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為是的傲慢,關上了基督徒與世界溝通的門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iBose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iBose

知名会员
注册
2012-01-28
消息
1,249
荣誉分数
210
声望点数
123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6416/


Photo Credit: Steve Snodgrass CC BY 2.0



身為基督徒,我多年來一直對一件事很惱火──就是信徒對其他文化與宗教不尊重。

有弟兄分享他多年前的經歷:話說他祖父過世,在靈堂上他跟其他親人一起披麻帶孝,然後,教會的牧師到來。這位牧師一見該弟兄一身裝束,立即把他叫到一旁,要他把當場把麻衣脫下,說這不合乎《聖經》教導云云。那弟兄生性溫馴,竟就聽話隨即把麻衣除下。換了是我,我準會禮貌地請這位牧師離場,並告訴他靈堂只歡迎懂得什麼叫尊重的人。

類似大言不慚的不尊重事件,實在不勝枚舉。有信徒喜歡對別人的習慣或想法妄加批判,自以為真理盡在其掌握之中;有傳道人喜歡在講道中以誇張的嘲諷口吻談其他宗教,醜化別人來美化自己。我有姊妹因為肩膀疼痛,在朋友建議下練習瑜伽,情況果然大為好轉,然而,她所屬教會認為練瑜伽不合《聖經》原則,禁止她繼續練習,並說練者會接近「邪靈」。年前,香港牧師林以諾把同性戀者比作吸毒與癌症,受盡社會指責;早前,美國有華裔女牧師聲言觀音是不男不女的、帶來淫亂的邪靈,此事引起輿論批評,成為國際笑話。




對於以上事例,基督徒起碼有兩個層次的思考:一是《聖經》原則,一是待人處事的原則,而以上兩種原則反映的都是信徒的態度。首先,對於什麼才合乎《聖經》,很多人的態度過份篤定,結論過份粗疏。以瑜伽為例,這種來自古印度的文化的確曾跟婆羅門教有關聯,但時至今日,在坊間流行的瑜伽已跟宗教沒甚關係,而發展成一套舒展身體的靜態運動。那情況就像打功夫,今天的一些功夫招式可以追溯到少林十八羅漢,那麼,練這些招式又是否佛教行為,必須要被禁止?

第二個問題是,就算某些行為鐵定違反《聖經》,是不是就要不問環境與情由加以指正及批評?我從事教育,深信溝通技巧的重要,不是有道理就大晒,可以在任何情況下對學生指罵。古有孔子「因材施教」之說,今天現代教育學有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教學法,都是強調同一內容用不同方式表達與包裝的重要。耶穌擅用比喻,原因之一就是要背景各異的信徒都聽懂。

今天,基督徒要與社會溝通,難度不下於當年耶穌講福音,因為在今天的資訊世界,社會聲音更多元,群眾的背景與立場之差異比起耶穌的時代更大。既然如此,為何信徒又要用社會難以接受的語言(諸如「觀音是淫亂的邪靈」、「同性戀好比吸毒」)去表達意見?這其中,除了是因全無溝通技巧可言,又有沒有一種「我永遠代表真理」的傲慢?林以諾的失言,除了是他一貫愛耍嘴皮而論述總欠嚴謹的陋習,又會否因為他根本自我感覺太過良好而目空一切?

伏爾泰有個知名的想法:「雖然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維護你說話的權利。」這句話,被視為言論自由的核心價值。而這句話背後的精神,就是──尊重。在廿一世紀的今天,也許有基督徒覺得雜音太多,不中聽的意見太多,甚至是邪靈空群而出,因此要用加倍的力度、嚴厲的言辭去狠批所謂的「不良現象」。但是,這種自以為是的傲慢,其實是為基督徒關上了與世界溝通的門。最後,如果基督徒犯眾憎,別說傳福音,就是對話的空間都沒有──誰又願意跟不懂尊重的人說話?
 
最后编辑:
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重
 
一种天性的粗暴,使得一个人对别人没有礼貌,因而不知道尊重别人的倾向、气性或地位。这是一个村鄙野夫的真实标志,他毫不注意什么事情可以使得相处的人温和,使他尊敬别人,和别人合得来。——洛克
 
这位作者不是基督徒。

“尊重”, “人权“, 都不错,可在人的”生命“面前,却不值一提。因为这个”生命“是永恒的,或者是永恒的”生“,或者是永恒的"死”。

打个比方,如果有一种药能治好我至亲的绝症,我的心意是,不管这位亲人是否愿意,甚至不惜被其憎恨,我也一定要想方设法把这个药给他服下去的。

可问题是, 他肯吗?要怎样才能让他把救命的药服下去?

或者再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比如父母知道孩子如果那样做,会200%的带来怎样的结果。这时父母会尊重孩子的人权,还是会尽力劝阻、极力避免孩子做出那样的行为?

可能你争论的焦点是,凭什么基督徒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别人是错的。其实不是基督徒作为人是对的,而是基督徒信的是对的,不考虑异端的情况下。

为什么说基督徒信的是对的? 因为这个信心是来自于 神,而不是来自于人。因为,人凭自己,是无法认识 神、无法认耶稣基督是主的。

而所有的信心都是神的恩赐,人没有一丁点儿可夸口的地方,所以也无从傲慢。(傲慢的人是还不认识 神,也不认识他自己。)

呵呵,好多字,可惜实在你没看懂作者想说什么。

字多只说明你有想法,不代表你有思想,否则不会看不懂作者的意图。

再罗嗦两点:
1: 作者是李展鹏,是台港澳小有名气的文化人, 他说自己是基督徒,应该就是,因为他犯不着对公众撒谎。所以,你很自以为是。
2:神是对的之类的言论,只对信奉他的人有意义,对不信奉他的人讲, 就是自以为是,强词夺理。

希望你能明白
 
这位作者不是基督徒。

“尊重”, “人权“, 都不错,可在人的”生命“面前,却不值一提。因为这个”生命“是永恒的,或者是永恒的”生“,或者是永恒的"死”。

打个比方,如果有一种药能治好我至亲的绝症,我的心意是,不管这位亲人是否愿意,甚至不惜被其憎恨,我也一定要想方设法把这个药给他服下去的。

可问题是, 他肯吗?要怎样才能让他把救命的药服下去?

或者再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比如父母知道孩子如果那样做,会200%的带来怎样的结果。这时父母会尊重孩子的人权,还是会尽力劝阻、极力避免孩子做出那样的行为?

