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缘生人

缘灭
注册
2012-11-19
消息
244
荣誉分数
37
声望点数
38
人活着有两件事,忙着生或者忙着死。其实,人活着的方式并不是一样的,应该有三个层次:活着——体面地活着——明白地活着。

0


  活着

  第一个层次

  这是一般层面上的生活或者生存。这种活着,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终日为满足吃穿用度而忙碌奔波。赡养老人,抚养孩子,养家糊口,每日担心衣食之累。纯粹为了存活下去而算计而忙碌。忙碌的结果是勉强果腹,甚至温饱是一种追求和奢望,小康就是遥不可及的理想了。

  就国情而言,处于这种境况的是我国的基本群体。

  他们不是改革的受益者,而是牺牲者。在企业的转型改制的过程中,他们下岗了,买断了,失业了,自谋职业了。

  别无长项,只能逆来顺受,随遇而安,没有怨言也不敢有怨言,不去反抗甚至不懂反抗,他们拥有极强的生命力。

  “活着”的这个群体是社会构成的基础,他们处于金字塔底部,所占比例最大。

  他们如工蜂如蚂蚁如棋子,茫茫无数,辛勤耕耘,默默无闻,任人摆布。

  他们不是“人才”而是“人力”,不是“劳心者”而是“劳力者”。

  在社会结构上,他们往往有也五八,没有也四十,有没有都一样,不为人注意,也不想为人注意。他们极其容易被遗忘。但是,他们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没有他们,整个社会便会陷入瘫痪,甚至灭亡。

  第二种情况是不为生计担忧忙碌,甚至可以说物质生活优越。但他们只是生理上的活着,或只是一种事实存在。

  的是无忧无虑,无牵无挂,什么爱好都没有,什么都不感兴趣,无所事事,无所追求。

  这些人信奉“好死不如赖活着”,混一天是一天,活一天赚一天,今天不问明天事;他们苟延残喘,没心没肺,什么都不关心,什么都无谓。

  这些人往往自诩为“新潮”“前卫”“与世界接轨”,他们之中有些人极其容易沦为生事的根源,家庭的拖累,社会的渣滓。

0


  体面地活着

  第二个层次

  体面是什么?体面是光荣,光彩,荣耀;体面是不卑不亢,得体大方,气质高贵。

  体面是不邋遢,不寒碜,不寒酸,不丢人,不尴尬,不委琐。

  体面不是衣着光鲜,不是雍容富贵,不是虚荣浮华,不是物质层面的东西。

  体面是一种感觉,一种能引发自尊并为此惬意的感觉。

  体面不是“装酷”,不是张扬,不是炫耀,而是一种自信,一种从容,一种高贵气质,是尊严的一种外在表现及自然流露。

  体面地活着,是庄重的活着,尊严地活着,有价值地活着,受人尊重的活着,遵守规则地活着。

  最起码是有尊严,不恳求,不巴结,不累赘,不依附,能够独立地活着,不需要别人怜悯和同情,不需要别人特别的关心和照顾,更不需要别人的施舍与救济。

  做官是体面,可以光宗耀祖,可以衣锦还乡。但是体面不体面,不在于做官不做官。

  换句话说,做官不等于体面,不做官也不等于不体面。

  常见有些官员,台上讲的一套,背地做的一套;在位时威风凛凛,贪得无厌,风光无限,但联想到他将来被双规时的落魄模样,这还体面么?

  有人做了官,整天趾高气扬或处于前呼后拥之中,好像是很“体面”了。但如果见了上司,就跟在上司的屁股后面,胁肩谄笑,摇尾乞怜,像宠物见了主人一般,恐怕也不够体面。

  如果不做官,但能做好自己的事,而且比别人做得更好;或者在某一个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因而被人表扬,赞赏,羡慕,拥戴,甚至由于他的耀眼他的“风光”使得他的一举一动引人注目,或经常成为热议的对象和妒忌的焦点,当然也很体面。

  如果对别人对社会有所奉献,他存在得有了价值,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则更为体面了。

  体面与金钱有关系。但是体面不体面,根本上不在于有多少钱。

  换句话说,有很多钱不等于拥有体面,没有很多钱也不等于不体面。

  常见报道,我国“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他们一掷千金,骄横跋扈,在国内国外的诸多令人齿冷令人汗颜令人作呕的种种表现,表明他们并不体面。

  一学生家长,夫妻双双下岗,靠打工、采山野菜、拾荒赚钱,供养孩子上大学,这行为恰恰体面。

  一个三轮车夫朋友是我的学生家长,每天起早贪晚出工,风霜雨雪不误,供孩子念书到了大学,而且不求救助,当然也是体面!

  网上见一老妇,已经沦为乞丐,但她仍然将一元纸币放到路边的一个盲人乞丐的纸盒中。那放钱的动作她感动了我,感动了所有的网民,那一瞬永远定格在我的心中——我感到了她的体面在于品德在于气质在于精神,不在于身材相貌是否伟岸美丽动人,甚至不在于肢体的健全与否。

  一句话,体面不体面,与身份高低无关,与光鲜华美无关,与钱多钱少无关,与形体相貌无关。富而不骄体面,官而不傲体面,贫而不卑也体面,残疾而不沦落也体面。

  体面是高贵的。我相信,只要是正常人,谁都不会厌恶体面,拒绝体面,都想体面地活着。然而,活得是不是体面,不是你自己说了算,要考别人来评判。我想我们都能约束自己,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活得体面的人。

0


  明白地活着

  第三个层次

  明白地活着属于精神层面的活着。就是有信仰有追求地活着,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活着。明白自己是谁,明白自己为何而生,明白自己的处境,明白自己活着的目的,明明白白地知道如何对待今天和今天与明天的关系,明白自己的最终归宿,不混混噩噩混日子。

  人总得有点信仰,总得有点追求。

  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没有信仰的人心灵肯定是空虚脆弱的,就像缺了钢筋的水凝土。

  有了信仰才能活得高尚,有意义有价值。几天前看纪录片《茶马古道》,当看到那些藏民为了到拉萨觐佛而单程七个月,数千公里磕长头的景象,我为他们的那种虔诚深深地震撼了——他们是真真正正的明白地活着。正是因为活得明白,所以在那样的恶劣的环境中,藏民们显示出了极其旺盛的生命力。

  资料表明,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信仰程度至今在1%,最高不过5%。由于缺乏信仰,国人在人生旅途中普遍心灵空虚,情感麻木,精神失落孤独迷茫,缺乏归属感。

  明白地活着就是有追求地活着。有信仰,有理想,有追求,有事业。每天都有自己的事业和安排,并为此进行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奋斗。他们精神生活丰富,不浪费时间,不浪费精力,每天都做自己想做而又能做的事业。

  当然,除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人士外,古今还有那么多的古今先贤仁人志士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如各种高尚的“主义”的信仰者们——革命先烈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孙中山,邓演达,廖仲恺,何香凝……都曾明白地活着。

  还有,陶渊明活得明白,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愤而“归去来兮”;苏武活得明白,他宁死不屈情愿北海牧羊十九年也不投降匈奴;李白活得明白,他宁可“即骑访名山”也不“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活得明白,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多么高尚的情怀!文天祥活得明白,他深深懂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鲁迅活得明白,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值得永远景仰!还有许多许多……

