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鄙视链,看看你家娃是怎么过暑假的

每天一个苹果,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苹果才是最高端的,比安卓好多了:rolleyes::buttrock:
土豪,我们都是几年才一个苹果。拿着都不舍得吃,过几年都烂掉了。
 
每天一个苹果,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苹果才是最高端的,比安卓好多了:rolleyes::buttrock:

APPLE现在都涨价了,原来0.99 一磅,现在1.99一磅,咱经济营养月预算又要调整啦。:eek:
 
我的第一观点是,这是父母对未来不确定的性的表现。我们正处于一个急速变化的时代。你所列的上述行业,从高端到低端,在未来二十年估计一半会消失。我们下一代面对的不是失业而是失去行业。继而导致,父母觉得自己的经验将无法成为他们的经验。因此,这个不确定性压力转换成为对孩子疯狂教育的投资。再加上技术和资金的条件,使之成为可能。这个趋势是全球的,无论中外。

我的第二个观点,中国父母这一代和西方同代人不一样。过去三十年是中国阶级形成,而教育是重要的阶级分层的工具。因此,经济学角度看,中国父母认为,投资教育是最有效率的阶层上升的方式。
爬完这高楼, 就感觉这里的虎爸虎妈多啊, 我有种回到中国的感觉。

学习, 义工, 打工, 课外活动等都是娃要兼顾的地方,根据每个娃不同的目标方向,父母可选择一些适合的活动推荐给娃。我觉得只要是适合娃的,对娃有帮助的,都是最好的。根本不需要存在鄙视链。夏天打工娃的收获不见得就少于夏天欧洲游或者豪华夏令营。

从职业大类来看, 医, 牙无疑是在最高端, 其它的各种 engineering(CS), 商科,文科其实都差不多(当然,硅谷和花街高一档)。做会计,中小学老师和码工都是一份专业工作, 无论从社会地位或收入都在一个档次上。华人二代只要认真努力,都会在社会上有不错的立足。虎爸虎妈有时过于焦虑了。
 
我的第一观点是,这是父母对未来不确定的性的表现。我们正处于一个急速变化的时代。你所列的上述行业,从高端到低端,在未来二十年估计一半会消失。我们下一代面对的不是失业而是失去行业。继而导致,父母觉得自己的经验将无法成为他们的经验。因此,这个不确定性压力转换成为对孩子疯狂教育的投资。再加上技术和资金的条件,使之成为可能。这个趋势是全球的,无论中外。

我的第二个观点,中国父母这一代和西方同代人不一样。过去三十年是中国阶级形成,而教育是重要的阶级分层的工具。因此,经济学角度看,中国父母认为,投资教育是最有效率的阶层上升的方式。
欢迎领导视察工作:jiayou:您发的每个帖子我都会读两遍,就是不怎么出现在我们教育贴中。请给出确切的指导意见:做为个体在这么多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怎么安身立命:zhichi:
 
最后编辑:
我的第一观点是,这是父母对未来不确定的性的表现。我们正处于一个急速变化的时代。你所列的上述行业,从高端到低端,在未来二十年估计一半会消失。我们下一代面对的不是失业而是失去行业。继而导致,父母觉得自己的经验将无法成为他们的经验。因此,这个不确定性压力转换成为对孩子疯狂教育的投资。再加上技术和资金的条件,使之成为可能。这个趋势是全球的,无论中外。

我的第二个观点,中国父母这一代和西方同代人不一样。过去三十年是中国阶级形成,而教育是重要的阶级分层的工具。因此,经济学角度看,中国父母认为,投资教育是最有效率的阶层上升的方式。

与你相同的观点是娃的教育很重要。 但我认为不是越豪华越舍得砸钱就是好教育, 要对娃进行适合娃目标的教育投资。比如: 娃以后想往数学(含 CS) 方向努力, 那么刷些题,参加些竞赛就很好, nerd 一点没有关系。 如果目标是往健康行业(医,牙,药等), 那么凡是能提高娃 EQ (沟通能力,领导力)的活动都很好,参加竞赛就是浪费时间。