可能你争论的焦点是,凭什么基督徒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别人是错的。其实不是基督徒作为人是对的,而是基督徒信的是对的,不考虑异端的情况下。

为什么说基督徒信的是对的? 因为这个信心是来自于 神,而不是来自于人。因为,人凭自己,是无法认识 神、无法认耶稣基督是主的。

而所有的信心都是神的恩赐,人没有一丁点儿可夸口的地方,所以也无从傲慢。(傲慢的人是还不认识 神,也不认识他自己。)
提醒你一点,不要认为观点和你不一致的,或者说和基督教主流观点不一致的就不是基督徒。
你这是比较典型的论断人。。。
 
我没有想法,更没有思想。作者的意思也浅显,没什么看不懂的。不过,就是“尊重”这个词,看你如何理解和解释。

傲慢的贬低别人,这样肯定不对。但是,若凭着爱心指出对方的罪,促使其悔改而得救,这样良药苦口,实能治病。

我认为这位作者不是基督徒,因为他的说辞,跟不信的人,没有区别。我并没有说他说谎。可能他自己以为是,但却不是。

神是对的,不仅对信他的人而言如此,对不信的人也如此。因为人都是祂造的。
显然,你和作者不在一个层面上,你认为他不是基督徒,不认可他的说法,其实恰恰暴露你自己的问题。希望你能以人为鉴,放下你的傲慢,做好你自己再说吧!
 
谈谈基督徒的傲慢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9078943/
http://www.topicdiscussion.net/article/96491369251/
  对于不信主的人来说,基督徒的傲慢品质是显而易见的,它囊括在许多方面;即使基督徒本身并不承认,或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傲慢是基督徒仅次于恐惧外最严重的问题。恐惧和傲慢支撑着基督徒的信仰(当然,这句话并不适用于所有基督徒)。下面,我将探讨基督徒的傲慢品质的最主要的三个问题(我希望把更多与傲慢有关的问题列出来探讨,但这是不现实的;如果基督徒能够自省到这最主要的三个问题,就已经是很不错了)。
  首先,基督徒的傲慢使得他们坚信他们是真理的唯一继承人。让我们离开“房间”,爬到山顶,放眼望去,并借助这样的虚拟景象——意象——进入感受:这个世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信自己握住了这个世界的唯一真相,而其他人并不像他们那样好运。他们是天之骄子。然而,当我们这样“俯视”下去的时候,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可是,那些人无论如何,都会坚守自己天之骄子的地位。
  当我们活在当下时,我们很快就会体验到,在我们里面有一个比自身更大的存在,一个生命的源头。所有的宗教和古代的先哲,都忠于描述这一点。但是,就好像我们举起一只手指向月亮一样,我们并非要让人来注视我们举起的手,而是去注视我们指向的事物。基督徒并不了解这一真相。耶稣当年想方设法地描述他所体验到的生命之源的本质,但是,后代的基督徒却借用耶稣的话,让耶稣化身为上帝——由于基督教三位一体的信念,耶稣虽是上帝的独生子,但他也诚然是上帝自体。基督徒犯了最基本以及最严重的错误——把指向月亮的那只手当作月亮本身。所有的宗教信仰,实际上都是指向真理的,但它们只是真理的侧面。然而,任一宗教信仰,只要它不承认它只不过是个侧面,它便会以整体的样式体现;而这,便已然不是真理了。
  任何经历心灵成长的人都能够直接地发现,我们世上所有的宗教信仰其实只不过是“那只指向月亮的手”。《圣经》是智慧的结晶,但它并非真理本身。认为《圣经》是上帝的话,亦即真理的人,是令人觉得可怕的。因为他会在世上创造天堂,也会制造地狱;而这一切,都是“真理”的自然呈现。基督徒认为自己所信仰的上帝便是真理,这使得他们在与人沟通交流时,潜藏了一种无名的傲慢。这种傲慢,是很难用言语去描述它的;但是在不信主的人那里,即便是已信主的基督徒那里,都能够感受到那股傲慢的气息不停息地在波动着,穿越在互相沟通的人们身边。
  傲慢既可以通过评判体现出来,也可以体现为“上帝原型膨胀”的症状。“上帝原型”是心理学的一个名词术语,而“上帝原型膨胀”简单来说指的是那些自以为自己是上帝的人。希特勒便是“上帝原型膨胀”的极端典型例子,基督徒在这个症状上,也有许多呈现。一般来讲,“上帝原型膨胀”的人,会认为自己的话就是对的,与自己的话或观点不同的人,便是错的。这不就是基督徒看待不信主的人的普遍态度吗?若是“上帝原型膨胀”严重的人,他会觉得他的话便是律法和规则,他的评判标准是客观的标准。如此一来,他便可以“代替上帝”,做许多讨人喜欢或惨不忍睹的事情。
  对于基督徒而言,“上帝原型膨胀”的症状也可以在他们的团体中彼此发现。记得不少患有心理疾病的基督徒都很难跨出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这一步。他们相信,他们的疾病是上帝赐予的,或是上帝对他们的管教与惩罚。他们认为,他们必须借助上帝的大能获得疗愈,而不是借助心理医生的技术获得疗愈。我就曾听过一位山西的三十多岁的基督徒妇女,她的孩子自发烧起,她教会的传道人与牧师便阻止她带孩子前去寻求医生的帮助。她是这样告诉我的,“我那教会的传道人及牧师说,去找医生,就是没有信心,就是信心软弱,这是上帝不喜悦的。他们要我们依靠上帝而得医治。”几个月过去了,这个可怜的孩子最终因发烧久久不得治疗而脑瘫痪。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基督徒的傲慢使得他们没有办法活在当下,没有办法真正地活出他们所说的爱、喜乐与平安。他们自以为自己便是上帝(当然他们是不会这样承认的),他们不允许上帝借助医生的力量拯救病人,他们也不允许上帝借助不信主的人的话语来使自己已扭曲的信念获得转变与更新。他们难以觉察到自身的傲慢品质,因为傲慢已经在他们的内心存留已久,且依附在他们生活与灵性成长上的许多事情。
  上面谈论的是基督徒对真理的态度,这是因为傲慢所呈现的第一个问题。而第二个问题是,基督徒通常都会认为自己是别人幸福美好的重要来源。虽然基督教的重要教义并不在于行善,而在于认识耶稣为救主并接受他的救恩。但是,基督徒在生活上,仍是非常注重行善的。托瓦尔特在他的著作《疾病的希望》中提到,“善靠恶才得以存在,恶也要靠善才得以存在,任何刻意滋养善的人,也会不自觉地滋养了恶。”在心理学中,早就已经证实了这个难以回避的心理现实。此外,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这里的“自私”,并非我们通常所指的“损人利己”或“伤天害理”,而是指着我们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出于自己的需要。基督徒虽然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但他们却靠他们的“真理”抑制了这一点。他们否认,他们行善,实际上是出于自身的需要。基督徒喜欢自我欺骗,他们认为,他们行善必然是出于无私的奉献,或是讨上帝喜悦。其实,若他们无法通过行善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是没有能力行善的;正如其他人一样。每个人都需要安全感、价值感、被爱的感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行善获得的。我非常佩服一名心理医生所说过的一句话。有一次,这位心理医生行善后受褒奖,但她却在褒奖中声称,“我是一个自私的人,我这么做(帮助别人)都是为了我自己。因为当我这么做的时候,我很开心。当我看到别人有需要而我能够帮到他时,我感到很满足,也很有成就感。”这名心理医生的自我觉察能够让她看到她的善行的内在动机,这是基督徒所无法达到的。
  基督徒强迫自己行善需要无私,而他们自私的内在力量却破坏了他们的人际关系。有些助人者会发现,他们帮助的人并不感激他们,甚至仇恨他们;他们为此感到难过。实际上,这是助人者需要自省的。基督徒喜欢乐于助人,他们强行地干涉别人的生活,并自主地赠送礼品或金钱。然而最后,他们的这些行为,非但没有对受助者有益,反而带来困扰。基督徒这么做,仿佛是在“有意地”滋养他们内心那个久久都无法得到认同的受害者。
  真正有意义的助人,是需要按照对方的需要而进行的。基督徒帮助别人,通常都不考虑受助者的需要,而是一味地给予和付出——这实际上是一种化了妆的强迫和控制。乐于助人是一种非常高强的控制行为(当然,我不是说乐于助人本身等同于控制)。助人者似乎在说,“我帮助你,你一定要回报我。至少,你要肯定我对你的帮助。这份肯定和认同,是对我最大的回报。如果你不回报我,我就会很生气。”具有控制意味的乐于助人行为通常与傲慢有关。若是这种情况,助人者似乎在说,“你看,因为我比你强,比你能干,所以我才有能力帮助你。你是受助者,受助者怎么可能强过帮助者呢?”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助人者陶醉在自我肯定与认同中,他们对自己的优点沾沾自喜,而不顾帮助的真正效果。在这里,我所列出的这些助人者的状态,是许多基督徒的真实体现。
  最后一点,也是有关基督徒的傲慢的第三个问题,是“傲慢的另一个更微妙的原因是不能正视自己的痛处,不愿意考虑自己的痛苦和需要。”这也恰好说明了历代基督徒的现状。既然基督徒是真理的掌握者,既然他们走的路是通向永生的唯一之路,那么他们会下意识或无意识地忽略自己的阴暗面,以及自己的软弱。基督徒在行善、传道中看到别人的需要,而这些也是他们仅仅能看到的,他们看不到自己的需要,甚至否认自己有需要。这就会导向一个基本问题:无法正视和处理自己需要的人,如何去正视和处理别人的需要?基督徒非常强调爱上帝以及爱人,但他们却不爱自己。他们把爱自己与自私等同起来,并将自私评判为是不好的、恶的。他们没有办法用一个更加中立的角度来看待自私的本性。这也会导向另一个基本问题:无法爱自己,如何去爱别人,又何况去爱上帝呢?简单来说,基督徒的内心除了评判外,已容不下别物。他们把所有事物分别善恶,然后陷在评判里。他们的内在有一位非常严厉的法官,和一位饱受伤害的罪犯。他们一杆子打死所有人,认为只要不符合他们内在那把标尺的某个标准的,便是不可接纳的事物。
  总的来说,基督徒的傲慢品质体现在他们的生活、人际互动和灵性成长上,这傲慢的品质,几乎彰显得淋漓尽致。让人觉得可笑的是,基督徒非常热衷于宣扬为人谦卑。但是他们却浑然不知,在他们宣扬谦卑并表现谦卑时,已经陷在傲慢里了。谦卑是不需要学习的。当我们能够活在当下,与真我联结时,谦卑是自然而然体现出来的状态。任何对谦卑的学习和训练,都是傲慢的表现。基督徒丝毫无法体会到这一点。我们许多的品质,例如善良、纯真、孝敬、利他等,是不需要学习的,就如我们的痛感等感受一样。只不过当这些品质无法在人身上完全彰显时,这些品质的体现则可能受到了阻碍。我们所要做的,是去处理那个阻碍物。然而,凡努力学习并训练自己善良、纯真、孝敬、利他等品质的人,实际上是落在傲慢中却不自知。基督徒就是最好的典范了。
 
