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一次旅程,七个百强球场(美国·威斯康辛-芝加哥,7天10场球)

笑言

早期用户
管理成员
VIP
注册
2002-01-16
消息
5,925
荣誉分数
18,522
声望点数
1,393
自从开始有意寻找美国百强公众球场打球以来,东一场西一场,已经打了七个百强场,再加凤凰城的两个沙漠球场,打过的顶级球场马上就两位数了。我打的第一个百强球场是圣地亚哥的多利松(Torrey Pines),时间是2013年12月,与家人一起休假的间隙。我居住的渥太华冬夏两季分明,冬天很长,白雪皑皑无球可打,因此习惯上总是年底时分前往美国佛罗里达或加利福尼亚州打球。

夏初去美国打球还是第一次,原因也简单,这次去的几个球场位于威斯康辛州,气候与渥太华相仿,球场冬天也被大雪覆盖。相比于此前一次去打一两个顶级球场,搭配几个普通球场的模式,这次行程七天,全部打顶级球场,七个不同场地,其中三场重打,共计十场球,算是最有效率的一次。

威斯康辛州的希博伊根(Sheboygan)县有一个名叫科勒的村庄(Village of Kohler)。没错,就是那个拥有全球著名卫浴橱柜品牌的科勒(Kohler)公司所在地。

130年前,29岁的约翰·迈克尔·科勒给铸铁水槽加上支脚,包上珐琅,造出一个搪瓷浴缸。据科勒公司文献记载,这个浴缸出售给当地一位农民,换回一头牛和十四只鸡。

这个看似简单的创新将科勒(KOHLER)打造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世界品牌。如今科勒在厨浴设备、电力供应、室内装饰以及高尔夫度假胜地等不同领域均享有盛誉。而这一切,得益于科勒公司先驱们一个世纪前一系列深思熟虑的发展目标。

科勒最早是威斯康辛州的一个乡村新工厂,工人多是单身移民,来自奥地利、荷兰、德国、俄罗斯和其它地方。科勒创始人笃信“工人应得的不仅仅是工资,还应有玫瑰。”1918年,科勒为工人建造了都铎风格的建筑,命名为美洲俱乐部(The American Club)。单身移民每月只需交纳27.50美元,便可拥有一个私有房间、洗衣服务和一日三餐。美洲俱乐部配有酒吧、保龄球馆和理发店,并向移民提供美国公民知识及英语培训。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科勒公司的壮大,工人们有了家人和自己的家园,美洲俱乐部失去了原有的目的。1981年美洲俱乐部改头换面,重生为一个世界级的旅游胜地,它既保留了昔日的历史,同时又延续了科勒传统的热情好客和高品质服务。科勒度假村目前包括呼啸峡(Whistling Straits)和黑狼奔(Blackwolf Run)的四个屡获殊荣的高尔夫球场,曾经成功举办过2004年、2010年和2015年的PGA锦标赛,2007年美国常青公开赛(US Senior Open)。1998年和2012年的美国女子公开赛,1995年、1996年和1997年的安德森咨询公司世界高尔夫锦标赛(Andersen Consulting World Golf Championships)。另外经典的美欧高尔夫球对抗赛莱德杯比赛也将于2020年在科勒举行。这里有9个各具特色的餐厅、精品店以及被福布斯评为五星级的47个世界温泉之一。

我家2006年装修地下室时,卫生洁具选用的就是Kohler品牌。那时根本没有将科勒马桶与世界顶级球场挂起钩来。现在才知道,一个130年前的浴缸,开创了如此辉煌的科勒时代。

呼啸峡球场排名很靠前,曾经排过第二名。呼啸峡虽名为公众球场,价格又高,但公众却仍然订不到打球时间,于是我不得不购买科勒度假村的打球住宿度假套餐。事实上对于旅游者来讲,套餐价格比打球加自己找住宿更合算,而且套餐有不同天数的选择,相当灵活。我选择了能打所有四个场地的Dye-Abolical Package,这个套餐住三晚打四场球。5月27日打球后入住,30日早晨退房后打球。

科勒度假村分为两处,每处两个球场。一处为著名的呼啸峡(Whistling Strait),有百强榜上排名第2的呼啸峡球场,还有一个排名第39的爱尔兰人(Irish)球场。另一处为黑狼奔(Blackwolf Run),有排名第14的河流(River)球场与排名第62的草甸谷(Meadow Valley)球场。
 
最后编辑:
余下的旅程便围绕这个套餐展开。

科勒周围的全美百强公众高尔夫球场密集得令人难以置信。既然去一趟,这些球场自然不能错过。2012年2月去迈阿密,因当时刚开始打球,水平有限,认识不足,到了著名的多拉(Doral)球场,居然只打了红虎(Red Tiger),而未打久负盛名的蓝魔(Blue Monster),与排名球场擦肩而过,遗憾至今。

