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做任何的假设,毕竟未来充满了不定因素。你可以做你的假设,难道没有可能女孩为了报恩大众 以后建立某个基金用来资助病童?所以,假设完全可以凭空想象,而不能作为做事的缘由。
假设另外一个场景,女孩插着管子的病床摆在大街上,旁边设个募捐箱,过路投上几块钱的人难道会去问她的父母几套房子,房子以后归谁然后再衡量一下是不是捐款?所以,假设的场景没有说服力哦。
所以,我们只是捐款而已,捐款的根本就是看女孩子病了,想表达一下同情,安慰或者是所剩不多的温暖。至于父母是不是富有,怎么用这钱,是她父母的事。即便是父母拿了募捐的钱去享乐,那么该受到谴责的是他们,而不是捐款的人。我也可以站在这个角度谴责她的父母那种荒唐的做法,但是对于捐助本身,我觉得我没有什么可自责的。
太多的人在捐助的同时,一定要设定对方是弱者才会平衡,并且强弱是建立在财富之上,金钱是衡量的标准。可是,换个角度,他们家有病人,本身就是弱者了啊。从这个角度想,是不是就可以接受很多?说个有意思的事儿。有一年我回国,去书店还书,结果一分钱没有带,存自行车要两毛,我跟看车人说我没带钱,人家就不让存了。结果,旁边就是一个要饭的老太太,寒冬里蓬头垢面带着个破碗蜷踞在一角。我走过去,说:“我存车没带钱包,可以给我两毛钱吗?”人家很慷慨的从碗里拿了两毛。所谓众生平等不过如此。若以财富衡量,我肯定不能去借她的钱,我是强者,她是弱者。可是在彼时彼景,我比她还弱势。
我说这个的意思就是,生活里不一定会出现什么状况,会发生什么事,只要简单一点去对待,事情就简单很多。看到困难,愿意凭一己之力帮一把,或者知道缘由,不愿意助长歪风,都是作为一个成年人的选择。本,也没什么可争论的。
现在讨论的不是孩子的病,讨论的是孩子的父亲的行为。
WELL, WHATEVER, 别说孩子得的这个病需要真正的得到帮助,就算平时看到街上的乞丐我都会心软的给上两三元的。我知道也许我的行为助长了那人的懒惰,但我还是被自己的软心肠打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