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何以堪
总瓢把子
- 注册
- 2002-03-24
- 消息
- 1,753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中央电视台驻欧洲记者顾玉龙报道)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洲议会大楼举行的一个晚餐会上,有一位比利时弗拉芒人竟然放肆地说:“北京空气污染非常严重,我早晨起来都找不到我夫人。”中国驻欧盟使团官员在桄筹交错之间合纵连横,与他进行了一番唇枪舌剑式的较量。
那天比利时外交官俱乐部在欧洲议会大楼举行了一个活动,各国驻欧盟使团的官员先听了欧洲议会绿党议员、意大利的弗拉斯科尼女士和布鲁塞尔首都大区首席大臣夏威尔先生所作的关于《比利时主席国与欧洲前途》的报告。报告认为美国9・11事件将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将是重大和深远的。虽然事件本身是人类的一个惨剧,但其对欧洲却有着三个方面的有利影响,一是促进欧洲一体化建设,尤其是在内政、司法合作和共同外交与防务方面;二是促进西欧和东欧及俄罗斯的合作,从长期看,不排除俄罗斯成为欧洲大家庭一员的可能;三是促使美国认识到自己不可能单独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今后会更多地听取欧洲盟友的意见。欧洲建设的方向从长期看将是联邦形式,但将是渐进的,美国联邦制的建成从《独立宣言》的发表到最后一个州加入美国用了130年,而欧洲建设从58年至今只有43年。当然,未来的欧洲联邦和美国式的联邦不会是完全一样的。
报告结束后由欧洲议会举行晚餐,一个自称是在金融机构工作的比利时弗拉芒人说他曾在2000年到中国旅游了一个月,他信口开河地称“中国到处是污染,中国的企业都在破产,银行在破产,金融系统在破产,一切都在破产”。
中国外交官问他:“你到过哪些城市?有北京吗?”
这位老弗答:“北京就是污染,我早晨起来都找不到我夫人啦。”
外交官说:“你说话不要那么夸张好吗?大概你还不了解奥林匹克,也不知道国际奥委会对北京环境治理的肯定吧。”
老弗埋头啃着鸡腿说:“你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因为你们没有钱。中国非常穷,只有7%的耕地。”
外交官借用朱槠基总理的一段论述告诉他:“中国国家太大,东西差距太大,也有富裕的地方,比如上海,土地面积不如爱尔兰大,但产值却超过爱尔兰。”
老弗用一种不容质疑的口气说:“上海不是中国的。”
外交官告诉他:“你连上海是哪国的都没有搞清楚,还奢谈什么?告诉你,不但上海是中国的,香港、澳门也是中国的。”
老弗犹豫了一会,说:“记不得了,去了不少城市,都有点搞混了。”
外交官说:“你去过的地方怎么会记不得了呢?。”
老弗说:“反正中国只有7%的耕地,你们养活不了自己。”
外交官说:“中国是只有7%的耕地,但她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你要知道是中国用这7%的耕地养活了13亿中国人,不是你们比利时养活的。”
老弗强辩:“我们比利时生活质量很高"。”言下之意是中国人活得比较惨。
外交官说:“我承认你提到的中国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中国东西部差距比较大,还属于发展中国家,还有3000万中国人处于贫困线以下,环境状况也较差,但你也要看到中国的变化和进步,你在中国只呆了30天,就这样指责中国,似乎没有什么道理。既然中国象你说的那么差,为什么那么多外国企业包括比利时的贝尔和杨森公司都到中国去投资呢?这说明中国确实在发展,可以给资本带来赚钱的机会。资本总是趋利的。”
老弗称:“外国企业在中国都要受骗,官员要钱,不给钱就办不了事,所以现在外资都不往中国投了。”
外交官说:“我刚看了一份统计资料,说亚洲金融危机后投向亚洲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90%都到了中国,为什么你说外资都离开中国了呢?”
老弗再次强辩:“这些外资还会撤走的。”
外交官说:“你们比利时前首相德阿纳在台上时曾表示一生不干三件事:不骑自行车,不写自传,不到中国,可后来他到中国正式访问了,回来后对中国大家赞扬,这是为什么?”
