从广东人的文化迁徒 看穗港两地粤语的区别_广州日报大洋网
http://news.dayoo.com/guangzhou/201504/13/140278_40855619.htm

三、广东古汉语的稳定与中原汉语的胡化简音
  李唐之后,中原再次陷入长时间的战乱及饱受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占领,语言随之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北宋初年时,中原地区的汉语仍能基本保持汉唐语言,当时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官方的权威发音韵律书《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里面标注的文字发音与现今的粤语高度吻合。但之后中原因为受到西厦、辽、金、元等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占领,汉语开始胡化,到了南宋时期中原汉语已经由汉唐汉语(粤语)演变为现在的“客家话”了。
  而偏于一隅的广东却是一直极少战乱,基本没受到北方游牧少数民族的影响,所以一直保留着汉唐时期的语言、文化。因此大量的唐诗宋词现在只有用粤语来读,才能符合诗词基本的“韵律美”了。

  以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竹枝词》为例——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知名的情诗也是古汉语文学的代表作,不直接表达而运用了古汉语内“语意双关”的表述手法,用天气的“晴”的有无,来代表男女之间的“情”的有无。在粤语里“青、平、声、晴”均是同一个韵母的,读来完全符合诗词的韵律美,用粤语一读就能体会出诗词的意境了。
  但胡化的普通话,“声”字的韵母却变了,结果用普通话读的话第二句完全不押韵,连诗词最基本的韵律要求都达不到,大煞风景!

  又如同是唐代的著名诗人“王维”的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粤语里“亲、人”是同韵母的,符合诗词的押韵要求。但普通话里这两个字就又不同韵了。从这首诗作可以肯定唐代的山东人说的也是与粤语一样的古汉语。
  还有唐代著名的哲理诗,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在粤语里“流、楼”是同韵母的,符合绝句诗词第二、第四句必须押韵要求。但普通话里这两个字就又不同韵了。
 
用广东话读木兰词比较有意思.

鸡鸡复鸡鸡 ...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