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过客
至尊VIP
- 注册
- 2003-06-07
- 消息
- 5,902
- 荣誉分数
- 6
- 声望点数
- 0
来源:千龙新闻网
(来源:千龙新闻网)
据了解,中国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中学建立英语考级制度,目前,新的英语教材和英语考试等级标准己在酝酿中,今年暑假针对教师的培训也己启动。此次设立的英语等级标准最高为9级,要求掌握5000个英语词汇,是现在高中毕业生词汇标准的2倍多。高中生在毕业时英语要求达到7级,高考要求达到8级,掌握3500个词汇。高中毕业有必要掌握3500个词汇吗?
相比之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还算是幸运的,现在的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在还没有掌握多少汉语母语的时候就要学英语了,而这英语的学习将会一直贯穿他的整个学习生涯,甚至英语的影响会持续到他未来的工作、升迁乃至于一辈子的生活。从小学到研究生,只有英语是始终必考的科目;毕业后参加工作、晋职称、升职、应聘都离不开英语,如果英语不好,其他的业务再好,也难以出人头地。
英语在侵略我们的文化
街头随处可见的中英文招牌、名片上的中英文印刷、生意火爆的各种英语培训学校、人们口里时不时蹦出的英语单词……在“国际化”、“与国际接轨”的口号和招牌下,我国的语言和文化正在受着来自英语的严重侵略。
一些小学生不知道大禹治水的典故,却知道美国某总统的父亲砍樱桃树的故事;不知道中国的《九章算术》,却知道文艺复兴;不会写出一篇通顺的记叙文,却能用英文写信……
“所有的这些对我们母语的忽视和对千年文化认知的缺少,都是因为对英语的过度学习进而西方文化的过度入侵造成的。”某高中的申老师告诉记者,“我也曾经告诉过学生,在联合国,同样内容的文件,中文的最薄。也就是说中文博大精深,它能以最少的词汇包涵最广博的意义。但是,这种骄傲只是一瞬间的,下一节的英语课就会让学生把我的话忘得一干二净。”
英语在耗费我们的时间
学英语是需要语言环境的,没有语言环境,人们只能靠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枯燥的重复记忆,即使这样,取得的效果也并不好。
“我上自习从来不看别的,几乎就是在看英语。”刚从北师大经济系毕业的研究生小钟感慨万分,“可是我的听说能力还是不尽如人意。”
提起英语,一朋友十分感慨地说:“我那可怜的表姐,她考研究生,四次都是因为英语没有达到国家的标准分,而没有考上。每次她的总分都超过很多,专业课程更考到90分以上。虽然她第五次终于考上了,但事后一说起这件事情她就愤愤不平,这5年时间里她几乎用了80%的时间来攻克英语,如果她把这些时间拿出来研究专业知识,她认为将会获得更大的收获。”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海兵对人们学习英语的时间做了成本分析,他说,对绝大多数完成了9年制义务教育的人而言,在目前学科细分化环境下,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精通或专长数门学科的。在假定各个基本学科同样的学习成本(时间)条件下,一个人用于外语课的时间多一些,必然会使用于其他学科的时间减少,如果外语的学习成本高于其他学科,则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必然会受到严重挤压。结果是不可能既精通外语又精通其它课程。如此,违反了经济学中分工原理,必然降低学习效率及今后的专业劳动生产率。
(来源:千龙新闻网)
据了解,中国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中学建立英语考级制度,目前,新的英语教材和英语考试等级标准己在酝酿中,今年暑假针对教师的培训也己启动。此次设立的英语等级标准最高为9级,要求掌握5000个英语词汇,是现在高中毕业生词汇标准的2倍多。高中生在毕业时英语要求达到7级,高考要求达到8级,掌握3500个词汇。高中毕业有必要掌握3500个词汇吗?
相比之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还算是幸运的,现在的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在还没有掌握多少汉语母语的时候就要学英语了,而这英语的学习将会一直贯穿他的整个学习生涯,甚至英语的影响会持续到他未来的工作、升迁乃至于一辈子的生活。从小学到研究生,只有英语是始终必考的科目;毕业后参加工作、晋职称、升职、应聘都离不开英语,如果英语不好,其他的业务再好,也难以出人头地。
英语在侵略我们的文化
街头随处可见的中英文招牌、名片上的中英文印刷、生意火爆的各种英语培训学校、人们口里时不时蹦出的英语单词……在“国际化”、“与国际接轨”的口号和招牌下,我国的语言和文化正在受着来自英语的严重侵略。
一些小学生不知道大禹治水的典故,却知道美国某总统的父亲砍樱桃树的故事;不知道中国的《九章算术》,却知道文艺复兴;不会写出一篇通顺的记叙文,却能用英文写信……
“所有的这些对我们母语的忽视和对千年文化认知的缺少,都是因为对英语的过度学习进而西方文化的过度入侵造成的。”某高中的申老师告诉记者,“我也曾经告诉过学生,在联合国,同样内容的文件,中文的最薄。也就是说中文博大精深,它能以最少的词汇包涵最广博的意义。但是,这种骄傲只是一瞬间的,下一节的英语课就会让学生把我的话忘得一干二净。”
英语在耗费我们的时间
学英语是需要语言环境的,没有语言环境,人们只能靠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枯燥的重复记忆,即使这样,取得的效果也并不好。
“我上自习从来不看别的,几乎就是在看英语。”刚从北师大经济系毕业的研究生小钟感慨万分,“可是我的听说能力还是不尽如人意。”
提起英语,一朋友十分感慨地说:“我那可怜的表姐,她考研究生,四次都是因为英语没有达到国家的标准分,而没有考上。每次她的总分都超过很多,专业课程更考到90分以上。虽然她第五次终于考上了,但事后一说起这件事情她就愤愤不平,这5年时间里她几乎用了80%的时间来攻克英语,如果她把这些时间拿出来研究专业知识,她认为将会获得更大的收获。”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海兵对人们学习英语的时间做了成本分析,他说,对绝大多数完成了9年制义务教育的人而言,在目前学科细分化环境下,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精通或专长数门学科的。在假定各个基本学科同样的学习成本(时间)条件下,一个人用于外语课的时间多一些,必然会使用于其他学科的时间减少,如果外语的学习成本高于其他学科,则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必然会受到严重挤压。结果是不可能既精通外语又精通其它课程。如此,违反了经济学中分工原理,必然降低学习效率及今后的专业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