最后编辑:
善度基督徒生活──學會指責自我,莫要論斷人非



人生於世的目標,就是要努力追求成全和幸福。然而,因著自私和偏狹的觀念,有些人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論斷者和卑鄙的窺伺者,更以典型的「嚴於律人,寬以待己」的態度生活。這不僅阻隔了神聖而又高貴的人生目標得以實現,還使自己的生活紊亂和苦痛不堪。

有鑑於此,今天,我們願與諸位共同分享三點:一)常懷慈悲心和包容心顯得格外重要;二)為人處事也要學會換位思考;三)天主教的最高領袖──教宗方濟各特別強調:「什麼是基督徒的才華和智慧呢?什麼是基督徒的表現呢?就是不要評判他人,而要學會指責自己」。記得「我們都是罪人」──不是理論上的,而是事實上的。基督徒的德行即是:「以愛還愛,以心體心」。在福音中,耶穌教導門徒「不要判斷人」。(瑪7:1)這便是善度基督徒生活的重要一步。

一)常懷慈悲心和包容心

曾有一則故事:據說,一位醫生在接到緊急手術的電話後,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醫院並換上手術服,此時男孩的父親失控地對他喊道:「你怎麼這麼晚才來?你難道不知道我兒子正處在危險中嗎?你怎麼一點責任心都沒有。」

醫生淡然地笑著說:「很抱歉,剛剛我不在醫院,接到電話就馬上趕來了,您冷靜一下。」

「冷靜?如果手術室裡躺著的是你的兒子,你能冷靜嗎?如果現在你的兒子死了,你會怎麼樣?」男孩的父親憤怒地說。

醫生又淡然地笑著說:「我會默誦祈禱文──『我們從塵土中來,也要歸於塵土,一切都是來自上天的祝福』。所以,請為你的兒子祈禱吧!

男孩的父親憤憤的說:「當一個人對別的祝福人的生死漠不關心時,才會這樣說。」

幾個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醫生高興地從手術室走出來,對男孩的父親說:「謝天謝地,你的兒子得救了!」還沒有等到男孩的父親答話,他便匆匆離去,並說:「如果有問題,你可以問護士!」

「他怎麼如此傲慢? 連我問問兒子的情況這幾分鐘的時間他都等不了嗎?」男孩的父親對護士憤憤不平地說道。

這時,護士的眼淚一下子就傾流出來了:「其實,醫生的兒子昨天在交通事故中身亡了,我們叫他來為你的兒子做手術的時候,他正在去殯儀館的路上,現在,他救活了你的兒子,要趕去完成他兒子的葬禮。」

別人的生活發生了什麼,他們正在經歷著怎樣的波折和磨難以及苦痛,站在自我立場的你可能並不知曉,你所看見的只是表像而已。

換一個角度,你會發現,並不是只有你是這個世界的主角。千人千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都是自己故事裡的主角,不管故事是平淡無奇,還是曲折坎坷,每個人都已經歷不同的故事,或悲傷或幸福。人生無常,誰都會有眼淚有悲傷,我們要學會欣賞和悲憫,學會善待他人。

不要輕易指責別人,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智慧,去知道別人生活裡的喜怒哀樂、去真正體諒別人的酸甜苦辣。每個人因立場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很難瞭解對方的感受。所以,不要一味的隨意去指責批評,否則會給別人帶來傷害。

