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住菩提心,善开方便门]
——我所认识的心灵法门
许多人在了解和修学心灵法门时,感觉灵验殊胜但又产生疑问:它与熟悉的传统法门有怎样的关系?是否主要用于超度?它的核心是什么?最终的修证境界是什么?实际上,所有的疑问可以归于一点,那就是学习心灵法门,在获得人天福报的同时,可否达到究竟解脱?如果我们了解了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一切疑问将迎刃而解——心灵法门的一切修学内容,体现了以三宝为核心,以因果为准绳,以般若为目标,以解脱为正信的原则。因而,它是在安住菩提心的目标下为在家众生开启的方便修学之门,与传统法门一样,均可通过修习参学拥有般若智慧而达到解脱。
一、任何法门都是方便法和究竟法的辩证统一
初接触心灵法门的人,可能认为其只是世间方便法,并不出世究竟,实际上这是一种混淆割裂的观点。菩提路上,一切法门都是为了成就佛道,掌握最上乘、最究竟的大乘实相。但终极究竟智慧高深莫测,自古以来无人可以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清楚,为了行“难行之法”,说“不可说”之说,历代大德先圣们依据各个时期众生的理解能力、思维习性、福报根器的差别,创立了诸多方便法门,都是为了对治众生不同的烦恼执著、引领众生接触佛法精要。故一乘之外,没有绝对的究竟,任何法门,也没有脱离究竟的方便,一切究竟落实在个体即是方便。如华佗治病,施于不同病人的针灸、汤药、推拿等针对性疗方即是方便,而药到病除,出神入化的医术则是究竟。
又如同净土法门,一心专念弥陀圣号,兼以听经学法,逐渐灭无量罪,达到心地清净,则临终一念,往生净土,看则属方便法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今生坚持念佛修学,以因感果,借念佛而见自性佛,最终解脱生西,又属究竟法门。因此,究竟法与方便法相辅相成,一体两面,究竟是方便的根本,方便是究竟的落实之道。
方便法门虽有所收获,但却未领悟佛法真谛,继续精进,可达究竟,若想不经方便而直趋究竟,则绝无可能。凡夫以世间法广修善业,成为心灵纯正的善人,才有可能超凡入圣;如尚未修好世间法,没有弃恶从善就妄想达到无恶无善,万法平等的高层次境界,则是天方夜谭。
二、心灵法门以三皈、五戒的人乘作为修学基础和起点
学心灵法门没有三皈依的仪式,是否算是佛弟子呢?其实三皈依的真正含义是让我们从过去的迷惑颠倒中回归清醒。依靠宇宙人生的智慧正觉,就是皈依佛;依至佛法,以正知正见的离苦得乐之法,获得真正的自由幸福,就是皈依法;像僧人一样远离精神、思想、世俗的污染,恭敬所有出家师父,就是皈依僧。因此真正的皈依并非只是个仪式和皈依于某一个人,只要遵循这三条佛法修学的原则,思想言行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就是真正的三皈弟子、佛的学生。同样,我们学习心灵法门,依止于释迦牟尼佛,敬信三界导师的教法,敬重正法和僧宝,仰慕台长为人师表的品德,学习忘我弘法的慈悲精神,就是皈依本质的体现。
《华严经》上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台长一直强调学佛首先必须持戒,戒律是生天、解脱、行菩萨道乃至成佛的因果基础,也是得人身和完善人格的指南,因此五戒乃是一切世出世间诸善法戒的根本。
对于在家人,台长按《大智度论》要求我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随份选择容易受持的一戒、二戒乃至三四戒,逐渐达到五戒圆满;同时,又以七佛通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求我们时刻至恶行善,自净其意,在人间首先成为一个善男子、善女人。
守戒让我们脱离了按照世间道德标准来防止身口造业的善法境界,以戒律策励心行,终生在任何境缘下主动规范身口意三业,既是开启因果信解的钥匙,也是顺应如来清静本性的开始。持戒修身让人进一步开发内心的光明智能,进而学习十善禅定、四重圣谛、缘起中道,直至菩萨道六度万行。
三、白话佛法多处深刻阐述了定力的养成和作用
戒律不仅是学佛的根本,更让我们通过持戒及时纠正不好的心念,不良的行为,减少贪爱,把心专注于当下,带来定的增上缘,由戒生定。
台长告诉我们人有定力,才不会被世间的称、讥、毁、誉等八风所动,喜怒不形于色,苦乐不萦于怀,远离散乱浮沉,达到精神的自由。同时,又屡屡警告:没有高明的禅师指导,普通人很难通过打坐等修法来修定,心散乱时尚不易觉察,打坐心稍微沉静,妄念就会反映,很容易把幻境认作是神通、证果,造成精神错乱。
