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0-15)
(联合早报网综合讯)“5、4、3、2、1……点火!”随着一阵地动山摇般的轰鸣,“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直刺苍穹,把一团桔红色的烈焰留在了秋日的大漠长空。今天上午9时整,中国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杨利伟进入神舟五号前,向大家挥手。
上午9时10分左右,飞船完成箭船分离,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从这一刻起,浩瀚太空迎来了第一位中国访客──杨利伟。上午9时34分,杨利伟发回报告,一切操作正常,感觉良好。
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载人航天发射。中国国家领导人胡锦涛、黄菊、吴官正和曹刚川、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了发射。中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在现场观看飞船发射时强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初战告捷,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航天战线的同志们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的卓越功勋,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总指挥宣布:发射顺利
上午9时42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正式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指挥控制大厅内一片沸腾。这是中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71次发射。
按预定计划,神舟飞船运行在轨道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
据了解,神舟飞船环绕地球运行14圈后,按飞船每90分钟绕地球飞行一圈计算,此次飞行预计为23个多小时,并将在预定地区即内蒙古着陆。轨道舱将留轨继续进行空间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
用于本次载人飞行的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构成,返回舱约6立方米,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载人飞船。“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起飞重量479.8吨,可靠性和安全性分别达97%和99.7%。
分布在国内外陆地和海域的9个测控站、4艘测量船对本次载人飞行实施跟踪测控,通过生理遥测参数和回传图像及话语通信,了解航天员的身体、生活和工作情况。
这次的太空之旅,意味着被誉为火箭故乡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州实现了太空梦
经过5年严格的训练,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都已具备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
从远古时代“嫦娥奔月”的传说到明朝年间万户的人类首次飞天尝试,中华民族造访太空的梦想与沧桑的历史一样悠远。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说:“这个梦想就要实现了!”
33年前,作为操作手的胡世祥在这里摁动火箭点火按钮,第一颗人造卫星顺利升空,中国从此揭开了航天活动的序幕。随着5年后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回收,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航天器返回技术的国家。
“这为实施载人航天奠定了基础。”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说,自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自主攻克了载人航天七大系统的一系列难题,并于1999年12月至2002年12月成功发射了4艘无人飞船。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处事低调
走进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之前,第一为升空的中国太空人杨利伟曾是一名有着1350小时强击机、歼击机飞行经验的空军飞行员。1998年杨利伟与另外13人一起,从1500多位现役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经过5年严格的训练,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都已具备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
杨利伟技术过硬、心理稳定,但处事低调。他也特别喜欢摆弄各种电器。
香港《文汇报》的报道说,有关人士透露,中国出征太空前三名候选人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水准不相上下,心理素质也都很好。他们三人虽然存在竞争,但关系非常和睦,没有不愉快的事发生。
报道说,杨利伟的父母10几天前来到北京航天城杨利伟的家中,并将家中有关杨利伟的照片带到北京,交给有关部门。目前,只有杨利伟的姐姐与弟弟还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老家,等待杨利伟实现飞天梦的喜讯。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的简介如下:
杨利伟,男,汉族,辽宁绥中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65年6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8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正团职,中校军衔,1992年、1994年两次荣立三等功。
杨利伟1987年毕业于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历任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员、中队长,曾飞过歼击机、强击机等机型,安全飞行1350小时,被评为一级飞行员,1996年起参加航天员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5年多的训练,他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光荣地被选拔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首飞梯队成员。
世界首女太空人赞扬中国壮举
世界首位女太空人特内斯克娃热情赞扬中国加入航天国家俱乐部的决心和愿望。
特内斯克娃1963年6月作为前苏联“东方6号”太空船指挥官上天3天,环绕地球48圈,成为世界首位女太空人。她的同胞加加林则早她2年上天,是世界首位太空人。
特内斯克娃提及中国即将发射神舟五号时说:“我们欢迎中国从事太空研究与开发的决心和愿望。”
她说,中国的太空人曾在俄罗斯卫星城接受数月严格的体能训练,经受高温、摆脱地球引力、失重和无引力状态下血液变稠令人不舒服等太空飞行模拟状况的考验。
