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读诗 |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ImageUploadedByCFC 21457319773.835750.jpg
 
《黄帝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为正气强盛,邪气不易入侵,疾病也就不会发生。这是说,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惊蛰节气前后,冷暖空气交替开始频繁。此时,“春捂”不能忘,保持微微出汗,以帮助抵御渐退的寒气,有助于气血流通,顺应阳气的升发。惊蛰以后,气候仍然干燥,补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呵呵

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
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
 
又到惊蛰。

便想起这个不常用的“蛰”来。

“蛰”最初的字形是“虫”字在“执”字内而非下,字面的意思为“被控制的虫子”,

科学的说法是“动物以介于睡觉和冬眠之间的方式越冬”,不仅限于昆虫。
 
蛰,并非冬眠,要不雷哪里惊得醒?

“蛰”并非被控制,而是自我调节自我控制,通过睡眠减少消耗,不用迁徙就可以解除缺衣少食天寒地冻的困扰。

蛰,是一种生活态度。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适当蛰一下。

健康的理念是食半饱,并且隔一段时间断食几日,以排空体内的垃圾。

再形而上到精神,也是如此。人在红尘,难免欲望多多。
 
如果没有停顿,跟着生活和思想的惯性走,临终也不知生命的意义。

需要有一个时间段,让自己进入洞穴情境,蛰伏下来,不进食,不思虑,让汹涌澎湃的身体和思绪静下来,以意念搜寻自己身体里的欲望,洁净自己,平和自己,才能镇定从容,才能看到是非对错,才会获得精神上的丰美。
 
蛰,
是做减法的态度,
是静止,
是思考。

道家——蛰伏于盛夏,藏华于当春。
儒家——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惊蛰后的大地长空里,会有许多昆虫羽化,获得新生和自由。

古今中外所有的大成功者,无不是经过“蛰”的。
很多人明白,却难以做到。
 
蛰,不是浑浑噩噩的昏睡如猪,而是自我调息,去除浮华,沉淀污浊,摒弃杂念的过程。蛰,总要醒来,唤醒自己的,也并不仅仅是春霆。时节教我们要学会顺应,却也不是刻板的遵循;时节教我们学会改变,却不是披上一件新衣那么简单。时节是深刻的,仁慈的,对万物爱得极深。可是谁懂岁月的良苦用心呢?隆冬的风总是把人吹痛,只是谁能在通过后领悟?哦,早春又来了。别再犹豫什么了,过去的无论多么不堪,无论多烂,当做是脚下的沃土吧。睁开带梦的眼吧,让心跳接受春光的捂热,惊蛰飞竞,生机勃发。
 
历经岁寒,蛰伏了许久的大地万物也已春心萌动、蓄势待发,春雷一声惊动!芸芸众生,渴望生机,雨水滋润,草长莺飞。这何尝不是我们的一种期盼、一种向往!只是不知道这惊蛰节气,还有这么多美好的讲究。受益!受益!
 
地球,每每的公转了一周,四季在更替,春回了大地。惊蛰,第一声春雷惊醒忘却前世今生,沉睡在大地锦床上的动物,懒樣樣地醒来。从南到北,由西向动,陆续展开春天繁忙的景像。侯鸟们在归程,春暖花开,万紫千红,花香四溢,抵不住的诱惑,花虫儿被招惹了,披上五颜六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蜜蜂,兴高采烈的唱着嗡嗡小调收获着花蜜,好美啊!惊蛰,这一天的景色
 
启蜇早起点朱砂,落笔诗心即入画。
青山迢迢饮风露,碧水脉脉汲月华。
流年似水檐下瓦,春色如许隔岸花。
风物山川皆有情,云水一梦绕天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