所以台长反复告诫我们在家人俗事繁杂,没有条件和保障来修静坐,就勤修诵经、拜佛、忏悔、许愿、放生等,依赖佛菩萨的提携接引和三大法宝一门精进,只要正信虔诚,坚持不懈,都可以渐熄妄念,达到安心、静心、净心的目的,这也是动中取定的修定方便法门。同时,又以以种种事例告诉我们,昨天已过,明天未到,重视当下,就是生活中的禅定;瞻前顾后,回忆痛苦,担心未来,是今生解脱的大敌。只有将禅定的功夫在生活中常行常觉,以一颗平常心在行住坐卧、工作学习中运用和体会,才会对生命有更深刻、更透彻的洞悉。
四、近距离引导闻思修,学习拥有般若智慧
台长在节目和开示中一直提到,定又是慧的增上缘,心一旦能够安定专注,就可以看清世间一切事物的真相。遇到再大的事情,只要心静下来,不受外界干扰,任何棘手的问题都可以在当下获得解决,简明扼要道出了定与慧的互资互生关系。
台长将大乘佛法经论中的精要教义,用普通人能够接受理解的现代语言加以诠释,让我们听闻佛理,并从文义中生起信解的智慧;在闻法的基础上,又以凡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实例,引导对法义进行深入的辨析认识;在闻思的基础上,教导我们如何把知见落实在心行上,实现教理为修行服务的目的,完成教法和证法的统一。
值得一提的是,将从闻思导向修的过程非常重要,需要善知识的正确指导。生活中,许多人将教理和实修对立起来,只埋首于经典的研究,即使掌握再多的知见,不落实到心行上,佛法也只能成为一种哲学,难于改善生命;同样,若无正见引导,空忙一场也不知道究竟目的,甚至曲解佛智,误入歧途。
越来越多的人最终选择学习心灵法门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在树立正见的两个层面:闻思和心行方面都由具有足够能力的证量善知识的近距离引导指点。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明师引领,即使我们在闻思方面的知见稍逊一筹,但借助台长事无巨细的指点、拨开迷雾,只要依教奉行,修行也不至于偏差,就如盲人行路,藉以正确的引导,也能正确达到终点。
台长要求我们受持五戒,勤修三学,养成慈悲喜舍来对治悭吝烦恼,福慧双修,行解并重;通过由戒生定,由定得慧,由慧趣入解脱的次第修学,断绝三毒之害,不断积累资粮,最终断除轮回造业的的根本,是我们走向解脱的最佳途径。到时候,我们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只是已然挣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冲破情关欲海的迷离,可以顶天立地的生活于世间。
五、所有开示中,蕴含着八正道、四法印、十二因缘、因果业报、观空、般若中道等佛教的根本要义
台长在各种场合要求我们以戒定慧践行八正道:修正语善护口业;行正业使身心清净;修正命使身口意三业合乎正法;修正见理解苦、集、灭、道四谛;以正思惟增长真智;修正念消除极端执著;正精进勤修平等心,无私奉献,最后达到清净的禅定。只不过,台长没有引用佛经原文,而是将这些佛陀的教诲用浅显白话来总结解释,并配以我们更容易理解的事例,更方便实践而已。
又如,台长在节目和白话佛法中用幽默、巧妙的例子,开导听众逐步运用佛法中忍的三重境界来解决生活中的矛盾:从鼓励勇敢面对生活不幸的生忍,逐渐提高到消除贪瞋痴,明白因缘果报,通达事理人情的法忍,最后达到彻底觉悟,超越一切人我、是非、有无、好坏的境界——无生法忍。许多人就是通过咨询、问答节目逐渐放下了仇恨痛苦,用佛法的智慧解开多年心结,迎来了新的生活。
令人震撼的观看图腾是让我们直观理解四法印和十二因缘的方法。从一个个苦难众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从曾经的幸福跌落至痛苦的深渊,就是诸行无常;四大、五蕴所造成的人生痛苦和执著,就是诸行皆苦;我执深重,拼命追求却落魄失望,就是诸法无我;只有超越轮回重归本源,才是圆满极乐,就是寂静涅槃;昔日恶业招来今天的身心痛苦,就是业感因果;生活里看似牵扯不清,复杂绵密的矛盾恩怨,就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法则。这种真实的因果事例,就是让我们生起出离三界火宅之心的最好现实教材。
许多时候,听众在节目中倾诉天灾人祸让身心承受无法想象的剧苦,台长循循善诱,指出问题根源所在,告诉其从改变心念,认识因果,勇敢接受现状,从不怨不恨开始,努力改变命运,有所为有所不为地明知抉择,最终化解苦难,解脱身心,听众往往茅塞顿开,转悲为喜。从这些令人唏嘘不已的对话中,我们一次次认识了身心、苦乐、生死、自他的复杂相依,懂得了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在向往幸福生活和永恒安宁的过程中,拥有不走极端、不偏不执的中道智慧是何等重要。
六、心灵法门体现了佛法次第成就众生的修学原则
