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大婶们,联合国的饭怎么准备

不会都吃完了吧?还有剩吗?我是帮村长,何叔他们问:shy:
北美的还没走呢,还打球呢:crying:出乎意料的是都不能吃,买的锅贴什么的都没做,你带小小地主来:zhichi:他们让我下去接着打,我都残了:crying:
 
一个小小的聚会,从发起到现在颇有感触。因为也许会踩着谁谁谁的尾巴就不展开讨论了。自己悟去吧
关键是你自己是否会悟出点儿什么。
 
德裔的是法语班的从来没一起学习过但周末一起打羽毛球。这个孩子就是那种学习好的同时有各种各样朋友的人,友善有礼貌亲和力特强。其他的都是各种课一个班的。整个亚裔的和北美的这帮平时没有任何交集。所以儿子想尝试一下他的两个不同圈子的能否玩到一起。我和他们一起玩也顺便观察了,确实是不同的圈子有不同的特质,这和谁歧视谁没任何关系。圈子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关系,不是靠刻意去维持的。
您这是培养领导人和政治家啊。
 
您这是培养领导人和政治家啊。
来加几年,接触过老海华、新移民和白人,都是分圈子的,和国内一样。孩子们没深入接触过,都是他的好朋友,娃想找个机会都请来一起嗨。孩子们都很单纯,本质几乎一览无余。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他们已经快成人了有思想了根本不傻。但一个party就能看出其中的差距包括家教、社交礼仪、包容性还有我们没有想到但他们中间的孩子自己感到的“阶层”差距:shy:。举几个例子:有一人孩子一会说来一会说不来,我们不知道怎么回事到底有什么难处,玩的时候不经意跟娃说“你们(指娃和那些白人孩子)是某某某地区的kid,我们(指他们亚裔的)是某某某地区的kid:((我们真没想到这一点);白人孩子包括黎巴嫩的一进门,跟我握手、介绍自己,走时每个人一次又一次感谢我的招待和难忘的夜晚,后来才知道,他们在来之前反复练习我的中文名字。亚裔的几乎一水儿进来时候跟我连个招呼不打(以为不好意思),玩了几小时了吧,走的时候两个连看你都没看你就走了。白人孩子都留宿了,早餐我做的炒米饭(他们平时可能就一个面包一杯牛奶),他们吃不下,为了不让我失望,他们商量好,这个要把汤喝完,那个要把米饭吃完,以表示做的饭特别好,实在是他们吃不下(聚会结束后娃说的)。打球的时候,白人孩子是核心(其实都不会打),为了让他们一起玩,我轮流带着想打又不敢上场的亚裔和打的特差的孩子,给他们分组,调动整个场面的气氛。孩子们跟娃说”your mum is the center of our hype"。我儿子也是穿插在他们中间。就是这样,最后还是分的圈子:(娃的体会就是:以后还是分圈子请:(
 
最后编辑:
经常和这里的老师、前辈们探讨国外的生活包括育儿经,也愿意分享我们这个家庭在这里成长和融入的点点滴滴,希望和参与的各位父老乡亲交换意见共同进步。真心感谢各位大叔大婶热情介绍食物帮助我办好聚会(的确没经验):good::good:。孩子从4年前办生日聚会没什么人来到这次办party大家踊跃参加,我很高兴看到他一步步成长,一步步融入学校、融入同学、融入社会,这也是他交的一份社交答卷,我给他100分。也希望看帖的有孩子的家长从中看出点什么,帮助到自己的娃。
 
经常和这里的老师、前辈们探讨国外的生活包括育儿经,也愿意分享我们这个家庭在这里成长和融入的点点滴滴,希望和参与的各位父老乡亲交换意见共同进步。真心感谢各位大叔大婶热情介绍食物帮助我办好聚会(的确没经验):good::good:。孩子从4年前办生日聚会没什么人来到这次办party大家踊跃参加,我很高兴看到他一步步成长,一步步融入学校、融入同学、融入社会,这也是他交的一份社交答卷,我给他100分。也希望看帖的有孩子的家长从中看出点什么,帮助到自己的娃。
看出来了,要积极和本地白娃交朋友!当然也要团结其他族裔的,帮助他们进步。
 
