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圈
政府都对党
- 注册
- 2014-10-21
- 消息
- 32,805
- 荣誉分数
- 6,138
- 声望点数
- 373
北京新冠病毒变异感染力增强10倍?疫苗研发还有用吗?
冷哲
生物学话题下的优秀回答者
107 人赞同了该文章
最近我观察到很多公号和媒体在发布一个信息:北京新冠病例现D614G突变,感染力增强近10倍!,这样的文章,而且还有说北京的疫苗抵抗不了欧洲的病毒等等相关的问题。那这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是真的吗?
我们来捋一捋事情的原委。
6月18号晚上,国家CDC公布了3条基因测序结果,以证实病毒确实来自于欧洲方向。经过分析,发现病毒包含D614G突变,与国国内以往采集的病毒测序结果有很大的不同,更符合欧洲的病毒来源,接近于捷克和台湾地区,还有来自丹麦,哥伦比亚,以色列和奥地利的地区的病毒序列,甚至距离葡萄牙和瑞典和只有1个突变序列变异。[1]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D614G变异毒株是一种广泛在全球流行的毒株,D614G突变在所有分析的序列中占比高达64.6%,在全球范围内存在大量自然分布。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6月12日发表在生物学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发表了一篇文章,The D614G mutation in the SARS-CoV-2 spike protein reduces S1 shedding and increases infectivity。[2]
论文观点是,从流行趋势发现,D614G突变的病毒越来越多,在对S蛋白的功能特性与残基614处的天冬氨酸(D614)和甘氨酸(G614)进行了比较。发现用G614假型化的逆转录病毒比用D614的逆转录病毒更有效。其中感染效率约增加了9倍左右。
论文也说的是9倍有呀,那么10倍感染力又是从哪来的?
但是真的有这么强的传染力变异吗?
这个实验做的是从体外假形化的逆转录病毒来测试的不同突变的与ACE2蛋白结合的情况,那么新冠病毒本身是否仍然具有如此之强的感染力增强?很难确定。
关于D614G的突变研究,我还找到了重庆医科大学的一篇论文,对,就是头两天发了nature medicine的哪个团队,他们20号又发布了一篇D614G研究的论文,《The D614G mutation of SARS-CoV-2 spike protein enhances viral infectivity 2 and decreases neutralization sensitivity to individual convalescent sera》,就上一篇论文作者观察到的情况类似,重医团队从蛋白层面突变发现,这个突变增强蛋白酶对S蛋白的切割能力,从而促使病毒具有更强的感染能力。[4]
但,重医团队的实验研究发现,在类似的实验中,S-G614假型病毒的进入效率是S-D614假病毒的大约2.4倍,虽然同样验证了D614G突变增强了病毒的传播性,但是2.4倍和10倍的差异性一下次差了很多。
这也是体外制作的慢病毒,在293T细胞系的做的实验,这个离真实的人体感染情况还是有区别的。
所以我们只能说D614G突变增强了病毒的传染能力,但是具体是2.4倍还是10倍这种说法是非常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的。
那么这个突变会不会影响疫苗的开发?
重医的团队的论文里没有做疫苗的相关实验,但是做了康复病人的血浆抗体的中和实验。
在2020年2月5日至2月10日期间,研究人员从重庆市的三家定点医院收集了总共41例恢复期新冠患者血清样本。
实验发现,D614G突变,使得康复者血浆中和抗体的中和能力有部分消失的情况。在93%(38/41)的恢复期新冠患者血清样本可以中和S-D614和S-G614两种假病毒,并且具有相当的效率。但是,1号、7号、40号病人的血清对突变体假病毒的抑制作用是降低的,而对野生型病毒的中和能力则非常强。其中1号病人的血清抗体对突变病毒没有任何中合作用。
研究人员就此得出一个结论:新冠病毒S蛋白的D614G突变改变了S蛋白甚至是整个病毒的免疫原性,进而降低了康复期血清对病毒的敏感性。
这意味着,部分中国地区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产生的抗体,对这种突变病毒可能完全没有抵抗能力。那延展到疫苗开发来说,如果以前开发的病毒样本是中国地区的部分野生毒株的话,针对这种突变也可能会产生无效的可能。
最后总结一下,很早我们就提出来病毒的未来的变异趋势是高传播低毒性两个方向,从D614G变异的广泛传播来看,高传播是已经确定的了,但传播能力增强了多少还有待进一步的 研究,而低毒性来说,从目前北京这次疫情的爆发情况来看,确实比2月份时候的病情发展有所降低,重症所占百分比也有所下降。
对于疫苗来说,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变异性较强,当它的突变积累较多时,一定会影响到疫苗的开发情况,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参照流感病毒,每年冬季到来的流感病毒跟去年都有一定的变化,导致疫苗失效。而且不光是疫苗开发,我们所做的核酸检测试剂也是针对病毒的某一个或者两个保守序列进行研发的,如果这个序列进行了突变,我们的核酸检测试剂也有可能会失效,所以也要随时关注病毒突变情况来保证核酸检测试剂的的可用性。
参考
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
抗体
赞同 10722 条评论
分享
喜欢收藏
赞同 107
分享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推荐阅读
切换为时间排序
写下你的评论...
