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回国的留学生比例有多少

这话也能得罪人? 特给人矫情的感觉。 防人之心确实不可无啊。 10% 概率的事,比如包裹丢门口被偷,到了国内基本是90%的概率,怎么理解防人之心不可无呢就见仁见智了。
起码要做到:一不能judge, 二不能盲从误信。
 
这话也能得罪人? 特给人矫情的感觉。 防人之心确实不可无啊。 10% 概率的事,比如包裹丢门口被偷,到了国内基本是90%的概率,怎么理解防人之心不可无呢就见仁见智了。
国内的大城市,好的小区现在还不错。不过防人是不能不防的,尤其陌生人。这儿的治安也比以前坏了,尤其大城市如多伦多,Montreal。
 
我最怕在西方生活的人误导初来乍到的国人,在哪里防人之心不可无,哪里都有诚信问题,这边的骗子少吗?前几天贴的偷包裹的,章莹颖是怎么惨死的?

不是说平均治安水平,可是问题都是发生在小概率事件上。

抱歉,这话可能很得罪人了。

是的, 老太太看问题还是很准。
这的确是外国孩子去美国的一大障碍。

所以, 前几天的帖子里, 我还在感叹, 怎么还有人这么热衷于把孩子送去所谓的藤校。

那个荣誉就那么大? 舍得把孩子的命拿去填?
 
这话也能得罪人? 特给人矫情的感觉。 防人之心确实不可无啊。 10% 概率的事,比如包裹丢门口被偷,到了国内基本是90%的概率,怎么理解防人之心不可无呢就见仁见智了。
中国每个小区都有蜂巢, 就是一个大组合柜,铁箱子, 凭钥匙去拿包裹。 而且,每个小区都是封闭式管理, 门口有保安, 里面有巡逻队。

这里哪有这些? 家家户户就这么敞着朝大路,路上什么人什么车你都不知道, 包裹就这么放在门口, 不丢才奇怪了。

这个东西, 还是制度问题。

如果这里每个小区也有蜂巢, 包裹也不会丢;
如果国内也都是把包裹这么扔在小区门口的大路上, 你看丢不丢。
 
不用担心国人,国人都精着呢,国人还觉得这边的华人又土又呆,大农村呆久了还生出了优越感
 
而且国内各地政府对海外高学历有经验的(不是简单本科毕业),各种待遇也不错。
呵呵, 这句话要看时间。
19年前的确是。

现在可彻底改变了。 这个不需要跟我争, 我有第一手信息。

国内政府现在对有海外学历、海外工作经验的, 已经不热衷了, 有些地方是不明说, 但是实际要避免这些人入政府。
国企还可以,但是政府已经此路不通了。
 
起码要做到:一不能judge, 二不能盲从误信。

是的, 老太太看问题还是很准。
这的确是外国孩子去美国的一大障碍。

所以, 前几天的帖子里, 我还在感叹, 怎么还有人这么热衷于把孩子送去所谓的藤校。

那个荣誉就那么大? 舍得把孩子的命拿去填?
:dx:你这话说的太有意思了。老太太必须准啊。 人家走过的桥都比人走过的路多。
 
是的, 老太太看问题还是很准。
这的确是外国孩子去美国的一大障碍。

所以, 前几天的帖子里, 我还在感叹, 怎么还有人这么热衷于把孩子送去所谓的藤校。

那个荣誉就那么大? 舍得把孩子的命拿去填?

还在纠结这个问题? 你不送你的孩子去美国,别人送了,你就认为别人是为了荣誉?

同样的,有人因为养儿育女不支持孩子去中国, 但孩子决定去不去中国,考虑的不只是生儿育女
 
我咋就遇见的是一些卖掉国内的房子买了这里房子、父母来陪读、已经对加拿大福利门清的留学生家庭。
 
国内的大城市,好的小区现在还不错。不过防人是不能不防的,尤其陌生人。这儿的治安也比以前坏了,尤其大城市如多伦多,Montreal。
渥村也是。 世风日下啊。
 
我咋就遇见的是一些卖掉国内的房子买了这里房子、父母来陪读、已经对加拿大福利门清的留学生家庭。

如果是国际炒房,在哪儿都防不住

如果还是留学生身份,占不了什么福利吧
 
呵呵, 这句话要看时间。
19年前的确是。

现在可彻底改变了。 这个不需要跟我争, 我有第一手信息。

国内政府现在对有海外学历、海外工作经验的, 已经不热衷了, 有些地方是不明说, 但是实际要避免这些人入政府。
国企还可以,但是政府已经此路不通了。
不是说进政府,是说政府为了引进人才所给予的一些政策。这些有能力的海龟一般也不会去政府,去高校科研单位,私企公司。
 
我觉得原来的comment是说回不回国有没有考虑生儿育女这一层,言外之意,这儿养大一个孩子比国内容易

所以我的意思是看怎么养大了嘛。如果照着藤校,CEO,议员,局长部长这个培养标准,加拿大未必比中国轻松太多。照着打份零工,租房住,或者进政府不要编制干合同工,中国未必比加拿大更累。

大部分海华都不好意思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出了国,他们的阶层其实是下沉了。他们对标的是自己在中国的同学朋友,基本上是中国前1%,2%的阶层。养孩子当然不容易,因为要求高。在加拿大,他们经常打交道的是前10%到40%左右的阶层,对养孩子其实没什么太高要求,快乐就好。
 
最后编辑:
所以我的意思是看怎么养大了嘛。如果照着藤校,CEO,议员,局长部长这个培养标准,加拿大未必比中国轻松太多。照着打份零工,租房住,或者进政府不要编制干合同工,中国未必比加拿大更累。

其实无论在哪儿,都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父母有这样那样的担心,都可以理解,也应该给孩子打预防针,说清楚各种利弊

结论还是应该留给孩子自己去决定
 
如果是国际炒房,在哪儿都防不住

如果还是留学生身份,占不了什么福利吧
人家计划毕业留下来,再担保父母啊。否则打听福利干嘛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