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01-16
- 消息
- 9,686
- 荣誉分数
- 5
- 声望点数
- 0
台湾IT企业大举进军内地
中国企业报 (2002-05-09)
高科技是台湾引以为豪的“王牌产业”,支撑起其经济的半壁江山,在世界化大生产分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主机板、扫描仪、显示器等十余项信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居世界首位。为了建立坚实的海外分工体系,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台湾的IT厂商就开始向祖国大陆迁移部分低技术层次的零组件生产线。
而自2001年开始,台湾IT产业在内地的投资热潮中却出现了新的趋势:将整个供应链甚至研发机构一起移往祖国大陆,而非以往单纯的零部件组装生产线转移,其中尤以显示器、主板和PC等方面的制造企业为甚。2001年EMC显示器制造商台湾唯冠集团就大举内迁,将运营中心设在新成立的武汉恒冠电子旗下,形成了唯冠集团内地业务整机、零配件、物流配送“三足鼎立”的新格局。不仅EMC如此,为了满足产能的需要,台湾笔记本电脑厂商也纷纷在内地大兴土木。仁宝在江苏昆山、华硕在苏州等地设厂计划都将在今年落实,伦飞电脑公司也正式对外表态跟进……预计两年后,祖国大陆将成为台湾电脑厂商的主要生产基地。
台湾IT厂商一反以往低调,积极与内地IT厂商合作或者联姻,成为目前IT 产业的新动态。台湾企业意欲何为?
资源重新整合
台湾岛内狭小的市场空间和有限的资源,注定了从台湾出来的企业要在多种资源和市场力量之间寻求生存和整合。如何充分利用内地的资源成为了台湾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同根同源”的天然优势为台湾厂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近几年祖国大陆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及台湾厂商在管理方面的特点成为了他们开拓内地市场的一大优势。
生产EMC显示器的唯冠集团早在1993年即进入到中国市场,凭借劳动力、土地成本低和政策优惠的优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情况发生了变化,透过成本导向的背后,唯冠集团更注重了加大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提高技术、服务、渠道等综合的优势,使竞争趋于多元化。2001年,唯冠集团与祖国大陆恒星电子合并成立武汉恒冠电子,把武汉作为EMC在全国的营运中心,并因此形成唯冠集团内地业务整机、零配件、物流配送“三足鼎立”的新格局。唯冠集团坐镇武汉,辐射全国,确立了新世纪的发展战略。
台湾IT企业增加对祖国大陆的投资,实行本地化经营策略,突破了传统的成本观念,从生产价值链的整体上,整合了采购、生产、技术、渠道、服务等各个环节的资源,形成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发展的综合优势。
面向全球市场
台湾只有人口2000多万,市场空间狭小,一旦市场饱和,要实现持续增长,就只有需求产业和地区的突破,这迫使岛内的企业家们必须走国际化之路。而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存在的巨大商机,使台湾厂商相信祖国大陆就是他们实现国际化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为此,2001年以来,台湾各大厂商纷纷不约而同改变整体经营策略,大幅增加对祖国大陆的投资力度,把原来的价值链中一个零部件生产基地转变成面对全国乃至全球的经营中心。
毕竟低成本不再是投资的主驱动力,只有占据整个产业链条的制高点,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才能更好地与世界级对手同步竞争。比较而言,祖国大陆市场规模大、市场规则日趋成熟、客户群的分布也很集中,即将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使许多跨国公司早已把这里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目标。
作为企业精英的台湾IT厂商,自然深谙内地市场的重要战略意义,在这块市场上发展,有助于提高其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多台商认为,立足祖国大陆,厂商所面对的是一个世界级的市场,而台湾厂商要想参与世界大厂商竞争,必须首先在这块市场上确立自己的优势。台湾IT企业投资趋势的变化表明,经过多年投资设厂及多元发展的进程,台湾IT厂商要进一步加强整合,希望能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凭借庞大的制造优势和市场潜力,祖国大陆正成为台湾IT产业投资的必选之地。