在密尔沃基(Milwaukee)机场与科勒之间,有一座排名第8的艾琳山(Erin Hills)球场,2017年的美国公开赛将在这里举行。球场有名,规矩也多,订场先押信用卡,假如不能到场,直接扣除100美元。在科勒附近,还有一座排名第70的The Bull at Pinehurst Farms球场。另外在芝加哥附近,还有一座排名第53的Cog Hill No. 4球场。回程时绕一下飞芝加哥,便可再多打一个好场,何乐而不为?

filehelper_1465853346827_63.png

《高尔夫文摘》每年都对球场排名,文中所列排名仅供参考。
 
最后编辑:
科勒周围的全美百强公众高尔夫球场密集得令人难以置信。既然去一趟,这些球场自然不能错过。2012年2月去迈阿密,因当时刚开始打球,水平有限,认识不足,到了著名的多拉(Doral)球场,居然只打了红虎(Red Tiger),而未打久负盛名的蓝魔(Blue Monster),与排名球场擦肩而过,遗憾至今

在密尔沃基(Milwaukee)机场与科勒之间,有一座排名第8的Erin Hills球场,2017年的美国公开赛将在这里举行。球场有名,规矩也多,订场先押信用卡,假如不能到场,直接扣除100美元。在科勒附近,还有一座排名第70的The Bull at Pinehurst Farms球场。另外在芝加哥附近,还有一座排名第53的Cog Hill No 4球场。回程时绕一下飞芝加哥,便可再多打一个好场,何乐而不为?


《高尔夫文摘》每年都对球场排名,文中所列排名仅供参考。

呼啸峡排名很靠前,曾经排过第二名。呼啸峡虽名为公众球场,价格又高,但公众却仍然订不到打球时间,于是我不得不购买科勒度假村的打球住宿套餐。事实上对于旅游者来讲,套餐价格比打球加自己找住宿更合算,而且套餐有不同天数的选择,相当灵活。我选择了能打所有四个场地的Dye-Abolical Package,这个套餐住三晚打四场球。5月27日打球后入住,30日早晨退房后打球。
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意即遗憾,其实我们人生,没有不抱遗憾的。:)
 
2016年5月25日星期三下午3时42分,乘美国航空AA3808到费城转AA3929,晚9时36分飞抵密尔沃基(Milwaukee),入住机场边的卡兰润酒店(Clarion Hotel)。酒店提供班车,三分钟距离。

20160526_124459.jpg


第二天26日早晨乘酒店班车返回机场租车处,在Budget租了一辆林肯Lincoln MKX。按说好场配好车,也应该土豪一把。但这次纯属意外得来的好处,本来100多美元租一天的豪华车,恰好在我下单租车的那几天促销,30多美元一天,比当时的中等尺寸车还便宜,立刻租了下来。离谱的是上了豪车找不到手档,折腾了好半天,才明白传统的手档已经被取消,而变成了面板上的一列按钮。同时发现这辆车居然可以自动平行泊车。后来在芝加哥租的克莱斯勒200S,也没有手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面板上的旋钮。
 
第一站艾琳山

开着豪车,前往第一站艾琳山(Erin Hills,有人译作“和平山”)球场。

official_pic.jpg

这个球场被选为明年2017年美国公开赛的比赛场地,整个球场已经沉浸在美国公开赛的气氛中,各种纪念品如服装、毛巾、徽记球等等都已经打上了2017年美国公开赛的标记。这个球场要求球员背包走路打球,连手拉小车都不准上场。好在平时打球都是拉车走路,储备了足够的体力。既然球场允许不雇球童,那我就自己背包好了。

20160526_125659.jpg


20160526_132441.jpg

开球时间为下午1:48。我提前了近一小时到达球场。

20160526_132419.jpg


20160526_152306.jpg

尽管开场季相对较低的果岭费高达265美元,但慕名前来打球的人仍然很多,这就是名场效应吧。30美元和300美元的球场,都有各自的顾客群。300美元对我们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就是一生打一次的球场,而30美元则是日常可以练球兼休闲的所在。

20160526_131019a.jpg

背起球包走在阳光灿烂的球场上,脚下松软的草地,迎面凉爽的风。走过几洞,美好的感觉逐渐被疲劳所取代。我打完后曾在微信里跟渥太华的球友抱怨,这个球场距离很长,而且山地起伏,极其不适宜背包走路。这个球场与我去年九月打的钱波斯湾球场(Chambers Bay,全美排名第25位)有一比,但钱波斯允许拉车打球,不需要背着球包满山跑。不停的上下奔波很快让汗水浸湿了后背的球衫,真考验体力啊。同组两人搭伴而来,同雇了一位球童。球童一人背俩包,健步如飞,还经常为他们左一个右一个地找球,显得很轻松。套一句张爱玲的名言,打某些好球场要趁早,免得以后背不动包打不成。而我在艾琳山球场上确实也没见到年龄很大的球员。

20160526_134048.jpg

同组一个叫托尼,一个叫保罗。跟他们聊天,发现他们的行程跟我的几乎一模一样,下一天也是要去科勒的四个球场打球。他们的球童说,为准备2017年美国公开赛,球场还在考虑如何给某些球洞增加难度,比如扩展沙坑保护果岭前部等等。这个球童与我以前遇到的不同,只关照他的两个顾客,整个将我忽略,这倒也好,省了赛后给他小费。

