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涉外婚姻新变化:中国男娶外国女比例攀升

精彩过客

至尊VIP
注册
2003-06-07
消息
5,902
荣誉分数
6
声望点数
0
幸福的凯丽一家

凯丽是个瑞典人,和丈夫张先生在德国认识,那时候张先生在德国留学,两个人在一次聚会上邂逅。后来他们恋爱结婚,凯丽随着丈夫来到中国,过起了相夫教子的日子。目前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张先生在国内的大学里教书,两个人生活得非常幸福。

谈起为什么愿意嫁给中国男子,凯丽说:“在学校的时候他非常勤奋、真诚,我很欣赏他。”现在,家里的家务都由凯丽承担,她会做中餐和西餐,平日里在家里看看书,照顾两个孩子,她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对于来中国,她表示:“中国的一些大城市的生活也和国外差不多,我很习惯这里的生活。”

像凯丽和丈夫的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涉外婚姻”。以前,涉外婚姻多为外国男性和中国女性的结合。近几年,涉外婚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中国男性和外国女性结婚的比例正在日益攀升。

据媒体报道,20年前上海涉外婚姻几乎是清一色的“沪女外男”型,而近几年来,平均每年有300位上海男性迎娶外籍新娘。从全国范围来看,1990年到2001年,我国登记的涉外婚姻从23762对增长到72778对,“中男外女”型婚姻在涉外婚姻中的比例从8.5%上升到11.3%。

比例变化原因何在

以前,跨国婚姻多为中国女性嫁给外国男人,双方在经济实力、文化素质、年龄等方面差距较大。这种婚姻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有一定的功利性,是一些女性希望通过婚姻来改变自身的命运。但是随着中国的不断开放,涉外婚姻中自由恋爱的多了,双方在年龄、收入上的差距明显小了。涉外婚姻正在向着爱的意义回归。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方文副教授认为:“外国女子嫁给中国男性数量的增长,反映了结婚的双方所属的社会群体――中国和一些发达国家地位的改变。随着中国不断地开放,来中国的外国人日益增多,双方接触的机会也日益增多,跨国婚姻会日益增多。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愿意来中国发展的外国人也日益增多,中国男性接触外国女性的机会增多。以前很多跨国婚姻都是中国女孩远嫁外国,而现在很多是留在中国,这也反映了我们国家魅力的不断提升。”

异国婚姻如何白头偕老

社会学研究表明,对于恋爱中的男女,国籍、习惯、观念、风俗的不同,在恋爱的瞬间都难以成为障碍,而婚姻生活却不是一瞬间。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周孝正教授认为,跨国婚姻是高风险的,它的不确定性更高。中国人讲究门当户对,而对跨国婚姻来说,缺乏共同的文化圈,双方在语言、风俗、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而这些都是双方必须要跨越的障碍。

这种高风险决定了涉外婚姻尽管浪漫,但是也具有很高的不稳定性。减少这种不确定性需要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减少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需要夫妻双方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专家认为,随着中国不断地开放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和外国交流的日益频繁和深入,跨国婚姻中无论“外男中女”还是“外女中男”都会继续上升,而过去那种用婚姻换“绿卡”的现象则会日益减少。(李康乐)

《北京晨报》2003年10月14日
 
上海涉外婚姻: 清一色沪女外男 老夫少妻居多 潘清 季明



在上海,如今每100对新婚夫妇中平均有3对是涉外婚姻,在中国各省区市中名列第一。
这一数字来自于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市民政局联手进行的上海涉外婚姻调查。这一调查显示,涉外婚姻在上海变得越来越寻常。

据统计,1996年至2002年的7年间,在上海登记的涉外婚姻超过2.1万对,平均每年3000对。这个数字比1980年增加了7倍多。

“每个工作日我们平均要为13对中外联姻的新人颁发结婚证书,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上海市民政局婚姻管理处处长周吉祥说。

在上海,涉外婚姻中的“那一半”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约有四成的境外新郎或新娘来自日本,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则分别为13%和5%。

“交往机会和文化认同程度是涉外婚姻发展的两个最基本因素,它们决定了上海涉外婚姻的特点,”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丁金宏说。

丁金宏认为,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涉外婚姻的不断增长,正是上海逐步对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结果。

