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课外活动及毕业季报考专业选offer探讨

丽局,要加强业务:shy:Queens的医学方向狭义地讲就是那个QuARMS,第一轮筛选还没完呢,哪来的offer?
那个绿单子,你抹去个人信息发上来让人帮你看看,不然连最会猜谜的热宗宪老师都得你猜,你猜,你猜猜猜:crying:
不是那个顶牛专业,没有一个孩子问问问的刨根问底:wall:就是互相知道谁什么方向,接到了,就互相转告“我拿到女王offer了,你查查你拿到没有”要你家孩子了解那么细那么清楚试试?估计连老师都无法实时掌握:wall:稽查队大队长得你来当,你大侄子已经提供了最前沿的信息了。
 
丽局,要加强业务:shy:Queens的医学方向狭义地讲就是那个QuARMS,第一轮筛选还没完呢,哪来的offer?
那个绿单子,你抹去个人信息发上来让人帮你看看,不然连最会猜谜的热宗宪老师都得你猜,你猜,你猜猜猜:crying:
估计丽局说的Queens医学方向,指的是Queens life science专业。她不在乎医学方向,重点关心commerce专业,你们有个约定。;)
 
丽局,要加强业务:shy:Queens的医学方向狭义地讲就是那个QuARMS,第一轮筛选还没完呢,哪来的offer?
那个绿单子,你抹去个人信息发上来让人帮你看看,不然连最会猜谜的热宗宪老师都得你猜,你猜,你猜猜猜:crying:
我村龄6年,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并不断用样本验证对错,也许比来n年只顾低头拉车的或者盲目跟风的了解的都全面。你们山上的、私校的、普校公立教会的到目前为止,大面上的择校利弊,其特点,经济、精力成本基本掌握。前5年没有发言权,因为要有一段时间了解当地文化制度并形成自己的理念。以前的怎么成功的?现在的新形势?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可以四两拨千金的是什么?必须脚踏实地的是什么?什么可以替代?什么可以挖掘并培养?
11年级以后,第一二梯队的都很忙,忙的侧重点不同而已。不是孩子们需要老帮菜事事定夺,事实是一半以上的孩子根本不跟你大人交流但他们自己交流。这就为后来的抄笔记的家长提供了非常片面的理解。所以大家需要一个平台,不是互相得瑟,是客观整体的看待推娃事业。:shy:
估计丽局说的Queens医学方向,指的是Queens life science专业。她不在乎医学方向,重点关心commerce专业,你们有个约定。;)
术业有专攻,我们不学医不学理工的,谁追着屁股后面没完没了的问呀?:crying:估摸就是你说的这系:buttrock:
 
丽处,看了你的大标题进来的。大概看了下,你就是想问那个绿单子是什么,和探讨课外活动没太大关系啊。
问了问孩子,他们学校没这个绿单子,也没听说其他学校有。看来不是报考大学统一要求的。关系不大。
每个大学一般的专业都招几百人,真不用费那么大劲一定以前几名进入。进入大学就是个起步,关键在大学阶段,如果高中就用力过猛,上了大学也会没有后劲。
 
丽处,看了你的大标题进来的。大概看了下,你就是想问那个绿单子是什么,和探讨课外活动没太大关系啊。
问了问孩子,他们学校没这个绿单子,也没听说其他学校有。看来不是报考大学统一要求的。关系不大。
每个大学一般的专业都招几百人,真不用费那么大劲一定以前几名进入。进入大学就是个起步,关键在大学阶段,如果高中就用力过猛,上了大学也会没有后劲。
严重同意。我更感觉这里是百花齐放,不是谁比谁高大上的问题。华裔推崇的数学、deca啥的竞赛是可以用体育强项代替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也并没有形成普校身份上比ib/ap/gp低的现象。普校出来的和ib/gp/ap第二圈竞争,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自身潜力和学习能力。但不支持普校孩子和泥,你可以用节省下来的时间突破自己喜欢的某个长项。这个长项不一定是华裔圈推崇的。
至于小地主说的试错,必须在高中以下完成。高中绝对要有方向和目标。不能今天干这个明天改那个(有的孩子一会儿要学医一会儿又学商的);不管你愿不愿意,必须有一门热爱的体育项目。
 
丽处,看了你的大标题进来的。大概看了下,你就是想问那个绿单子是什么,和探讨课外活动没太大关系啊。
问了问孩子,他们学校没这个绿单子,也没听说其他学校有。看来不是报考大学统一要求的。关系不大。
每个大学一般的专业都招几百人,真不用费那么大劲一定以前几名进入。进入大学就是个起步,关键在大学阶段,如果高中就用力过猛,上了大学也会没有后劲。
绿单子就是课外活动的一个延伸。目前都忙着问这是什么:wall:后期的该讨论如何在高中合理分配精力,在保证学习成绩的条件下,怎么安排课外活动和竞赛的问题:buttrock:小地主说的宇宙超级大牛蛙凤毛麟角更别提成批生产了。为什么?时间摆在那里了,要不就是单项深,要不就是范围广,不可能多快好省:wall:单项强的很多,奥林匹克的、体育国家队的,义工上千小时的,我就没见一个是奥林匹克+国家体育队+学生会主席的成群结队出现在加拿大更别提渥村了:crying:按您的话说,用得着这么优秀吗?
 