不少人认识到学佛应以度尽天下有缘众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为最高目标,但却不屑于人天乘、甚至声闻乘的修行,希望达到至顿至圆,顿悟成佛的结果;认为但凡对佛法有俗世的祈求和向往,包括用佛法来解决实际疑难问题的做法,便是不正信的。然而,佛教的核心固然是追求心灵的觉醒,用有限的生命去实现精神升华和解脱,但并不排斥人们对现世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恰恰相反,它鼓励人们运用正确的、理智的手段去改善生活,用少欲知足的平和心态来实现幸福,否则,佛经中就不会有那么多教导大家种下善因而拥有财富和幸福生活的开示。
佛对众生的接引是渐次的,众生的成就也依开悟程度逐渐获得。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只有从依教奉行后实实在在的受益中,才能见证佛法的真实殊胜,生起坚定的信心,发出愿力,并落实在持久的行动上。许多人视学佛为畏途,无法长久坚持的原因,相当程度上就是因为一开始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不切实际、高不可攀的目标。
从修行的过程上讲,心灵法门修学者也会经历感应、方便、究竟三种阶段。刚开始修行时,希望佛菩萨保佑、加持,如台长博客、法会上诸多学佛后家庭平安,事业顺利,有求必应的灵验事例,就是人有诚心,佛有感应的证明;在感应的基础上,会更加坚信不疑,持久的诵经消业,学法明理,进入通往解脱的方便之门;最后提升境界,脱离生老病死苦的羁绊,自利利他,三觉圆满,证得究竟。正因为这种恒顺众生的渐进式教化,才能度化尽可能多的末法时期钝根有缘众生修心向佛。
从修行的境界上讲,虽然绝大多数人开始时停留在每天做了多少功课,念了多少经文,做了多少善事等有所求的见闻转诵小乘境界上,但台长不间断地讲解佛义,又让我们能较快步入悟法解义的中乘境界,踏入依法修行的大乘境界。
归根结底,正因为有了图腾、问答节目中不断强化生死无常、深信业果的基础,我们才会在较短时间里具备了观三界是苦,观轮回是苦的认识,然后发起强烈的出离心,最后才有可能真正导入大乘,生起对一切有情众生真实悲悯的菩提心和对三宝深切的信心。如果没有这种对人生苦、空、无常的逐渐深入认识和对照自己的切肤之痛,就不会把众生的利益真正放在心上,口头上的发菩提心也只是一句空话。
七、选择契合的法门,一门精进,方能趣入解脱
华严经有云:“佛刹微尘法门海,一言演说尽无余”。意指佛之法门无尽无量,远超八万四千之虚指,故以大海比喻其深广浩瀚,不可测量。
《楞严经》记载,佛祖告诉弟子阿难:“如果有人用手指月亮给人看,此人就应循着手指的方向看月亮,若是此人只是死死地看着指头,以为这就是月亮,那么,他不但没有认识月亮,也没认清指头。”六祖慧能也说过:“真理是与文字无关的,真理好像天上的明月,而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并不是明月。”先圣们示喻文字所载的佛法经文,都只是指月的手指,一种工具,一种表相而已,执著于手指是怎样的,便是法执,学习佛法的法门途径亦是如此,只有通过正信、勤修、开悟得到的佛性才是真正的明月所在。
因此,台长再三强调任何法门皆为通往解脱之路,犹如医院有千百种药品,但对症个人的可能只是二三种,故一切法门惟说对机,而不言此胜彼劣。自己对哪个法门有极大的信心,那么这个法门就最殊胜;若在法门上执著,便会生是非、起知见,坏和合。找到契合自己的法门后,要一门精进,从对照五戒十善开始,忏悔无明,念经持咒,消解旧业,一门通则一切通,在修行刚起步时,盲目杂修会浪费光阴,无所收益,甚至怀疑比较,徒生罪业。
八、经文组合殊胜的消业超度作用
学习心灵法门的核心和目的是掌握佛法精髓,行解并重,同时,它有效的临终关怀和追福超度方法确实有着利益存亡的现实作用。
在各期节目和书籍中,记录了诸多台长关于善巧关怀病患,临终令生正念的具体做法,以及在中阴身阶段用亡者资财放生、布施追福,广造众善从而增加其得生善处机会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诫,超度只是一种次要、有限的方法,真正决定生命流转去向的,主要是生前积累的功德善业,而一旦造下五逆十恶的地狱重业,即使超度也很难使其出离。我们曾经看到过不计其数的案例,就是因果通三世的明证,也是学佛人更要秉持五戒十善,广积功德,才是对生命负责的最好诠释。
用于超度亡亲眷属的经文组合,是台长将赵朴初先生校核的大悲咒、心经、往生咒、七佛灭罪真言四种经文按一定数量配伍后,藉由菩萨的慈悲超拔和诵经者的功德,将亡人超脱苦趣的高效方法。无数人在工作、生活之余通过诚心念诵经文组合,使过世的家人朋友、宿世债主得到超度,在冥阳两利的同时,也从世俗人论的层面体现了学佛人重孝尊亲,慎终追远的思想。
同时,念诵礼佛大忏悔文和经文组合小房子所产生的强大力量,也是消除我们累世孽障,增加福德因缘的良方。现实中,几乎每一位同修都有多年痼疾痊愈、绝症好转康复、家庭重获幸福、工作日益顺利的深深体会,那种重获新生后发自心底的感恩和欣喜,未亲历者永生都无法想象。许多人在法会、博客等场合的现身说法,就是这个庞大受益群体从苦难走向幸福的缩影,他们也是鼓励更多人走上终身修行解脱之路的表率。
九、剖析末法时期谨慎运用神通的范围和效果
