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3-09-30
- 消息
- 79,618
- 荣誉分数
- 23,495
- 声望点数
- 1,373
这个问题我没有想过那你给大家说说为了啥?

这个问题我没有想过那你给大家说说为了啥?
是被仁波切摸过吗?膜拜!这是学术界牛蛙楷模!我们小屌就算了,最多学校里读八年,别人给摸过顶,活兔子爱折腾的性格,不适合研究学问
你家公子也是个牛娃。具体牛到哪一级那倒是见人见智。膜拜!这是学术界牛蛙楷模!我们小屌就算了,最多学校里读八年,别人给摸过顶,活兔子爱折腾的性格,不适合研究学问
避开这“五大坑”才能教育出优秀孩子 | 独家专栏你家公子也是个牛娃。具体牛到哪一级那倒是见人见智。
五大坑指向一个字:孩子赌一把避开这“五大坑”才能教育出优秀孩子 | 独家专栏
Jun老师 • 2018-10-11 11:02
摘要: 教育这个过程,家长要做的不是拿一把剪刀,粗暴地将孩子“修剪”成最好的模样,而是陪同孩子寻找自己。
![]()
【本专栏系硅谷教育机构 7EDU 创始人刘君在钛媒体开设的独家专栏,专注于赴美留学行业和教育方法论。】
钛媒体注:本文系钛媒体独家企业家专栏的第二篇。作者刘君女士是资深留学教育工作者,在北美创办了 K12 在线教育公司 7EDU。十多年的境外教学生涯,让她拥有了一套独特的“方法论”,希望用中西方最优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帮助更多的K12学生。
在上一篇专栏中,刘君着重分析了“我的孩子适合出国留学吗”这一困扰中国家长的普遍问题;而本文,即「Jun老师专栏」的第二篇,刘君指出了家长在培养孩子方面的五大误区,全文约 3000 字:
最让人惋惜的,莫过于一株馥郁桂花被人当作牡丹培养,嫌它不够雍容、热烈、奔放。殊不知香飘十里的丹桂,妙处正在于它的欲语还休。
教育的悲哀也在于此。
从事境外教育的十多年来,我见过无数这样的例子。孩子们或是优雅的桔梗、自在的牵牛、浪漫的薰衣草,却被要求要成为苍劲的松柏、挺拔的白杨。
教育这个过程,家长要做的不是拿一把剪刀,粗暴地将孩子“修剪”成最好的模样,而是陪同孩子寻找自己。
由于教育的初衷走了偏差,我见过许许多多家长费尽全力将孩子送进美国的大学,也没能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原因在于:从一开始家长就没有找准正确的教育心态,加之在教育的过程中总是推着孩子前进,没有把孩子的学习习惯、时间管理、自我约束技能培养起来。
辅导了数千名学生后,我们发现大多数家长的教育方式总是盲目的,摸不清初衷、找不到方式,于是我总结了家庭教育经常存在的五大误区,帮助家长规避一些想当然的错误方式、更好地理解和教育孩子。
误区一:学习只是孩子一个人的事
很多家长的第一大误区就是,误认为学习只是孩子一个人的事。
不管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打定决心,以后要送孩子出国留学,还是选择留在国内,在面对教育这件事时,首先家长需要做好心态上的准备——拿掉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浮躁和功利,永远不要把自己孩子拿去和别人孩子比较。
家长要善于找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被欣赏大的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原动力、自主能力、创造力都可以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被不断附加。如果一个孩子有特别欣赏自己的父母,不管这个孩子是大器晚成还是大器早成,他都能成。
曾经我遇到一个有先天性多动症与自闭症的孩子,但他的妈妈对外介绍孩子都是说“我儿子特别有个性,跟别人不一样”,即使孩子交流有障碍,说话词不达意。但正是在这位妈妈的鼓励式教育下,孩子展现出了非常好的音乐才能,随后进入了一个特别好的大学。
但需要注意的是,鼓励式教育也要分情况。鼓励一定要建立在原则之上,家长一定要有是非原则,不能孩子犯错、犯懒、走歪路的时候还进行鼓励。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记住“为因不为果”原则,不要因为孩子犯错的结果去批评他,而是要找出他犯错的原因,找到孩子做事的动机,就比较好解决孩子的问题,这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和自己是站在“同一战线”上,而不是对立面。
误区二:推动孩子去做事情
第二个误区,是有些家长只是机械地吩咐孩子去做事情,而非花时间和精力去引导和教育。
以6-8年级为例,这段时间是美国的初中,整个初中阶段应该去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基本特点,并鼓励孩子进行相关尝试。但我发现,大部分家长喜欢说这一类的话:“你快点做作业”、“你该起床了”、“快迟到了,你该快点!”