发布
冷哲
生物学话题下的优秀回答者
107 人赞同了该文章
最近我观察到很多公号和媒体在发布一个信息:北京新冠病例现D614G突变,感染力增强近10倍!,这样的文章,而且还有说北京的疫苗抵抗不了欧洲的病毒等等相关的问题。那这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是真的吗?
我们来捋一捋事情的原委。
6月18号晚上,国家CDC公布了3条基因测序结果,以证实病毒确实来自于欧洲方向。经过分析,发现病毒包含D614G突变,与国国内以往采集的病毒测序结果有很大的不同,更符合欧洲的病毒来源,接近于捷克和台湾地区,还有来自丹麦,哥伦比亚,以色列和奥地利的地区的病毒序列,甚至距离葡萄牙和瑞典和只有1个突变序列变异。[1]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D614G变异毒株是一种广泛在全球流行的毒株,D614G突变在所有分析的序列中占比高达64.6%,在全球范围内存在大量自然分布。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6月12日发表在生物学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发表了一篇文章,The D614G mutation in the SARS-CoV-2 spike protein reduces S1 shedding and increases infectivity。[2]
论文观点是,从流行趋势发现,D614G突变的病毒越来越多,在对S蛋白的功能特性与残基614处的天冬氨酸(D614)和甘氨酸(G614)进行了比较。发现用G614假型化的逆转录病毒比用D614的逆转录病毒更有效。其中感染效率约增加了9倍左右。
论文也说的是9倍有呀,那么10倍感染力又是从哪来的?
所以能找到的10倍源头大概就是这里了。参考消息网6月17日报道 据西班牙《世界报》6月15日报道,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预发表了一项研究,称新冠病毒可能已经发生突变,而这一突变增强了病毒的传播能力。对于这一尚未经过审核的研究,我们必须谨慎对待,但在最近几个月中,这并非唯一观察到类似现象的研究。
报道称,这次发现的是一种被称为“刺突蛋白D614G”的基因突变。这项研究的作者之一、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病毒学家崔慧云(音)说,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明,这种突变显著增加了病毒表面可以穿透人体细胞的功能性刺突蛋白的数量。
崔慧云说:“由于这种突变的发生,刺突蛋白的数量,或者说密度,增加了四到五倍。”其结果是,每个病毒微粒都变得更加危险,具有更强的感染细胞的能力。该研究还发现,“刺突蛋白D614G”突变在实验室环境中的传染性几乎比其他毒株高出10倍。[3]
但是真的有这么强的传染力变异吗?
这个实验做的是从体外假形化的逆转录病毒来测试的不同突变的与ACE2蛋白结合的情况,那么新冠病毒本身是否仍然具有如此之强的感染力增强?很难确定。
关于D614G的突变研究,我还找到了重庆医科大学的一篇论文,对,就是头两天发了nature medicine的哪个团队,他们20号又发布了一篇D614G研究的论文,《The D614G mutation of SARS-CoV-2 spike protein enhances viral infectivity 2 and decreases neutralization sensitivity to individual convalescent sera》,就上一篇论文作者观察到的情况类似,重医团队从蛋白层面突变发现,这个突变增强蛋白酶对S蛋白的切割能力,从而促使病毒具有更强的感染能力。[4]
但,重医团队的实验研究发现,在类似的实验中,S-G614假型病毒的进入效率是S-D614假病毒的大约2.4倍,虽然同样验证了D614G突变增强了病毒的传播性,但是2.4倍和10倍的差异性一下次差了很多。
这也是体外制作的慢病毒,在293T细胞系的做的实验,这个离真实的人体感染情况还是有区别的。
所以我们只能说D614G突变增强了病毒的传染能力,但是具体是2.4倍还是10倍这种说法是非常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的。
那么这个突变会不会影响疫苗的开发?