佛法的主要作用是教化施与人心,但众生遭遇苦难时,观世音菩萨往往普门示现,解除困厄、指点迷津,使人绝处逢生。因此慈悲救苦的神通也就成了众生无助时的依怙、苦难中的希望。
虚云法师提出:学佛、修行的首要条件即“深信因果”。在当今世人普遍不知、不信、不畏因果的环境下,如何让人相信因果的相续?如何让人当下见识什么是现报、生报、后报?唯有当场由果溯因,立地点化。只有明白了因缘果报规律,才能转变心念,并通过诚心忏悔,精进修行来扭转业力,转变未来的果报。对于刚强难化的愚痴众生,慢慢解说佛法的道理,无法应急扭转人心;假借神通方便,却往往起到不可思议的功用。震惊之余放下屠刀,才有日后立地成佛的机会,其原理,与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无异。
在听众重病缠身、走投无路、信心不足等情况下,台长会为其看图腾,告知前因后果,劝其彻底忏悔并指点如何许愿、念经多少、放生数量;事实上一些求助者事后并未诚心超度,这对观因果者会造成莫大的伤害,但台长却仍多年如一日,坚持甘愿自揽风险,把转机康复的希望留给了听众。
对于神通的看法,台长反复强调:神通非究竟法,既敌不过业力,也及不上道德,更比不了智慧,它不过是修行的副产品,凡夫只为妄想烦恼所碍而不自显,修到一定的境界层次,神通自然会有;但若忽视正确修行途径,逐于神通枝末,就混淆了修学佛法的目的,终要堕落。且追求来的神通,一定不是菩萨通,而是鬼通、魔通等偏神通,对修行、解脱都是最大的障碍。有人在修行过程中会自然出现一些小小的神通感应,台长也要求其既不排斥,更不要理会和在乎;对于产生了所谓的神通而干扰正常学习生活的人,台长还会慈悲为其关闭。
所以,神通本身并无正邪,不必视为洪水猛兽,但应谨慎使用。如果只是为了卖弄炫耀、动人因果、名闻利养而显示神通,或教人弃佛道而修神通,即为邪说;如果在慈悲、净戒、安忍的前提下,适当地用神通救急治标,使众生幡然醒悟,弃恶向善,严守戒律,依教奉行,依法修行,就是善巧正法。
神通无论如何奇妙,也只能用于非常之时,解决一时问题,只有推行德化,达到永久的和平,才是颠扑不破的永恒真理。因此,台长不仅屡屡远赴世界各地举办大型法会,广泛弘扬佛学理念和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更以联合国文化教育大使、世界和平大使、百年名校客座教授、大德居士等身份,在诸多世界文化重要会议上宣讲佛法圆融智慧,解决世界文化冲突,共谋人类社会的和平与福祉。
十、把工作生活作为学佛的修练场和试金石
台长要求我们从布施、持戒开始层层深入,自修行而修心,躬行六度;白话佛法中也大量阐述了看清世间真相后不执著、不贪恋的问题,教导我们在人间以平常心对待万物万缘,心不为物所役,方为解脱自在;鼓励我们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尽心尽力,不贪不求,落实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佛法精髓;时刻以菩萨为榜样反观心念言行,督促身口意日渐高尚圆满。只有在生活中不断经受考验,修练抵御一切诱惑,心念如如不动的能力,才能用利己利人,慈悲喜舍的心态广行大乘菩萨道,造福国家社会。
从台长在节目中对无数听众烦恼的开解中,我们可以领会到既要看破红尘,认准解脱目标,又要在红尘中敦伦尽份,借假修真的在家修学之道;同时,台长告诫我们,修行中会出现许多磨难、违缘,修得越高,阻碍的可能越大,甚至会有倒退。因此学佛人遇到任何违缘,都要永远从内心深处认为是自己的错,只有这样,才能去除是非分别,不会从环境、别人身上找原因,不会怨恨,从而把一切顺缘逆缘视为增上缘,不断完善功德。
我们身边的许多同修,正是将佛法的中道、慈悲理念运用于家庭生活、工作学习之中,在自身受益的同时,也让周围的同事亲朋对正法升起了无限欢喜,不少人因此走进佛门。以慈悲胸怀处理世俗事务,在生活中逐渐转三毒为智识,就是修学最好的表法和试金石。
成都文殊院藏经楼前有一副对联颇有深意:教有万法,体性无殊,不可取法、舍法、非法、非非法;佛本一乘,根源自别,故说下乘、中乘、上乘、上上乘。佛法虽深广浩瀚,却无外乎出世间法和世间法的真、俗二谛,将其过于导向世俗化固然不当,但如果太过于出世,则不容易为人所接受。世俗之人,终日沉浮于名利生死场中,没有福报和能力去闻阅卷繁浩帙的经、律、论典籍,也没有智慧去研究理解高深莫测的经文寓意,更无法用佛的正知正见来开启本性光明。面对科技进步,信息日新月异的社会,弘法者只有用现代化、生活化手段,才能以佛法为体,拔苦与乐;世学为用,融和方便;坚守圣道,普惠大众,从而真正做到二谛圆融。
法门虽如恒河沙,但选择契合的正法法门修到最后,只要安住在菩提心上,就会获得本具的智慧而当下得到解脱;而真正拥有智慧的人,就会拥有超越一切俗知俗见的视野与胸襟,不会有大小乘之分,也不会有宗派教别之分,从本性中流露出大慈悲心,善开方便门,度化一切有缘众生,以方便权巧、契理契机、随缘教化的理念,体现人间佛教的慧用和真谛——这就是我所认识的心灵法门。
心似莲花