但实际上,最佳的交流方式并不是家长去催促孩子,因为一旦家长催促孩子做事,那么这个孩子就已经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听从命令的习惯。
有很多学生跟我聊天说,家长和老师不跟他说干啥,他自己就不知道干啥。他对于自己今天要做什么,明天要做什么完全没有概念。因为他永远是机械式地接受命令,没有自我管控,不会自主地找事情做。
6-8年级之间,是培养自我计划和自我管控的最佳时间段。家长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将命令换成问句。多说一些“你现在要干嘛?”“你下午该干嘛?”让他自己去想自己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
同时,在这个年纪,孩子应该建立一个自己的日程,要对自己的一天都有规划。我的孩子现在4岁了,我利用贴小贴画的方式,让他知道该吃饭的时间要吃饭,该玩的时候去玩,他自己非常清楚一天的时间要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6-8年级养成了自我计划的习惯之后,从9年级开始,孩子的选课、考试都要提上重点议程。我建议越早准备越好,比如很多人都认为11年级就应该去考的SAT,我认为其实应该在9、10年级就要准备。因为阅读理解的能力培养要尽早纳入日程,渐进地提高,而不是靠最后的时间去刷题。刷题刷出来的孩子,他们整个的创造能力、学习能力都非常差。
误区三:临时抱佛脚就能完成任务
![]()
如同建大桥一样,培养孩子进心仪的学校是一个工程,而家长就是这个工程的设计者。如果从小就是“豆腐渣工程”,偷工减料,这个工程以后根本就建不起来,甚至会塌掉。
当家长把培养孩子当成建工程的时候,你所有的偷工减料,你的偷懒,你地基打得不稳,都会影响到孩子后期的成长。我认为,从时间表倒推来看,一个进名校的优秀学生,一定是从小开始就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的孩子。
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找到并培养孩子的喜好,有了喜好再添砖加瓦,那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可惜现在大多数家长都把力气用错了地方。
比如说,我们拥有很多具备10年以上的教学经验的老师,其中不乏美国大学的终身教授,美国重点中学的任教老师,他们很多都拥有美国斯坦福、MIT、伯克利等学校的博士学位。所以我们常有一些很牛的项目,可以让我们的一些师资带学生们做研究并在国家期刊上发表文章。
但遗憾的是,教授们发现一个合格的候选人竟然那么难找。因为很多家长的心态都是“你一定要让我孩子去,花多少钱我都愿意”,但这并不是给钱就能填孩子名字的游戏。地基没打好,孩子没有做研究的能力,教授就不认可,花钱的自我安慰又有何意义呢?
误区四:孩子一定要上“名校”
很多人都会有一个问题,专业重要还是大学排名重要?
很多家长比较追求排名,但事实上排名每年都在变,而且其中含杂了商业水分。而且就算进了top里的学校,但是专业不好,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其实是没有好处的。所以在专业和学校的天平上,我更建议多考虑专业。
此外,很多的小型学校反而对孩子的帮助更大。如果学校比较小,那么给每个学生的资源就比较多,教授和学生的互动机会非常大,对学生的大学成长特别有帮助。
所以说到这里,家长们一定要纠正“名校”在自己心里的概念,如果你只是图名校的光环,把它当作衣服上香奈儿的标志一样,为吸引旁人的羡艳,这样的企图会让“名校”一文不值。如果家长有名校情结,希望孩子很成功,更要对整个教育过程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有一个自我反省,是否做到了将孩子按照一个工程项目来培养。如果前期教育方式不当,后期投机取巧,即使把孩子送入名校,孩子日后也很难成功。
误区五:所有决策都以进入好大学为目标
另外很多家长有一个误区是,一切教育相关的目标,都是为了一个最终结果:进入好大学。这有时候会带来与家长预期截然相反的结果。
比如,为了孩子成绩考得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要多考AP。我时常看到家长会迫使孩子考12门AP,但每门都不高,这岂不是暴露了孩子的短处,让人认为孩子学习能力不强吗?