老弗突然好像来了精神:“你知道德阿纳为什么3次到中国吗?我和他是朋友,我知道,他到中国去是为了解决杨森公司的问题,那里的问题太严重了。”
外交官不想正面和他去较真:“我在比利时也认识不少普通朋友,一个月前我见到两位司机朋友,在聊天中谈到比利时红魔足球队,他们很惊讶,说你还知道红魔足球队?我说不仅我知道红魔足球队,中国很多人也知道它,而且中国人还知道比利时的巧克力、啤酒、水晶。他们更加惊讶了,说真没有想到中国这样的大国居然对我们比利时这样的小国这么了解。所以关键是要相互了解,只有了解才能沟通。”
老弗似乎有所感触,他一边寻找新的食物,一边和另一对比利时夫妻搭上了话。
这时外交官对面的两位女士主动和他说话,其中年轻的一位小姐说:“我是俄罗斯人,1986年到1990年我在上海工作过3年半,上海非常漂亮,我非常喜欢上海,我不同意刚才那位先生的说法。”
外交官说:“现在的上海和您在的时候已经完全变了,最大的变化都在1995年以后,有机会您再回去看看,您会发现上海的变化的。”
俄罗斯小姐说:“当时上海就已经在变了,你可以把这告诉那位先生。”
外交官答:“他不听,他说上海不是中国的。”
两位俄罗斯小姐大笑:“上海不是中国的是哪里的?难道是美国的吗?”
外交官也笑着说:“你说的有道理,可能是美国的,因为我在这里碰见许多去过上海的比利时朋友,他们都说到上海都觉得是在纽约。”
俄罗斯小姐开始和中国外交官攀谈在上海俄罗斯总领馆工作期间在苏州等地的见闻,并用中文发音告诉说她最喜欢的菜是“锅贴”。
老弗也没有放弃主动和俄罗斯女郎答腔的机会,他为俄罗斯大唱赞歌,大谈很喜欢莫斯科尤其是红场。
比利时与俄罗斯虽然同属欧洲,但老弗与俄罗斯女郎的“套词”毕竟还有隔阂,谈话继续了一会也就停止了。中国外交官感到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人和俄罗斯人在心理上更近一些,也比较有共同语言。
沉默了一会,老弗居然又转过头来,很感慨地对中国外交官说了句:“生活就是斗争。”
外交官回答说:“我不同意。生活应该是合作。”外交官就势转个话题,就问:“您知道中国的儒教吗?。”
“听说过。”
“中国儒教的核心思想是和为贵,主张人和人的和平相处,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国文化是一种和平与合作的文化。据我所知,基督教文化里面也是讲和平和宽容的。”外交官接着说:“你看,美国虽然将阿富汗包围了并大力围歼恐怖分子,但保罗二世依然还到哈萨克斯坦和亚美尼亚,呼吁不同宗教和平相处,这还是能反映你们文化的精神的。”
老弗的回答竟大出中国外交官的所料也颇让人费解:“我已经老了。”
老弗接下来居然主动提起他们的外交大臣,说:“米歇尔这个人亲华。”
中国外交官说:“米歇尔一向以直言著称,他经常批评中国。只是从中国回来后说中国的好话比原来多了而已,谈不上亲华。知道为什么吗?他那次到中国安排他不仅看了北京、上海,还安排他到西部的一个穷村子看了看,他很满意,既看到了中国的富,也看到了中国的穷,既看到了中国好的一面,也看到中国落后的一面。米歇尔先生现在已经变得比较客观了。”
外交官问老弗对美国怎么看,老弗说:“美国是一个非常好的国家,发达、开放、民主。”
外交官问:“那为什么刚才布鲁塞尔首都大区首席大臣夏威尔先生似乎对美国很有意见?。”
老弗答:“那……那是政客的话。”
外交官想了想问:“您觉得中餐怎么样?。”
“非常非常棒”,老弗一边说,一边发出啧啧的响声
晚餐结束的时候,又有一位比利时人追上了中国外交官。他说:“我是比利时瓦隆人,我马上就要到香港工作,还要去广东,听说在中国房产可以自由买卖,我特有兴趣,你能给我介绍一下吗?”