(联合早报网综合讯)“5、4、3、2、1……点火!”随着一阵地动山摇般的轰鸣,“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直刺苍穹,把一团桔红色的烈焰留在了秋日的大漠长空。今天上午9时整,中国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杨利伟进入神舟五号前,向大家挥手。
上午9时10分左右,飞船完成箭船分离,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从这一刻起,浩瀚太空迎来了第一位中国访客──杨利伟。上午9时34分,杨利伟发回报告,一切操作正常,感觉良好。
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载人航天发射。中国国家领导人胡锦涛、黄菊、吴官正和曹刚川、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了发射。中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在现场观看飞船发射时强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初战告捷,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航天战线的同志们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的卓越功勋,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总指挥宣布:发射顺利
上午9时42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正式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指挥控制大厅内一片沸腾。这是中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71次发射。
按预定计划,神舟飞船运行在轨道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
据了解,神舟飞船环绕地球运行14圈后,按飞船每90分钟绕地球飞行一圈计算,此次飞行预计为23个多小时,并将在预定地区即内蒙古着陆。轨道舱将留轨继续进行空间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
用于本次载人飞行的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构成,返回舱约6立方米,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载人飞船。“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起飞重量479.8吨,可靠性和安全性分别达97%和99.7%。
分布在国内外陆地和海域的9个测控站、4艘测量船对本次载人飞行实施跟踪测控,通过生理遥测参数和回传图像及话语通信,了解航天员的身体、生活和工作情况。
这次的太空之旅,意味着被誉为火箭故乡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州实现了太空梦
经过5年严格的训练,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都已具备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
从远古时代“嫦娥奔月”的传说到明朝年间万户的人类首次飞天尝试,中华民族造访太空的梦想与沧桑的历史一样悠远。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说:“这个梦想就要实现了!”
33年前,作为操作手的胡世祥在这里摁动火箭点火按钮,第一颗人造卫星顺利升空,中国从此揭开了航天活动的序幕。随着5年后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回收,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航天器返回技术的国家。
“这为实施载人航天奠定了基础。”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说,自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自主攻克了载人航天七大系统的一系列难题,并于1999年12月至2002年12月成功发射了4艘无人飞船。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处事低调
走进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之前,第一为升空的中国太空人杨利伟曾是一名有着1350小时强击机、歼击机飞行经验的空军飞行员。1998年杨利伟与另外13人一起,从1500多位现役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经过5年严格的训练,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都已具备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
杨利伟技术过硬、心理稳定,但处事低调。他也特别喜欢摆弄各种电器。
香港《文汇报》的报道说,有关人士透露,中国出征太空前三名候选人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水准不相上下,心理素质也都很好。他们三人虽然存在竞争,但关系非常和睦,没有不愉快的事发生。
报道说,杨利伟的父母10几天前来到北京航天城杨利伟的家中,并将家中有关杨利伟的照片带到北京,交给有关部门。目前,只有杨利伟的姐姐与弟弟还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老家,等待杨利伟实现飞天梦的喜讯。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的简介如下:
杨利伟,男,汉族,辽宁绥中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65年6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8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正团职,中校军衔,1992年、1994年两次荣立三等功。
杨利伟1987年毕业于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历任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员、中队长,曾飞过歼击机、强击机等机型,安全飞行1350小时,被评为一级飞行员,1996年起参加航天员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5年多的训练,他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光荣地被选拔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首飞梯队成员。
世界首女太空人赞扬中国壮举
世界首位女太空人特内斯克娃热情赞扬中国加入航天国家俱乐部的决心和愿望。
特内斯克娃1963年6月作为前苏联“东方6号”太空船指挥官上天3天,环绕地球48圈,成为世界首位女太空人。她的同胞加加林则早她2年上天,是世界首位太空人。
特内斯克娃提及中国即将发射神舟五号时说:“我们欢迎中国从事太空研究与开发的决心和愿望。”
她说,中国的太空人曾在俄罗斯卫星城接受数月严格的体能训练,经受高温、摆脱地球引力、失重和无引力状态下血液变稠令人不舒服等太空飞行模拟状况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