一個真正有文化修養的人,能夠用「慈悲心和包容心」去成就別人,其實也是在成就自己。一個從「現象」中,就能得知自己怎麼解脫的人,才是真正的懂得自我修養的人。

想想我們,經歷的心路歷程的苦,才能知道他人的苦。想想我們,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傷感和苦楚,就知道他人的生活裡其實也有一樣的內容,也一樣在人生的路上經歷風風雨雨。想想我們,是怎樣從坎坷中走過的,就知道別人是怎樣從坎坷和磨難中走過的。

一個真正懂得自我修養的人,應當懂得「語之用與害」,懂得不以自己的角度去單方面的看待問題,這樣人與人之間的傷害就會減少很多。

事實上,做到善待他人、體諒他人,便能在這世俗的世界中得到內心的寧靜;有句話說得好:「幸福並不取決於財富、權利和容貌,而是取決於你和周圍人的相處」。

二)為人處事要學會換位思考

為人處事要懂得和具有同理心(Empathy),又叫做換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即於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

簡而言之,換位思考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對此,有則小故事很能說明問題。

甘地生前有一次外出,在火車將要啟動的時候,他急匆匆地踏上車門,不小心一隻腳被車門夾了一下,鞋子掉在車門外。火車啟動後,他沒有猶豫,隨即將另一隻鞋脫下,也扔出窗外。一些乘客不解地問他為什麼要把另一隻鞋也丟掉,甘地說:「如果一個窮人正好從鐵路旁經過,他就可以得到一雙鞋,而不是一隻鞋。」

甘地之所以被稱為「聖雄」,就在於他能時時處處站在底層人的立場想問題,時刻將窮人的苦難視為自己的苦難。以一國首腦之尊仍能設身處地為窮人著想,並由此產生崇高的大悲憫情懷,足見換位思考的意義之非同尋常。

做任何事情都要先進行一下換位思考,唯有這樣才能產生同理心,找到對方的需求,更好地理解並幫助別人,進而讓自己的付出能有個好的著力點。這樣做可以給自己減輕煩惱和痛苦,同時更可以給對方減少麻煩。最終是大家都很快樂,何樂而不為呢?換位思考是基本的道德教諭。古往今來,從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到聖經《瑪竇福音》的「你們願意別人怎樣待你,你們也要怎樣待人」(瑪17:2),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們,說著大意相同的話。可見換位思考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事,是我們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的第一步。所以我們在做每件事情之前,要先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一下,如果我們自己都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那麼我們就不要去做這件事。

諒解是一種寬容、一種體貼、一種理解。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是達成理解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要求我們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從而與對方在情感上得到溝通,它既是一種理解,也是一種關愛。在遇到不順心事的時候,不要去埋怨、指責,換個角度,換個思路,你會發現,世界大不一樣。古人云:「要以責人之心責己,要以寬己之心寬人」。在現實生活中,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如果遇事都能夠學會換位思考,我相信心情就會好很多,煩惱就會少很多,教訓和經驗總結就會有很多,成長進步當然也會快很多。人生道路很長,途中我們會遇到許許多多煩惱的事,這些事或大或小的困擾著我們,不論哪些事,都可從不同的角度看。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相遇需要真情真誠。不過,並非所有人都有真心,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付出真情,所以不要輕易去相信。有些愛不能付出,有些情不能給予,有些人不能輕信。生活就是這樣無情,人生又是這樣有情。相信美好,但不會處處美好,期待美好,但不會天天美好。

生命,似一場苦樂兼有的旅行,苦樂都是自己的,累不累別人無從知道,好不好他人無法知曉。生命的運行中,酸甜自己感受,苦辣自己體會。能說的只是少部分,不能說的才是大部分,人生所有的事情,運行在自己的心窩。累了,自己願意,傷了,自己情願。生活,需要你看開,放下,能滿足自己心意的,就是快樂的!

正如蘇東坡所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如果萬事都能學會換個角度去看,那麼生活中就會多一些理解,就會減少許多不必的煩惱,增添不少快樂,那笑意將永遠在我們臉上蕩漾,我們的生活將充滿燦爛的陽光。曾經看到過這樣幾句話,自己挺欣賞的,大家不妨感受一下吧:「用自認為好的方法來對待別人,是自作多情;用希望別人對你的方法來對待別人,是將心比心;用別人期望的方式來對待別人,是善解人意;為對方著想,這是最樸素也是最高超的技巧。」

三)教宗強調不要評判他人,而要學會指責自己

在二零一五年二月三日清晨,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彌撒聖祭時強調:「什麼是基督徒的才華和智慧呢?什麼是基督徒的表現呢?就是不要評判他人,而要學會指責自己。」因為做出評判和對他人「下結論」是很容易的,但如果要將基督徒的道路繼續下去,只有當其擁有才華和睿智的坦誠時,首先想想自己、想想自己能做的種種壞事。「我們都是罪人」──不是理論上的,而是事實上的。基督徒的德行,換言之遠遠超過了德行:「有能力指責自己」。這是善度基督徒生活首先要做到的第一步。

教宗指出,「我們所有人都是老師、都是為自己狡辯的老師。我們都有能力為我們的不足、我們的罪過辯解,有時甚至敢說『我不知道』、『我沒幹、可能是別人幹的』:一味推脫責任,極力表明自己的無辜 。但這樣做是不能繼續基督徒生活的」。

教宗舉了個例子:「當我的心裡有了嫉妒的情緒時,我知道這種嫉妒可以讓我講別人的壞話、造成仇恨,甚至害死人。」為此,我們也就永遠也無法走基督徒生活的道路、永遠也不會走靈修道路。

反之,要指責我自己和我的良心。再如,當我路過監獄時,是否會哀歎:「這些人活該!」但你知道嗎?如果沒有天主的恩寵,說不定你就會進監獄?你想過沒有,你能像他們一樣做壞事,甚至更糟糕?這就是自己指責自己,不要把我們自己內在的罪惡根基隱藏起來,我們能做許多事,即便是看不到的。

與此同時,教宗方濟各繼續談到了另一個品德:在天主面前感到羞恥。「你,上主、我們的天主,仁慈和寬恕的天主。羞恥是我的、仁慈與寬恕是你的。與上主這樣對話,有助於我們善度基督徒生活:自己指責自己。讓我們祈求天主的仁慈」。

後記

人生短暫,多加珍惜,相遇需要真情,相處需要真誠,莫要論斷人非,多要反省自己。

在《聖經》中,耶穌非常清楚地教導:「你們應當慈悲,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路6:36)。當一個人學會了指責自己時對他人就是仁慈的:「如果我能做更壞的事,那麼我又憑什麼去評判別人呢」?!這句話恰恰是回應了基督的邀請──「你們不要判斷,你們也就不受判斷;不要定罪,也就不被定罪;你們要赦免,也就蒙赦免」(路6:37)。「為什麼只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對自己眼中的大樑竟不理會呢?」(瑪7: 3)可歎的是,「我們多熱衷判斷他人、講別人的壞話呀」!