那天比利时外交官俱乐部在欧洲议会大楼举行了一个活动,各国驻欧盟使团的官员先听了欧洲议会绿党议员、意大利的弗拉斯科尼女士和布鲁塞尔首都大区首席大臣夏威尔先生所作的关于《比利时主席国与欧洲前途》的报告。报告认为美国9・11事件将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将是重大和深远的。虽然事件本身是人类的一个惨剧,但其对欧洲却有着三个方面的有利影响,一是促进欧洲一体化建设,尤其是在内政、司法合作和共同外交与防务方面;二是促进西欧和东欧及俄罗斯的合作,从长期看,不排除俄罗斯成为欧洲大家庭一员的可能;三是促使美国认识到自己不可能单独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今后会更多地听取欧洲盟友的意见。欧洲建设的方向从长期看将是联邦形式,但将是渐进的,美国联邦制的建成从《独立宣言》的发表到最后一个州加入美国用了130年,而欧洲建设从58年至今只有43年。当然,未来的欧洲联邦和美国式的联邦不会是完全一样的。
报告结束后由欧洲议会举行晚餐,一个自称是在金融机构工作的比利时弗拉芒人说他曾在2000年到中国旅游了一个月,他信口开河地称“中国到处是污染,中国的企业都在破产,银行在破产,金融系统在破产,一切都在破产”。
中国外交官问他:“你到过哪些城市?有北京吗?”
这位老弗答:“北京就是污染,我早晨起来都找不到我夫人啦。”
外交官说:“你说话不要那么夸张好吗?大概你还不了解奥林匹克,也不知道国际奥委会对北京环境治理的肯定吧。”
老弗埋头啃着鸡腿说:“你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因为你们没有钱。中国非常穷,只有7%的耕地。”
外交官借用朱槠基总理的一段论述告诉他:“中国国家太大,东西差距太大,也有富裕的地方,比如上海,土地面积不如爱尔兰大,但产值却超过爱尔兰。”
老弗用一种不容质疑的口气说:“上海不是中国的。”
外交官告诉他:“你连上海是哪国的都没有搞清楚,还奢谈什么?告诉你,不但上海是中国的,香港、澳门也是中国的。”
老弗犹豫了一会,说:“记不得了,去了不少城市,都有点搞混了。”
外交官说:“你去过的地方怎么会记不得了呢?。”
老弗说:“反正中国只有7%的耕地,你们养活不了自己。”
外交官说:“中国是只有7%的耕地,但她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你要知道是中国用这7%的耕地养活了13亿中国人,不是你们比利时养活的。”
老弗强辩:“我们比利时生活质量很高"。”言下之意是中国人活得比较惨。
外交官说:“我承认你提到的中国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中国东西部差距比较大,还属于发展中国家,还有3000万中国人处于贫困线以下,环境状况也较差,但你也要看到中国的变化和进步,你在中国只呆了30天,就这样指责中国,似乎没有什么道理。既然中国象你说的那么差,为什么那么多外国企业包括比利时的贝尔和杨森公司都到中国去投资呢?这说明中国确实在发展,可以给资本带来赚钱的机会。资本总是趋利的。”
老弗称:“外国企业在中国都要受骗,官员要钱,不给钱就办不了事,所以现在外资都不往中国投了。”
外交官说:“我刚看了一份统计资料,说亚洲金融危机后投向亚洲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90%都到了中国,为什么你说外资都离开中国了呢?”
老弗再次强辩:“这些外资还会撤走的。”
外交官说:“你们比利时前首相德阿纳在台上时曾表示一生不干三件事:不骑自行车,不写自传,不到中国,可后来他到中国正式访问了,回来后对中国大家赞扬,这是为什么?”