另外, 不认同未来 20 年有一半行业会消失。 未来科技的发展会有写辅助人的技术设备出现, 提高或取代部分职位是可能的。 但健康行业(health), 工程(engineering), 商业(Comm), 老师等行业是人类几百上千年的日常活动, 无论科技如何发展, 都会存在。
 
与你相同的观点是娃的教育很重要。 但我认为不是越豪华越舍得砸钱就是好教育, 要对娃进行适合娃目标的教育投资。比如: 娃以后想往数学(含 CS) 方向努力, 那么刷些题,参加些竞赛就很好, nerd 一点没有关系。 如果目标是往健康行业(医,牙,药等), 那么凡是能提高娃 EQ (沟通能力,领导力)的活动都很好,参加竞赛就是浪费时间。

另外, 不认同未来 20 年有一半行业会消失。 未来科技的发展会有写辅助人的技术设备出现, 提高或取代部分职位是可能的。 但健康行业(health), 工程(engineering), 商业(Comm), 老师等行业是人类几百上千年的日常活动, 无论科技如何发展, 都会存在。
很多家长都注重链条上各方面的均衡培养,尤其这里的娃。看到的多数家长都是针性的做课外补充。行业性颠覆的时代,娃这代肯定赶上了,最快10年后(以现在高中生为样本,毕业出来就会赶上),也许20年,超不过30年:shy:各行业首先淘汰的是低端工种,简单工作,然后中端。老师这行业现在已经有网上教学了,以后会越来越多的被网络替代。健康行业方面,看了一篇文章,也许会在我们老的时候有机器人看护,远程诊断等:shy:商业方面,无论从模式还是具体操作,都是变化最快最晕的一个行业。大规模机器人替代的时代,唯一还不容易被替代的就是人类的情感,沟通(art方向)等软实力方面的(马云观点)
 
与你相同的观点是娃的教育很重要。 但我认为不是越豪华越舍得砸钱就是好教育, 要对娃进行适合娃目标的教育投资。比如: 娃以后想往数学(含 CS) 方向努力, 那么刷些题,参加些竞赛就很好, nerd 一点没有关系。 如果目标是往健康行业(医,牙,药等), 那么凡是能提高娃 EQ (沟通能力,领导力)的活动都很好,参加竞赛就是浪费时间。

另外, 不认同未来 20 年有一半行业会消失。 未来科技的发展会有写辅助人的技术设备出现, 提高或取代部分职位是可能的。 但健康行业(health), 工程(engineering), 商业(Comm), 老师等行业是人类几百上千年的日常活动, 无论科技如何发展, 都会存在。
同意你说的“不是越豪华越舍得砸钱就是好教育, 要对娃进行适合娃目标的教育投资”。我还要补充一点的是往哪方向努力要看娃的客观条件,EQ IQ双高当然好,只有一个高那就有方向局限。EQ IQ双不高,也别和自己和自己娃太较劲了,快乐教育就挺好。后天训练能有所改观,但是不起决定性作用。
 
很多家长都注重链条上各方面的均衡培养,尤其这里的娃。看到的多数家长都是针性的做课外补充。行业性颠覆的时代,娃这代肯定赶上了,最快10年后(以现在高中生为样本,毕业出来就会赶上),也许20年,超不过30年:shy:各行业首先淘汰的是低端工种,简单工作,然后中端。老师这行业现在已经有网上教学了,以后会越来越多的被网络替代。健康行业方面,看了一篇文章,也许会在我们老的时候有机器人看护,远程诊断等:shy:商业方面,无论从模式还是具体操作,都是变化最快最晕的一个行业。大规模机器人替代的时代,唯一还不容易被替代的就是人类的情感,沟通(art方向)等软实力方面的(马云观点)
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是个永恒的题目,过去,现在,将来都在发生, 但我们很难预测出某个行业,某个工作未来会如何。比如,十多年前, 医生院学生就在谈论Radiology医生以后会失业, 但现在医学院仍在招生。我猜测以后会有某些辅助 AI 帮医生看片, 但Radiology医生依旧存在。 又比如, 美国某些医院药房可以机器自动取药分药, 但药剂师仍在这家医院工作。