但如果孩子少考几门,但每门的分数都很高,就能规避短处,还显得这个孩子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另外还有一个误区,一些家长为了让自己孩子GPA很高,就什么基础的课都选,这样虽然GPA高了,但是简单的课偏多会显得GPA水分很差。但是如果都选难课,就更难增加GPA,所以需要有一个平衡。
![]()
另外,为了让孩子增加留学敲门砖,让自己孩子显得很有爱心或者有丰富的活动经验,很多家长盲目地让孩子参加活动、做义工。
实际上,家长要明白的是:我们需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对世界、对生活有爱,有热情的人;一个能够跟世界建立联系的人。我们要让他参与和回馈社会,让他增加真实的人生体验,并且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长处,做自己喜欢的事。
但是如果反其道而行,非要把这个参与过程功利地当作孩子进名校的“工具”,在这个体验过程他并不是真正发自内心想要去参与的,那就会有三个特别大的弊端:
这就像欲盖弥彰地往脸上抹粉,自己不白,抹再多粉也是自欺欺人。
- 一是你会把孩子培养得特别功利,以后他做事情是给别人看的;
- 二是他没有从中得到真实的人生体验、社会体验,在考试最后的表达当中其实是能被看出来的;
- 三是做义工、参与活动不过是为成绩锦上添花,如果将重心偏离本末倒置,反而有可能影响成绩。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都期待的,但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我们所能做的不是让孩子成为比尔盖茨,而是让他成为自己。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养成一颗赤诚之心,真挚地体会人生和世界,并让他找到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趣味。
而作为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能做的,就是摆正心态,抛弃功利、抛弃短视,用最大程度的耐心、细心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跨越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学会面对失败、体味成功,最终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2020最牛学府出炉!一毕业就能挣这个数…五大坑指向一个字:孩子赌一把![]()
还是上明珠窝特卤煮吧,那里不是一毕业就2、30万美金吗?2020最牛学府出炉!一毕业就能挣这个数…
www.bcbay.com | 2019-08-26 18:03:30 温哥华港湾 | 1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温哥华港湾(BCbay.com)Lynn综合报道:马上又要开学了,您的暑假余额已经严重不足……
![]()
为了帮助学生和家长们对于高校的职业发展有所了解,最近,被称为美国校园版的“大众点评”的数据服务公司Niche,在评定了一千多所学校后,发布了2020年美国最好的大学名单。
这份榜单主要基于大学录取率、学生和校友评论、教授评级、毕业生收入和校园生活等因素,具体权重如下:
学术:考察录取率、教授质量、校友对母校学术方面的评价等,40%;
性价比:对学生贷款、毕业后的薪资等相关因素的对比,27.5%;
教授得分:师资、师生比及学生对教授上课质量的反馈等因素,7.5%;
学生生活:关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安全、多样性、体育活动和派对等方面,5%;
校园环境:包含学校设施方面、学生食宿方面等因素,5%;
多样性:考察的是学生群体的组成,如国际生比例、州外学生比例以及其他相关因素,5%;
当地环境:考察当地房租、犯罪率、生活便利性等因素,2.5%;
校园安全:校园内犯罪率、当地犯罪率以及相关因素,2.5%。
![]()
可以看出,相比于其他排名,这个排名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实用性更强,很有参考价值。
排名第一的是马萨诸塞州剑桥的麻省理工学院。
这座大学的录取率:7%
SAT分数区间:1490-1570
本科生人数:4,510
学费净额:$22,230
申请费:$75
最受欢迎的专业: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数学
毕业后六年年薪中位数:$104,700
第二名的大学是斯坦福大学。
该校录取率:5%
SAT分数区间:1390-1540
本科生人数:7,064
学费净额:$16,562
申请费:$90
最受欢迎的专业: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工程学
毕业后六年年薪中位数:$94,000
第三名是耶鲁大学。
![]()
录取率:7%
SAT分数区间:1460-1580
本科生人数:5,743
学费净额:$18,053
申请费:$80
最受欢迎的专业:经济学、政治学和政府、历史
毕业后六年年薪中位数:$83,200
第四名是哈佛大学。
录取率:5%
SAT分数区间:1460-1590
本科生人数:7,147
学费净额:$17,030
申请费:$75
最受欢迎的专业: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历史
毕业后六年年薪中位数:$89,700
第五名是普林斯顿大学。
![]()
录取率:6%
SAT分数区间:1430-1570
本科生人数:5,260
学费净额:$16,302
申请费:$65
最受欢迎的专业:计算机硬件工程、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
毕业后六年年薪中位数:$74,700
第六名是杜克大学。
录取率:10%
SAT分数区间:1380-1540
本科生人数:6,669
学费净额:$22,011
申请费:$85
最受欢迎的专业: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公共政策分析
毕业后六年年薪中位数:$84,400