老弗突然好像来了精神:“你知道德阿纳为什么3次到中国吗?我和他是朋友,我知道,他到中国去是为了解决杨森公司的问题,那里的问题太严重了。”
外交官不想正面和他去较真:“我在比利时也认识不少普通朋友,一个月前我见到两位司机朋友,在聊天中谈到比利时红魔足球队,他们很惊讶,说你还知道红魔足球队?我说不仅我知道红魔足球队,中国很多人也知道它,而且中国人还知道比利时的巧克力、啤酒、水晶。他们更加惊讶了,说真没有想到中国这样的大国居然对我们比利时这样的小国这么了解。所以关键是要相互了解,只有了解才能沟通。”
老弗似乎有所感触,他一边寻找新的食物,一边和另一对比利时夫妻搭上了话。
这时外交官对面的两位女士主动和他说话,其中年轻的一位小姐说:“我是俄罗斯人,1986年到1990年我在上海工作过3年半,上海非常漂亮,我非常喜欢上海,我不同意刚才那位先生的说法。”
外交官说:“现在的上海和您在的时候已经完全变了,最大的变化都在1995年以后,有机会您再回去看看,您会发现上海的变化的。”
俄罗斯小姐说:“当时上海就已经在变了,你可以把这告诉那位先生。”
外交官答:“他不听,他说上海不是中国的。”
两位俄罗斯小姐大笑:“上海不是中国的是哪里的?难道是美国的吗?”
外交官也笑着说:“你说的有道理,可能是美国的,因为我在这里碰见许多去过上海的比利时朋友,他们都说到上海都觉得是在纽约。”
俄罗斯小姐开始和中国外交官攀谈在上海俄罗斯总领馆工作期间在苏州等地的见闻,并用中文发音告诉说她最喜欢的菜是“锅贴”。
老弗也没有放弃主动和俄罗斯女郎答腔的机会,他为俄罗斯大唱赞歌,大谈很喜欢莫斯科尤其是红场。
比利时与俄罗斯虽然同属欧洲,但老弗与俄罗斯女郎的“套词”毕竟还有隔阂,谈话继续了一会也就停止了。中国外交官感到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人和俄罗斯人在心理上更近一些,也比较有共同语言。
沉默了一会,老弗居然又转过头来,很感慨地对中国外交官说了句:“生活就是斗争。”
外交官回答说:“我不同意。生活应该是合作。”外交官就势转个话题,就问:“您知道中国的儒教吗?。”
“听说过。”
“中国儒教的核心思想是和为贵,主张人和人的和平相处,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国文化是一种和平与合作的文化。据我所知,基督教文化里面也是讲和平和宽容的。”外交官接着说:“你看,美国虽然将阿富汗包围了并大力围歼恐怖分子,但保罗二世依然还到哈萨克斯坦和亚美尼亚,呼吁不同宗教和平相处,这还是能反映你们文化的精神的。”
老弗的回答竟大出中国外交官的所料也颇让人费解:“我已经老了。”
老弗接下来居然主动提起他们的外交大臣,说:“米歇尔这个人亲华。”
中国外交官说:“米歇尔一向以直言著称,他经常批评中国。只是从中国回来后说中国的好话比原来多了而已,谈不上亲华。知道为什么吗?他那次到中国安排他不仅看了北京、上海,还安排他到西部的一个穷村子看了看,他很满意,既看到了中国的富,也看到了中国的穷,既看到了中国好的一面,也看到中国落后的一面。米歇尔先生现在已经变得比较客观了。”
外交官问老弗对美国怎么看,老弗说:“美国是一个非常好的国家,发达、开放、民主。”
外交官问:“那为什么刚才布鲁塞尔首都大区首席大臣夏威尔先生似乎对美国很有意见?。”
老弗答:“那……那是政客的话。”
外交官想了想问:“您觉得中餐怎么样?。”
“非常非常棒”,老弗一边说,一边发出啧啧的响声
晚餐结束的时候,又有一位比利时人追上了中国外交官。他说:“我是比利时瓦隆人,我马上就要到香港工作,还要去广东,听说在中国房产可以自由买卖,我特有兴趣,你能给我介绍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