最後,我們基督信徒要這樣祈禱說:「願上主賜予我們學會指責自己,而不論斷他人的恩寵」。「上主,請憐憫我我們、幫助我們學會羞恥、賜予我們仁慈,這樣我們才能對他人仁慈寬容。」讓我們時刻銘記:「成全與幸福,並不取決於財富、權利和容貌,而是取決於你和周圍人的相處。」

________

撰文: 夏景曉神父,畢業於羅馬宗座拉特朗大學,教會法律博士。
 
善度基督徒生活──學會指責自我,莫要論斷人非

古往今來,從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到聖經《瑪竇福音》的「你們願意別人怎樣待你,你們也要怎樣待人」(瑪17:2),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們,說著大意相同的話。可見換位思考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事,是我們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的第一步。
 
为什么不说"己所欲,施于人"?


  为什么不更积极一些呢?为什么不从正面说"己所欲,施于人"呢?那可能是更高的道德要求,但却不适宜被规定为是可以"一以贯之""终身行之"的"忠恕"的内容。"忠恕"作为义务可能是起码的、基本的,但也因此是普遍的,要求始终适用于所有人的,甚至是带有某种强制性的。这正是"一以贯之""终身行之"的真实含义。我们现在正是把"忠恕"看作这样一种基本的普遍的义务,而如果把"己所欲,施于人"作为其内容,我们就会发现∶
  首先, 这是人所难能的,要求人人始终都把自己所欲的也施于人,凡自己希望什么,就马上积极去帮助别人达到什么,这显然是难于一以贯之,终身行之的,而相形之下, 要求每个人都不对他人做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却要容易得多,而且这里已经体现了一种对他人的基本关切,防止了最严重的一类痛苦。

  其次,这样做也不一定有必要,甚至是有危险的,人的欲望在一些基本的层次上虽然大致相同,但在较高的层次上却也有迥异,我们不能随意把自己的欲望都当成他人的欲望。我们不一定能清楚地认识到对每个人来说他最好的追求、他最好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人在欲求方面的岐异远远大于人在不欲方面的岐异。

  所以,我们不如通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人们扫清一些对任何追求来说都是基本障碍的东西,这样扫清基本障碍实际也就保证了那些最基本的欲望得到满足,但更高、更全面的欲求则要交由每一个人自己去理解、去把握、去追求,我们不能代替他们去追求。先儒一直视成圣成贤为最高尚、 最美好的追求,一直赞美和倡导这种追求,然而, 他们也并不作为义务要求所有人都走这条成圣成贤的道路,相反,他们倒反复强调儒学是为己之学,学者最忌尚未为己就要为人,"人病舍其田而耘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 而所以自任者轻。"⑥

  忠恕比起热情助人来确实显得有点儿冷淡,然而,这却是因为它注入了冷静的理性的缘故。热烈助人的激情有可能转化为其反面,正如孔子所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⑦对人一下子热如火,一下子又冷如冰,或对一些人热如火,对另一些人冷若冰,这就是惑,而忠恕即意在排除这种惑。忠恕同时看到自己和他人,同时看到人的优点和人的弱点,但却更强调自己的弱点,更强调严于责己。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宋朝李守贞据河中叛乱时,周祖带兵讨伐、平乱之后,得到许多朝臣及藩镇与李守贞相交结的书信,周祖准备把这些人的名字记下来一一予以追究,而他属下的从事王溥却劝他把这些书信都烧掉, 不予追究,周祖照办了。否则,顺藤摸瓜,穷追猛打,又不知要牵连多少人。这里当然可能有明智的考虑,以免人心惶惶,又生新乱,但也有对人的弱点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恕意。

  人都是有弱点有缺陷的,那些紧盯着别人缺陷的人,自身之所以没有表现出这种缺陷,往往不是因为他们很完美,而是因为他们没有陷入过别人所陷入的那种处境。所以,我们必须谨慎,我们必须设身处地。我们的"恕"意从根本上说就来自对人的局限性的深刻认识,"恕" 有宽容、误解、原宥之意,只是它不是对自己宽容、谅解,而是对别人宽容、谅解。《圣经》中有一个故事颇能说明"恕"和人的局限性的这种关系,一些文士和法利赛人带来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说要用石头打死她, 耶酥就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他。"于是, 这些人一个一个都出去了,最后,耶酥对那妇人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罢,从此不要再犯罪了。"⑧

  在此我们且不去深味耶酥的话,使我们感动的甚至是那些号称苛刻乃至伪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竟也一个个默默地出去了,应该说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个能这样做的人就决不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人,一个能这样做的民族也决不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我们知道,有多少人在义愤填膺中却干下了蠢事(尤其是当他们作为人群出现的时候)。所以我们不能不谨慎,不要总以为自己真理在手,德性在身,正义在胸。

  当然,也同样正是因为人的局限性∶人总有一身,人必有一死。在某种意义上,人的身体和生命的局限性就固定住了善恶,伤害就是伤害,杀人就是杀人,罪就是罪,我们并不因此而走向泯灭善恶,即使我们无限的精神仍然可以努力去把握这一点,去理解在无限延伸的意义上人性本善或人性向善,这种善性或向善性普遍地为每个人所涵有,我们的行为却还是要抗击罪恶,不同的行为也还是要分出善恶高下。所以我们无疑要承认,上述这些交结者的行为当然是格调低下的,我们的意思只是说,倘若扪心自问∶我们自己是否就完全没有过这样趋炎附势的行为或者念头呢?我们自己是否就高尚得能够总是大义凛然地严辞责备别人呢?而所谓"好人"与"坏人"是否又总是能够界线分明,并且应当视若水火,势不两立,不共戴天,你死我活呢?作为自己,当然要行为严谨,防止一失足成千古恨,但对别人,只要并不构成现实的严重威胁,是否应允许别人自己去反省、去改正自己的错误呢?

  一个人要责备另一个人是很难的,所以说"责难",而"责备"本身亦可说有求备,求人完美之意,因此,我们不妨这样去理解"责难"和"责备"的意思,从而不轻易责人, 不求全责备,心里牢记《尚书·伊训》中的古老智慧∶"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如此,才能容,才能让,才能宽,才能恕。上面我们所举的一类例子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多的,说明我们的祖先是深得恕意的,倒是今天我们这些后人有时就象中了魔,非要斗个不休,斗个你死我活,"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此不能不说是一大惑。

  谈到忠恕不宜用"己所欲,施于人"的方式表示,我们几乎肯定会遇到这样一种责难∶即如何解释孔子所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在此不是从正面阐述这一要求的吗?这和说"己所欲,施于人"不是差不多一样呢?乃至人又怎么能够自禁∶不让自己去无限地爱别人、帮助别人呢?我们也确实看到∶人们轻易地引用这句话,一下就把它解释为最高意义上的爱,从而使基本义务混同于最高要求。所以,我们下面就来考虑,"己立立人,己达达人"⑨与我们上面所说的"己所欲,施于人"是否一样?以及一种无限的爱和宽恕的精神对于作为义务的忠恕乃至所有道德义务的意义何在。