第七名是布朗大学。
录取率:8%
SAT分数区间:1400-1570
本科生人数:6,666
学费净额:$25,651
申请费:$75
最受欢迎的专业:生物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
毕业后六年年薪中位数:$67,500
第八名是哥伦比亚大学。
![]()
录取率:7%
SAT分数区间:1410-1570
本科生人数:7,592
学费净额:$22,824
申请费:$85
最受欢迎的专业: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和政府
毕业后六年年薪中位数:$83,300
第九名:宾夕法尼亚大学
录取率:9%
SAT分数区间:1420-1560
本科生人数:10,496
学费净额:$24,539
申请费:$75
最受欢迎的专业:金融、护理、经济学
毕业后六年年薪中位数:$85,900
第十名是莱斯大学。
![]()
录取率:16%
SAT分数区间:1490-1580
本科生人数:3,916
学费净额:$24,131
申请费:$75
最受欢迎的专业:经济学、信息科学、化学工程
毕业后六年年薪中位数:$65,400
排名11~25的也都是美国的顶尖学校,分别为:
11. 西北大学,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Evanston)
12. 范德比尔特大学 (Vanderbilt University),田纳西州纳什维尔(Nashville)
13. 波莫纳学院(Pomona College),加利福尼亚州克莱尔蒙特(Claremont)
14.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密苏里州圣路易斯
15. 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Hanover)
16. 加州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市(Pasadena)
17. 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又译诺特丹大学),印第安纳州诺特丹
18. 芝加哥大学,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
19. 南加州大学,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20. 康奈尔大学,纽约伊萨卡(Ithaca)
21. 鲍登学院(Bowdoin College), 缅因州布伦瑞克(Brunswick)
22. 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
23. 密歇根大学,密歇根州安娜堡(Ann Arbor,)
24. 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华盛顿特区
25. 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马萨诸塞州梅德福(Medford)
看了这些大神级别的学校,感觉心动吗?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上耶鲁还是上哈佛?”的烦恼,但是,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加拿大华人第一名校窝特卤可以排第几位。按华人论坛的数据看, MIT 那刚够 6 位数的收入根本不够看, 窝特卤CS/SE 的毕业生甩 MIT 毕业生几条街都没问题。 我有点 confuse.还是上明珠窝特卤煮吧,那里不是一毕业就2、30万美金吗?![]()
你说了,人生如同马拉松。你见过跑马的有在前10k就开始撒欢儿的拼搏的吗?我见过,那些都在半道儿跑蹦了不能完赛开学前几周观感
EOM and Merivale IB的拼得最猛,且佛销了,家长和孩子貓足了劲
Lisgar,bell high部分GP同学也在日夜苦练功夫。
还是上明珠窝特卤煮吧,那里不是一毕业就2、30万美金吗?![]()
自打见面会定了尝试一把的方针后,孩子开始准备技术上的细节--sat 考试。我也从对藤一窍不通的文盲阶段恶补了一下各类爬藤信息。为什么选择冲刺一下藤校,因为它们的教育理念和我的高度契合---你最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一生要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加拿大华人第一名校窝特卤可以排第几位。按华人论坛的数据看, MIT 那刚够 6 位数的收入根本不够看, 窝特卤CS/SE 的毕业生甩 MIT 毕业生几条街都没问题。 我有点 confuse.
大侄子加油自打见面会定了尝试一把的方针后,孩子开始准备技术上的细节--sat 考试。我也从对藤一窍不通的文盲阶段恶补了一下各类爬藤信息。为什么选择冲刺一下藤校,因为它们的教育理念和我的高度契合---你最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一生要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网上铺天盖地的机构包装,一会儿走精英派,一会儿走拼惨派,五花八门、奇葩纷呈,但很多都是相悖的。今天早晨就essay这一块和儿子交流了想法---就真实的写你自己一路走过来的经历,他自己独一无二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就真实、本色的展现你自己。逻辑和大的框架搭好后,连我都自我感动到热泪盈眶
如果推娃就为了挣钱,那直接阿岗坤最好,就为了钱,出国所直接损失的够他挣20年的了
如果爬藤就为了挣钱,大概率事件是你的成本都收不回来
对多数人来说,我们的这个梦想虽然看似仓促得不可思议,这种不按套路的套路看似离经叛道,但以我的人生经验判断,一定会和某所学校产生共鸣
![]()
给中国娃扎堆的学校家长一点点建议,我没有大面积接触过,去了趟见面会,说句实在话,从精神面貌上讲,非常的同质化开学前几周观感
EOM and Merivale IB的拼得最猛,且佛销了,家长和孩子貓足了劲
Lisgar,bell high部分GP同学也在日夜苦练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