  这些人,他们的骨气,志节,人格,不丧失追求的精神,即使再过千年万年,不,只要人类存在,就永远流传,化为人类的灵魂。

  要想明白地活着,就要弄清楚“明白”的是什么。“明白”的是什么呢?归根结底,人生有两个根本的问题——“怎么活”,“怎么死”须要参透。参透了这两个问题,才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才能活得明白活出档次。古今中外活得明白的人当中,无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无一例外,他们都有一双慧眼,都将这两个问题弄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并躬身实践。

  生命是神圣的,不可亵渎的,不可挥霍荒废的。明白地活着就能“流芳百世”,不明不白地活着就可能“遗臭万年”,混混噩噩朦朦胧胧地活着就要默默无闻湮没在茫茫空间而不留痕迹。

  我们好不容易活了一回,总得珍惜生命,活得明白一点。

阅读详情: http://www.backchina.com/forum/20160310/info-1359350-1-1.html#ixzz42WdU0vK6
 
我们这个时代令人不快的事之一是:那些确信无疑的人总是很蠢,而任何有哪怕一点点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人,却总是优柔寡断,自我怀疑。

——罗素




腾讯新闻曾有过一条报道,一个华人教授在美被人无故杀害。

报道中称,教授为人方正,处世温和,与人并未交恶,忽遭噩运,不说令人痛心,也难免惋惜。

就在这条新闻下,有一条评论是这样的:

活该!谁让你不回国发展,中国的人才全部流失到国外去,就是因为你们这些美国狗!活该被人杀死!

这是全部评论中赞数最高的。

我相信你们和我一样,不敢相信民众的恶意和愚蠢,居然可以到这种程度。但它就在真实地发生。

他们叫着好,鼓着掌,对遇难者落井下石,不辨是非,无论善恶,枉顾界限,向外界宣布:让受害者去死吧。

这些评论者和点赞者会觉得自己不对吗?

不,他觉得自己对极了。他只需要两条理论,就足以支撑他继续响亮、坚定、杀气腾腾地呐喊。

1, 不回国就说明你不爱国;
2, 不爱国就活该被杀。

这对吗?当然错。因为不回国不等于不爱国,不爱国更不等于活该被杀。

但,与之理论是无效的。他们困在自己的逻辑中,你进不去,他们出不来。

继续对峙,必会招来一堆的诛心论、高帽子和道德审判,以及一句“我要代表正义,消灭你!”




当然,如果你不动气继续看,就会发现这些人都很可怜。

一者处于社会底层,二者读书都不多。

也就是说,太穷了。

脑袋的贫穷导致愚蠢;钱包的贫困滋生戾气。

平日里,这种贫穷后遗症还不太明显,但一到任性成本低的网络,就会被放大。

他们会因六小龄童缺席春晚而人肉导演并咒他去死,会组团进攻FB,会在天津爆炸时逼马云捐款,会因范玮琪没有及时哀悼而集体攻击,会对柴静拍“穹顶之下”进行辱骂。

从网络下来,还是在犯傻:以爱国之名进行打砸抢;在抑郁症患者自杀新闻下,说“太自私了,屁大点事就自杀……”

简直傻出了风格,傻出了水平。

简直就是“愚蠢就是最大的恶”的注脚。

但呜呼哀哉后,你会更呜呼哀哉。因为无人自我省察,无人自觉有罪。相反,多数人都生出幻觉,认为自己是智慧与正义的化身。




那么,为什么这些人都不自知呢?

1, 理性是辛苦的,而正义与正确却能带来快感。

并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理性的,这是聪明人才有能力享有的奢侈品。

因为你要做到:

▲克制自己的情绪。所有人愤怒时不能愤怒,哪怕群情激奋特别爽;

▲读书。所有人都不读书时要读书,哪怕看真人秀、淘宝、刷朋友圈更过瘾;

▲兼听。哪怕与你的认知发生冲突;

▲思考。要打破认知的极限,不呆在自己的思维舒适区。

……

累不累?累。

而正义与正确呢?投入少,代价大,360度无死角地满足你的情绪。爽不爽?爽。

比如,面对要不要判处人贩子死刑的事件里,我们高喊“人贩子去死”,从伦理、情感和政治上,都是正确的,也是正义的。于是“去死”“去死”的字眼,瞬间刷爆朋友圈。

但是,它有道理吗?

你不知道,你也不想知道。因为想要摸清楚,太累了。相比之下,蛮横、任性、一根筋的感觉,简直让你嗨到不行。




2, 在理性终结的地方,两种东西就会诞生。一种是信仰,一种是偏见。

举个例子。

我是出生于农村的人。众所周知,在那里,愚昧就是土特产。

一户人家家里生了女儿,别人会恭喜说,“有福哦,又生一个赚钱的”,因为,女孩花费少,赚钱多——她们初中都不用毕业,就开始用身体换钞票。在父辈的默许下。

再比如,男人们认为,老婆不打不听话,于是,一个接一个往死里打。多少女人因此抑郁而死,而她们的死亡,在旁人看来,只是不过是“吵架气死了”。

这都是愚昧所致的偏见。

当理性之光无法到达,观念的更新没有机会。农民们就会诉诸于经验和想象,千百年地活在偏见中,对女人的,对孩子的,对生活的……

而在这种意义上,整个世界都是一个大的农村。




3, 哪怕是错的,可以动用逻辑谬误,使自己自圆其说。

人容易陷于自己的逻辑,形成一个圆,首尾相接,前后相连,有漏洞的,就用逻辑谬误来填补。

由此,听不见其他的声音。

《清醒思考的艺术》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每天上午快9点时,一个头戴红帽子的男人就会站在一座广场上,疯狂地将帽子挥来挥去。

5分钟后他又消失了。

有一天一位警察走到他面前:“你到底在做什么? ”

“我在驱赶长颈鹿。”

“这儿没有长颈鹿。”

“没错,这正是因为我干活干得好。”




4, 愚者都有自我夸大的本能。

达克效应想必大家都听过。即一种认知偏差现象,表现为“对自己无知这件事本身的无知”。

因而,无知者会沉浸于虚幻的优越感中,以为自己比大多数人都优秀。

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评价体系,和自我评价体系。

愚者看完半本鸡汤书,自以为洞悉一切。而智者读过万本经典,仍然觉得自己一无所知。

愚人自以慧,智者自以愚。

因此,我们很容易舒服地、幸福地,忽略自身的无知,然后耻高气昂地、自以为是地,对异己进行抨击和迫害。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说“我不知道”并不羞耻,说“我不强”也并不丢人。因为,没有人是全知全能者,总有些地方,我们的学识与能力无法企及,那就老老实实地,呈现自己的犹疑和无能。

因为,这正是思想开放的标志。

阅读详情: http://www.backchina.com/forum/20160309/info-1358872-1-1.html#ixzz42WdxXhY7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0


  大学同学S一毕业就结婚了,婚后不久怀了孕。本来她想等孩子满一周岁就出来工作,可是她身体底子太差,生孩子时落下一身病。老公体贴她,让她安心在家照顾孩子,不用考虑挣钱,他一个人能养家。

  从此,S便一心一意在家做全职太太,再不考虑上班的事。几年后,S又生了一个二胎,更不想出来工作了。

  两个孩子都上了学,S有了大把休闲的时间。她经常在朋友圈晒照片,美食,旅游,帅气的老公和两个儿子,还有宽敞明亮的家,让我们这些苦哈哈的上班族羡慕得红了眼。我偶尔和她聊天,夸奖她老公能干,一个人能养四个人,还把日子过得那么滋润。S总是表现得不以为然:“男人嘛,挣钱养家是应该的。”

  当初体质虚弱的S,经过这么多年的调养,已是珠圆玉润,看着比同龄人年轻很多。她时常在朋友圈发一些文字,大多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之类的内容。她微信上的名字干脆就叫“岁月静好”,我常常加班到深夜刷朋友圈时,一低头看到她的头像就忍不住心生悲凉-------同学不同命,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会那么大?