  我们先要看孔子说"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这句话的背景,看这句话的前后关联,原文是∶"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⑩显然,孔子这里所说的"仁"不是最高层次的"仁",不是作为总名的"仁",而是与圣有区别的"仁",即∶⑴圣∶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⑵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于此可见,"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不同于"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明矣!而"博施于民"正是我们上面所解释的"己所欲,施于人"的意思,即想积极行善施惠于众人。因此,"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显然并非指那种积极行善助人的"己所欲,施于人", 而实际上还是"恕"。也就是说,孔子在此所说与"圣"有别的"仁"实际上不是别的,而正是"忠恕"或"仁恕"。朱子也如此解释这段话的意思∶"近取诸身,以己所欲譬之他人,知其所欲亦犹是也,然后推其所欲以及于人,则恕之事而仁之术也。"朱子并指出这是要"全其天理之公"(或者说"致圣")的进路,要"于此勉焉",并引吕氏话说∶"虽博施济众,亦由此进。"11所以,我们要注意"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的特定含义,不宜把它说高了,它并不代表孔子的"仁"的最高义或全体义,而只是仁之一端,是仁之术、"仁之方"。

  但是,确实,"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同,孔子在此是以正面阐述的形式来点明"恕"意的,为什么能够这样做呢?或者说,在什么条件下能够这样做呢?让我们再来看看孔子所用"立""达"两字的含义∶"立"字在《论语》出现 26 次,主要有三层意思∶⑴站立,如"束带立于朝";⑵树立,如"本立而道生";⑶立足, 立身,即指在社会上立足或道德上立身,如"三十而立"。"达"字在《论语》中出现 19 次,也主要有三层意思∶⑴明白,如"赐也达"、"丘未达";⑵达到,如"欲速则不达";⑶通行、通达、行得通,如"君子上达"、"下学而上达"。那么,我们体会"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这句话,"立""达"两字的意思显然都是属于上面分列的第⑶种含义,也就是说"己欲立而立人"就是指不仅自己要自立,也要使别人能够自立;"己欲达而达人"就是指不仅自己要能通达,也要使别人能够通达,合起来说就是∶不仅我们自己要有生存和活动的空间,也要让别人有生存和活动的空间。12

  而且,我们相信,在"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这句话的深处,是隐含有一种人格平等的意思的,即他人应当有和我一样的生存和活动空间,这就要限制自己去凌驾于他人;同样,我也应当有和他人一样的生存和活动的空间,这就意味着从道义上说不是一定要屈己从人。当然,儒者一向都是强调前一点的。

  那么,我们由此就可发现以正面形式来阐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关键条件,这就是∶"立""达"是很基本的,它是指人们生存和活动的基本条件,它并不意味着人们的生存必然快乐幸福,并不意味着人们的活动必然成功顺遂,而是想消除人们生存和活动的基本障碍,提供人们生存和活动的基本舞台。"立"不是"幸""福","达"也不是"成""功",孔子在用正面形式来阐述这一基本任务时,不用其它字眼而用"立" "达"二字,盖有深意焉,比方说,如果用"己所欲,施于人"来表示,这个"欲"就不象"立""达"那样确定了,"立""达"是基本的、有限的,而"欲"则可以是无限复杂和提高的。

  "立"字所指示的基本义很明显,如果说"达"的意思还有些含混的话,我们不妨再看看孔子对"达"义的明确解释∶"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 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13这里的"闻""达"之分当然含有道德教诲意,有要求人们努力提高内心修养意,但"达"的基本义也很明白地凸现出来∶即"达"并不是"闻"或后人所说的"闻达"或者"发达"。"达"没有那么高的积极的意味,"达"在孔子那里还是很基本的(我们且不谈其中的进一步含义如"虑以下人"),所以,孔子心目中的"达"决没有后人所用的"达"包含有"诸事顺遂""心想事成"的意思。

  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很基本的层次上,也就是说,在一个谈论基本欲望或不欲的层次上,忠恕的正面和反面的陈述才可以互相换用而不致有意义的分离和冲突。因为,人们的基本欲望是大致相同的,所以我们也可以确定,他们的基本不欲也是大致相同的,这样,基本的欲望与基本的不欲就不过只是表述方式的不同罢了。所以,"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也可以说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另一种表述,这两种说法是统一的,它们不是在最高的价值意义上统一,而是在基本的价值意义上统一。

  我们在其它文明经典中也看到类似的情况,例如,在希伯来一基督教的传统中,我们看到,在犹太教经书《多比传》中∶多比嘱咐其子∶ "你不愿意别人如何对待你,你也不要以同样的手段去对待他人。"14这是否定形式的表述。在《新约》中,耶酥说∶"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15这是肯定形式的表述,被基督徒称之为"金律"。然而,我们注意到, 在肯定形式的"金律"中,"己之所欲"(即耶酥说的"你们愿意")并不是无限制的,饕餮似的,更不是指向权势、财富、名声等世俗成功目标的,而只是指向他人对自己的行为,只是对别人对自己的行为和态度的一种期待,这是一种相当基本和起码的"所欲",所以,"金律"实际是可以和前面否定形式的命令在这一意义上统一起来的。

  否定形式的表述可能有一个弱点,即它也许不能够充分地展现在这一命令背后的一种无限精神,它也不适宜自上至下地概括和统摄道德的全部命令,这就是道德和宗教的体系不满足于仅仅以这种否定形式表述的主要原因。 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相对于肯定形式的表述,否定形式的表述也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即它能明确地展示道德的基本命令,向所有人指出道德的进路,故而对建立普遍的社会道德体系特别有意义。以否定形式表述的这种命令不容易含混,丝毫也不暧昧, 而且作为禁令出现,更有一种特殊的力量,而它所指示的义务,也确实是我们应当首先履行的。

  至于一种无限的爱和宽恕的精神对于履行忠恕等义务的意义何在的问题,我想,首先,从个人来说,虽然一般人在一般情况下都能不困难地履行这些义务,因为这些义务并不是要求很高的,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个人却可能陷入很难履行这些义务的处境,在这种处境中,如果没有一种无限的爱和宽恕的精神, 就不容易履行这些义务;所以,虽然义务的内容应当接近于法律, 使义务能为大多数人在正常情况下不费力地履行;而支持人们履行义务的精神却应当接近于宗教,使义务即使在某些很难履行的边缘处境中也仍然为人们所履行。 有限的义务并不是靠同样有限的精神和意愿就足以支持的,相反,它所需要的精神和意愿必须长远得多、深刻得多,乃至需要一种无限的精神来支持。

  其次,从社会来说,一个社会道德体系也必须有一种渴望无限、追求无限的精神来支持它、引导它才能具有魅力,才能感动人和吸引人,才能面对世俗而又超越世俗,才能始终不堕其高度并向着更高的水平提升,才能使自己不断与时更新和变化。这种无限精神就成为这一社会道德体系内在的核心。但是,在这两者之间,一定要有可靠的通道,一定不能够互相抵触。

  我们这还只是从社会伦理和道德义务的角度论述一种追求无限的精神的意义,除此之外,这种精神还自有它的意义、自有它的价值,它可以成为人们个人的终极关切,成为他们的安身立命之地,成为他们的最高理想、最深渴望,给他们带来最大安慰乃至最大欣悦,它还有可能极为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产生广泛和长远的影响。所以,我们当然不应当自禁,不应当满足于履行有限的义务和培养有限的精神,我们应当努力去超越自己的局限性,这不仅是为了道德的正直,也是为了人生的圆满。

