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天都大的好消息!!!!!!!

小路

Medieval Hero
注册
2002-07-06
消息
7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中新网10月15日电 据新华网报道,15日9时42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
半年没看新闻了........
 
新华网记者现场报道 11点08分,北京航天指控中心指挥大厅大屏幕显示,航天员杨利伟开始在太空中进餐。杨利伟一边看书,一边用捏挤包装袋的方式享用这顿不寻常的午餐。
 
10月15日,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点整,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胡锦涛在酒泉发射中心观看发射时强调,“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标志着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初战告捷,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航天战线的同志们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的卓越功勋,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 林红梅)参加“神舟5号”海上应急救援的三艘救捞船目前已经完成任务返航。

  据交通部救捞局值班室值班人员介绍,“神舟5号”顺利发射升空后,根据指挥部指令,参加海上应急救援的三艘救捞船“北海102轮”、“德鲲轮”、“德意轮”完成任务返航。

  值班人员介绍说,部署海上应急救援的目的是,如果运载火箭或飞船出现故障,马上开展海上应急救生。救捞船必须在要求时间内完成救助航天员、搜索打捞返回舱的任务。“神舟5号”发射成功,海上应急救援圆满完成待命任务,三艘船胜利返航。

  “德意轮”全体船员向交通部救捞局值班室发来签名贺电,祝贺“神舟5号”发射成功。
 
中新网10月15日电 据新华网报道,10点31分,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喀什测控站监测区域,北京航天指控中心指挥大厅的左前方显示大屏幕上再次出现航天员杨利伟的清晰画面。

  舱内环境监测正常,地面指挥人员下达指令,允许航天员摘手套,解束缚带。

  报道说,航天员杨利伟随即执行指令,摘下手套,并解开系在膝盖下方的束缚带。从大屏幕上看,杨利伟的动作非常轻松熟练。



明天凌晨6时许,我们将见证神舟五号着陆的全过程。
 
新华网酒泉10月15日电(记者曹智、白瑞雪)“航天员在太空中吃什么,一日三餐如何搭配,我们都设计得非常科学。太空生活中,我们的航天员可以吃到中式饭菜。”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宿双宁介绍,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不仅可以吃到诸如八宝饭、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中式食品,饭后还可饮用一杯用中药和一些滋补品配制的饮料。

  宿双宁说,为了节省飞船的空间和发射时的有效载荷,航天员携带的航天食品必须尽可能地重量轻、体积小、营养好,而且不含残渣。食品必须符合失重条件下航天员生理改变的要求。航天飞行导致航天员骨钙丢失,肌肉萎缩,红细胞数量减少,因此,食品要针对失重环境可能导致的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的改变,对膳食的营养素作适当调整,包括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等。尽管中国载人航天首次飞行任务时间不长,航天员生理状态变化对食品成分的要求不太高,但都按长时间飞行做了设计。

  “航天员的菜单很丰富,有20余种食品可供选择。我们设计的食品,地面人员食用后都反映口感不错。”宿双宁说,原苏联和美国早期的航天飞行,将经过特殊加工的液体或半固体食品装在类似牙膏管的容器内,航天员进食时采用“嘴对嘴”的方式,通过一根导管将食品直接吸入口内。如今,随着包装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航天员的进食方法越来越接近地面。我国的航天食品通常制成一口大小的长方形、球形和方形等,如肉块、鱼块、点心块等,表面涂有一层可食的保护膜,航天员进食时一口一块,既方便简洁,又不会掉屑,可以避免食物碎屑散落在舱内飘浮。

  宿双宁说,载人飞船的航天食品是从地面携带上去的。目前,我们正在地面上进行在长期飞行的空间站中栽培可不经烹调直接食用的蔬菜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完)(来源:新华网)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

记住这名字吧,这名字将与加加林,阿母思特郎一样成为闪耀的名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