  
0


  春节刚过,公司要举办一个大的商务活动,我负责采购红酒。记得S的老公就是红酒经销商,于是给她打了一个电话,要了他老公手机号。

  电话接通,S的老公听我说明来意,很是兴奋。他说去年和我们老总推销过他经销的红酒,但是没有签成,这次希望我能在老总面前多美言,促成这个大订单。

  我们约好时间,让他送几个样品过来供我们挑选,当然,最后签单还是要老总定夺。

  S的老公把红酒样品送来时,老总正好在市里开会,让我们把红酒拿过去,等散了会一起去饭店吃饭。

  很快到了老总开会的地点,老总说马上出来,让我们在车里等他一会儿。

  S的老公执意不肯在车上等,他说这样不礼貌,就站在车旁等着。北方二月里的天,和冬天差不了多少,温度还很低。我怕冷不愿下车,就在车上坐着。料峭的寒风里,S的老公西装笔挺地站在外面。他和我只隔着一层车窗玻璃,脸上冻得起了一层鸡皮疙瘩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带着谦卑的笑容,专注地看着会议厅门口方向。

  等了二十多分钟,我们老总终于出来了。S的老公赶紧抢步迎上去握手,我也下了车。我们老总握了一下他的手,有点吃惊:“你的手怎么那么凉,没在车里等我吗?”S的老公连连说:“没关系,没关系,车里太闷,正好透透气。”

  我们一起去饭店吃饭,品酒。

  
0


  酒桌上,为了表示诚意,S的老公一杯接着一杯地干,把我看得心惊肉跳。我劝他少喝点,酒喝多了对身体不好。他笑,没事,已经习惯了,经常这样喝。我这个老板说得好听叫“总”,其实就是销售员,不喝酒怎么卖酒?

  中途的时候,S的老公说去一下洗手间,我看他脸色十分难看,就追了出去。洗手间门口,一股刺鼻的酒味迎面而来,S的老公弯着腰在洗手池那吐,表情痛苦不堪。他看到我,强颜笑了笑,继续吐。

  我默默退到门口等他。想起S秀的那些幸福,不由苦笑。她一定不知道自己老公的工作会如此辛苦,那些光鲜背后,就像他穿着单薄的春装站在寒风中等客户一样,不过是咬紧了牙关的支撑。

  

  
0


  青春年少时,我并不曾懂得自己那些快意活法,都是来自父母的躬身托起。我迷席慕蓉的诗,做琼瑶的粉,为赋新词强说愁,唯独没想过父母的辛苦和劳累。

  婚前,我甚至在家里没有洗过衣服,更没洗过碗,婚后也整天在父母那蹭吃蹭喝,吃完抹嘴就走。曾经有年轻的同事看到我的手,无不艳羡地说,姐姐三十几岁人的手,竟如同婴儿般柔软白皙。我洋洋得意,自诩丽质天生。

  记得那一天,妈妈手上的戒指摘不下来,让我帮忙。摸着妈妈的手,感觉那么那粗糙那么僵硬,心口不由一紧。低头看时,发现指尖全是裂口。大的裂口上,贴着医用胶布;小的裂口,一个个张着嘴,仿佛诉说着经年的辛劳。

  我满心愧疚与感动。妈妈这双粗糙的手,为我承担了太多的累,我却一直以为那是天经地义。

  
0


  众生皆苦,没有人会被命运额外眷顾。如果你活得格外轻松顺遂,一定是有人替你承担了你该承担的重量。

  那个替你负重前行的人,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他(她)总是怕你太累,而把最多的重量放在自己肩上。如果一个人对你好,绝对是命运的恩赐,而不是理所应当。哪怕是夫妻,哪怕是父母。

  你要学会珍惜那个人。

阅读详情: http://www.backchina.com/forum/20160308/info-1358836-1-1.html#ixzz42WgZoIwZ
 
济群法师:佛教反对纵欲 并不提倡一味禁欲
2016年03月11日 10:45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 作者:济群法师

indeccode.png


a04e4ed45145f8a.jpg


佛教徒是禁欲主义者吗?(图片来源:资料图)

社会上的人普遍认为出家人是禁欲主义者,所以年轻人听到学佛不免有几分畏惧:学佛后能否结婚?能否继续常人的生活?似乎学佛后就要到深山里与世隔绝,世上的一切都不能拥有、不能享受,很多人因此对学佛望而生畏。其实这也是错误的理解,佛教并不提倡一味的禁欲。

一、什么是欲?

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质上的希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

人类的欲望无穷无尽,所以,经典中将我们这个世界称为欲界。人类的基本欲望可归纳为财、色、名、食、睡五种,生活在欲界的每个人,无不沉溺在对五欲的强烈希求中。

财欲:是人类对财富的需求,所谓“人为钱死,鸟为食亡”,人生的一切努力都在围绕着钱财奔忙。

色欲:主要是指对异性的需求。

名欲:是对名誉地位的希求。对某些人来说,生前能光宗耀祖,死后能流芳千古,才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食欲:是人类对食物的需求。经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食物是众生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通常,我们只是将食简单地理解为饮食,但这里所说的食,包括了断食、触食、思食、和识食。断食是我们的日常饮食,是色身赖以生存的主要条件;触食是我们接触的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是生存的重要条件;思食是求生的意志和欲望,否则,即使家财万贯,贵为王侯,也照样活得百无聊赖;识食是指精神食粮,我们的精神若是崩溃了,肉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行尸走肉”。

睡欲:是人们对睡眠的需要。就我们平常的人来说,每天要睡八小时左右,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通常情况下,五欲中又以食欲、色欲最为突出,孟子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所存焉。”对食和色的希求是人类欲望中最大的欲望,也是人类得以生存并延续后代的基本手段。但具体到每个人,对待欲望又会有所偏重。爱财的人,觉得拥有金钱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为了挣钱可以不顾一切;贪色的人,为了美色可以将家庭、事业统统抛在脑后;虚荣心特别强的人,为了自己的名声不惜牺牲一切;贪吃如餮餮之徒,只有享用美食才是人生最快乐的事;而贪睡的人,为了睡觉不惜浪费光阴。

五欲是建立在五根的基础上,五根为眼、耳、鼻、舌、身五种器官,是我们感受世界的五种渠道。五根同样充满强烈的需求,眼睛贪著悦目的色彩;耳朵贪著动听的音乐;舌头贪著美味的食物;鼻子贪著芬芳的气息;身体贪著舒适的环境。

而同样在欲界,不同层次的众生,对欲望的需求也不同。天上的众生,欲望就比较淡薄,欲界天有六重天,层次越高,欲望越淡薄。

欲界的众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奔忙于世间,一生劳碌愁苦,举心动念都在造业,为了欲望的满足而欢喜,为了欲望的受挫而颓丧,无非是做了欲望忠实的奴仆!