本次调查揭示,20年前上海涉外婚姻几乎是清一色的“沪女外男”型,“老夫少妻”在其中占了很高比例。这与当时上海女性通过婚姻途径改善自身生活状况的动机密切相关。而近年来,上海涉外婚姻中男女双方年龄差距在逐渐缩小,而且平均每年有300位上海男性迎娶外籍新娘。

丁金宏说,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随着上海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市民素质的提高,上海涉外婚姻中出现了逐渐淡化金钱、国籍等非感情因素的趋势。

在涉外婚姻增多的同时,上海市民也在用日益宽容的态度看待跨越不同种族和文化的联姻。

几年前,上海市民姚庭来得知女儿姚蔚?要嫁给一个高鼻子的美国人时,心中多少有些异样的感觉。而眼下,用半生不熟的英文与“洋女婿”丹尼尔聊天,给不到半岁的混血小外孙换“尿不湿”,成了他最开心的事。

“尽管我们和丹尼尔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都有很多不同,但还是能找到很多彼此感兴趣的话题,”姚庭来说。他和妻子对这位“洋女婿”很满意。为了更方便沟通,老夫妇俩开始利用闲暇补习英语。

事实上,上海涉外婚姻中以往那种“结婚后就出国”的模式已经悄然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涉外婚姻当事人选择在上海工作和定居。上海市民政局婚姻管理处处长周吉祥说:“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这个城市的魅力。”
 
上海涉外婚姻20年大盘点:万里姻缘牵手各大洲



在华师大人口研究所和市民政局对20年来的涉外婚姻作了研究后,上海的涉外婚姻“白皮书”昨天终于露面。上海涉外婚姻中的境外女婿、洋媳妇几乎覆盖了全世界,1998年达到40个国家和地区,涉及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
据悉,在涉外婚姻中,日本人最受上海人的青睐,占境外人员总数的39.6%;占据第三位的是美国,占9.1%。还有几个相对集中的国家和地区是澳大利亚(6.1%)、香港(5.5%)、加拿大(3.9%)和欧洲(5.7%)。

值得一提的是,眼下本市的涉外婚姻正呈现三个特点:越来越多的上海小伙开始和洋妞牵手,初婚者不再会冒冒失失地选择涉外婚姻,精英阶层、再婚妇女日益成为外婚的主力军。

专家分析,这样的婚姻模式,有很多俗的东西在里面,反映了某些当事人的出国和经济利益动机。但持这些动机的人会稳中有降,随着上海开放化程度的增加,以及生活和工作在上海的外国人数量的快速增加,涉外婚姻会进一步健康发展。

 上海小伙娶洋妞 琴瑟相和

上海女孩嫁外国老公不是新鲜事,现在越来越多的上海小伙也娶了洋妞。1996-2002年期间,“中西合璧”的21000多对的新人中,洋媳妇有2331个。这些夫妻年龄比较接近,在20-49岁中间,男女的平均结婚年龄分别为36.7岁和35.8岁,显著小于2岁左右的国内平均婚龄差。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海女孩和外国新郎的结婚年龄差了10.5岁,其中有13%的夫妻是两代人,整整差了20岁。据悉,在涉外婚姻中,创下上海结婚纪录的是1996年的一对夫妇,两人相差54岁。结婚时,美国新郎已是一个81岁的老翁,而上海新娘仅27岁。专家分析,这反映了外方男性在经济社会地位上的明显优势,以至于上海女性放弃对对方年龄的挑剔。

精英阶层当主角 学历依托

上海涉外婚姻中,新郎新娘都是受教育程度很高的人。

在外男沪女婚姻中,外方人员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47.8%,与之匹配的上海女性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为23.8%,只相当于外方人员的一半。即便如此,这种学历结构也远远超过20-49岁上海妇女(大专以上学历占11.8%)的平均水平,属于上海“文化优势阶层”。

另外,沪男外女婚姻的夫妻双方受教育程度接近得多,上海男性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占37.4%(常住人口为14.6%),而且就大专以上学历比重来看,外方女性比上海小伙还稍稍占优。

专家分析,以往嫁外国人是一种时尚,而今已经大大不同了,越来越多的外国老板到上海来投资做生意,融入到上海这个城市中,真正能够接触到这部分人的上海人也多为白领,以及擅长外语的文化人士。