做为父母, 最主要的是培养娃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 有了这,不论在以后哪行哪业,都能跟上时代和科技的步伐。在我认识的牛蛙中, 基本没有上补习班的(因为不需要), 因为他们都有自己一套的学习方法。
 
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是个永恒的题目,过去,现在,将来都在发生, 但我们很难预测出某个行业,某个工作未来会如何。比如,十多年前, 医生院学生就在谈论Radiology医生以后会失业, 但现在医学院仍在招生。我猜测以后会有某些辅助 AI 帮医生看片, 但Radiology医生依旧存在。 又比如, 美国某些医院药房可以机器自动取药分药, 但药剂师仍在这家医院工作。

做为父母, 最主要的是培养娃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 有了这,不论在以后哪行哪业,都能跟上时代和科技的步伐。在我认识的牛蛙中, 基本没有上补习班的(因为不需要), 因为他们都有自己一套的学习方法。
每次工业革命浪潮来临前,都会有几十年积蓄期,好比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科技也进步,慢慢渗透到老百姓的生活中,但没有形成颠覆式的局面。未来10年不好说,比如说我们小时候,汽车驾驶员不但是个职业而且还是比较吃香的职业,等九十年代人人都开始拿驾照了,驾驶员的就业市场开始萎缩,专业司机基本集中在出租车行业。2000年开始,各单位的司机都要转岗,因为不需要,2010年开始,出租司机开始被滴滴等拼车挤占,再过10年无人驾驶时代来临,就基本没司机这行业了。跟英国工业化革命中,汽车代替马车是一个道理,也大概40-50年完成整个行业转换。这只是个例子,各行业被替代的时间不同但我觉得趋势相同,时间更会快,因为现在已经是趋势的尾端,不是孕育新事物的开始阶段。
和您想法一样,软实力的培养在这种时代会更重要。上不上补习班只是技术细节问题,需要就上,不需要就不上,因人而异。
 
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是个永恒的题目,过去,现在,将来都在发生, 但我们很难预测出某个行业,某个工作未来会如何。比如,十多年前, 医生院学生就在谈论Radiology医生以后会失业, 但现在医学院仍在招生。我猜测以后会有某些辅助 AI 帮医生看片, 但Radiology医生依旧存在。 又比如, 美国某些医院药房可以机器自动取药分药, 但药剂师仍在这家医院工作。

做为父母, 最主要的是培养娃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 有了这,不论在以后哪行哪业,都能跟上时代和科技的步伐。在我认识的牛蛙中, 基本没有上补习班的(因为不需要), 因为他们都有自己一套的学习方法。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给孩子做出榜样是父母的首要责任。如果父母不努力提高自己,而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所谓的推孩子上了,就是本末倒置。
靠外力推动即使达到一定高度,也难有大的发展而且人生也会很累。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给孩子做出榜样是父母的首要责任。如果父母不努力提高自己,而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所谓的推孩子上了,就是本末倒置。
靠外力推动即使达到一定高度,也难有大的发展而且人生也会很累。
我觉得是:父母、学校氛围(老师、同伴)、所处的生存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每次工业革命浪潮来临前,都会有几十年积蓄期,好比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科技也进步,慢慢渗透到老百姓的生活中,但没有形成颠覆式的局面。未来10年不好说,比如说我们小时候,汽车驾驶员不但是个职业而且还是比较吃香的职业,等九十年代人人都开始拿驾照了,驾驶员的就业市场开始萎缩,专业司机基本集中在出租车行业。2000年开始,各单位的司机都要转岗,因为不需要,2010年开始,出租司机开始被滴滴等拼车挤占,再过10年无人驾驶时代来临,就基本没司机这行业了。跟英国工业化革命中,汽车代替马车是一个道理,也大概40-50年完成整个行业转换。这只是个例子,各行业被替代的时间不同但我觉得趋势相同,时间更会快,因为现在已经是趋势的尾端,不是孕育新事物的开始阶段。
和您想法一样,软实力的培养在这种时代会更重要。上不上补习班只是技术细节问题,需要就上,不需要就不上,因人而异。
马术是贵族运动。将来会开车也是一个贵族的必修课。:buttrock::buttrock: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