20160526_143456.jpg


20160526_161512.jpg


20160526_160001.jpg

球场非常开阔,没什么水,主要的挑战就是距离、隆起的山丘果岭、横亘的沟壑以及星罗棋布的沙坑。球只要落入球场的长草,基本就找不到了,即便找到也非常难打。

20160526_174253.jpg

站在球场的最高点,四下张望,天高草低,我甚至想用辽阔这个词来形容这个球场。

20160526_160704.jpg

艾琳山球场属于林克斯风格,距离超长,职业梯达到了令人恐怖的7800码。我们打的中间梯绿梯也有6754码(73.2/135)。由于是背包打球,从地上背起包,走路、找球,停下来放包,开拉链找测距仪再放回包里关好拉链、取杆打球,然后再从地上背起包,追赶同伴,进入下一次循环,再加上中间还要喝水、涂防晒霜、找手机拍照,确实打得辛苦,但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打完球驱车前往科勒。由于科勒的套餐计划是27日入住,所以事先在科勒所在的希博伊根(Sheboygan)找了一家旅馆Econo Lodge过渡一晚。从球场到旅馆开了大约一个半小时,到达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非常疲倦,抓紧冲个澡,倒头就睡。
 
最后编辑:
第二站科勒(Kohler)
2016年5月27日,接下来的四天是科勒时间。

经历呼啸峡(Whistling Straits)

20160527_082106.jpg

呼啸峡球场坐落于密歇根湖西岸,是科勒地区的代表性地标,包括呼啸峡与爱尔兰两个独立的18洞球场。作为名场,呼啸峡的历史并不悠久,1998年才投入使用。球场的名字是建造期间科勒总裁赫伯特·科勒(Herbert Kohler Jr.)视察工地时兴之所至随口提出的。据说当天的风特别大,由北向南呼啸而过。滩上的鹅卵石被浪卷上岸边的岩石击得粉碎,这便是密歇根湖的峡谷。

20160527_084410_1.jpg

会所与徽记的设计均带有明显的欧洲古典风格。

初试爱尔兰(Irish Course)

5月27日星期五这一天,我订的是呼啸峡的爱尔兰(Irish)球场。这个球场在全美百强榜中曾排名第39位。同组四人,球友为卡梅伦、约翰和青年罗恩。卡梅伦和约翰雇了一位球童,罗恩自己背包走路,我开动力车。
irish1.jpg
天阴微雨,9点开球。我们从绿梯出发,6366码,72/137。球场维护得非常好,与艾琳山不相上下。这是一个地形复杂多变的球场,有峰峦叠嶂的感觉。

球车是有了,但只能走水泥车道,不能进入草地。打球时常常需要抱若干支杆进入球道,用测距仪量出距离,再从抱来的杆中选杆打球。有时车离球太远,目测误差过大,带入球道的杆不合适,只能凑合着打。

打到第3洞,场上起了大雾,第3洞和第4洞连果岭都看不到,更别说旗杆了。好在组里有一位球童,给大家指引方向。

irish2.jpg
第4洞过后,迷雾渐渐淡去。第5洞是一个501码的5杆洞。第一杆开球落进了球道沙坑,第二杆将球从沙坑打出,球落在离球洞140码的沟前。第三杆打上雾蒙蒙的果岭,球竟然停在了离洞4英尺的正前方,第4杆上坡推鸟成功。

20160527_144538.jpg

天气忽晴忽阴,不时淅淅沥沥下些小雨,场上节奏很慢,一直在等着前组。终于打完这一场后,已经超过了我订的第二场球开球时间1:30。开球员说没法从第一洞打起,让我直接开车去追我订的那组。呼啸峡的规定是,呼啸峡与爱丽丝两个球场中,只有爱丽丝球场可以免费重打,黑狼奔的河流球场与草甸谷球场中,只有草甸谷可以免费重打。如果开车重打,则加收35美元球车费。这些天要打这么多场球,尽管有只能开球车道的规定,但我还是选择继续开车,毕竟省力多了。

20160527_145717.jpg
我在第3洞的球道追上了这一组,三个球员,两个球童。一看竟有两位熟人:托尼和保罗,也就是前一天在艾琳山同组打球的那两位。托尼水平高一些,年轻体力也好,保罗却已经坚持不住了。在艾琳山他们的球包是球童背的,但空手步行爬山也不轻松。而这一天上午的第一场球,他们打的是呼啸峡球场,那又是一个长距离的步行球场。到了下午这场球,也是他们此行的第三场球,他们照旧雇了一个共同球童,依旧空手步行。也就是说,他们生生在山地连续走了三场。保罗早受不了了,见我一个人开车他喜出望外,立即过来套近乎要求蹭车,我自然是乐于助人。

