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做生意成功的诀窍,有意者要学学。这就是COSTCO 做生意的诀窍了。
它确实有不少是基本必需品,和部分性价比很高的商品,但大多数是噱头产品,就是顾客在经过货架后,或在女主人或孩子的鼓噪下,不自觉的就会放进SHOPPING CART的东西。
还真是这样的。这就是COSTCO 做生意的诀窍了。
它确实有不少是基本必需品,和部分性价比很高的商品,但大多数是噱头产品,就是顾客在经过货架后,或在女主人或孩子的鼓噪下,不自觉的就会放进SHOPPING CART的东西。
疫情/放假期间,每天一趟沃尔玛还真是这样的。
今年疫情那么严重,我老婆还是习惯一周逛三次商店。Costco 、Metro、Farmboy、Freshco、Walmart 、大统华、新世界、九龙等,没有她不去的,劝都劝不动。特别是Costco的东西,量多,基本上会是吃一半扔一半。昨天不知从哪里买了5个盒装白蟹,$20多一点,看上去挺肥,不错,一蒸味道不对,又扔了。还有袋装蟹腿,$24多一袋,她和小孩二人每月光在吃方面的花费要在$1200–$1500之间,CFC没人会相信,但每月的确都如此。
我自己的饮食习惯与他们不同,吃不了大鱼大肉,每天虾仁、苹果、各种青菜、牛奶等,一个月$220-240就够了。
1500应该算是很正常还真是这样的。
今年疫情那么严重,我老婆还是习惯一周逛三次商店。Costco 、Metro、Farmboy、Freshco、Walmart 、大统华、新世界、九龙等,没有她不去的,劝都劝不动。特别是Costco的东西,量多,基本上会是吃一半扔一半。昨天不知从哪里买了5个盒装白蟹,$20多一点,看上去挺肥,不错,一蒸味道不对,又扔了。还有袋装蟹腿,$24多一袋,她和小孩二人每月光在吃方面的花费要在$1200–$1500之间,CFC没人会相信,但每月的确都如此。
我自己的饮食习惯与他们不同,吃不了大鱼大肉,每天虾仁、苹果、各种青菜、牛奶等,一个月$220-240就够了。
还真是这样的。
今年疫情那么严重,我老婆还是习惯一周逛三次商店。Costco 、Metro、Farmboy、Freshco、Walmart 、大统华、新世界、九龙等,没有她不去的,劝都劝不动。特别是Costco的东西,量多,基本上会是吃一半扔一半。昨天不知从哪里买了5个盒装白蟹,$20多一点,看上去挺肥,不错,一蒸味道不对,又扔了。还有袋装蟹腿,$24多一袋,她和小孩二人每月光在吃方面的花费要在$1200–$1500之间,CFC没人会相信,但每月的确都如此。
我自己的饮食习惯与他们不同,吃不了大鱼大肉,每天虾仁、苹果、各种青菜、牛奶等,一个月$220-240就够了。
不让买?霎时让你知道母老虎的厉害......村里老中女主人的消费习惯得要有个整风运动了。老公即使是政府工还是IT码工,那银子可不是白拿的呀,是烧了多少个脑细胞和增加的白头发的根数换来的吧。。。
该花的,一定要花,不该花的,得忍住啊。。。。。![]()
不是老公应该努力工作让老婆孩子随便花吗?再说了人家老婆也不是不挣钱,买两口吃就这么叽叽歪歪的,有点出息好不好村里老中女主人的消费习惯得要有个整风运动了。老公即使是政府工还是IT码工,那银子可不是白拿的呀,是烧了多少个脑细胞和增加的白头发的根数换来的吧。。。
该花的,一定要花,不该花的,得忍住啊。。。。。![]()
还不知道谁拿银子呢,俺们烧的脑细胞谁来补?村里老中女主人的消费习惯得要有个整风运动了。老公即使是政府工还是IT码工,那银子可不是白拿的呀,是烧了多少个脑细胞和增加的白头发的根数换来的吧。。。
该花的,一定要花,不该花的,得忍住啊。。。。。![]()
还不知道谁拿银子呢,俺们烧的脑细胞谁来补?![]()
不是老公应该努力工作让老婆孩子随便花吗?再说了人家老婆也不是不挣钱,买两口吃就这么叽叽歪歪的,有点出息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