二0一六年八月二十日
——我所认识的心灵法门
许多人在了解和修学心灵法门时,感觉灵验殊胜但又产生疑问:它与熟悉的传统法门有怎样的关系?是否主要用于超度?它的核心是什么?最终的修证境界是什么?实际上,所有的疑问可以归于一点,那就是学习心灵法门,在获得人天福报的同时,可否达到究竟解脱?如果我们了解了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一切疑问将迎刃而解——心灵法门的一切修学内容,体现了以三宝为核心,以因果为准绳,以般若为目标,以解脱为正信的原则。因而,它是在安住菩提心的目标下为在家众生开启的方便修学之门,与传统法门一样,均可通过修习参学拥有般若智慧而达到解脱。
一、任何法门都是方便法和究竟法的辩证统一
初接触心灵法门的人,可能认为其只是世间方便法,并不出世究竟,实际上这是一种混淆割裂的观点。菩提路上,一切法门都是为了成就佛道,掌握最上乘、最究竟的大乘实相。但终极究竟智慧高深莫测,自古以来无人可以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清楚,为了行“难行之法”,说“不可说”之说,历代大德先圣们依据各个时期众生的理解能力、思维习性、福报根器的差别,创立了诸多方便法门,都是为了对治众生不同的烦恼执著、引领众生接触佛法精要。故一乘之外,没有绝对的究竟,任何法门,也没有脱离究竟的方便,一切究竟落实在个体即是方便。如华佗治病,施于不同病人的针灸、汤药、推拿等针对性疗方即是方便,而药到病除,出神入化的医术则是究竟。
又如同净土法门,一心专念弥陀圣号,兼以听经学法,逐渐灭无量罪,达到心地清净,则临终一念,往生净土,看则属方便法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今生坚持念佛修学,以因感果,借念佛而见自性佛,最终解脱生西,又属究竟法门。因此,究竟法与方便法相辅相成,一体两面,究竟是方便的根本,方便是究竟的落实之道。
方便法门虽有所收获,但却未领悟佛法真谛,继续精进,可达究竟,若想不经方便而直趋究竟,则绝无可能。凡夫以世间法广修善业,成为心灵纯正的善人,才有可能超凡入圣;如尚未修好世间法,没有弃恶从善就妄想达到无恶无善,万法平等的高层次境界,则是天方夜谭。
二、心灵法门以三皈、五戒的人乘作为修学基础和起点
学心灵法门没有三皈依的仪式,是否算是佛弟子呢?其实三皈依的真正含义是让我们从过去的迷惑颠倒中回归清醒。依靠宇宙人生的智慧正觉,就是皈依佛;依至佛法,以正知正见的离苦得乐之法,获得真正的自由幸福,就是皈依法;像僧人一样远离精神、思想、世俗的污染,恭敬所有出家师父,就是皈依僧。因此真正的皈依并非只是个仪式和皈依于某一个人,只要遵循这三条佛法修学的原则,思想言行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就是真正的三皈弟子、佛的学生。同样,我们学习心灵法门,依止于释迦牟尼佛,敬信三界导师的教法,敬重正法和僧宝,仰慕台长为人师表的品德,学习忘我弘法的慈悲精神,就是皈依本质的体现。
《华严经》上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台长一直强调学佛首先必须持戒,戒律是生天、解脱、行菩萨道乃至成佛的因果基础,也是得人身和完善人格的指南,因此五戒乃是一切世出世间诸善法戒的根本。
对于在家人,台长按《大智度论》要求我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随份选择容易受持的一戒、二戒乃至三四戒,逐渐达到五戒圆满;同时,又以七佛通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求我们时刻至恶行善,自净其意,在人间首先成为一个善男子、善女人。
守戒让我们脱离了按照世间道德标准来防止身口造业的善法境界,以戒律策励心行,终生在任何境缘下主动规范身口意三业,既是开启因果信解的钥匙,也是顺应如来清静本性的开始。持戒修身让人进一步开发内心的光明智能,进而学习十善禅定、四重圣谛、缘起中道,直至菩萨道六度万行。
三、白话佛法多处深刻阐述了定力的养成和作用
戒律不仅是学佛的根本,更让我们通过持戒及时纠正不好的心念,不良的行为,减少贪爱,把心专注于当下,带来定的增上缘,由戒生定。
台长告诉我们人有定力,才不会被世间的称、讥、毁、誉等八风所动,喜怒不形于色,苦乐不萦于怀,远离散乱浮沉,达到精神的自由。同时,又屡屡警告:没有高明的禅师指导,普通人很难通过打坐等修法来修定,心散乱时尚不易觉察,打坐心稍微沉静,妄念就会反映,很容易把幻境认作是神通、证果,造成精神错乱。
所以台长反复告诫我们在家人俗事繁杂,没有条件和保障来修静坐,就勤修诵经、拜佛、忏悔、许愿、放生等,依赖佛菩萨的提携接引和三大法宝一门精进,只要正信虔诚,坚持不懈,都可以渐熄妄念,达到安心、静心、净心的目的,这也是动中取定的修定方便法门。同时,又以以种种事例告诉我们,昨天已过,明天未到,重视当下,就是生活中的禅定;瞻前顾后,回忆痛苦,担心未来,是今生解脱的大敌。只有将禅定的功夫在生活中常行常觉,以一颗平常心在行住坐卧、工作学习中运用和体会,才会对生命有更深刻、更透彻的洞悉。