二、欲望的表现形式

欲望的表现形式大体上有三个方面:占有、比较、竞争。

为了生存,我们必须有基本的物质条件。但即使生存问题得到解决,占有欲也不会因此消除,相反,欲望会随着条件的改善而不断提高:希望占有更多的财富,占有更高的地位,占有更大的名望。

除了占有,我们还要为抬高自己、炫耀自己进行攀比。有些人一生努力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却没有想到,超过别人的意义又在哪里?再伟大的人都无法超过所有人,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说,攀比会使我们背上沉重的负担,使人生处于紧张的拼搏之中。比较又导致了激烈的竞争,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整个社会都处于强烈的竞争中。竞争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潜在的力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严酷的竞争又使我们不得不活得更累、更辛苦。

人们不停地占有、攀比、竞争,无非是想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有得必有失。财富得到了,事业得到了,名声得到了,享乐得到了,轻松的心态却失去了,相应的自由也失去了,甚至于我们孜孜以求的幸福也失去了。一个人得到越多,负担也就越重,对得而复失的恐惧也越强烈,所以,现代人的生活正是在物欲的纵容下变得愈来愈复杂,愈来愈艰难。

真正珍惜生命的人,应当懂得享受自然,享受清新的空气,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而不是在盲目的占有、比较、竞争中消耗生命。在我们的生命中保有闲暇,就能使心灵获得更自由的空间。有鉴于此,古今一切贤哲都倡导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只有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三、对欲望不同的看法及态度

对欲望究竟应当持有什么态度呢?宗教家和哲人在对待欲望的态度上,有禁欲和纵欲之分。

佛陀在世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当时,禁欲为各宗教共同崇尚,他们认为肉体是罪恶的根源,只有以折磨自己的肉体来灭除欲望,死后才能享受天堂的快乐。佛祖未得道时,也曾以为苦修是正途。他来到王舍城郊外的苦行林,亲眼目睹各种奇特的苦修方法:有的忍饥挨饿;有的整天泡在水里;有的整天单足站立;有的裸露身体,在烈日下爆晒自己。佛陀亦身体力行地参与了苦修实践,“或日食一麻,或日食一粟,身形消瘦,有如枯木。”甚至在尼连禅河沐浴时,因虚弱无法上岸,他苦行六年之久,最终意识到苦行不是正道。因为极端的禁欲除了给他带来羸弱的身体,并没有使他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相。

基督教同样认为贪欲导致了人类的堕落,亚当和夏娃本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乐园中,却受魔鬼的诱惑而偷吃禁果,结果被逐出乐园来到人间,欲望的过患在这个传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以,在基督教的道德规范中,欲望和虔敬、清净的教徒生活是相互冲突的,人类只有克制自己的贪欲,严格自律,才能获得心灵的纯净。

安底斯泰纳和第欧根尼是古希腊犬儒派哲学的代表人物,他们也竭力推崇禁欲的生活,认为欲望是导致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因此,提出“美德是知足、无欲是神圣”的主张,并亲自参与实践,从无欲的生活中享有轻松和自在。他们所有的财产,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几样东西:一根棍子、一件外衣、一条讨饭口袋、一个喝水的钵。一次,第欧根尼在河边见到孩子用手捧水喝,很受启发,觉得钵也是多余的累赘,索性连钵都扔了。

早期的儒家思想,也有一定的禁欲色彩,发展至宋明理学达到极致,提出“灭人欲,存天理”的哲学主张,认为灭一分人欲,才能存一分天理,道德必须在灭除人性的基础上才能显现。他们甚至主张“饿死事小,失贞事大”,对欲望的否定完全走向了极端。

西方哲学经历了中世纪对欲望的否定,到了启蒙主义运动之后,开始肯定欲望的合理性。认为饮食、睡眠及性爱都是人类的本能,这些希求是合理的、道德的,人类完全有理由享受与生俱来的需求。

对欲望的肯定和鼓励,使得近代的科技和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但由此而来的社会问题也是人类不曾面临的。

四、佛教对欲的看法

那么,佛教对欲望所持的看法是什么呢?佛教认为欲望有三性之分,也就是说,欲望包括了善、恶、无记三种。

我们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种利己利人的欲望是善法欲。虽然发愿是理性的,由意志构成,但也需要欲望的推动。有了明确的愿望后,我们的行为就有了针对性,我们要离苦得乐,要了脱生死,要成佛作菩萨去度化有情,这些欲望就是菩提心,就是成佛的资粮!

第三思潮的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了“自我实现”学说,所谓自我实现,就是欲望的最高实现。当人基本的生存欲望满足后,应当有更崇高的精神追求,进而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类,这也是属于善的欲望。

也有的人为了满足一己私利不择手段,无视他人乃至社会的利益,这样的欲望就属于恶的范畴。战争就是由欲望的极端扩张而引起,为了侵占更多的土地,为了侵占更多的资源,国与国之间战火不熄,使得生灵涂炭,人民流离失所。

所谓无记,是指非善非恶的欲望,如渴了想喝水,困了想睡觉,包括在家信徒正当的家庭生活,都属于无记之列。

由此可见,欲望并非都是坏事,也无须视如洪水猛兽,关键是如何通过正常的渠道,合理的方法去实现自己的欲望。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佛陀在《善生经》中,就为在家众开示了赚钱及合理支配财富的方法,鼓励在家众通过正当谋生技能去获取财富。

五、佛教对欲望的态度

佛教对欲望所持的态度是什么呢?同样是遵循中道法门。

佛陀不主张偏离中道的禁欲。他通过六年苦行,体会到一味禁欲对修道并无意义。盲目的自苦,既没有理论根据,也没有实际作用,就好比砂中榨油,不会有任何结果。

但佛陀也反对放纵欲望生活。他在经典中时时提醒我们要“少欲知足”,要我们奉行简朴的生活原则。因为欲望是烦恼的根源,而烦恼能遮蔽我们的佛性和智慧。唯有降低了物欲的需求,才能精勤于道业的修持。

1、少欲知足是幸福人生的保障

欲望是无限的,而现实却难以满足人类的所有欲望。面对有限的资源,竞争、对抗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每个人都自私自利,为了获得多于其他人的利益而互相攻击,就会使世界危机四伏。如果能够将我们的欲望有所收敛,那么,因欲望而导致的冲突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人类维生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并不多,如果生活得简朴些,就可以有更多的闲暇享受人生,而不必为欲望的满足操劳一生。属于生活必需之外的奢侈品,固然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和享乐,但若是耗费一生光阴为其服务,反而成了一种奴役。两千年前,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曾面对繁华的集市发出惊叹:“这市场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呵!”

