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禮佛陀
资深人士
- 注册
- 2013-08-30
- 消息
- 4,516
- 荣誉分数
- 1,090
- 声望点数
- 223
語頂禮是以各種音聲讚歎佛的無量功德。“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誦經、持咒、持佛號、傳講佛法等,以不同的形式傳頌、讚歎諸佛功德。語頂禮能消除惡口障,得無礙辯才。——希阿榮博堪布
敬錄自 菩提洲的微博
https://www.weibo.com/putizhou
----------------------------------------------------------------
敬錄自《普賢行願品釋》 索達吉堪布 傳講
https://www.zhibeifw.com/jx/kt/jd/pxxypjj/
https://cloud.zhibeifw.com/s/1m5iy930
戊三、語頂禮:
每個身體各以舌根發出無量音聲海,每一音聲發出無盡的美妙言辭,在盡於未來一切劫的漫長時間中讚歎一切諸佛的甚深功德海。
什麼是語頂禮呢?如果一個人對上師諸佛菩薩有恭敬心,他就會經常讚歎上師諸佛菩薩,這種讚歎就是語頂禮。
在《普賢行願品》中,經常用大海來比喻。對於佛法所說的不可思議數目、廣度、深度,用大海比喻是非常恰當的。
《普賢行願品》所說的語頂禮非常殊勝:從能讚歎的語言來看,是六十種美妙梵音所宣說的無量言辭;從讚歎的時間來看,是從現在到未來的一切劫;從讚歎的對境來看,是如來因地的六度萬行,以及果地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一切功德。
人們一般認為只有身體才能頂禮,但實際上語言也能頂禮,讚歎佛的功德就是語頂禮。如果我們經常讚佛,會自然而然現前很多功德。《大智度論》中說:“讚佛功德時,令人煩惱薄,以此功德故,結盡諸垢滅。”當然,讚佛不僅是念讚佛偈,念誦《普賢行願品》等大乘經典也是讚佛。
有些人會想:聖者當然能夠做到以無量言辭讚歎無量諸佛,但我們現在能做到嗎?可以。現在科技很發達,通過電腦技術可以將一個讚佛的音頻轉換成許多音頻,可以將一個佛像轉化出許多佛像,這樣一來,就做到了以無量聲音讚歎無量諸佛。所以,依靠現代科技的方便,華嚴的許多玄妙境界是可以實現的。
心的功能是很奇妙的。在繁星密布的夜晚,我們在地上放一碗淨水,夜空中的群星都能呈現在水中;同樣,我們的心就像一碗水,只要以清淨心觀想,諸佛也能呈現在“這碗水”當中。通過這個簡單的比喻,大家應該能明白修持普賢行願的原理。
在今天這堂課上,我們首先略說了身語意頂禮諸佛,接著廣說了身語意如何頂禮諸佛。懂得這些道理以後,大家要經常以身語意頂禮諸佛,念誦這些偈頌時也要隨文作觀。
敬錄自 菩提洲的微博
https://www.weibo.com/putizhou
----------------------------------------------------------------
敬錄自《普賢行願品釋》 索達吉堪布 傳講
https://www.zhibeifw.com/jx/kt/jd/pxxypjj/
https://cloud.zhibeifw.com/s/1m5iy930
戊三、語頂禮: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
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
每個身體各以舌根發出無量音聲海,每一音聲發出無盡的美妙言辭,在盡於未來一切劫的漫長時間中讚歎一切諸佛的甚深功德海。
什麼是語頂禮呢?如果一個人對上師諸佛菩薩有恭敬心,他就會經常讚歎上師諸佛菩薩,這種讚歎就是語頂禮。
在《普賢行願品》中,經常用大海來比喻。對於佛法所說的不可思議數目、廣度、深度,用大海比喻是非常恰當的。
《普賢行願品》所說的語頂禮非常殊勝:從能讚歎的語言來看,是六十種美妙梵音所宣說的無量言辭;從讚歎的時間來看,是從現在到未來的一切劫;從讚歎的對境來看,是如來因地的六度萬行,以及果地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一切功德。
人們一般認為只有身體才能頂禮,但實際上語言也能頂禮,讚歎佛的功德就是語頂禮。如果我們經常讚佛,會自然而然現前很多功德。《大智度論》中說:“讚佛功德時,令人煩惱薄,以此功德故,結盡諸垢滅。”當然,讚佛不僅是念讚佛偈,念誦《普賢行願品》等大乘經典也是讚佛。
有些人會想:聖者當然能夠做到以無量言辭讚歎無量諸佛,但我們現在能做到嗎?可以。現在科技很發達,通過電腦技術可以將一個讚佛的音頻轉換成許多音頻,可以將一個佛像轉化出許多佛像,這樣一來,就做到了以無量聲音讚歎無量諸佛。所以,依靠現代科技的方便,華嚴的許多玄妙境界是可以實現的。
心的功能是很奇妙的。在繁星密布的夜晚,我們在地上放一碗淨水,夜空中的群星都能呈現在水中;同樣,我們的心就像一碗水,只要以清淨心觀想,諸佛也能呈現在“這碗水”當中。通過這個簡單的比喻,大家應該能明白修持普賢行願的原理。
在今天這堂課上,我們首先略說了身語意頂禮諸佛,接著廣說了身語意如何頂禮諸佛。懂得這些道理以後,大家要經常以身語意頂禮諸佛,念誦這些偈頌時也要隨文作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