中国企业报 (2002-05-09)
高科技是台湾引以为豪的“王牌产业”,支撑起其经济的半壁江山,在世界化大生产分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主机板、扫描仪、显示器等十余项信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居世界首位。为了建立坚实的海外分工体系,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台湾的IT厂商就开始向祖国大陆迁移部分低技术层次的零组件生产线。
而自2001年开始,台湾IT产业在内地的投资热潮中却出现了新的趋势:将整个供应链甚至研发机构一起移往祖国大陆,而非以往单纯的零部件组装生产线转移,其中尤以显示器、主板和PC等方面的制造企业为甚。2001年EMC显示器制造商台湾唯冠集团就大举内迁,将运营中心设在新成立的武汉恒冠电子旗下,形成了唯冠集团内地业务整机、零配件、物流配送“三足鼎立”的新格局。不仅EMC如此,为了满足产能的需要,台湾笔记本电脑厂商也纷纷在内地大兴土木。仁宝在江苏昆山、华硕在苏州等地设厂计划都将在今年落实,伦飞电脑公司也正式对外表态跟进……预计两年后,祖国大陆将成为台湾电脑厂商的主要生产基地。
台湾IT厂商一反以往低调,积极与内地IT厂商合作或者联姻,成为目前IT 产业的新动态。台湾企业意欲何为?
资源重新整合
台湾岛内狭小的市场空间和有限的资源,注定了从台湾出来的企业要在多种资源和市场力量之间寻求生存和整合。如何充分利用内地的资源成为了台湾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同根同源”的天然优势为台湾厂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近几年祖国大陆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及台湾厂商在管理方面的特点成为了他们开拓内地市场的一大优势。
生产EMC显示器的唯冠集团早在1993年即进入到中国市场,凭借劳动力、土地成本低和政策优惠的优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情况发生了变化,透过成本导向的背后,唯冠集团更注重了加大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提高技术、服务、渠道等综合的优势,使竞争趋于多元化。2001年,唯冠集团与祖国大陆恒星电子合并成立武汉恒冠电子,把武汉作为EMC在全国的营运中心,并因此形成唯冠集团内地业务整机、零配件、物流配送“三足鼎立”的新格局。唯冠集团坐镇武汉,辐射全国,确立了新世纪的发展战略。
台湾IT企业增加对祖国大陆的投资,实行本地化经营策略,突破了传统的成本观念,从生产价值链的整体上,整合了采购、生产、技术、渠道、服务等各个环节的资源,形成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发展的综合优势。
面向全球市场
台湾只有人口2000多万,市场空间狭小,一旦市场饱和,要实现持续增长,就只有需求产业和地区的突破,这迫使岛内的企业家们必须走国际化之路。而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存在的巨大商机,使台湾厂商相信祖国大陆就是他们实现国际化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为此,2001年以来,台湾各大厂商纷纷不约而同改变整体经营策略,大幅增加对祖国大陆的投资力度,把原来的价值链中一个零部件生产基地转变成面对全国乃至全球的经营中心。
毕竟低成本不再是投资的主驱动力,只有占据整个产业链条的制高点,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才能更好地与世界级对手同步竞争。比较而言,祖国大陆市场规模大、市场规则日趋成熟、客户群的分布也很集中,即将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使许多跨国公司早已把这里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目标。
作为企业精英的台湾IT厂商,自然深谙内地市场的重要战略意义,在这块市场上发展,有助于提高其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多台商认为,立足祖国大陆,厂商所面对的是一个世界级的市场,而台湾厂商要想参与世界大厂商竞争,必须首先在这块市场上确立自己的优势。台湾IT企业投资趋势的变化表明,经过多年投资设厂及多元发展的进程,台湾IT厂商要进一步加强整合,希望能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凭借庞大的制造优势和市场潜力,祖国大陆正成为台湾IT产业投资的必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