四、近距离引导闻思修,学习拥有般若智慧
台长在节目和开示中一直提到,定又是慧的增上缘,心一旦能够安定专注,就可以看清世间一切事物的真相。遇到再大的事情,只要心静下来,不受外界干扰,任何棘手的问题都可以在当下获得解决,简明扼要道出了定与慧的互资互生关系。
台长将大乘佛法经论中的精要教义,用普通人能够接受理解的现代语言加以诠释,让我们听闻佛理,并从文义中生起信解的智慧;在闻法的基础上,又以凡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实例,引导对法义进行深入的辨析认识;在闻思的基础上,教导我们如何把知见落实在心行上,实现教理为修行服务的目的,完成教法和证法的统一。
值得一提的是,将从闻思导向修的过程非常重要,需要善知识的正确指导。生活中,许多人将教理和实修对立起来,只埋首于经典的研究,即使掌握再多的知见,不落实到心行上,佛法也只能成为一种哲学,难于改善生命;同样,若无正见引导,空忙一场也不知道究竟目的,甚至曲解佛智,误入歧途。
越来越多的人最终选择学习心灵法门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在树立正见的两个层面:闻思和心行方面都由具有足够能力的证量善知识的近距离引导指点。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明师引领,即使我们在闻思方面的知见稍逊一筹,但借助台长事无巨细的指点、拨开迷雾,只要依教奉行,修行也不至于偏差,就如盲人行路,藉以正确的引导,也能正确达到终点。
台长要求我们受持五戒,勤修三学,养成慈悲喜舍来对治悭吝烦恼,福慧双修,行解并重;通过由戒生定,由定得慧,由慧趣入解脱的次第修学,断绝三毒之害,不断积累资粮,最终断除轮回造业的的根本,是我们走向解脱的最佳途径。到时候,我们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只是已然挣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冲破情关欲海的迷离,可以顶天立地的生活于世间。
五、所有开示中,蕴含着八正道、四法印、十二因缘、因果业报、观空、般若中道等佛教的根本要义
台长在各种场合要求我们以戒定慧践行八正道:修正语善护口业;行正业使身心清净;修正命使身口意三业合乎正法;修正见理解苦、集、灭、道四谛;以正思惟增长真智;修正念消除极端执著;正精进勤修平等心,无私奉献,最后达到清净的禅定。只不过,台长没有引用佛经原文,而是将这些佛陀的教诲用浅显白话来总结解释,并配以我们更容易理解的事例,更方便实践而已。
又如,台长在节目和白话佛法中用幽默、巧妙的例子,开导听众逐步运用佛法中忍的三重境界来解决生活中的矛盾:从鼓励勇敢面对生活不幸的生忍,逐渐提高到消除贪瞋痴,明白因缘果报,通达事理人情的法忍,最后达到彻底觉悟,超越一切人我、是非、有无、好坏的境界——无生法忍。许多人就是通过咨询、问答节目逐渐放下了仇恨痛苦,用佛法的智慧解开多年心结,迎来了新的生活。
令人震撼的观看图腾是让我们直观理解四法印和十二因缘的方法。从一个个苦难众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从曾经的幸福跌落至痛苦的深渊,就是诸行无常;四大、五蕴所造成的人生痛苦和执著,就是诸行皆苦;我执深重,拼命追求却落魄失望,就是诸法无我;只有超越轮回重归本源,才是圆满极乐,就是寂静涅槃;昔日恶业招来今天的身心痛苦,就是业感因果;生活里看似牵扯不清,复杂绵密的矛盾恩怨,就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法则。这种真实的因果事例,就是让我们生起出离三界火宅之心的最好现实教材。
许多时候,听众在节目中倾诉天灾人祸让身心承受无法想象的剧苦,台长循循善诱,指出问题根源所在,告诉其从改变心念,认识因果,勇敢接受现状,从不怨不恨开始,努力改变命运,有所为有所不为地明知抉择,最终化解苦难,解脱身心,听众往往茅塞顿开,转悲为喜。从这些令人唏嘘不已的对话中,我们一次次认识了身心、苦乐、生死、自他的复杂相依,懂得了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在向往幸福生活和永恒安宁的过程中,拥有不走极端、不偏不执的中道智慧是何等重要。
六、心灵法门体现了佛法次第成就众生的修学原则
不少人认识到学佛应以度尽天下有缘众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为最高目标,但却不屑于人天乘、甚至声闻乘的修行,希望达到至顿至圆,顿悟成佛的结果;认为但凡对佛法有俗世的祈求和向往,包括用佛法来解决实际疑难问题的做法,便是不正信的。然而,佛教的核心固然是追求心灵的觉醒,用有限的生命去实现精神升华和解脱,但并不排斥人们对现世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恰恰相反,它鼓励人们运用正确的、理智的手段去改善生活,用少欲知足的平和心态来实现幸福,否则,佛经中就不会有那么多教导大家种下善因而拥有财富和幸福生活的开示。
