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人所說的難聽之語,我們沒必要記在心上

頂禮佛陀

资深人士
注册
2013-08-30
消息
4,516
荣誉分数
1,090
声望点数
223
今日教言

對他人所說的難聽之語,我們沒必要記在心上。作為一個修行人,當場接受不了別人辱駡,這還可以理解,但若很長時間後仍念念不忘,就該值得慚愧了。雖說若沒有一定的修證,對諷刺、挖苦確實難以忍受,但我們還是要盡量串習。


敬錄自 智悲佛網微博

http://e.weibo.com/zhibeifw

-------------------------------------------------

簡介

智悲佛網,索達吉堪布的官方網站,提供100多部堪布的譯作、著作和講座及近千節五部大論等視頻課程在線瀏覽和下載……

-------------------------------------------------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rxls-ssh/06.php

《入行論釋.善說海》第六品 安忍

無著菩薩 造

索達吉堪布 譯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143

《入行論講記》第六品 安忍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rupusaxgs/06.php

《入行論廣釋》第六品 安忍

索達吉堪布 講釋


http://www.xianmifw.com/treasure/book.php?id=7

安忍波羅蜜多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

每一次遇到別人為難你時、對你態度不好時、或者傷害你時,都是修遠離瞋恚的機會,這時不能放過,應當如法地思維、觀察善法,以正念提醒自己:我現在不能動瞋心,這一動瞋心就是火燒功德林,就是百萬障門開,就會損壞我多劫以來勤修的善根。


敬錄自 益西彭措堪布官方微博

http://www.weibo.com/yixipengcuo

-------------------------------------------------

再從正面想:現在我不生瞋心,就能消除多生的業障,就能修集很大的福德,就能成就安忍波羅蜜,所以我應當歡喜順受。像這樣思維好瞋恚的過患和安忍的利益後,就讓心安住不動,由此讓自己所行的善法達到圓滿。


敬錄自 益西彭措堪布官方微博

http://www.weibo.com/yixipengcuo

-------------------------------------------------

當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時候,我們的一貫做法,是責怪和抱怨他人,但是,抱怨卻會使我們失去諸多訓練忍辱的機會,製造更多的罪惡和內心的痛苦,因此,我們需要學會放下抱怨。


敬錄自 慈誠羅珠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cichengluozhu

-------------------------------------------------

現在這個社會,不需要太多的抱怨、謾駡,而是需要更大的包容。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suodj

-------------------------------------------------

我們自己的內心越清淨調柔,他人具有侵犯性的言行對我們造成的困擾和傷害就會越小,所以那些會激怒我們,讓我們感覺受到傷害和干擾的“可惡”的人和事,就像一位嚴苛的老師,毫不留情地指出我們的問題。沒有它們,我們往往很難意識到自己修行中的不足。


敬錄自 希阿榮博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

-------------------------------------------------

十分見效的美容秘笈───佛陀告訴我們:喜歡發脾氣的人,今生會長得越來越難看,來世還會投生為醜陋者。所以,若想長得漂亮,光用昂貴化妝品是不夠的,還應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亂發脾氣,也不能動不動就口不擇言地傷人。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suodj

-------------------------------------------------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醜陋報: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懷嫌恨;三者,誑惑於他;四者,惱亂眾生;五者,於父母所無愛敬心;六者,於賢聖所不生恭敬;七者,侵奪賢聖資生田業;八者,於佛塔廟斷滅燈明;九者,見醜陋者,毀呰輕賤;十者,習諸惡行。以是十業得醜陋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端正報:一者,不瞋;二者,施衣;三者,愛敬父母;四者,尊重賢聖;五者,塗飾佛塔;六者,掃灑堂宇;七者,掃灑僧地;八者,掃灑佛塔;九者,見醜陋者,不生輕賤,起恭敬心;十者,見端正者,曉悟宿因。以是十業得端正報。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

用石頭打狗,狗不追人而反咬石頭;用石頭打獅子,獅子不追石頭而直接攻擊人。同樣,在遇到痛苦、打擊時,愚者只知一味怨恨外境,從來不往內觀察,看自己有何不足;智者卻明白痛苦並非來自怨敵,而是源於自己的煩惱,若沒有煩惱,怨敵再厲害也無濟於事。所以,不一樣的智慧,成就不一樣的人生。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suodj

-------------------------------------------------

佛經中說,我們的心一旦被瞋心之箭射中了,當下就會處於“無心”的狀態,所作所為極不明智,連自己都不知道在幹什麼,直到事後冷靜下來,才開始後悔不已。瞋心之箭令人防不勝防,所以我們平時一定要警惕!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suodj

-------------------------------------------------

聽到別人不悅耳的話語,應將之觀為空谷回聲。如此自己不會因之不樂;沒有不樂,就不會有瞋心;沒有瞋心,就有從中解脫的機會。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suodj

-------------------------------------------------

現在很多人的愛情、家庭、合作……有時候就因為對方不經意的一句話,而宣告徹底破裂。其實,這是沒有智慧的表現。薩迦班智達說過:智者之間的關係,很難被人分開,即使分開了也能很快復合;愚者則與之恰恰相反。所以,我們要學會運用智慧觀察,不能只盯著一句話的表面,輕易就改變自己的初衷。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suodj

-------------------------------------------------

我們對愛自己的人心懷感恩,卻忽略了害自己的人也恩重如山,他讓你不斷強大,強大到足以承受各種風雨;我們願意接受諸般讚美,卻忘了誹謗聲也功不可沒,它讓你的心沉靜下來,面對一切寵辱不驚。再醜惡的東西也能轉為正能量,關鍵在於你的心。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suodj

-------------------------------------------------

人如懷有瞋心,則始終得不到自在,連快樂的機會也沒有,別人更不會恭敬自己。想消除瞋心,我們就要想方設法修持自他平等,要懂得:自己喜歡快樂,別人也是;自己不願受苦,別人也是;如此推己及人,就知道別人在傷害自己時,也是身不由己,有他的煩惱纏縛,便不至於斤斤計較,甚至還祝願他盡早獲得安樂


敬錄自 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的微博

http://weibo.com/u/3573842014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