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3-04-25
- 消息
- 4,681
- 荣誉分数
- 1,627
- 声望点数
- 323
我记得若干年前我老大那会,是不公布考试成绩的,就直接给个录取结果或者waiting list排在哪,现在公布成绩了,反而争议大了,还不如要么各项评估结果全公布,要么考核评估都不公布包括成绩
其实也没那么邪乎,至少知道那些录取和没录取的孩子们在课外活动和其它能力上其实没有什么太大差别,现在的孩子们大部分在这点上谁也不会输给谁,老师的推荐信就不知道,因为也不公开
我觉得的确是有那么点运气因素和学校分布录取上的因素的,但是这个也没办法,也找不到比目前更好的录取和评估方法了,能做到多数公平就不错了,无法十全十美
IB的教育方针是好的,有益的,虽然不一定适合每各孩子,即使录取进去的孩子也不是都有能力吸取到那个精髓最后也只能是几年苦苦陷在分数的旋涡中挣扎(这个只能怪加拿大大学录取没有统考分数做参考),不过顶着锅盖说,不是每个家长和孩子都象小地主家那样真的完全领会了那种教育的精髓(看小地主家在群里的发言一直蔓佩服的),也有就是直接很功利的目的(这当然也没什么可指责的),比如想好了读个pre就回其它高中拿高分,还有请人代写申请的呢。。。。
也许增加面试或者申请问题/essay以考试的形式当堂写会更真实客观?但这个工作量太大了
自己的孩子怎么样家长最清楚,不必纠结
其实也没那么邪乎,至少知道那些录取和没录取的孩子们在课外活动和其它能力上其实没有什么太大差别,现在的孩子们大部分在这点上谁也不会输给谁,老师的推荐信就不知道,因为也不公开
我觉得的确是有那么点运气因素和学校分布录取上的因素的,但是这个也没办法,也找不到比目前更好的录取和评估方法了,能做到多数公平就不错了,无法十全十美
IB的教育方针是好的,有益的,虽然不一定适合每各孩子,即使录取进去的孩子也不是都有能力吸取到那个精髓最后也只能是几年苦苦陷在分数的旋涡中挣扎(这个只能怪加拿大大学录取没有统考分数做参考),不过顶着锅盖说,不是每个家长和孩子都象小地主家那样真的完全领会了那种教育的精髓(看小地主家在群里的发言一直蔓佩服的),也有就是直接很功利的目的(这当然也没什么可指责的),比如想好了读个pre就回其它高中拿高分,还有请人代写申请的呢。。。。
也许增加面试或者申请问题/essay以考试的形式当堂写会更真实客观?但这个工作量太大了
自己的孩子怎么样家长最清楚,不必纠结
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