20160527_154804.jpg

打完这一场,开车前往度假套餐提供的木湖酒店(Inn on Woodlake)。酒店的装修风格非常现代,房间宽敞,简约干净。我住的客房在三楼,窗外不知是一排什么树,满树粉花正在盛开。除了卫生间,客房里还有一个配洗手池的咖啡台。而卫生间是木湖的最大亮点,酒店充分展现了科勒的专长,淋浴采用了不锈钢五喷头的水按摩系统。

20160527_192637.jpg


20160527_195826.jpg

冲去一天的疲劳以及阴雨的寒意,准备迎接第二天的挑战。
 
最后编辑:
挑战呼啸峡(Whistling Straits)

2016年5月28日星期六,终于要打慕名而来的呼啸峡球场了。它的名气掩盖了此行同为全美百强场的其它六个球场。而那六个球场,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顶级高尔夫球场?

呼啸峡球场是又一座由著名高尔夫球场设计师皮特·戴(Pete Dye)设计的杰作。戴设计了太多的名场,他设计的球场总是那么大气而灵性,在挑战中又留给球员一些机会。在数百万美元的投入和极其艰巨的施工条件下,呼啸峡终于沿着密歇根湖西岸两英里的湖岸建成。从每一个球洞都能看到风景绝佳的密歇根湖,设计非常巧妙,前九洞与后九洞之间有八条小径相连,全场布局协调,恰到好处地利用了自然条件。作为现代建筑工程学的产物,呼啸海峡兼顾了艺术的美感和球场的可打性。

这又是一个一望无际的林克斯风格的球场。我打过的美国名场似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开阔大气,不拘泥于精巧的细微设计,而是充分利用空间与原始地貌。

呼啸峡对外标价果岭费395美元,早上打球球童是强制性的,65美元球童费,再加40-100美元小费,也就是说纯粹打一次球最低消费500美元。一般小费都会稍微多给一点,再加餐饮消费,直接奔600美元去了。所以说,选购打球和住宿一体化休假套餐还是合算的。套餐中包含了住宿费、果岭费、球车费、早餐、呼啸峡的球童费以及第二场免费重打。

20160528_090311.jpg


走上第一洞开球台,眼前居然飘过一群瑞士黑脸羊,悠哉游哉。这羊长得可真萌,球场还有这样可爱的宠物。我回转身,请同组球友拍了一张与羊共场的照片。

同组的是一对父子,父亲叫Gavin,年近七十了,儿子叫Leston,四十多岁,孔武有力。Gavin打白梯,Leston打蓝梯,我打绿梯(6663码,71.9/141),一人一种梯。他们父子合用一个球童,我自己一个球童。一共三个球员,两个球童。

20160528_090328.jpg

站在发球台上,一望无际、深邃湛蓝的密西根湖就在左前方。湖水与球道之间,是数不清的沙坑。美景与征程并存,挑战共欢乐一体。开球吧,兄弟!

跟爱尔兰球场一样,呼啸峡的每个洞也都有自己的名称。梯台开完球,球杆递给球童,两手空空走向球道,恍然有职业选手的感觉。

20160528_095133.jpg

做为皮特·戴作品当中最令人惊叹的一个球场,数目众多的沙坑成为呼啸峡的代名词,13126卡车的沙子造就了967个沙坑,仅仅在第十八洞就有96个沙坑,这是名副其实的“沙坑王国”。

整个球场在密西根湖畔蜿蜒三公里,好几个洞的开球台和果岭就建在湖边十几米高的悬崖上,风景不要太好。三杆洞基本就是一个山头打到另一个山头,如果失准,球会落到长满长草的沟壑之中。狭窄的球道、过脚的长草、无处不在的沙坑,再加上密西根湖,难怪有人说这里是观众的天堂,球手的地狱。

除了上述的静态困难,不得不提的是湖边的大风。所谓呼啸峡,可不是浪得虚名。加上风速风向这个动态因素,打球的难度成倍增加了。特别是第15洞到18洞最后几个洞,已经被证明是大满贯赛场中最难的结尾,能够安全通过这几洞的球员很有希望来到领先榜。呼啸峡的第十八洞曾登上美国最难的十个球洞排行榜。

20160528_104433.jpg

呼啸峡的第七洞是一个221码(绿梯185码)的三杆洞,与奥古斯塔的第十二洞、圆石滩的第七洞、锯齿草的第十七洞等著名球洞一同被视为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3杆洞。这个洞不仅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对球手发出了强有力的技术挑战。当旗杆插在果岭右侧末端的情况下,球手必须打出一条尾部右曲、214码长的飞行线,才有机会安全攻上果岭。如果直线攻旗,十有八九球会掉进果岭前方深陷的斜坡上,能否成功救球就要看技术功底和运气了。

呼啸海峡球场在吸引世界各地成千上万高尔夫业余爱好者的同时,也是美国高尔夫职业赛事中最著名的候选场地之一。在这里曾经举办2007年美国公开赛、2004年、2010年和2015年美国PGA锦标赛等。2020年,对抗性十足的莱德杯将在这里由欧美顶级选手登场竞技。

