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报》:一封电邮让大爆炸疑犯露了马脚

木纸玩偶

*飞飞泡泡小宇宙*
注册
2002-11-28
消息
5,918
荣誉分数
1
声望点数
0
http://tech.tom.com  2003年09月02日 10:44__来源:中国青年报__墨夫


8月29日在伊拉克圣城纳杰夫发生的恐怖大爆炸,使包括什叶派著名领导人哈基姆在内的125人死亡,数百人受伤。爆炸发生后不久,伊警方就逮捕了两名伊拉克人和两名沙特阿拉伯人。8月30日,警方又逮捕了15名相关嫌犯,其中包括两名科威特人和6名持有约旦护照的巴勒斯坦人。8月31日,伊拉克临时监管会的负责人宣布,此次爆炸系外国人所为,其真正意图是要在伊拉克制造更大的动乱,以使美军无暇顾及更多的“基地”分子和激进的穆斯林武装分子渗透到伊境内。伊拉克警方何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抓到如此多的嫌犯?9月1日出版的英国《泰晤士报》披露,这完全归功于一封电子邮件。


“任务完成:那条狗已死”


  据接近伊拉克警方的人透露,8月30日早晨,在纳杰夫郊外的一个网吧门口出现了两名神色异样的沙特人打扮的男子。当时网吧的主人不在,只有他的儿子在守店。这两名男子匆匆地对店主儿子说,有紧急邮件要发,请立即开启电脑。店主之子见他们很急,便痛快地打开了电脑。这时,一名男子坐在电脑前,另一名男子则拿出一大叠钱给店主儿子。这让小伙子好生奇怪,上个网,发个邮件,何需如此慷慨大方!两男子的举止反而引起了店主儿子的怀疑,他决定看看他们究竟要发什么急件。


  当他看到他们用阿拉伯文打出“任务已经完成:那条狗已死”的内容后,不禁倒吸一口冷气,他立即联想到了阿里清真寺的爆炸案。于是,这名机智的店主儿子马上不动声色地溜到隔壁,将自己所看到的情况告诉了邻居们。这些邻居旋即出动,将这两名沙特男子团团围住,并威胁要对他们动武。在暴力恐吓下,两男子交出了身上携带的文件,坦白了自己曾参与圣城的爆炸案,并称自己来自沙特的瓦哈比教派。该教派系“基地”组织在沙特的一个分支,曾受过恐怖大亨本・拉登的训练。


  下一目标:什叶派另一领袖


  就在当地的伊拉克人将这两名沙特人制伏后,伊拉克警察也接报赶到,旋即把这两名嫌疑犯带回警察站进行审问。两人交待,与他们同行的还有两名沙特人,也在纳杰夫城,并称他们身上还携带着烈性炸药,正在伺机对另外的什叶派穆斯林领导人实施恐怖爆炸。根据已被抓获的两名男子的详细描述,警方很快找到了另两名沙特恐怖分子的藏身之地,将其抓捕归案。


  经过对后两名沙特男子的审问得知,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将是什叶派的另一位领导人穆卡塔・艾尔-萨达尔。据悉,萨达尔8月30日在纳杰夫参加完祈祷驱车回家时曾遭到枪击,但他幸免于难。有传说,萨达尔是因涉嫌之前几次对其什叶派竞争对手的袭击而遭到报复,伊拉克警长塔里克・贾米尔・穆罕默德则说,他只是卷入了当地一宗与恐怖袭击毫不相干的部族纠纷。但纳杰夫的警察则说,虽然萨达尔侥幸逃生,但这确是有人蓄意谋杀。


  美国FBI介入爆炸案调查


  目前,伊拉克警察正对19名被拘捕的圣城恐怖爆炸案的嫌疑犯进行审问。8月31日,纳杰夫市长海德尔・迈赫迪已经要求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协同伊拉克警方,调查这起爆炸袭击。同日,有消息称,FBI将对纳杰夫爆炸案的受害者进行法医鉴定,美方调查人员很快将前往纳杰夫。


  纳杰夫市一名高级警官称,19名涉嫌制造清真寺爆炸案的嫌疑犯都承认与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有联系。据悉,这些嫌疑犯中一些成员是逊尼派穆斯林,故此次爆炸可能是为了挑起教派冲突。而且,此次圣城爆炸案对邻国沙特的影响很大。由于19名爆炸嫌疑犯中有不少是沙特人,因此很显然,这起爆炸案将造成沙特与伊拉克的关系进一步恶化。8月31日,沙特政府发表谈话称,所谓的沙特公民卷入圣城大爆炸的说法都是没有根据的,一切都应以“事实为基础”。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