而今天,随着人类欲望的不断升级,整个社会都陷入了物欲横流的泥淖中。生产力的发展,不但没有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轻松,相反,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繁忙的工作几乎使人类的承受能力达到极限,甚至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想一想:究竟为什么如此奔忙?我们所付出的努力,也许仅仅换来了一些本可以不需要的东西。

所幸的是,已经有更多的人意识到盲目追求欲望所带来的弊病。在西方社会,人们也已开始摒弃豪华的生活方式,简朴正逐渐成为最新的时尚潮流。因为简朴的生活无需太多的时间和劳动就可以获得,从而使人们从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解放出来,呼吸到更自由的空气,体味到更从容的人生。

2、少欲知足是保护环境的手段

少欲知足还具有保护自然的意义。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向自然盲目地索取,大量森林和耕地遭到破坏,使得水土流失,天灾人祸频频发生。所以,当今的有识之士都在为环保而积极呼吁,因为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这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就我们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而言,过高的物质要求,也在不知不觉中破坏着地球环境。

其中,人类的饮食方式所造成的污染就是不容忽视的。据有关资料统计,在美国,每生产一磅肉类,需要使用二千五百加仑的水,相当于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用水量;而肉食者所需的生活用水,达素食者的十二倍之多。由饲养家禽而产生的排泄物及废水,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更是后患无穷。

而我们对服装的需求,也不再是单纯地为了御寒。裘皮时装的流行,直接威胁到各种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存,使大量动物因为美丽的皮毛而遭到残酷捕杀,严重影响了自然界的和谐和生态的平衡。

我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更在日益提高,即使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房产的开发也同样毫无节制。尤其是近年,不仅城市在向农村扩张,就是在乡村,住宅也在日复一日地侵占着可怜的耕地面积。

而交通工具的普及,使汽车逐渐成为人们代步的首选。汽车在为我们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成了城市空气污染的罪魁,并由此带来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

破坏环境和掠夺资源是向未来的透支,所以,少欲知足的生活对环保具有重要的意义。

3、少欲知足是修行解脱的途径

对于解脱道的修行来说,少欲知足更是必须遵循的生活准则。

欲望被无明滋养着,无休止地追逐着新的境界,使我们的心被它左右而不得自在。欲望越多,由此而来的烦恼也就越多。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克服贪欲,它就会成为我们修行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因为欲望会烧毁我们的理智,烧毁我们的道德,使人生失去正确的方向。

“戒为无上菩提本”,而戒律所规定的,正是俭朴的生活原则。如果欲望减少,我们的执着就会相应减少。正是由于执着,使我们的内心失去了独立,迷失在对外境的攀援中,关心的都是生命以外的东西。只有认识到欲望带来的过患,才不会有追名逐利带来的烦恼,内心才能趋于纯净和安祥。也只有这样,众生原有的佛性、智慧光明才能得以显现,所谓心净则国土净。
 
智慧法语:佛说心不嗔恨者必获无上智慧和超凡美貌
2016年03月07日 07:42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

indeccode.png




【佛经介绍】《十善业道经》,为佛在娑竭罗(意为“咸水海”)龙宫,为龙王所宣说的经典,即诸佛菩萨有一方法,能断除一切痛苦,获取极大利益,这个方法就是修行十善业道,即从行为上远离杀生、偷盗、邪淫;从语言上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从思想上远离贪欲、嗔恚、愚痴。离此十种恶业,就是修行十种善业。十善业是佛法修行的最基本法,无论大乘、小乘佛教都视此十善业为修行基础。

d5a6bd4c0bb24ce.jpg


不骂人将获言行号召力强等8大福报(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经典原文】离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十善业道经》

【经文解释】这里的忿怒,代表了嗔恚。嗔恚与忿怒,表面上看起来是相差不多,忿怒者,听到不入耳的话,看到不顺眼的事,或者有人无故骂我、辱我、谤我、皆足以使我顿然生起一种不可遏止的报复心,顷刻间面红耳赤,甚而至于拔刀而起,那就是忿怒的表现,也可以说是嗔恚。

行菩萨道的菩萨,倘能远离忿怒心而修行布施的话,他将来必能获得他人不可侵夺的财宝。并且很快的又能得到了无障碍的心智。至于所得到的五蕴报质身,他的外表,五根都很端正,身体的长短、肥瘦、都很调匀,佛学上的习惯用语,就叫做庄严妙好。因为外表的庄严妙好,所以人家见了他,都非常地爱他而且敬他。

这里的无碍心智,深刻一点说,就是无障碍法界智。因为嗔恨与忿怒,都是迷失事理真相的障碍,也是学佛者甚大的障,所以能远离忿怒而行布施,将来必能获得无障碍的心智,而使心体得到自由、解脱,而无所拘束。
 
女人节特供!佛说好女人这样讲话最清净美妙
2016年03月08日 07:18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

indeccode.png



ef942e8589a9fd7.jpg


佛说做到32事就能称得上言辞清净(图片来源:资料图)

【经典原文】佛复告宝女曰:菩萨至诚,谓口寂然护于言语,所说无缺口辞真谛。在于独处若大众中,言常至诚,不以国故而两舌也;不以珍宝具足货业而欺虚言;不以父母亲族贪财惜费而两舌也。

佛语宝女:“有三十二事口辞清净。何谓三十二?羞惭(1)。造德(2)。常怀耻愧(3)。等修于善(4)。不为劣恶(5)。不索讥谤(6)。不为卒暴(7)。教化诸天(8)。不兴恐惧(9)。烧诸恶趣(10)。开演善归(11)。贤圣所命(12)。恭奉明智(13)。其内清净(14)。善修于外(15)。而受言教(16)。分别言辞(17)。无[革*亢]?说(18)。口演柔软(19)。言语殊特(20)。口畅香洁(21)。而随教命(22)。无有欺诈(23)。无所热恼(24)。造业可爱(25)。内无有失(26)。外亦无误(27)。不为罪业(28)。造众佑地(29)。乐于佛道(30)。传语至诚(31)。言辄获利(32)。是为三十二事也。” ——《宝女所问经》

【经文浅释】佛陀住世的时候,有少女名叫宝女,特到佛陀之处,请问如何修养品格及说话时的态度,怎样才能使言辞清净。佛告宝女,有以下所列诸法,可以使少女言辞清净,常生快乐:

1.羞惭:一个好女人,要常常有羞得脸红,惭愧惶悚的样子,才不会为人所厌恶。

2.造德:一个好女人,不可生缺德心,做缺德的事;凡是所言所行,一切造作,都要表现出一种女性柔美之德性。

3.常怀耻愧:一个好女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切切实的觉悟,自知廉耻,颜面上要有惭愧的神色,而心里觉得不好意思。

4.等修于善:一个好女人,在平时对身、口、意三业,要同时等修一切善法。

5.不为劣恶:一个好女人,不可作出卑劣而使人觉得厌恶的事情来。

6.不索讥谤:一个女孩子的一切言语和行动,在人面前,在人背后,都要端庄,不可有招人讥评或诽谤之事。

7.不为卒暴:一个好女人,要养成忍辱的德性,千万不可因些许小事,或遇不解的困惑,而寻短见,心存暴卒,都是不可以的。

8.教化诸天:一个好女人,平常要学习许多美妙的言词,或布施济世的道理,常常讲给人听,要以天使自居,使人听了你的话,或是一则动听的故事,人人都有快乐和光明优美的感觉,因受感化,死后生天。

