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显示,IB课程神话原来是蒙人的

所谓全才不是没有弱项,而是各科都很强。比如象总督那样文理兼优的。
不过这种人凤毛麟角,是个别现象。到哪里都发光,和学校无关。一般人的文科和理工科都会有偏向。

如果把IB看成全才班那就是个神话泡沫。从IB入学选拔就能看出它的数学要求不高,它的实质是文科强化班。
再好的文科班,即便有一些原本数理基础不错的学生,绝大多的理工科最后都不如普通中学拼AP的那批人。
原因是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花那么多时间写作,自然没有时间刷数理题目。

大学专业不是只有滑大软件一个。滑大软件不是评估课程质量的标准。不过破掉 IB 神话泡沫,有助于认识到 IB 的真正价值。
学AP 是为了成器,成大器。而IB 属于博雅教育,目标类似于孔夫子讲的君子不器。 AP 和 IB完全没有可比性。
理工科很强的去混IB, IB出来的去滑大学软件,都是浪费青春,浪费生命,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那你应该知道总督是IB出来的吧?还有前外长现在的副总理也是IB出来的。。的确IB里的TOP还真看不上什么滑大的SE/CS。。
 
最后编辑:
能在FANG 爬到顶,或者自己整出个独角兽,也很了不起。
文理科各有各的发展方向。行行出状元。没啥好比的。适合自己就好


那你应该知道总督是IB出来的吧?还有前外长现在的副总理也是IB出来的。。的确IB里的TOP还真看不上什么滑大的SE/CS。。
 
多伦多很多IB学校水分很大。

但不能完全否定IB,

IB的两个明显比平均普通高中强的是
-HL 数学,
-文科类的阅读,写作和说的训练

工科类,尤其是实践类的,我认为IB比普高平均强不少,但和AP类高中有一点差距
-AP类高中出来的工程或计算机实践动手能力强过IB

老夫对AP类学校(比如EOM) 牛X学生一个建议,找几本IB HL 数学书看看,如果把这HL书上东西都掌握了,那就完胜IB啦。 :buttrock:
不要迷信什么HL Math,不过是提前学习一点大学入门的数学。这点暂时的领先,在普通大学也许有点用,在好的理工大学没什么用。
 
不要迷信什么HL Math,不过是提前学习一点大学入门的数学。这点暂时的领先,在普通大学也许有点用,在好的理工大学没什么用。

多学总有好处,总能在竞争中占有先机,至于这种模式是否对培养未来大牛是否有效,那是另外的话题(其实仔细看,以前一直有个说法说华裔生在大学前数学压倒性优势(TOP 70%以上都是华裔),进了大学后,这优势就逐步下降,到了硕士博士层面,只能最多20-25%是华裔了,老夫认为就是这大学前先学模式带来的),我不是说这不好,就是有局限性罢了。GP, AP的相应课程都类似

AP calculus ab, AP calculus bc也不错, 我觉得现在EOM 的水平顶尖的学生有空的话,可以去学。

EOM 几个AP课教育成绩我非常肯定, 比如EOM 的AP PHYSICS 1 AND 2, 据我观察上了上了EOM AP PHYSICS 1 AND 2的学生拿到85分以上的大比例大概率进金刚,虎贲。这是EOM的一个招牌课程。

另外EOM 计算机教育很有特色,光是10年级开始的计算机简介课,仅仅是简介,内容非常丰富紧凑,很快把学生的强弱表现拉开了,物理课尤其是AP物理,一点不能松懈,实践的特别多,做各种东西。在这模式出来的理工科类就非常STRONG,动手能力很强。

10年级物理和计算机简介两门课,学生之间的差距就开始拉大了。在ONLINE还是IN PERSON,还真得好好掂量得失。
 
最后编辑:
不按个人特点硬推,就象长跑开始就冲刺,进好大学就是人生最高点,以后大半生走下坡路。
这不仅仅是局限性,而是必输的人生策略。培养发展个人的长处才是根本。

多学总有好处,总能在竞争中占有先机,至于这种模式是否对培养未来大牛是否有效,那是另外的话题(其实仔细看,以前一直有个说法说华裔生在大学前数学压倒性优势(TOP 70%以上都是华裔),进了大学后,这优势就逐步下降,到了硕士博士层面,只能最多20-25%是华裔了,老夫认为就是这大学前先学模式带来的),我不是说这不好,就是有局限性罢了。

AP calculus ab, AP calculus bc也不错, 我觉得现在EOM 的水平顶尖的学生有空的话,可以去学。

EOM 几个AP课教育成绩我非常肯定, 比如EOM 的AP PHYSICS 1 AND 2, 据我观察上了上了EOM AP PHYSICS 1 AND 2的学生拿到85分以上的大比例大概率进金刚,虎贲。这是EOM的一个招牌课程。

另外EOM 计算机教育很有特色,光是10年级开始的计算机简介课,仅仅是简介,内容非常丰富紧凑,很快把学生的强弱表现拉开了,物理课尤其是AP物理,一点不能松懈,实践的特别多,做各种东西。在这模式出来的理工科类就非常STRONG,动手能力很强。