20160528_103727.jpg

一个果岭旁,往往遍布沙坑。打球的时候需要祈祷别进沙坑,否则从沙坑到沙坑,在这里是家常便饭。

呼啸峡球场标准杆72杆,全场职业梯7790码,绿梯6663码。球场的近千个沙坑也给球员带来不少困扰。一般球友打球,球道上的沙坑都被本地规则列为废弃地,一旦进入PGA的正规比赛,沙坑就是沙坑。2010年PGA锦标赛,美国球员达斯汀·约翰森(Dustin Johnson)因赛前未认真阅读球场说明,未将一个坡上的、很小的、中间还稀稀拉拉生有绿草的沙坑视为真正的沙坑,打球前球杆触地。18洞常规比赛结束后,他与凯梅尔和沃森同为71杆,本可一同进入延长赛。而他因为这次沙坑触地被罚掉两杆,成绩变为73杆,这也直接导致他失去进入延长赛的机会,最终德国人马丁·凯梅尔(Martin Kaymer)赢得冠军。而中国球员梁文冲在本次比赛的第3轮比赛中打出了64杆,创造了球场的最低杆记录。在这类球场打球,真是处处都有故事。

在新的设计理念中,观众已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呼啸峡第9洞的果岭与第18洞的果岭彼此相望,这两个果岭的看台对于球迷来说是最好的看球位置。

20160528_131147.jpg

第十六洞535码5杆洞。球童替我拍了一段开球挥杆的视频,后来传给渥太华的球友,都说呼啸峡名不虚传,风声刺耳。这一洞可圈可点,第一杆开杆不错,第二杆3号铁木杆打得也很好,不料第三杆失误拉左,球落到了旗杆左侧山包下,奔向了密西根湖。当然这里夸大了一点,离水边还远着呐。球位在头顶大约两层楼那么高,连旗子都看不到。球童在果岭边缘示意了球洞方向,我用60度挖起杆劈上,果岭上一片欢呼,球居然进洞了!这个帕来之不易啊,运气太好了。

第十七洞是全球最难的3杆洞,也是皮特·戴设计过的最难的3杆洞。距离长,绿梯都要197码,右侧山坡守护,左侧是大片的沙丘与沙坑,众星拱月般环绕着20英尺高的果岭。打左打长,下湖的几率很高。

第十八洞是呼啸峡最难的球洞。绿梯424码4杆洞,双球道,三叶草形果岭,中间有溪流横穿,这个洞可以说是对球员的终极考验。这个洞即便职业选手,拿到标准的4杆都不容易。

20160528_140857.jpg

顺利打完18个洞,在球场随便吃点东西,下午2:20接着免费重打爱尔兰球场,这是两天来第3次打这个球场了。巧得很,碰到的又是一家三口,一位40多岁的父亲,带着两个儿子,一个21岁,一个19岁。父亲打蓝梯,儿子们打黑梯。两个年轻人的球又高又远又直,旗鼓相当。其中小儿子是大学校队的,球包上绣着自己的名字,毛巾上也印着自己的名字,俨然已有明星风范。

他们只打了9洞就离场去家庭活动了。我独自打到13洞,等前组的时候,后组上来两人,拼在一起继续打。其中一人是从温哥华来的加拿大人,小时候在渥太华长大。我都不知道这算不算老乡,谈着渥太华市容的变迁,感觉挺亲近。

呼啸峡的一天过去了,下一天开始黑狼奔的征程。
 
最后编辑:
第二站科勒(Kohler)
2016年5月27日,接下来的四天是科勒时间。

经历呼啸峡(Whistling Straits)
呼啸峡球场坐落于密歇根湖西岸,是科勒地区的代表性地标,包括呼啸峡与爱尔兰两个独立的18洞球场。作为名场,呼啸峡的历史并不悠久,1998年才投入使用。球场的名字是建造期间科勒总裁赫伯特·科勒(Herbert Kohler Jr.)视察工地时兴之所至随口提出的。据说当天的风特别大,由北向南呼啸而过。滩上的鹅卵石被浪卷上岸边的岩石击得粉碎,这便是密歇根湖的峡谷。

会所与徽记的设计均带有明显的欧洲古典风格。

初试爱尔兰(Irish Course)

5月27日星期五这一天,我订的是呼啸峡的爱尔兰(Irish)球场。这个球场在全美百强榜中曾排名第39位。同组四人,球友为卡梅伦、约翰和青年罗恩。卡梅伦和约翰雇了一位球童,罗恩自己背包走路,我开动力车。
天阴微雨,9点开球。我们从绿梯出发,6366码,72/137。球场维护得非常好,与艾琳山不相上下。这是一个地形复杂多变的球场,有峰峦叠嶂的感觉。

球车是有了,但只能走水泥车道,不能进入草地。打球时常常需要抱若干支杆进入球道,用测距仪量出距离,再从抱来的杆中选杆打球。有时车离球太远,目测误差过大,带入球道的杆不合适,只能凑合着打。