9.不兴恐惧:一个好女人,不要像个罗剎女,颜面上虽然美丽,而心中毒恶不堪,随时制造恐惧的情绪,那是要不得的。

10.烧诸恶趣:一个好女人,千万不可做出贪瞋痴、杀盗淫的恶事来,要常修戒定慧,有了智慧的光明,也就可把三恶道的种子烧焦而不生长了。

11.开演善归:一个好女人,平素所作所为,都要以求最善良的归宿为原则,不可轻浮放荡不羁而妨害自己美满的幸福。

12.贤圣所命:一个好女人,要时常有希圣齐贤的观念,要常行圣道,自以为贤圣所命,做一个光明的使者。

13.恭奉明智:一个好女人,要时常有恭谨的态度,要奉行一切善业,要有光明的智觉。

14.其内清净:一个好女人,要时刻保持自己内心的清净,外表上要天真活泼,在内心要常乐我净。

15.善修于外:一个好女人,于外表方面,要时刻注意修持,不良的现象,都要修掉;有了真善美的表现,使人见之而生欢喜。

16.而爱言教:一个好女人,无论在家或外出,都要保持一种谦恭和气的美德,随时接受他人的善言指教。

17.分别言辞:一个好女人,要时刻保持智觉,不可糊里糊涂,无论听什么人说话,都要有判断是非好坏的能力,分别其言辞,千万不可受到花言巧语之徒所欺骗。

18.言无误说:一个好女人,无论在什么地方,向人说话,千万不可误说,以免害己误人。

19.口演柔软:一个好女人,无论对什么人说话,都要以和雅音,出柔美语,不可粗声大气,说话似鸣锣,则不美矣!

20.言语殊特:一个好女人,要有高尚的风度,优美的气质,一般俗言俚语,野鄙之辞,不可挂在口上,凡是出言必善必美,使人听起来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为妙。

21.口畅香洁:一个好女人,说话要流畅,出言尽美尽善,使人听起来,有一种口齿芳香,纯朴圣洁的感受才好。

22.而随教命:一个好女人,无论在家庭、在学校,或在亲戚朋友之处,对于长辈有所教导,或命令作事,要随而不抗,喜而乐从才对。

23.无有欺诈:一个好女人,随时随处,要品行端正,不可养成欺骗诈取的不良恶习。

24.无所热恼:一个好女人,无论在任何地方,不可乱交,更不可随便与异性为友,不堕情欲之中,保持清凉,不生热恼。

25.造业可爱:一个好女人,所作所为,一切行为,都要使人不生厌恶,身、口、意三业为善,都要使人有一种清凉爱乐的感觉才好。

26.内无有失:一个好女人,无论在任何地方,内心上都要时刻光明觉照,起心动念,不可误失。

27.外亦无误:一个好女人,只要随时保持心念没有任何过失,而表现于外的,或在行为方面,也就不会误事了。





28.不为罪业:一个好女人,无论在何处,只要心地纯良洁白,内外无失,即不会造出任何的罪业。

29.造众福地:一个好女人,要有慈悲的心肠,要好好的读书,成就学业,或作善良的职业,所想所为,都是为了社会群众,福利人群。

30.乐于佛道:一个好女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常乐于诸佛圣教,自觉觉人,自利利人,上求下化,而行菩萨之道。

31.传语至诚:一个好女人,要特别注意,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就是替人传话,也要至诚,不可不实。

32.言辄获利:一个好女人,凡是说话,言语之间不可伤人害己,凡所言语,动辄获益,不可不利才好。

【佛经介绍】《宝女所问经》西晋•竺法护译。又称《宝女经》、《宝女三昧经》、《宝女问慧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三册。内容叙述佛为宝女说实语、义语、毗尼、十力、四无畏等法门。
 
智慧法语:佛说远离邪见者将得福慧日增等10大善报
2016年03月09日 07:14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

indeccode.png


dab0baf480e2566.jpg


佛说不邪见有十种功德(图片来源:资料图)

【经典原文】复次,龙王,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为十?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三、惟皈依佛,非余天等。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九、住无碍见。十、不堕诸难。是为十。——《十善业道经》

【经文浅释】什么叫邪见呢?邪者不正,见者见解。这里的见解,包括了一切的思想、学说。但邪见这名词,在其他处也写作愚痴。愚痴的两个字,一般说,似乎是不聪明就叫做愚痴。但佛所说的愚痴,不是这样肤浅。佛所说的愚痴是:昧于实事实理,叫做愚;贪恋执着于六尘,造作诸恶,枉受生死叫做痴。学佛者的唯一目的,在要求出离生死的大苦,而获得涅槃彼岸的解脱,所以佛在在处处,都是以智慧化愚痴。

佛告诉娑竭罗龙王:学佛的人,如果能够远离邪见,就可以成办十种功德。

一、“得真善意乐”。善意乐者,就是内心上的一种安隐和愉快。因为远离愚痴的人,他的行为是合理的,合理的行为做完了之后,身安心安,这一种的安隐快乐,绝非酒色争逐,酣歌妙舞的快乐可比。原始的佛弟子,日中一食,树下一宿,食睡而外,经行坐禅,这都是善意乐的表现。“真善等侣”者,地位相等,知识相等的伴侣,是为等侣。等侣而称真善者,彼此之间,皆以道义为依归,以生死相勖勉,患难疾病互相扶持,这才够得上称为真善等侣。

“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如稻苗开稻花,结稻子;豆苗开豆华,结豆子。如是因结如是果,因果不会错乱的。饭菜是因,吃饱饭菜,肚子不饿就是果。世间上没有一事一物能离开因果关系。佛教以因果为宗,因此远离愚痴的人,深深的信仰因果,“宁”可牺牲“身命”“终”究“不”造“作恶”业。

“三、惟皈依佛,非余天等”。惟是专一,皈投依靠于佛陀。人必须信仰自己,自己彻底觉悟便是佛,所以我们有自尊心的人,应当皈依佛陀。佛陀以外的天或是神,都是未能超越生死的凡夫,不够为我们的皈依者。

“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直正的两个字,可以互相作注解,如直者正直。直如笔杆,有直的笔杆,才写得出端正的字来。吉是吉祥,凶是凶恶或危险。

心为主体,见为作用,有直的体,方有正的用。古人说,形端则影直。维摩经上“直心是道场”,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以直心正见为出发点,见于行动上的行为,自然都是合理的。至于前途的吉凶祸福,人们是无法预先知道的。愚痴的人,对于自己的前途,是吉是凶,无法知道,常常盘旋在心里,好像渔网,层层节节,无法解开。远离愚痴的人,以直心行正见,事事不违背良心,前途的吉凶祸福,置之度外,心理上光明磊落,坦然而平安。因此、永离吉凶的疑网。

“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人道、天道、是为善道,地狱、恶鬼、畜生,是为三恶道。以直心行正见,见于行为上的都是善的,所以常常生于人道、天道中,不会再堕落到三恶道里去的。

“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天上的众生,福德智慧,是胜于人世间的。天有二十八重,一天胜过一天。远离愚痴的人,既常常生于天道之中,他的福德智慧,每一次转生,皆能增高天位,所以叫展转增胜。