  总之,我们要从忠恕做起,这并非是说我们不要立一救人救世的宏愿,而是说,真正恰当有效的救人救世宜从忠恕出发。忠恕甚至可以说是我们一切对他人的行为态度的基本,是人间一切乐善好施,舍己为人之壮行高举的基础,是人间一切辉煌事业和美好兰图的底色,即使我们有一大慈大悲、普度世人的心愿,我们也首先要确定一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这就是不能强制别人。我即使是实行"己所欲,施于人",也要使之首先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为方式的限制。也就是说,即使我认为是对别人好的东西,我也不能把它强加于人,不能对我欲对其行善的人使用种种我不欲自己遇到的手段去达到这一目的。更不要说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私欲而去强制他人了。有所为要从有所不为做起。所以,我们不宜把作为基本义务的"忠恕"说高了,不宜以"己所欲,施于人"作为忠恕的规定,不宜难人所难能。这不仅是指从行为上说不宜无限的积极助人,也是指行为不宜无限的消极退让。古代的史书中常记载有这样的高士∶即当他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本来是他们自己拥有的东西,却被别人错认甚至有意要攫为己有,这时他们默不争辩,坦然相让,这种行为自然难能可贵,并且常有一种深刻的潜在的感召力∶一些有恶习的人受到了一种他所曾欺凌者的高尚精神的感化,从而洗心革面,重新作人。所以, 有时人们可以为高尚的道德行为下这样一个简单却不无道理的定义∶"道德行为就是那些能够从别人那里引出他们身上的最好部分的行为。"但是,这种高让也不是我们所说作为基本义务的"忠恕"的内容。

  当然,我们也决不能把忠恕说低了,忠恕不是逆来顺受,不是和光同尘,不是乡愿,不是姑息。逆来顺受是一种缺乏意志力的状态,听凭自身受外来横逆和自身气质的摆布,而忠恕却常常要求一种很高的意志力,是用意志来克制自己,是听从义务的命令∶"你勿--"。忠恕也不是放弃自己的责任,不是没有是非观念,而只是严于责己,宽以待人。问题是在这种超脱高让与逆来顺守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甚至两者有时很难分辨。一意推崇高让,失掉了正义、公平的观念,流弊则可能是没有骨气的逆来顺守、忍气吞声。梁启超在本世纪初曾激烈地批评这种流弊∶"吾中国先哲之教,曰宽柔以教不报无道,曰犯而不校,曰以德报怨以直报怨。此自前人有为而发之言,在盛德君子偶一行之,虽有足令人起敬者,而未欲承流,遂借以文其怠惰 怯之劣根性,而误尽天下。如所谓百忍成金,所谓唾面自干,岂非世俗传为佳话者耶?夫人而至于唾面自干,天下之顽钝无耻孰过是焉!今乃欲举全国人而惟此之务也,是率全国人而为无骨无血气之怪物,吾不知如何而可也。中国数千年来, 误此见解,习非成是,并为一谈,使勇者日即于销磨,而怯者反有借口,遇势力之强于己者,始而让之,继而畏之,终而媚之,弱者愈弱,强者愈强,奴隶之性,日深一日,对一人如是,对团体亦然,对本国如是,对外国亦然。以是而立于生存竞争最剧最烈之埸,吾不知如何而可也。

  大抵中国善言仁,而泰西善言义。仁者人也,我利人, 人亦利我,是所重者常在人也;义者我也,我不害人,而亦不许人之害我,是所重者常在我也。 此二德果孰为至乎?在千万年后大同太平之世界,吾不敢言, 若在今日则义也者诚救时之至德要道哉。夫出吾仁以仁人者,虽非侵人自由,而待仁于人者,则是放弃自由也。仁焉者多,则待仁于人者亦必多,其弊可以使人格日趋于卑下。
 
己所欲,勿施于人》 周国平

原文:
中外圣哲都教导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要我们将心比心,不把自己视为恶、痛苦、灾祸的东西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却施于人,损人利己,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行径当然是对别人的严重侵犯。然而,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自己视为善、快乐、幸福的东西,难道就可以强加于人了吗?要是别人并不和你一样认为它们是善、快乐、幸福,这样做岂不也是对别人的一种严重侵犯?在实际生活中,更多的纷争的确起于强求别人接受自己的趣味、观点、立场等等。大至在信仰问题上,试图以自己所信奉的某种教义统一天下,甚至不惜为此发动战争。小至在思维方式上,在生活习惯上,在艺术欣赏上,在文学批评上,人们很容易以自己所是为是,斥别人所是为非。即使在一个家庭的内部,夫妇间改造对方趣味的斗争也是屡见不鲜的。

事情的这一个方面往往遭到了忽视。人们似乎认为,以己不欲施于人是明显的恶,出发点就是害人,以己所欲施于人的动机却是好的,是为了助人、救人、造福于人。殊不知在人类历史上,以救主自居的世界征服者们造成的苦难远远超过普通的歹徒。我们应该记住,己所欲未必是人所欲,同样不可施于人。如果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文明人的起码品德 ,它反对的是对他人的故意伤害,主张自己活也让别人活,那么,"己所欲,勿施于人"便是一个文明人的高级修养,它尊重的是他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进而提倡自己按自己的 方式活,也让别人按别人的方式活。

现代社会是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人们在精神信仰领域和私生活领域都享有了越来越多的自由。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合理化的进程,而那些以己所欲施于人者则是这个进程中的消极因素,倘若他们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我是丝毫不会感到意外的。
 
虚心的人有福了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这一节经文不但是圣经中很重要的一段教训,也是许多信徒最熟悉,许多讲道的人所常讲的。按理一切热诚的信徒必是都十分虚心了。那想到实际上却不是这样。许多热诚的信徒有坚固的信心,有为道战争的勇敢,明白不少圣经中的道理,肯为主的缘故舍弃一切,背起十字架来跟随耶稣,满心羡慕竭力追求成为圣洁完全,但在“虚心”这一样重要的德行上却是一贫如洗。而且我们常常看见最热心的信徒竟是最不虚心的人。这岂不是极可惜的事!