佛对众生的接引是渐次的,众生的成就也依开悟程度逐渐获得。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只有从依教奉行后实实在在的受益中,才能见证佛法的真实殊胜,生起坚定的信心,发出愿力,并落实在持久的行动上。许多人视学佛为畏途,无法长久坚持的原因,相当程度上就是因为一开始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不切实际、高不可攀的目标。
从修行的过程上讲,心灵法门修学者也会经历感应、方便、究竟三种阶段。刚开始修行时,希望佛菩萨保佑、加持,如台长博客、法会上诸多学佛后家庭平安,事业顺利,有求必应的灵验事例,就是人有诚心,佛有感应的证明;在感应的基础上,会更加坚信不疑,持久的诵经消业,学法明理,进入通往解脱的方便之门;最后提升境界,脱离生老病死苦的羁绊,自利利他,三觉圆满,证得究竟。正因为这种恒顺众生的渐进式教化,才能度化尽可能多的末法时期钝根有缘众生修心向佛。
从修行的境界上讲,虽然绝大多数人开始时停留在每天做了多少功课,念了多少经文,做了多少善事等有所求的见闻转诵小乘境界上,但台长不间断地讲解佛义,又让我们能较快步入悟法解义的中乘境界,踏入依法修行的大乘境界。
归根结底,正因为有了图腾、问答节目中不断强化生死无常、深信业果的基础,我们才会在较短时间里具备了观三界是苦,观轮回是苦的认识,然后发起强烈的出离心,最后才有可能真正导入大乘,生起对一切有情众生真实悲悯的菩提心和对三宝深切的信心。如果没有这种对人生苦、空、无常的逐渐深入认识和对照自己的切肤之痛,就不会把众生的利益真正放在心上,口头上的发菩提心也只是一句空话。
七、选择契合的法门,一门精进,方能趣入解脱
华严经有云:“佛刹微尘法门海,一言演说尽无余”。意指佛之法门无尽无量,远超八万四千之虚指,故以大海比喻其深广浩瀚,不可测量。
《楞严经》记载,佛祖告诉弟子阿难:“如果有人用手指月亮给人看,此人就应循着手指的方向看月亮,若是此人只是死死地看着指头,以为这就是月亮,那么,他不但没有认识月亮,也没认清指头。”六祖慧能也说过:“真理是与文字无关的,真理好像天上的明月,而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并不是明月。”先圣们示喻文字所载的佛法经文,都只是指月的手指,一种工具,一种表相而已,执著于手指是怎样的,便是法执,学习佛法的法门途径亦是如此,只有通过正信、勤修、开悟得到的佛性才是真正的明月所在。
因此,台长再三强调任何法门皆为通往解脱之路,犹如医院有千百种药品,但对症个人的可能只是二三种,故一切法门惟说对机,而不言此胜彼劣。自己对哪个法门有极大的信心,那么这个法门就最殊胜;若在法门上执著,便会生是非、起知见,坏和合。找到契合自己的法门后,要一门精进,从对照五戒十善开始,忏悔无明,念经持咒,消解旧业,一门通则一切通,在修行刚起步时,盲目杂修会浪费光阴,无所收益,甚至怀疑比较,徒生罪业。
八、经文组合殊胜的消业超度作用
学习心灵法门的核心和目的是掌握佛法精髓,行解并重,同时,它有效的临终关怀和追福超度方法确实有着利益存亡的现实作用。
在各期节目和书籍中,记录了诸多台长关于善巧关怀病患,临终令生正念的具体做法,以及在中阴身阶段用亡者资财放生、布施追福,广造众善从而增加其得生善处机会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诫,超度只是一种次要、有限的方法,真正决定生命流转去向的,主要是生前积累的功德善业,而一旦造下五逆十恶的地狱重业,即使超度也很难使其出离。我们曾经看到过不计其数的案例,就是因果通三世的明证,也是学佛人更要秉持五戒十善,广积功德,才是对生命负责的最好诠释。
用于超度亡亲眷属的经文组合,是台长将赵朴初先生校核的大悲咒、心经、往生咒、七佛灭罪真言四种经文按一定数量配伍后,藉由菩萨的慈悲超拔和诵经者的功德,将亡人超脱苦趣的高效方法。无数人在工作、生活之余通过诚心念诵经文组合,使过世的家人朋友、宿世债主得到超度,在冥阳两利的同时,也从世俗人论的层面体现了学佛人重孝尊亲,慎终追远的思想。
同时,念诵礼佛大忏悔文和经文组合小房子所产生的强大力量,也是消除我们累世孽障,增加福德因缘的良方。现实中,几乎每一位同修都有多年痼疾痊愈、绝症好转康复、家庭重获幸福、工作日益顺利的深深体会,那种重获新生后发自心底的感恩和欣喜,未亲历者永生都无法想象。许多人在法会、博客等场合的现身说法,就是这个庞大受益群体从苦难走向幸福的缩影,他们也是鼓励更多人走上终身修行解脱之路的表率。
九、剖析末法时期谨慎运用神通的范围和效果
佛法的主要作用是教化施与人心,但众生遭遇苦难时,观世音菩萨往往普门示现,解除困厄、指点迷津,使人绝处逢生。因此慈悲救苦的神通也就成了众生无助时的依怙、苦难中的希望。