“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求真理,必须有正当的方法。等于走路,必须由平坦的大道,方能易于达到目的地。曲径小道,既迫窄,又危险,行曲径小道,不一定能达到目的地,且有牺牲生命的可能。如道家的烧丹炼药,自古及今,从没有见过不死的仙家。因此永离愚痴的人,必能永离邪道而修正道。

“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九、住无碍见。十、不堕诸难。是为十”。执着这我们眼前所有的血肉之身为实有,叫做身见。不堕诸难的难,是三灾八难。

远离邪见的人,深深的体验到,现前这血肉的身体,如幻如化,因此绝对不为着这幻躯去起贪嗔痴,造杀盗淫。人与人之间的一切障碍,多由身见而起,既然没有身见,就能安住无碍之见,无碍之见,则物我一体,何怨何亲。同时既然不起贪嗔痴,不造杀盗淫,则身心清净,离诸过恶,当然不会遭遇到三灾八难的烦恼祸害。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永离愚痴,所生的诸种功德,如果拿来回向作佛果上的庄严,将来成佛的话,就可以获得诸佛所同证的一切佛法,以及诸佛所同有的自在神通。

【佛经介绍】《十善业道经》,为佛在娑竭罗(意为“咸水海”)龙宫,为龙王所宣说的经典,即诸佛菩萨有一方法,能断除一切痛苦,获取极大利益,这个方法就是修行十善业道,即从行为上远离杀生、偷盗、邪淫;从语言上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从思想上远离贪欲、嗔恚、愚痴。离此十种恶业,就是修行十种善业。十善业是佛法修行的最基本法,无论大乘、小乘佛教都视此十善业为修行基础。
 
智慧法语:佛说正见者会世世出生在佛化家庭里
2016年03月10日 07:13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

indeccode.png



c2dd922a6147552.jpg


佛说不邪见能常见佛闻法(图片来源:资料图)

【经典原文】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十善业道经》

【经文解释】贪嗔痴名为三毒,这里的邪倒心,就是贪嗔痴三毒中的痴心。愚痴的人,必多邪倒,邪者不正;倒者颠倒。正见、正是对邪倒而说的。有正见的人,必定恭敬信仰三宝。大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愿心。

修学佛法的菩萨,因为能远离邪倒的痴心而又能兼行布施的缘故,他必能获得他人不可侵夺的财宝。生生世世,都生在具有正信的人家。能恭敬三宝,信仰三宝,就是正见的表示。因有信敬三宝的正因,所以常能见到现住世间的佛宝,亲自听到佛的金口说法,更能经常供养大众僧宝,培植福田。因为常得亲近三宝,对于往昔所发之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菩提心,永远不会忘失。

【佛经介绍】《十善业道经》,为佛在娑竭罗(意为“咸水海”)龙宫,为龙王所宣说的经典,即诸佛菩萨有一方法,能断除一切痛苦,获取极大利益,这个方法就是修行十善业道,即从行为上远离杀生、偷盗、邪淫;从语言上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从思想上远离贪欲、嗔恚、愚痴。离此十种恶业,就是修行十种善业。十善业是佛法修行的最基本法,无论大乘、小乘佛教都视此十善业为修行基础。
 
索达吉堪布【究竟的愿望】


作为在家居士,最重要的不是出家,而是多学一些经论、多懂一些佛法教理,提升自身的佛教水平。

否则,即便出家,将来也不一定会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一旦我们的法师们全都离开,我也离开的时候,你们很多人的学佛机会也许再也不会有了。


即使有,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圆满。这是我的心里话,因为很多致力于弘法的大德,不一定有我们现在这样的发心、力量和团队精神。


对这种机缘,大家要有紧迫感,随时都要观无常,要想到这种机缘随时都会失去。 我的唯一希求是,佛法太殊胜了,对众生的利益不可思议,要让更多的人知道。


你们正在学习的人,尽量不要退失,还没有参加学习的人,尽量让他们学习;


最后大家都能善始善终,离苦得乐,这是我最究竟的愿望。


真正的依止上师,要随学上师的意趣和行为。


上师相续中有无量的大悲和智慧,有深刻的出离心,上师在度化众生时,充满了坚忍与勇敢,每一个行为又都具足善巧方便,上师在世出世间法上圆融无碍……这些功德,才是我们应该效仿的地方。

——索达吉堪布仁波切



学佛就是学佛陀的慈悲和智慧,学佛的重点,就是闻、思、修。不闻教法,不修证法的一切活动,都没有太大的意义。


学佛以后,可以找到人生的方向、奋斗的目标、生存的意义。每一天都能过得很充实,除了物质生活以外,还可以享受来自心灵的快乐,拥有积极的人生观和光明的前途。”

——慈诚罗珠堪布

我们追随着一位共同的老师...


2016佛学会“面对未来”招生

渥太华菩提学会2016年6月份佛学班正在招生
 
最后编辑:
法王噶玛巴开示:认清楚「想要的」和「需要的」,正确取舍就是修行

640

要把佛陀做为榜样,而不是当成偶像,要能真正追随佛陀。皈依佛就是要学习佛陀,能够正确的看清自己,看清这个世界。

——大宝法王噶玛巴
----------------------------------------------------


主题:法王课程:宗门实修『噶举祖师教言』(第三天)

教授:第十七世大宝法王邬金钦列多杰

时间:2009年1月2日

地点:印度 菩提迦耶德噶寺

翻译:堪布丹杰

来源:法王噶玛巴中文官网


法王藏文开示:


所以总的来说,我们认识到这个烦恼,要知道到一点,就好像老虎跟它身上那个虎皮的花纹,虎纹跟老虎是不可分的,这个虎纹是老虎本来就有的,你不会看到一只没有虎纹的老虎。所以,没有虎纹,就不是一只老虎,意思是说,我们对于佛法,对于修持,如果不知道它的本质,就不是一个法、不是一个真正的佛法!


我们也可以看看自己,平时一天当中,如果没有贪瞋痴的烦恼,你会发觉自己过得很愉快,过得很安静。但是如果你一天当中没有慈悲,或者缺少分辨取舍的智慧,你会发觉一天都很难过得去、很难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认识到,其实贪瞋痴这些烦恼,并不是我们的本质,我们真正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善,只要具备了善,你才能够生活;如果没有善的、慈悲的这部分,我们是没有办法生活的。所以,我们要分清楚,我们需要的是什么?不要的是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看不到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反而只看到自己喜欢的是什么,而作了决定。


譬如说,我想要这个东西、喜欢这个东西,但很多时候,我们想要的、喜欢的,却是对我们有害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抉择把它消除掉;但很多时候我们不喜欢的东西,反而是对我们有利益的,举例来说像是「中药」,我们常说良药苦口,味道真的是很难喝,你都不想喝,但是它对我们却是真正有帮助的。


修行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认清:「我们要的是什么?我们不要的是什么?」可以说:「对我们有帮助的是什么?对我们有害的是什么?」我们要分清楚,当我们分清楚的时候,我们需要的、对我们有利的,我们就要给它机会,如果我们不给它机会,反而把所有的权利、机会都让给了对我们不好的、有害的事物,这就不是一个修持了,这是一个取舍上的错误!