重医的团队的论文里没有做疫苗的相关实验,但是做了康复病人的血浆抗体的中和实验。
在2020年2月5日至2月10日期间,研究人员从重庆市的三家定点医院收集了总共41例恢复期新冠患者血清样本。
实验发现,D614G突变,使得康复者血浆中和抗体的中和能力有部分消失的情况。在93%(38/41)的恢复期新冠患者血清样本可以中和S-D614和S-G614两种假病毒,并且具有相当的效率。但是,1号、7号、40号病人的血清对突变体假病毒的抑制作用是降低的,而对野生型病毒的中和能力则非常强。其中1号病人的血清抗体对突变病毒没有任何中合作用。
研究人员就此得出一个结论:新冠病毒S蛋白的D614G突变改变了S蛋白甚至是整个病毒的免疫原性,进而降低了康复期血清对病毒的敏感性。
这意味着,部分中国地区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产生的抗体,对这种突变病毒可能完全没有抵抗能力。那延展到疫苗开发来说,如果以前开发的病毒样本是中国地区的部分野生毒株的话,针对这种突变也可能会产生无效的可能。
最后总结一下,很早我们就提出来病毒的未来的变异趋势是高传播低毒性两个方向,从D614G变异的广泛传播来看,高传播是已经确定的了,但传播能力增强了多少还有待进一步的 研究,而低毒性来说,从目前北京这次疫情的爆发情况来看,确实比2月份时候的病情发展有所降低,重症所占百分比也有所下降。
对于疫苗来说,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变异性较强,当它的突变积累较多时,一定会影响到疫苗的开发情况,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参照流感病毒,每年冬季到来的流感病毒跟去年都有一定的变化,导致疫苗失效。而且不光是疫苗开发,我们所做的核酸检测试剂也是针对病毒的某一个或者两个保守序列进行研发的,如果这个序列进行了突变,我们的核酸检测试剂也有可能会失效,所以也要随时关注病毒突变情况来保证核酸检测试剂的的可用性。
参考
- ^从CDC公布的3条新发地新冠病毒测序结果解读为什么病毒来自欧洲方向
- ^The D614G mutation in the SARS-CoV-2 spike protein reduces S1 shedding and increases infectivity
- ^研究表明:欧洲新冠病毒变种 传染力比其他毒株高出10倍
-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6.20.161323v1
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
抗体
赞同 10722 条评论
分享
喜欢收藏
赞同 107
分享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推荐阅读
- 第一批人体注射新冠疫苗?
Vigor...发表于病毒学笔记
转发:中美最新研究,人体可能永远无法产生新冠抗体,疫苗功效最多持续6个月
当我们都在期盼疫苗的问世的时候,就在今天,根据中国和美国科学家针对抗体进行的新近研究表示,人体可能永远无法对新冠肺炎产生抗体。 这个消息对大家来说真的是晴天霹雳啊!人体可能无法…
蒙奇奇
全球累计新冠患者感染人数突破了1000万,未来还会好吗?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一转眼就到了全球累计感染1000万的日子了。好吧,不贫了正经说话。未来的世界会怎么样?这个病毒会持续肆虐下去吗?疫苗什么时候能出来?有没有特效药能治疗和预防?今…
冷哲发表于你以为的就...
108人全应答!柳叶刀登陈薇院士新冠疫苗研究,英美疫苗却遭质疑
阿源老师发表于循证健康
切换为时间排序
写下你的评论...
发布
泥土饼干06-23
今天刚刚看见抗体下降速度很快,这一下又说病毒变异了。。我的天哪
4回复踩举报
「已注销」回复泥土饼干06-23
必然的情况,rna传染了几千万,不出幺蛾子才是匪夷所思。
8回复踩举报
Evayao06-23
传染性变强,疫苗有可能失效。这病毒也真是够了
5回复踩举报
风自由06-23
这么看来,戴口罩变成长期标配的可能性越来越高,线下实体则会越来越难。
16回复踩举报
吴晓得06-23
想起杨戬和孙悟空互斗的事了[捂脸][捂脸][捂脸]
1回复踩举报
真好啊06-23
“从目前北京这次疫情的爆发情况来看,确实比2月份时候的病情发展有所降低,重症所占百分比也有所下降。”有无这样一种可能性:此次分母更接近真实情况,而之前武汉的分母太小了,然后重症率就没有变了
4回复踩举报
冷哲 (作者) 回复真好啊06-23
也有这种可能
赞回复踩举报
我艸.....
赞回复踩举报
李睿06-27
我一开始是不认可欧洲那些国家实施群体免疫的,觉得他们就是帮傻叉;
但是这几天看了下新冠的变异速度,还有就是看到患过病的人体内的抗体会在6周左右自然代谢掉,前几天新冠在美国已经表现出耐热性质了;
卧了个槽,由于变异速度快,就算有疫苗有效率估计也很难超过40%,甚至是基本无效,还有就是疫苗中灭活病毒激发人体产生的抗体能在体能待多长时间,难道让我一个月挨一针?耐热性质就是新冠病毒的风水岭啊,一旦真的突破········
我现在最想问的问题就是咱们这种闭关可以维持多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