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D高中生夏令营同步报道

top 0.1%就干这个?当然如果学生本来就想当医生, 那是挺好的事情。不过很难想象, 一个国家什么top 0.1%就这种见识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top 0.1%的精英肯定是天天吃饺子喝功夫茶:shy:
 
曾经有一个朋友,孩子6岁时学国际象棋,每年都有比赛,别人都想到年龄小的组别,但他每次都报名大两岁那组。问过原因,他的说法就是从来没想过孩子从事这项职业,就是为了让孩子承受失败。
暂时的失败和成功需要相辅相成
 
最后编辑:
各位达人, 有没有军事体育的夏令营?

越野跑拉练,负重,游泳,野外扎营过夜,射击,搏击。。。。
 
各位达人, 有没有军事体育的夏令营?

越野跑拉练,负重,游泳,野外扎营过夜,射击,搏击。。。。
cadet你居然没听说过:shale:
 
各位达人, 有没有军事体育的夏令营?

越野跑拉练,负重,游泳,野外扎营过夜,射击,搏击。。。。
您这是要干哈呀?让担架组的最后给抬出来?:D
 
您这是要干哈呀?让担架组的最后给抬出来?:D

高标准,严要求,又红又专。:cool:

至少要有扛背着女朋友走5公里CROSS COUNTRY的体能吧。:)

各位达人,可以回家试试,老公扛着老婆,男生背女生能走多少米???? :cool:

MarineTraing001.jpg
MarineTraing003.jpg
MarineTraing004.jpg
MarineTraing005.jpg
MarineTraing006.jpg
MarineTraing007.jpg
 
我已经体会到这个,这其实是把焦虑传递给孩子了,主要是不利于他们心里成长。
不是说这里的香蕉都是“go away,leave alone,外国式儿的吗?不是说牛蛙都是天然的吗?:D那怎么传递焦虑并不利于他们成长,人家都不跟你交流,没传递渠道啊:shy:
 
家长群除了个别像小地主像丽处这样主动分享的,其他的一堆潜伏抄笔记的,大批牛娃爹妈也从不啍声说是低调做人:crying:
很少入群,就几个家庭厨房的群订餐使。但听说村里有各种各样的家长群(初高中、婴幼儿的:D),我觉得可能是都是实名吧,为了避免不同观点的争论甚至打架,大家都不爱支声。
 
昨天实在太晚了,就在刚才针对您这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又专题采访了咱们新一代,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和准备怎么做的
问答篇---新一代的视角与思考(三)
问“一字不差转述了您的这个帖子,你怎么看待阶级和阶层和所选道路的关系问题”---答“这个社会充满了阶级和阶级之间的斗争,不是只有商科才有阶级,学医的不是也在混圈子吗?工程师也有草根工程师,也有厉害的工程师。阶级这个东西是靠自己一步步奋斗出来的,不是说你出生在什么阶级就只能干你这个阶级能干的事。当然我还很年轻,可能对世界的看法还比较乐观,反正从我的角度想是这么想的。’
问”转述@offimits 的帖子‘----答“在英文课上相信所有家里的孩子都读过类似于这样的著作--关于美国梦的破碎,就是大家发现努力不会改变你的阶级,出生在什么阶级就会固化在什么阶级,确实是这么回事,但这不代表你在富人圈里就不能干穷人的事,你越这么干,阶级越会固化’
问”如果你就是生活在屌丝阶级,你觉得你靠什么实现自己的阶级流动‘----答“如果谁问我这问题,我只能说你问的太长远了。我能保证的是我的每一步走的很踏实,在短期目标内选择一条正确的路而不是多么疯狂。你问我怎么打破阶级固化,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干的,第二点这也无法预测,有些人能打破,有些人就打不破,这没有规律,谁幸运谁上,谁不幸运谁徘徊’,这里的问题我觉得都是大人应该考虑的问题,不是我这么大孩子需要考虑的事情,我活那么大岁数了吗?我没法感受到大人眼里的世界,对于我们来讲,我们需要考虑的是短期目标内自己能够干好的事,一步步往上走,我们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机遇和挫折,这不是我们自己能掌控的。如果你一定要个肯定的答案,一定是一个孩子对未来欢乐的梦想。这样的结论你爱听吗?

人的选择离不开客观物质和社会条件。打开窗户说亮话吧,如果各位把你从中国或别的地方挣得钱(比如美国,新加坡,巴拿马等)剔除,就只靠在这里加拿大挣的。你会希望或给孩子的是啥建议呢?

如果把从别地带过来的北京四合院,深圳南山套房,上海陆家嘴汤臣一品,香港中环等值的带过来,你还会鼓动孩子走蓝翔么?要是我,那就孩子想学啥就学啥,哲学,音乐,历史,人文。。。。。。。。藤校中的文科相对于理工类还是很容易进的,只要银子足够多。

曾经有个西人邻居是CXO级别的,孩子就普通教会高中,根本不需要去我们这里说的几个好高中,,数学75,英语80, 足矣。PARTY不断。高中就有人安排实习,以后上个普通的大学的非热门专业,以后照样走管理者路线和方向,蓝翔名校的以后也就给人赔笑脸,拎包。汇报工作。村民有这样的资源和背景么?
 
最后编辑:
孩子曾经被学校推荐Quarms,没有能够进入面试阶段,来往邮件里没有提及每一轮有多少人进入,只知道最后是40选一,很好奇你们是怎么知道每一轮进入的人数的?
稍微更正一下信息:第一轮申请文书,简历, 200 人进入下一轮, 第二轮两篇作文。 40人进入面试。面试是医学院MMI and Panel interview. 只是因为是高中生,问题会适合高中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