来加几年,接触过老海华、新移民和白人,都是分圈子的,和国内一样。孩子们没深入接触过,都是他的好朋友,娃想找个机会都请来一起嗨。孩子们都很单纯,本质几乎一览无余。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他们已经快成人了有思想了根本不傻。但一个party就能看出其中的差距包括家教、社交礼仪、包容性还有我们没有想到但他们中间的孩子自己感到的“阶层”差距:shy:。举几个例子:有一人孩子一会说来一会说不来,我们不知道怎么回事到底有什么难处,玩的时候不经意跟娃说“你们(指娃和那些白人孩子)是某某某地区的kid,我们(指他们亚裔的)是某某某地区的kid:((我们真没想到这一点);白人孩子一进门,跟我握手、介绍自己,走时每个人一次又一次感谢我的招待和难忘的夜晚,后来才知道,他们在来之前反复练习我的中文名字。亚裔的几乎一水儿进来时候跟我连个招呼不打(以为不好意思),玩了几小时了吧,走的时候两个连看你都没看你就走了。白人孩子都留宿了,早餐我做的炒米饭(他们平时可能就一个面包一杯牛奶),他们吃不下,为了不让我失望,他们商量好,这个要把汤喝完,那个要把米饭吃完,以表示做的饭特别好,实在是他们吃不下(聚会结束后娃说的)。打球的时候,白人孩子是核心(其实都不会打),为了让他们一起玩,我轮流带着想打又不敢上场的亚裔和打的特差的孩子,给他们分组,调动整个场面的气氛。孩子们跟娃说”your mum is the center of our hype"。我儿子也是穿插在他们中间。就是这样,最后还是分的圈子:(娃的体会就是:以后还是分圈子请:(
还真是。不少华裔和亚裔在社交的培养比较欠缺,光顾push学习了。
出了社会混往往不明白管自己的老板明明技术比自己菜却能管自己。殊不知交往应酬协调也是很重要的能力啊。
 
亚裔孩子是应该多培养社交能力。上次某个交友网站统计各个族裔的受欢迎程度,亚裔女和白男最受欢迎,亚裔男和黑女垫底:(
 
看出来了,要积极和本地白娃交朋友!当然也要团结其他族裔的,帮助他们进步。
在我的脑海里,我从不看高谁也不会看低谁,你官比我大多了,我照样不卑不亢的跟你说话;你就一工人,我照样鞠躬感谢人家的帮助。因为我内心充满自信。都不会打球,白人孩子就敢冲,一个跟我儿子赌,打6场只要赢1场,我儿子给他10块钱。也许在国人眼里,这么小就堵,不是好孩子;就你这水平也敢叫板?。。。。这也是他们的文化:我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也敢冲(热狗大哥爬藤精神)。其中几个孩子给我印象特别深,别看学习成绩不是特好,其中包括黎巴嫩,可以用两个“最”来形容他“最有看法的、最有深度”的孩子。反面典型就不说了。
 
亚裔孩子是应该多培养社交能力。上次某个交友网站统计各个族裔的受欢迎程度,亚裔女和白男最受欢迎,亚裔男和黑女垫底:(

那是咱们第一代老移拖后腿了。
我接触过一些新来的小留,自信和修养都很不错。
 
亚裔孩子是应该多培养社交能力。上次某个交友网站统计各个族裔的受欢迎程度,亚裔女和白男最受欢迎,亚裔男和黑女垫底:(
我不敢多说,就是怕踩到谁的尾巴:(我儿子也是华人,而且是半截子来的,为什么他能从刚来时没人搭理慢慢有了朋友,慢慢有了group,慢慢变成各group的灵魂人物?他总是跟我说他现在在学校怎么怎么牛,一个聚会我就能评判他,成,没问题了:shy:
 
还真是。不少华裔和亚裔在社交的培养比较欠缺,光顾push学习了。
出了社会混往往不明白管自己的老板明明技术比自己菜却能管自己。殊不知交往应酬协调也是很重要的能力啊。
再举个例子,这里我也参加了不少华人pot-luck,包括我家里请客。大人都特别懂事,但孩子真不敢恭维。举几个例子:大人还没落座呢,孩子就爬上桌自己动手吃上了,大人在一边连制止都不制止(我家绝不可能有这事,包括你应该在桌子上坐的位置);请过几次客,你给他们吃着吃那,没孩子说谢谢,没孩子临走表示感谢(好像应该应份的,上次连我妈都气的够呛)。当然也有我们去串门,孩子懂得迎来送往礼节的,但不多:(
 
最后编辑:
那是咱们第一代老移拖后腿了。
我接触过一些新来的小留,自信和修养都很不错。
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留下来扎根了,我也接触过,感觉最大的一点就是:自信。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