  我们常看见热心的信徒是那样殷勤读圣经,那样竭力寻求神的旨意,那样忠心为主作见证,那样热心去劝人归主。他们在圣道上那种奋勉前进的景况,真使我们不能不钦佩羡慕。我们若去问他们愿意不愿意在圣道上得着更多的进步,他们一定回答说“十二分的愿意”。不久他们听见一个别的信徒讲了一次道理,或是谈到一段经义,是他们所未曾想到未曾听过的,或是与他们所看的不同,(如果与他们的看法互相冲突,那更不用提了),他们不但不肯安静听一听别人所讲的,再详细查考圣经,看看别人所讲的究竟是否合乎圣经,是否比自己的看法更正确,反倒立时起来批评攻击,说别人不对。其实他们究竟有没有完全了解别人所讲的,究竟曾否将别人所讲的拿来,详细的与自己所讲的在圣经的亮光中比较过。不用说他们未曾这样作过,有时他们听别人讲道,不过仅听到一半,或是还不到一半,只因他们听见几句话是与他们的思想不合,便立时发怒走去,大肆批评。有时他们连他们所批评的人都未曾见过,他未曾听过那人讲道,未曾读过那人的著作,不过从旁边的人听见一些传述的言语,他们便立时怒不可遏,百般的攻击反对。你若问他们那人究竟讲了什么?他们讲的究竟是否合乎圣经?他所讲的究竟有什么错误?与人有什么损害?你再问他们究竟是否详细查考过那人所讲的?有时他们能模模糊糊的说出几句来,有时竟是瞠目不知所答。他们中间比较有理性的,或者能将那人所讲的一一述说出来,并加以种种在他看为合理的批评。但如果你去问他,请他诚诚实实告诉你,他究竟曾否抱着虚怀若谷的心去查考过那人所讲的道理,恐怕他不免面红耳赤的回答你说,他未曾这样作过。我所述说的这种情形并不是我虚构的,乃是我屡次看见的事实。在这一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来真能虚心的人是怎样的稀少

  自然我绝对不赞同有些人那样轻易接受轻易信从别人所讲的话。这些人听见别人所讲的道理,只要是动人听闻的,便毫不查考,毫不思想,毫不用圣经的亮光去辨别,就囫囵吞下去。许多信徒因为这样轻易接受别人所讲的,以致接受了许多错误的道理,被人领入岐途,终日在迷途中飘来飘去。但我也不赞同人那样故步自封,毫不虚心。这种不肯虚心的人,自然不至像那些轻易随从人的人那样容易被人引入岐途,但他们所走的如果是岐途,他们是很难出离的。纵使他们所走的不是岐途,他们也很难改正他们自己的错误,同时他们也很难接受神藉着别人所给他们的一切新的光亮。毫无定见,太容易随从别人,固然是一件危险的事;但胸有成见,不肯虚心,常抱着一种“惟我独是”的思想,也是大有害处的。

  我们又常看见热心的信徒是那样的恨恶罪恶,羡慕圣洁。他们说他们为追求作完全人的缘故,愿意付最高的代价。但如果有人看见他们有某种过失,某种弱点,来向他们提出劝戒和忠告的话,他们竟不肯接受。如果别人所提出的是他们所实在有的过失,他们或是原谅自己,或是为自己遮掩,或是怪责别人多事,甚至因此恼羞成怒,说劝告他们的人攻击他们,嫉妒他们,毁谤他们,也有的人竟反过来责备那劝告他们的人。如果别人所提的是没有根据的事,是一种传说或是别人所捏造的坏话,那更不用提了。他们会立时扯裂发指,挺身起斗,说那劝告他们的人是有意寻隙,是诬陷他们。这一类的情形也是“不虚心”的一种表现。一个真能虚心的信徒对于别人向他所进的劝戒和忠告都当和颜悦色的接受。把别人所进善意的劝告拿来,详细思想一番,再严格的查验自己一下,看自己是否真有别人所说的那种过失,那种缺点。如果真有,便应当一面感谢神的指教,一面也当感谢那提出劝告的人,同时自己更当痛惩力改,离弃这种过失缺点,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如果自己并没有这种过失呢,也不可向那提出劝告的人动怒,或是表示不满意。要知道他所提的事虽然不是事实,但在他的心中却认为事实,而且他肯这样忠告你,足证他是爱你的,他是关心你的事。你万不可因他所说的不是事实,便埋没他的善意与爱心。你接受他的忠告,不但是为他的善意与爱心,也是为你自己将来的益处。如果一个人来劝告你什么事,在他本以为那是事实,所以也才本着爱心来劝告你;但在你一方面,本没有这样一件不好的事,或者你要生气,你要用不和善的态度对待那劝告你的人,甚至于责备他几句。请问那个人看见你这种态度,以后他再看见你实在有过失,他肯不肯再来劝告你?敢不敢再来劝告你?这样,你一次用不和善的态度对待那劝告你的人,无异你自己永远关起别人劝告你的门路,使你自己再不能得别人的帮助。一个虚心的人常恐怕别人不肯劝告他,常以少有人劝告他为一件憾事。一个虚心的人接受别人的劝告惟恐不及,巴不得多有人来劝告他。怎可以自己关起谏善的门,使别人总不敢来劝告你呢?

  本着爱心劝告人是一件难事,但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劝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本着爱心去劝告人的人固然很少,但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劝告的人也实在不多。有些人愿意本着爱心去劝告人,无奈他们去作这善工的时候,常是招来恶意的反感,日久天长,他们见他们所作的善工非但无益,反到招损,自然便灰心馁志,不肯再作这种工作。常见有人囗中总说乐意接受别人的劝告,总说自己愿意悔改自己一切的过失,但是如果真有人来劝告他们,他们却是刚愎自用,给别人难堪。这种虚囗而不虚心的人,真是不容易有什么进步的。可叹!这种虚口而不虚心的人,竟是多得不可胜数。

  自然我不赞同一个人立身处世毫无定见,无论作什么事都随着别人的言语为转移;一个人来告诉他说应当这样作,就立时去作,不久又有一个人来告诉他说不应当这样作,便止住不作。有人告诉他说那样作好,他便立时随着也说好;再有一个人告诉他说那样作不好,他就立时随着说不好。这种人好像墙头上的草一般,东风吹来就往西倒,西风吹来就往东倒。一个这样的信徒在这邪恶的社会中生活,是危险万分的。但如果一个人刚愎自用,毫不虚心,不肯接纳别人谏善的言语,只知一意孤行,这个人也总不会离开他自己一切的缺点,走向完全的地步去。前一种人在接受别人的言语这件事上走的太过,后一种人在这一件事上却是不及。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我们当走的是中道。无论什么人对我们所发的劝告都要静听,都可以教受,但总要详细思想,慎重考虑,更要一面祈祷,求神指示,一面用圣经中的光辉去烛照一番,然后再决定取舍。好的言语无论是什么人所说的都要随从,不好的言语无论是什么人所说的都要屏弃。一个信徒若能这样虚心,他的进步必定不可限量了。

  如果一个热诚的信徒在他已有的各种长处上再加上“虚心”这种美德,凡事不胸怀成见,刚愎自用,认定神能藉着各种事物,各种境遇,与各种的人,教训他,造就他;也确知自己未曾完全,未曾都得着,乃是应当竭力追求,以期进到完全的地步,同时又能多用耳静听,多用心思想,多在神和人面前谦逊自卑,又能遵行经上的教训,“但要凡事察验,善美的要持守。”(帖前 5:21)。这个信徒必能一日比一日多蒙神的恩惠,多有进步,在世界上多荣耀神,多帮助人,在基督复临的时候得着更美的赏赐,那时他们要更清楚的明白主耶稣的教训-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 5:3)。

王明道
 
楼主什麽时候选定一个题目,我们认真深入地探讨一下好不好?老是抄人家的咚咚也没什麽意思是不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