再婚女子想外嫁 存有隐忧

令人担心的是,涉外婚姻至今还存在隐患,在国外的中国人离婚率相当高。有资料显示,加拿大人和中国人结为夫妻的,离婚率为60%。1997年,日本丈夫和中国妻子离婚的占结婚人数的30%,日本妻子和中国丈夫离婚的占结婚人数的35%。这些数据说明了很多夫妇并不是为了婚姻而结婚的。

值得关注的是,初婚者已不再会冒冒失失地选择涉外婚姻,越来越多的再婚人士却选择了涉外婚姻,女方再婚的比例已占女性的40%。专家认为,加入到涉外婚姻的再婚者的结婚动机有些很值得怀疑,这对国内婚姻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威胁。
 
广州涉外婚姻中“洋媳妇”占三成



“我愿做广州人的媳妇!”一个外国女孩依偎在一个英俊的广州男孩肩上幸福地说。这是记者上周在广州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看到的动人一景。
据了解,随着广州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居住环境越来越理想,自愿嫁到广州来的外籍女士呈上升趋势,涉外婚姻双方的年龄差距也越来越小,更多地是看中彼此的综合条件,不再唯“钱”是图。

看中广州仔踏实肯干会疼人

现年26岁的罗琳来自加拿大,在某外资公司设立的中国广州分公司工作。在工作中,她对公司内一个勤奋、聪明的广州小伙子产生了好感,经过深入接触,她觉得该广州小伙子踏实、肯干,会疼惜人,经过一年的热恋,两人终于决定共结连理。

广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的谢志棠处长告诉记者,据初步统计,截至11月初,今年已经有1100多例涉外婚姻在市民政局作了登记,到年底估计将达到1200对-1300对,与往年相比有所上升。外籍女士在中国觅得如意郎君的更占了30%左右。其中嫁到广州的外籍女士不少是在广州经商或任教的。

涉外婚姻双方讲究情投意合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发现,办理涉外婚姻登记的双方在年龄上的差距已经慢慢缩小。而在以前,涉外婚姻双方的年龄差距非常明显,最大相差68岁!现在,涉外婚姻的双方一般会对彼此的文化水平、业务技术、个人品性、家庭等给予全盘考虑。

谢志棠处长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姻文化观念也在变化,现在涉外婚姻的新人们已经不单纯为了经济利益就嫁娶,而是讲究两人是否情投意合,彼此能否沟通。过去唯“钱”是图、年龄差距大的现象正悄悄地成为“过去时”。
 
中国的涉外婚姻更加看重人品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对外交流的增多,中国人开始理性地面对涉外婚姻及其所带来的问题。
过去人们提及“涉外婚姻”往往立刻想到“老夫少妻”。而如今,涉外婚姻中双方年龄差在5岁之内,看中外籍男方的人品、学识、性格的婚姻已上升到80%。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今年6月在上海民政局婚姻管理处登记涉外婚姻的20对新人中,有15对可谓年龄相当:女方个个都是大学学历,有较好的专业背景,外语交流上没有障碍。

专家指出,上海姑娘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完成高等教育,找到报酬优厚的工作。夫妻两人从相识到结合,完全出于双方内在条件的吸引,是上海这个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性提供了这种可能性。

与此同时,涉外婚姻的离婚率也有上升趋势。北京的一个法院今年上半年受理了20多起涉外婚姻离婚案。据介绍,这些案件大多女方是中国人,男方是外国人,双方一般不会为财产、房屋或者孩子争论不休,只想尽早结束没有感情的婚姻。而离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婚前了解不多,婚后聚少离多,感情交流较少,再加上不同国家的人在文化上和生活习惯上也存在着障碍。

著名侨乡广东省潮汕地区的女子过去常常迫于生活而嫁给外国人。随着经济的发展,2001年涉外婚姻由10年前的每年679对下降到每年135对。而今年汕头市涉外婚姻还不到30对。与此同时,汕头男子迎娶外国新娘的比例则占到了涉外婚姻的10%。
 
有很多“外国”人,是手持加拿大护照的中国移民光棍

他们是loser,回国骗MM
 
最初由 kathy 发布
有很多“外国”人,是手持加拿大护照的中国移民光棍

他们是loser,回国骗MM
同意!
真他妈的恶心:flamin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