10年级物理和计算机简介两门课,学生之间的差距就开始拉大了。在ONLINE还是IN PERSON,还真得好好掂量得失。
 
不按个人特点硬推,就象长跑开始就冲刺,进好大学就是人生最高点,以后大半生走下坡路。
这不仅仅是局限性,而是必输的人生策略。培养发展个人的长处才是根本。

IB, AP, GP中数理化的理论课其实都有这先学模式。能否有后劲,看能否在深度上加强。
我刚说的10年级EOM AP PHYSICS 和EOM计算机简介课就是2个例子。在两门后如果就是覆盖理论,很容易,1+1=10等等一些基本概念,有很多现成的类似的东西。但把PROJECT和实践融合进去,就是深度了。
一门高中计算机简介课,根据历史的演变不同平台不同语言4-5个PROJECT, 哈哈,HAVE FUN
一门物理1, 前后要交6-7个PROJECT(4-5个是实物),即使是理论上学霸,不好好弄,稳稳的扣分。

我以前就说了
理工科弱的,如果大学想上理工专业,在EOM可能会很有压力,
英语(或法语)的写作和说弱的,在IB会很痛苦。

看孩子倾向了,不要勉强
 
最后编辑:
无论是文科理科艺术,学任何东西都是越早越好。
没有先学模式和刻意练习,就没有机会成为天才大器。以后的专业成就会很有限
强调的是学什么要有所取舍。反对的是不按个人的特点特长硬推

IB, AP, GP中数理化的理论课其实都有这先学模式。能否有后劲,看能否在深度上加强。
我刚说的10年级EOM AP PHYSICS 和EOM计算机简介课就是2个例子。在两门后如果就是覆盖理论,很容易,1+1=10等等一些基本概念,有很多现成的类似的东西。但把PROJECT和实践融合进去,就是深度了。
一门高中计算机简介课,根据历史的演变不同平台不同语言4-5个PROJECT, 哈哈,HAVE FUN
一门物理1, 前后要交6-7个PROJECT(4-5个是实物),即使是理论上学霸,不好好弄,稳稳的扣分。
 
最后编辑:
无论是文科理科艺术,学任何东西都是越早越好。
没有先学模式和刻意练习,就没有机会成为天才大器。以后的专业成就会很有限
强调的是学什么要有所取舍。反对的是不按个人的特点特长硬推。

你说得对,不能硬推。这得看家长的觉悟了。
我知道很多年前有孩子在某个大家都说很牛X的PROPGRAM,结果孩子明显跟不上,学校找上门,建议退出,家长拎得清,给孩子避开那个明显弱项的地方转到大家普通认为弱的地方,后来在那个大家都不看好的地方一路走高。最后达到的高度竟然远远超过很多年前跟不上黯然退场的大家都说好的PROGRAM的同龄人。
 
最后编辑:
你说得对,不能硬推。这得看家长的觉悟了。
我知道很多年前有孩子在某个大家都说很牛X的PROPGRAM,结果孩子明显跟不上,学校找上门,建议退出,家长拎得清,给孩子避开那个明显弱项的地方转到大家普通认为弱的地方,后来在那个大家都不看好的地方一路走高。最后达到的高度竟然远远超过很多年前跟不上黯然退场的大家都说好的PROGRAM的同龄人。
这绕口令绕的:tx:
 
那你应该知道总督是IB出来的吧?还有前外长现在的副总理也是IB出来的。。的确IB里的TOP还真看不上什么滑大的SE/CS。。

给我们掰掰IB的top们都什么去向呗。
 
只要是个人,不管是那个国家民族,个人成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是相同的。有两点泛之4海皆准。一是要因材施教,而是要抓住时间窗口。西方国家的中等教育系统,无论是英美类型,还法俄类型,都有给好学生多学东西的机制。好学生当然是少数,任何地方的主流都是混饭吃的云云众生。

典型华人思维,这边的主流是这样的么?
 
最后编辑:
只要是个人,不管是那个国家民族,个人成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是相同的。有两点泛之4海皆准。一是要因材施教,而是要抓住时间窗口。西方国家的中等教育系统,无论是英美类型,还法俄类型,都有给好学生多学东西的机制。好学生当然是少数,任何地方的主流都是混饭吃的云云众生。
我觉得吧,就自己而言,先把自己孩子当成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来教育,说不定后来还有意外之喜。开始就当天才教育,回过头来看也许是自己想多了
 
我觉得吧,就自己而言,先把自己孩子当成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来教育,说不定后来还有意外之喜。开始就当天才教育,回过头来看也许是自己想多了

想把孩子当天才养,家长也未必有那个能力。而且真的养成了天才,孩子也未必人格完整,人生快乐。 一般家长不会把培养天才作为目标 。

但是即使以学业相对突出,成才成器为目标,一般的的能力养成规律仍然适用。说到底就是早教,刻意训练,因材施教这3点。 我觉得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至少要找到孩子的一个长处加以训练,无论是画画,写作,数学都可以。不需要面面具到。不管学艺术文学理工,没有经过早教和刻意训练,没有在早期发现和培养的长处,孩子的大脑发展窗口就错过了。无论长大以后如何努力,都不会有意外。脑子不够聪明,天花板就低。不服是不行的。

至于孩子将来能否工作生活游刃有余,那更多是取决于选择的智慧,而非仅仅是业务能力和努力。就是散养的孩子, 没有出色的学业成就,也可以过的很好。在hydro当个电工,做个警察,消防队员,收入也不少,日子比吗工稳定的多。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