虚云法师提出:学佛、修行的首要条件即“深信因果”。在当今世人普遍不知、不信、不畏因果的环境下,如何让人相信因果的相续?如何让人当下见识什么是现报、生报、后报?唯有当场由果溯因,立地点化。只有明白了因缘果报规律,才能转变心念,并通过诚心忏悔,精进修行来扭转业力,转变未来的果报。对于刚强难化的愚痴众生,慢慢解说佛法的道理,无法应急扭转人心;假借神通方便,却往往起到不可思议的功用。震惊之余放下屠刀,才有日后立地成佛的机会,其原理,与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无异。
在听众重病缠身、走投无路、信心不足等情况下,台长会为其看图腾,告知前因后果,劝其彻底忏悔并指点如何许愿、念经多少、放生数量;事实上一些求助者事后并未诚心超度,这对观因果者会造成莫大的伤害,但台长却仍多年如一日,坚持甘愿自揽风险,把转机康复的希望留给了听众。
对于神通的看法,台长反复强调:神通非究竟法,既敌不过业力,也及不上道德,更比不了智慧,它不过是修行的副产品,凡夫只为妄想烦恼所碍而不自显,修到一定的境界层次,神通自然会有;但若忽视正确修行途径,逐于神通枝末,就混淆了修学佛法的目的,终要堕落。且追求来的神通,一定不是菩萨通,而是鬼通、魔通等偏神通,对修行、解脱都是最大的障碍。有人在修行过程中会自然出现一些小小的神通感应,台长也要求其既不排斥,更不要理会和在乎;对于产生了所谓的神通而干扰正常学习生活的人,台长还会慈悲为其关闭。
所以,神通本身并无正邪,不必视为洪水猛兽,但应谨慎使用。如果只是为了卖弄炫耀、动人因果、名闻利养而显示神通,或教人弃佛道而修神通,即为邪说;如果在慈悲、净戒、安忍的前提下,适当地用神通救急治标,使众生幡然醒悟,弃恶向善,严守戒律,依教奉行,依法修行,就是善巧正法。
神通无论如何奇妙,也只能用于非常之时,解决一时问题,只有推行德化,达到永久的和平,才是颠扑不破的永恒真理。因此,台长不仅屡屡远赴世界各地举办大型法会,广泛弘扬佛学理念和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更以联合国文化教育大使、世界和平大使、百年名校客座教授、大德居士等身份,在诸多世界文化重要会议上宣讲佛法圆融智慧,解决世界文化冲突,共谋人类社会的和平与福祉。
十、把工作生活作为学佛的修练场和试金石
台长要求我们从布施、持戒开始层层深入,自修行而修心,躬行六度;白话佛法中也大量阐述了看清世间真相后不执著、不贪恋的问题,教导我们在人间以平常心对待万物万缘,心不为物所役,方为解脱自在;鼓励我们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尽心尽力,不贪不求,落实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佛法精髓;时刻以菩萨为榜样反观心念言行,督促身口意日渐高尚圆满。只有在生活中不断经受考验,修练抵御一切诱惑,心念如如不动的能力,才能用利己利人,慈悲喜舍的心态广行大乘菩萨道,造福国家社会。
从台长在节目中对无数听众烦恼的开解中,我们可以领会到既要看破红尘,认准解脱目标,又要在红尘中敦伦尽份,借假修真的在家修学之道;同时,台长告诫我们,修行中会出现许多磨难、违缘,修得越高,阻碍的可能越大,甚至会有倒退。因此学佛人遇到任何违缘,都要永远从内心深处认为是自己的错,只有这样,才能去除是非分别,不会从环境、别人身上找原因,不会怨恨,从而把一切顺缘逆缘视为增上缘,不断完善功德。
我们身边的许多同修,正是将佛法的中道、慈悲理念运用于家庭生活、工作学习之中,在自身受益的同时,也让周围的同事亲朋对正法升起了无限欢喜,不少人因此走进佛门。以慈悲胸怀处理世俗事务,在生活中逐渐转三毒为智识,就是修学最好的表法和试金石。
成都文殊院藏经楼前有一副对联颇有深意:教有万法,体性无殊,不可取法、舍法、非法、非非法;佛本一乘,根源自别,故说下乘、中乘、上乘、上上乘。佛法虽深广浩瀚,却无外乎出世间法和世间法的真、俗二谛,将其过于导向世俗化固然不当,但如果太过于出世,则不容易为人所接受。世俗之人,终日沉浮于名利生死场中,没有福报和能力去闻阅卷繁浩帙的经、律、论典籍,也没有智慧去研究理解高深莫测的经文寓意,更无法用佛的正知正见来开启本性光明。面对科技进步,信息日新月异的社会,弘法者只有用现代化、生活化手段,才能以佛法为体,拔苦与乐;世学为用,融和方便;坚守圣道,普惠大众,从而真正做到二谛圆融。
法门虽如恒河沙,但选择契合的正法法门修到最后,只要安住在菩提心上,就会获得本具的智慧而当下得到解脱;而真正拥有智慧的人,就会拥有超越一切俗知俗见的视野与胸襟,不会有大小乘之分,也不会有宗派教别之分,从本性中流露出大慈悲心,善开方便门,度化一切有缘众生,以方便权巧、契理契机、随缘教化的理念,体现人间佛教的慧用和真谛——这就是我所认识的心灵法门。
心似莲花
二0一六年八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