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个: 女子第一顿饭便逃离农村,这场蓄谋的营销骗局
-----------------
女子第一顿饭便逃离农村,这场蓄谋的营销骗局。然而,老马不得不追问一句,我们的情感评论和实事评论,是否应该基于存在的真实新闻,而非人为制造的新闻呢?我为何说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营销骗局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也是澎湃新闻的同仁们提出来的,照片的像素很低,应该是某视频截图,而非手机拍摄。同时,澎湃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这个网贴所在的网站,手机拍照发布的图片会自动裁剪格式,与目前所见格式根本不同。因此,照片是经过处理的,而非真人现场拍照。
第二点,也是细心的澎湃新闻记者发现的。女孩晚上说自己要回家,然后这位记者同仁追踪了她接下来的网贴,其第二天确实到家了。但是,时间上,存在疑点。这中间的时间,不足以让她从江西回到上海。江西的地点,选在离上海最近的城市,都不足以。
第三点,我追踪了一下原微博发布者。这个账号的很多发布讯息,不过是些营销贴。这个账号善于以隐蔽的方式配合事件营销。所以,它的新闻可信度可以打上很大的折扣。
第 四点,这起事件,缺少具体的地点、真实的人物。澎湃新闻的记者试图通过那个微博营销账号联系当事人的时候,被告知,并无当事人联系方式。而两位当事人,女 孩的账号,是发帖当天注册。男孩则在稍后的几天,注册了一个微博账号,只有两则关于此事的温情回应。显然,都是为了配合营销出现的。
第五,一条没有正规新闻媒体报道的事件,如果要登上各大新闻客户端,必须经过公关公司运作。说白了,只能是花钱买版面。这则事件,没有任何新闻媒体报道,只是以网传的方式,登上很多媒体头版,到底花了多少钱,实则一目了然。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起人为策划的营销骗局,它到底要营销什么呢?老马有以下几种猜测。
第 一种,是营销这个男孩马上要开启的江西家乡创业项目。正常情况下,一个上海打拼还算不错的男孩,不会没有微博。他新注册了微博,回应此事,显然为后续的自 身其它事件进行发酵预热。很多非正规途径又传出这个“男孩”的声音来,说他不恨女友,自己不再去上海了,因为江西穷,所以,江西还是没有开发的处女地,自 己要留下来创业,开发家乡。好了,这实在是为其即将开始的创业项目埋下伏笔。
后续,一 旦出现这个男孩的创业,必然拥有群众知名度了。他可能会是什么创业项目呢?老马猜测,是类似褚橙这样的农产品互联网销售。因为在这则吃第一顿饭便回上海的 营销贴中,多次出现疑似水军账号呼喊,江西原生态多好啊,农村肉多干净啊之类的。所以,这个男孩后续卖江西无公害不吃饲料猪肉的可能性,极大。
第 二种,是营销手机的HDR功能。这事儿刚传出来,某些一直玩营销事件配合的微博大号,便纷纷调侃,女孩拍照手机不会玩啊,要开HDR功能啊,甚至于有些大 号太直接,自己用的都不是苹果手机,却敢说,只有苹果手机的HDR拍照功能才能把这张农家乐拍的好看了。这些一贯参与虚假事件营销的大号,是否暴露了这次 营销的幕后黑手?
后续,可以等待看看,是哪家手机公司要吹捧自己的HDR拍照功能了。关心此事的网友,守株待兔即可,完全可以对这次营销的幕后黑手给一个瓮中捉鳖。
那 么,最后一个问题就来了,这种营销,可耻否?当然可耻。营销,可以用事件营销,但不能以欺骗的方式。这种试图引起网友对婚姻、贫富问题争论的帖子,先天带 着要营销的因子。如果是第一种炒作方式,显然是欺骗网友感情,后续,会有多少网友受骗,还不得而知。如果是第二种炒作方式,那么,为了一个手机的拍照功 能,把一个虚假事件搞出来,真的有商业良心吗?建立在虚假基础上的营销,都让人对其幕后的产品质量担忧。
末了,还是那句话,做情感分析或者做事件评论,都无可厚非,但一定应该建立在真实事件基础上。一个连基本新闻要素都凑不全的帖子,那些假装的情感专家就开始吧啦吧啦地给大家上课了,还要一点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