打到第3洞,场上起了大雾,第3洞和第4洞连果岭都看不到,更别说旗杆了。好在组里有一位球童,给大家指引方向。
第4洞过后,迷雾渐渐淡去。第5洞是一个501码的5杆洞。第一杆开球落进了球道沙坑,第二杆将球从沙坑打出,球落在离球洞140码的沟前。第三杆打上雾蒙蒙的果岭,球竟然停在了离洞4英尺的正前方,第4杆上坡推鸟成功。
天气忽晴忽阴,不时淅淅沥沥下些小雨,场上节奏很慢,一直在等着前组。终于打完这一场后,已经超过了我订的第二场球开球时间1:30。开球员说没法从第一洞打起,让我直接开车去追我订的那组。呼啸峡的规定是,呼啸峡与爱丽丝两个球场中,只有爱丽丝球场可以免费重打,黑狼奔的河流球场与草甸谷球场中,只有草甸谷可以免费重打。如果开车重打,则加收35美元球车费。这些天要打这么多场球,尽管有只能开球车道的规定,但我还是选择继续开车,毕竟省力多了。
我在第3洞的球道追上了这一组,三个球员,两个球童。一看竟有两位熟人:托尼和保罗,也就是前一天在艾琳山同组打球的那两位。托尼水平高一些,年轻体力也好,保罗却已经坚持不住了。在艾琳山他们的球包是球童背的,但空手步行爬山也不轻松。而这一天上午的第一场球,他们打的是呼啸峡球场,那又是一个长距离的步行球场。到了下午这场球,也是他们此行的第三场球,他们照旧雇了一个共同球童,依旧空手步行。也就是说,他们生生在山地连续走了三场。保罗早受不了了,见我一个人开车他喜出望外,立即过来套近乎要求蹭车,我自然是乐于助人。

打完这一场,开车前往度假套餐提供的木湖酒店(Inn on Woodlake)。酒店的装修风格非常现代,房间宽敞,简约干净。我住的客房在三楼,窗外不知是一排什么树,满树粉花正在盛开。除了卫生间,客房里还有一个配洗手池的咖啡台。而卫生间是木湖的最大亮点,酒店充分展现了科勒的专长,淋浴采用了不锈钢五喷头的水按摩系统。

冲去一天的疲劳以及阴雨的寒意,准备迎接第二天的挑战。


移,卫生间的镜子可以照到房间? Anyway,酒店挺高级啊。 扫瑞,不会高尔夫,只能看悠哉丰富的生活了,,很赞 !!

另外请教个世俗问题: 度假套餐,只有高尔夫会员才有资格享用吗? 套餐是包机票酒店餐饮吗?
 
最后编辑:
移,卫生间的镜子可以照到房间? Anyway,酒店挺高级啊。 扫瑞,不会高尔夫,只能看悠哉丰富的生活了,,很赞 !!

另外请教个世俗问题: 度假套餐,只有高尔夫会员才有资格享用吗? 套餐是包机票酒店餐饮吗?
镜子不是卫生间的,是房间里咖啡台洗手盆前的镜子。
度假套餐通常不包机票,只是住宿与打球的费用。不打球,去这类高尔夫度假村没意义,会很闷的。
 
镜子不是卫生间的,是房间里咖啡台洗手盆前的镜子。
度假套餐通常不包机票,只是住宿与打球的费用。不打球,去这类高尔夫度假村没意义,会很闷的。


哦,绛紫,谢
 
挥杆黑狼奔(Blackwolf Run)

2016年5月29日星期天,前往科勒的另一处高尔夫会所黑狼奔。这个会所建有两座独立的球场,排名第14位的河流(River)球场与排名第62位的翠谷(Meadow Valleys)球场。

头一天在呼啸峡球场打球时,第一场球与第二场球衔接不好,随后我便去会所修改了接下来三天的开球时间。黑狼奔两天的早场时间都由原先的9点提前到了8点。

美洲俱乐部(American Club)

这几天忙着打球,起早贪黑的,都没来得及看看周围的环境,只是来来回回看到几条街上挂了许多美国国旗。这天特意起早一点,开车去街上转了一圈。
DSC_0868.jpg


DSC_0880.jpg


星期天的清晨,空旷无人。我把车停在了美洲俱乐部“马车店”(American Club, Carriage House)门前,这座建筑也已改成了套房酒店。转过街角,就是科勒的海兰德道,著名的美洲俱乐部就在这条街上,也就是这条街的两侧挂满了美国国旗。

DSC_0892.jpg


DSC_0901.jpg


DSC_0888.jpg


DSC_0905.jpg


美洲俱乐部的对面便是科勒公司大楼。从安静的街道开出不远,便到了黑狼奔。黑狼奔比呼啸峡离科勒中心要近得多。与呼啸峡一样,入口处也有一个标志。呼啸峡繁复,黑狼奔简洁,各擅胜场。