第一步,认知到烦恼是不好的之后,接下来,我们第二步要做什么呢?就是要认清楚,我们要把这个机会跟权力给谁?我们要做一个决定,就是我们认清到烦恼是不好之后,我们要把我们所有的机会、把我们的一生、把我们所有的力量都给予善心。让这个善心来主导我们身口意的各种行为,把这个善的部分,变成我们最主要的工作人员,把所有的工作与权利都赋予它,只有这样才可能是一种真正的修持,才有可能慢慢地降伏或减低我们的烦恼
 
不願意繼續輪迴的話,今後就要學習去捨棄造成輪迴的不善因素,以及對於這裡所提到:與福德一致的善業,以及戒律、誓言等等;與解脫一致的善業,都要表裡如一的去實踐,不要欺騙愚弄了自己。---大宝法王噶瑪巴《大手印了義炬》
 
不要屈服于恶习,对能够改变自己的能力要有信心。我们绝不可以纵容自己,认为我们是天生如此。相反的,我们应该下决心,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更慈悲、更有原则的人。——大宝法王噶玛巴《我们必须自问,修持佛法的目的》
 
宗萨仁波切的一段话,敲醒那些不了解佛法的人!
2015-10-02 16:39 在人间-莲师净土阅读 998
001kvhb0ty6VTcrsTCPd3&690





宗萨钦哲仁波切的一段话,敲醒那些不了解佛法的人。



佛法现在处于非常脆弱的状况,你会看到世界各处的庙建得越来越多,中心注册得也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老师、上师也在全世界飞来飞去,你也看到更多,但这一切都不是佛教。真正的佛教是了解究竟的慈悲和智慧,但是有多少佛教徒知道呢?这不是说你要去修行这两者,而是说到底有多少人就是只知道枯燥的东西,身为沿袭中观的人,各位,有重担在你们身上,至少你知道佛教并不只是念一些咒或修某些仪轨。这是末法时期,我是充满无明的众生,我没办法判断别人,从这无明的观点看,这个时代有很多自称老师的人,他们讲的完全没有真正的慈悲与智慧,但这些人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去跟随。



在美国我看到有人结刚才这个手印,说这叫大手印。大手印是什么?大手印是一些以前印度和西藏最伟大的大师们学习修持的东西。在这个非常精密的年代,大手印居然沦落到这个样子。我们不能判断说这人如何,也许这些人是伟大的菩萨,以这个方法引领众生,但如果他不是菩萨示现,那这种人所做的就是对佛法非常大的危害。虽然这样说,但并不表示我们反对这些方法。我的意思是需要有做为根本背景的学习在。如果有对胜义谛、世俗谛的了解,如果真能了解什么叫做非自生、他生等,如果有这些了解,你可以念任何咒,可以做任何手印,你可以到德州去等待飞碟来接你。下面的话当然讲起来稍微重了,但如果说对我们现正研习的没有了解,即或你自认为修净土宗,你怎么知道要去的净土跟基督教和回教的天堂有什么不一样,差别在哪里呢?当然有人说,所有的宗教都一样,结果相同,也有人试着把各种宗教混在一起。这其实是一种非常贫乏的思想或讲法。



我自己并不认为所有的宗教真能最后达到一点,因为我们从来没有从这些宗教达到过同一点。所以,基督教、佛教、印度教都是不同的,你没办法把这些混在一起弄成一个新宗教。现在有一个新教叫“巴哈依”,它想把所有东西都弄在一起。这不是说佛教一定比道教好,我没有这样说。头疼的药治头疼,肚子疼的药就治肚子疼,吃药时不能一边切一半混在一起吃下去治病,你应该好好学习佛教的特点在什么地方。只有那些对佛教并不真正了解的人,才认为佛教提供的东西不够,所以必须把别的宗教拿进来混在一起,这是非常贫乏的心态。
 
济群法师:六道轮回的起点和终点
2016年03月04日 03:40
来源:凤凰佛教 作者:济群法师

indeccode.png




bb77f9809788b2c.jpg


轮回的起点在我们的心,终点是我们执著的对象。(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对于没有经过禅修训练的人来说,每当念头生起,心就会粘着其上、追随不舍,进而把这个念头当作自己。不知念头只是因缘所生,它的本身并不是你。因为缺乏观照,我们又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心念的瀑流,带来种种喜怒哀乐,也带来我们的生死和轮回。

说到轮回,我们往往联想到前生后世,以为那是玄妙而不可知的另一重世界。其实轮回的内涵不仅于此,从广义上说,轮回就是一种心理重复。所以我们不是此生结束之后才去轮回,现在的每个当下就处于轮回中。那些做事业的人,因为对事业成功的渴求,会百般努力、不断追求,由此形成执著。这种执著又会继续强化对事业的渴求,进入下一轮的努力、追逐、执著。对事业如此,对感情、地位、权力的追求莫不如此。

每个人都在不同方面中重复某种心理,因为重复,就把心理能量不断汇聚于此,使这个念头得到强化,进而成为生命主导。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对有些人来说,事业就是一切;对有些人来说,爱情就是一切;对有些人来说,权力就是一切。这个“一切”不是偶然的,也不是谁强加于我们的,正是我们自己发展而来。我们努力经营着,最后就像作茧自缚那样,把自己织进一个不及盈寸的空间,却当作了全部世界。

就是轮回——它的起点在我们的心,终点则是我们执著的对象。当然,这个终点只是暂时的,因为它还会继续成为起点,展开下一轮执著。只要被某种心理抓住,我们就会不断就范,不断受其驱使。久而久之,这种心理就会形成相应的人生轨迹。有句话叫:“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同样,心念也是在这样的不断重复中逐步定型,成为性格,成为人格。

所以,修行要从起心动念处下手。因为每一念都在积累不同的生命信息,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遗憾的是,我们往往对此一无所知,只关注看得见的外在成果,却忽略看不见的内在改变;只在乎拥有什么,却不在乎我是什么。其实,是什么远比拥有什么更为重要。因为外在结果和我们只有暂时的关系,而内在影响才是长期甚至永久的,才是决定生命走向的关键所在。那些不良心念,在没有转变之前会生生世世缠绕着我们,就像如影随形的魔鬼那样,令我们不得安宁。如果听之任之,轮回是没有尽头的,会不断展现与之相应的生命形式,这就是佛法所说的“业力无尽,生死无穷”。
 
智慧法语:不光能美容!菩萨说这样洗脸还能修行
2016年03月11日 07:16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

indeccode.png



55da3bf3502832b.jpg


洗脸时也能修行(图片来源:资料图)

【经典原文】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华严经》

【经文解释】“以水洗面”:这是洗脸的时候。我们早晨都要洗洗脸,这又要发愿了,以水洗面,“当愿众生”:你看!无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所有的众生都得到清净的法门。“永无垢染”:永远永远都没有这种染污的思想,染污的念头都没有了。

【经典介绍】《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净行品”为其中一品,有里面有141个偈颂,主要说明菩萨善用其心,才能免除身语意业的过失,获一切胜妙功德。其中的部分偈颂后世收入出家众的“毗尼日用”中,以方面日常持诵。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