严重同意。我更感觉这里是百花齐放,不是谁比谁高大上的问题。华裔推崇的数学、deca啥的竞赛是可以用体育强项代替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也并没有形成普校身份上比ib/ap/gp低的现象。普校出来的和ib/gp/ap第二圈竞争,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自身潜力和学习能力。但不支持普校孩子和泥,你可以用节省下来的时间突破自己喜欢的某个长项。这个长项不一定是华裔圈推崇的。
至于小地主说的试错,必须在高中以下完成。高中绝对要有方向和目标。不能今天干这个明天改那个(有的孩子一会儿要学医一会儿又学商的);不管你愿不愿意,必须有一门热爱的体育项目。
每个做父母的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个基本分析和了解。像大侄子这样的牛娃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是传统意义上的华娃,我家娃就长了个理工的脑袋,你让我们去和洋人拼体育,那不是害娃吗。况且体育之类的都是吃年轻饭的,成功概率更小。
还有,真不要把推崇数学简单和非议话,数学是所有科学类的基础,小时候多学点,即是为将来的储备,也是为了培养科学的逻辑的思维习惯。
 
每个做父母的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个基本分析和了解。像大侄子这样的牛娃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是传统意义上的华娃,我家娃就长了个理工的脑袋,你让我们去和洋人拼体育,那不是害娃吗。况且体育之类的都是吃年轻饭的,成功概率更小。
还有,真不要把推崇数学简单和非议话,数学是所有科学类的基础,小时候多学点,即是为将来的储备,也是为了培养科学的逻辑的思维习惯。
严重支持并同意:zhichi:我们从没放弃数学,费马和欧几里德都参加了,就是没花精力去补习刷题为这个奖状去。因为时间精力有限,花在体育上了而已:shy:我们就走多样性的路子,因为他适合,更适合我,为啥?不用拉练:shy:体育一是锻炼意志,二是锻炼身体,三是西方社交活动的一个手段。最好还是有一项,不是说指着当饭碗:shy:
 
快受不了。 后生,你啥时坐邮轮呀? 等不及了。

cfc也就你的话题接地气,还非整天教书育人,教书就教书吧,还整天还抱着大清朝律例。 后生,啥时放飞呀? 明年? 明年,俺们能喘口气,聆听到您海上旅行的妙曼声音吗? 愁死我了:evil:
:dx:那我闭嘴啦,邮轮见:jiayou:
 
女王今天发第一波offers,去年是每个月发一批,大概是月中的周三发。

大侄子的商科最快2月中会有一波早录,大部分在三月以后。Good luck!
 
感觉这些课外活动对申请商科的影响最大,其次就是针对一些热门专业的竞赛,其他的专业没太大关系。
 
感觉这些课外活动对申请商科的影响最大,其次就是针对一些热门专业的竞赛,其他的专业没太大关系。
到目前为止的判断,不考医和滑铁卢那么热的专业,其他系的没必要那么紧张。平均90分的不管什么普校都可以上。分数90出头的一大把,有项特长也成。学术竞赛和特长可以互相替代,看孩子自己特点,绝对没必要跟风。和平群,没必要那么紧张:zhichi:
 
到目前为止的判断,不考医和滑铁卢那么热的专业,其他系的没必要那么紧张。平均90分的不管什么普校都可以上。分数90出头的一大把,有项特长也成。学术竞赛和特长可以互相替代,看孩子自己特点,绝对没必要跟风。和平群,没必要那么紧张:zhichi:
我的线人说啊,今年cu 计算机有7000人申请,ou计算机有5500人申请。两校计算机已经逼近一线大学计算机低录取率啦。:jiayou:
 
我的线人说啊,今年cu 计算机有7000人申请,ou计算机有5500人申请。两校计算机已经逼近一线大学计算机低录取率啦。:jiayou:
该不会全是华印二代吧:eek::eek:7000和5500里面有绝大多数是重叠的,所以就当报村大学的7000吧,其中2000是拿村大学垫底的,报了也不上的,所以就剩4000-5000了,两所村大学计算机系收多少人?500?
 
最后编辑:
我的线人说啊,今年cu 计算机有7000人申请,ou计算机有5500人申请。两校计算机已经逼近一线大学计算机低录取率啦。:jiayou:

所以学校是王道啊,CB的申请OU,CU,全都是submit了没两天offer就来了,最后还都不去。
申请别的学校就没这个待遇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