DSC_0908.jpg
 
翠谷球场(Meadow Valleys)
29日打的是翠谷球场。尽管这是科勒四个高尔夫球场中排名最低的一个,但也是在全美百强榜上曾排名第62位的名场。翠谷的英文名称是Meadow Valleys,而我在渥太华的主场刚好也叫Meadows,Meadow本是草甸的意思。

这一天无人拼组,独自一人开车出发。下午第二场重打,则与一对父子同组。绿梯6450码,71.5/136。

20160529_080809.jpg

这是一个风景如画的球场,也是一个非常精美的球场。与呼啸峡不同,这里的球车可以开上球道,打球省力多了。我很喜欢球场有自己的地标,打过的几个名场中,有灯塔、伍兹石、罗伊树、达斯汀沙坑、斯图尔特铜像、飞机残骸等等,翠谷球场则有一个大风车。其实有风车的球场很多,并不稀奇,但翠谷球场的风车特别醒目。

20160529_092755.jpg


20160529_140241.jpg

翠谷球场的球道开阔,走势清晰,没有盲点。球场用地广大、风景开阔,一般球手可以放心开球,它的难度不在于开球,而在第二杆。因为很多大沙坑围绕在果岭边,如果第二杆打得不够准,落沙机会很大。黑狼奔球场的沙坑造型独特,每个沙坑很大、很长、很深,沙子很白很松软。

20160529_135653.jpg


20160529_103055.jpg

印象深刻的是炮台果岭和半岛果岭,都有相当难度,而有都有标上的机会。最后一洞383码4杆洞,开好球后还剩120码,隔河攻旗,两推收工帕。

20160529_111904.jpg

这个球场有超长超大带阶梯的沙坑、有隔河的果岭、有高坡果岭、有半岛果岭,而最后一洞的果岭与河流球场的最后一洞果岭相会,形成一个合二而一的巨大双果岭。

这些天,体力透支之后,慢慢恢复了。再加上开车打球相对轻松,可以更多享受打球的乐趣了。
 
河流球场(River Course)

2016年5月30日早晨8:10AM,在科勒黑狼奔河流球场开球。河流球场是整个科勒高尔夫四个球场的起源,也是我打过的的景色最美的球场。

科勒的两个高尔夫会所异曲同工,都是借天地之造化,将自然的钟灵毓秀融入了大师的鬼斧神工。绵延一百一十多公里的希博伊根河水在科勒的土地上蜿蜒流淌,向东汇入密西根湖。呼啸峡沿密西根湖而建,而黑狼奔则将球洞散落在希博伊根河的两岸。一湖一河,蕴含着天地之灵气,也给球场带来难以言喻的灵性。

20160530_113242.jpg

设计师皮特·戴非常喜欢这里茂盛的大树、起伏的山丘和幽静的山谷,他选中的土地原本属于印第安人部落的一个分支。为了纪念印第安人的英雄首领,科勒当时的总裁赫伯特·科勒决定以该首领的名字“黑狼奔”(Blackwolf Run)来命名这个高尔夫会所。而其中的河流(River)球场更是名副其实,18洞中的14个洞都连接着希博伊根河。河流球场是科勒四个球场中的第一个球场,1985年6月动工,1987年竣工,但由于一场罕见的暴雨,新建的球场遭到严重破坏,直到1988年才开业。随着知名度升高,赫伯特·科勒邀请皮特·戴在黑狼奔再设计一座18洞的球场。皮特·戴打破旧格局,大胆改造河流球场,分出一些球道给新建的翠谷球场,竣工后两座18洞的球场均以崭新的面貌示人。

20160530_112013.jpg

在黑狼奔球场开业10周年庆典的日子里,赫伯特·科勒买下了另一块拥有3公里长密西根湖岸线的土地,计划再建造两个18洞球场。他又一次邀请了皮特·戴。在设计中,皮特·戴将所有的湖景全部让给了两个球场中的呼啸峡球场,而另一个爱尔兰球场则没有任何湖景。这个思路赫伯特·科勒起初并不接受,他主张让两个球场平分湖景,但最终他选择了尊重设计师的构想。也正是赫伯特·科勒的这一妥协,才有机会让皮特·戴把呼啸峡球场打造成一个绝世精品。爱尔兰球场的设计则遵循了古典的林克斯风格,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也深受球友的喜爱。

事实上赫伯特·科勒一直试图对球场设计施加影响。早在十年前河流球场设计施工过程中,赫伯特坚持保留场中的大树,不同意砍伐。经过近两年的建设,球场接近完工,只有16洞果岭到17洞发球台一段工作面拖着迟迟没有开始施工,其原因就是赫伯特与皮特在是否保留几棵大树的问题上争执不下。赫伯特终于同意在现场实地再次考察后做出决定,但不巧这位全球知名企业掌门人当天会议繁忙,直到下午5点才走出会议室驾车赶往现场。赫伯特到现场时,发现已空无一人,只有他坚持保留的那几棵大树被砍倒在地上,还在冒着黑烟燃烧。赫伯特非常气愤,命令立刻把皮特找回来。几分钟后,酒店传来消息,皮特已经清空房间,带齐行李打道回府了。经过双方积极沟通,几天后皮特重回施工现场。这时的赫伯特怒气已消,他也只好接受残酷的现实。赫伯特·科勒后来回忆说,皮特·戴在这个问题上坚持己见是正确的,因为皮特不想让职业球员在打完16洞之后还要步行170多码的距离才能到达17洞的发球台。这样的硬伤会严重影响球场承办重要赛事的机会。

