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wikipedia.org
世界各國
據
中華民國外交部統計,至7月31日時,全球共有來自45個國家的206名政要或名人,分別以發表聲明、致函、推文及
官署降半旗等方式表達哀悼。
[18]
中国:李登輝的死訊在中國也引起廣泛關注。
新华社于当日20时22分刊发快讯《
台湾当局前领导人李登辉病亡》。《
人民日报》纸版7月31日转发《台湾当局前领导人李登辉病亡》,并以极小的篇幅刊登在07版右下角
[19]。《
環球時報》等中國媒體亦以簡短、平鋪直敘的方式進行第一時間報導,而且均使用「病亡」兩字。新华社对李登辉之死的评价介於對蔣介石「
死了」
[20]和蔣經國「
逝世」
[21]之間,從中可看出
中共對李登輝的評價
[22]。另外,「李登輝病亡」的
話題標籤也一度登上了
新浪微博熱搜榜首位
[23]。李生前主張
兩國論,中國部分媒体以諷刺、批評的語氣評價李登輝
[24]。《環球時報》總編輯
胡錫進發文称,李登輝是曾經在重要關頭推動台灣「
去中國化」的關鍵政客,「一定會在
中國歷史上遺臭萬年」
[25]。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
朱凤莲在评论时表示,“
台独”是一条走不通的绝路。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大势,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
[26]。
央视新闻评论称,李登辉是个大大的「民族罪人」,“遗臭万年”将会是他永远也甩不掉的历史标签
[27]。
日本: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推崇李前總統對於日台親善關係有巨大的貢獻,對於他的辭世感到悲慟至極
[28]。
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說李登輝不僅對日台關係的友好增進做出巨大貢獻,他讓自由、民主、基本人權、法治等普世價值在台灣扎根上扮演極重大的角色。
[29]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長久以來稱李登輝為「臺灣爸爸」,在臉書發文表示,在李登輝身上明白領導能力、政治應有樣貌,以及
後藤新平與
八田與一兩人的功績等
[30]。
東京大學教授
松田康博將李登輝定義為劃時代的偉大政治家,是「民主先生、台灣的國父、台灣第一外交官以及捍衛台灣的第一戰將」
[31]。《
讀賣新聞》、《
朝日新聞》、《
產經新聞》、《
日本經濟新聞》及《
每日新聞》五大全國性報紙皆以頭版報導李登輝之死,肯定他是
台灣民主化之父,留給台灣最重要的遺產就是
台灣意識,以對抗中國壓力
[32]。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代表
泉裕泰親赴
台北賓館追思會場向李登輝遺像行禮,並向李登輝懇求,「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中,請您繼續保佑日本和台灣。」並寫下字條,祈願李登輝得享
冥福[33]。
美國:
美國國務卿麥克·蓬佩奧發表聲明,代表美國人民對李登輝的去世表示誠摯哀悼。作為台灣首任民選總統,李登輝協助結束幾十年的
威權統治,開創經濟繁榮、開放與法治的新時代
[34]。白宮國安會31日透過推特悼念,發布聲明稱:「我們代表美國人民,對失去敬愛的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向台灣人民致哀。我們很難過他7月30日辭世。李總統是台灣首位民選總統,且遵守任期限制卸任,稱「民主先生」李登輝是台灣現今民主體制的建設者,而台灣民主體制也是區域和全球以人為本的治理典範」
[35] [36]。前白宮國安顧問
約翰·波頓稱讚李登輝是偉大的民主領袖,極富遠見卻又實際,
自由世界會想念他
[37]。
美國在台協會則連續三日
降半旗致哀
[38]。
英國:
英國在台辦事處發文表示,
英國外交部對李登輝的逝世感到哀痛,強調他對台灣民主化過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帶領台灣從1980年代
戒嚴過渡到1996年完全民主化,並稱「李博士對現今台灣人民能享有充滿活力的民主社會」有重大影響,值得受到讚揚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