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用自己的名字而不用“我” 称呼自己的都有自恋的心态。请看这篇文章。我觉得飞老属于第4, 装B型。
惯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的人都是什么心态。
版里有一些网友,爱用第三人称来称呼自己。比较典型的有Yagoo,燃情大妈,和老叫花子。
其实这种现象是非常常见的,英文专门有个词称作:Illeism。(google这个词,大家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的内容。本贴的内容,是wiki里面对这个词的介绍,我只是翻译并略加整理而已)。
此类人的特点,就是在说话时惯用第三人称“他/她”或者一个具体的名号来称呼自己,而不是用正常人都用的“我”。
这种用法,在文学中很常见,这个和我们关系不大,我就略过了吧。
在日常生活中,惯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的,往往有下列情况。
1. 最常见的,为
降低羞辱感。这种情况,多出现在非常注重名声及面子的社会场合中用来降低卑微身份所带来的羞辱感。比如封建社会中会有“您的仆人等待您的吩咐”这种说法(而不是“我等待您的吩咐”)。又比如在奴隶和奴隶主的关系中,会有“请主人惩罚这个奴隶吧”这样的用法(而不是“请主人惩罚我吧”)

。这样的情况,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的人,在心理上需要尽量避免外界对自身尊严的伤害。
2. 降低个人存在感,增加集体归属感。这种情况,多见于军队。比如:XX团XX连XXX向您报到!这时绝对不会听到“我向您报到”。这样的情况,在心理上是要增强归属感,加强集体的影响,而把个体的存在感压到最低。
3. 讽刺、幽默感。这种情况,使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会给对方带来讥讽感或者用来显示自己的幽默感。比如:老张和老王在叽叽喳喳八小吴的八卦,小吴就在后面,实在听不下去了,大叫一声:小吴在这儿呢。
4.
装B。这种使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的人,觉得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重要感”,会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性格古怪的人,或者极度自负的人,往往有这个倾向。这是一种自我膨胀的表现,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超人”。这种人,极度喜欢用第三人称来吹嘘自己。
5.
装可爱。这种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的情况往往出现在儿童身上,因为儿童的身份意识不强,称呼自己往往照抄大人对自己的叫法,比如:多多对妈咪说:妈咪~~多多想要那个小羊羊耶~~。而在青少年之后再用这样的称呼来称呼自己,往往就是装可爱了。常见于女生撒娇,更常见于日本动画片。就是childlike cut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