河流球场是黑狼奔的主场,全美百强球场2015-16年度排名第16位,以前曾排第14位。2012年美国女子公开赛在河流球场举行,冯珊珊曾在这里挥杆。球场的职业梯长度为7404码,难度/坡度为76.2/151。这是一个令职业选手也会望而生畏的高难度球场。而对于业余选手,球场设置的难度公平而有具有挑战性。我们打的绿梯为6507码,72.1/139。

当然,河流球场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挑战性,还在于它的美丽。

DSC_0911.jpg

第一洞上来便是一个526码的5杆洞。球道左侧始终沿着希博伊根河,岸边繁盛的灌木与妩媚的鲜花守护着清澈见底的河水,茂密的树木占据了河水的另一边。这天天气也好,阳光灿烂,蓝天白云。

20160530_084508.jpg

第三洞是一个395码的4杆洞,是全场4个无水洞之一,但球道右侧设置了足有一百多码长的一个又大又深的沙坑,中间有两处台阶可供出入沙坑之用。

20160530_090745.jpg


DSC_0917.jpg

第四洞是一个185码的3杆洞。发球台居高临下,球道右侧全是水。岸边由大块的青石堆砌而成,水底的青石在轻波微澜中清晰可见。

20160530_104347.jpg

第六洞开球偏右,刚好打到水边,果岭在一湾河水的前方,景色如画。

第八洞492码5杆洞,发球台建在高高的山坡上,前方视野开阔,但左右大树环绕,对发球的准确性有一定的要求。这里绝对是打出自己最远距离的绝佳位置。

hole9reiver.jpg

第九洞是一个只有316码的短4杆洞,但也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一个洞。这个洞从发球台望去,两侧都是河水。而在发球台与果岭之间,是设计师留下的几株大树,从图上可以看出,大树覆盖的面积比果岭还要大。希博伊根河在这些大树前面打了一个弯,然后向着若隐若现的果岭右缘奔腾而去,而树后是双球道的右球道。

20160530_101222.jpg

这个洞职业梯也只有361码,而发球台与果岭的直线距离要小于标称距离,不论对什么等级的球选这都是一个诱惑与挑战,让人想起一部老电影《冒险的代价》。几乎所有的球手在这个洞都会生出冒险抄捷径的想法,有的想打高弧线过树,有的想打左曲线直接攻果岭。设计师皮特·戴这一洞的设计思想就是“要让球手必须打出精彩的一杆来挑战他自己”。当然,稳扎稳打的球手可以选择第一杆把球打到左边的球道上,第二杆再轻松攻上果岭。如果不是重要的比赛,既然知道这个洞是一个著名的挑战,那又何乐而不试试呢?于是,美丽的希博伊根河在这里不知无情地吞噬了多少高尔夫球。

DSC_0927.jpg

科勒四个球场的发球台配置是一样的,清晰的标示牌和木桶垃圾箱之外,总有些因地制宜的花花草草。这些细节也体现了球场维护的周到与无微不至。

DSC_0932.jpg

第十三洞是一个192码的3杆洞。发球台前面一直到果岭右侧都是流动的河水,左面则是几棵大树。对于接近两百码的距离,业余球手一般要选铁木杆,很难将球打到越过树顶的高度。剩下的选择就是打左曲球绕过树木攻向果岭。平时就怕打不直,这时真要求打出偏左的球,也不那么容易。果岭右侧是水障碍,左曲一旦没做好,便会丢球。好在我的铁木杆本来就有点微左,有惊无险,顺利过关。

20160530_114024.jpg

一路打着球欣赏着风景,不知不觉就接近了尾声。

DSC_0938.jpg

第十六洞,540码5杆洞,对绿梯来讲是全场最长的一个洞,职业梯620码。职业梯最长的是第十一洞621码。

DSC_0946.jpg

第十八洞为440码左狗腿四杆洞,球道左侧是一条与球道一样长的沙坑。沙坑再左是希博伊根河,河的另一边是翠谷球场的第十八洞。两个球场第十八洞的果岭在会所前交汇到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双果岭,这正是皮特·戴匠心独具的设计。会所地势很高,充分考虑了观众看球的需要。

20160530_124126.jpg

这是一个美丽的上午,一场高尔夫的盛宴。科勒度假胜地的四个球场,个个不同凡响,果然不虚此行。

下午本来订了翠谷的免费重打,因为要去打科勒附近的另一个名场,不得不取消了翠谷。而下面要去的这个球场起了个很有趣的名字,叫The Bull at Pinehurst Farms,直译就是“那牛在松树丛农场”(你们去找吧)。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