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这么一搞, 卡屯的地主是不是都要找不到租客了?(一年两个月后更新)

这首先和廉租房没关系,就是一个商业行为。申请中没有任何政府“辅助”的资金

因为CAPACITY容量巨大,又在各类社会交通方便的地方,以后可能会出现政府的某些行为和公寓业主利益挂钩的,比如批租(政府出线)解决任何和安置有关的社会项目。这才是真正的危险、
我就是看了你前面的的Social housing 才先入为主。
 
扫了下内容。是没说廉租房。希望不是affordable housing吧

文件上没有任何廉租房affordable housing等, 但政府现在的安置已经改变原来政府从头到尾大操大办的模式,而是和社会现有的商业空闲多余的容量的结合。

举个例子吧,前几年中东难民来了很多,政府就是和商业旅店等业主联合,政府出钱,被安置的人入住,这种关系就像公司招合同工是一个模式。方便,没有多余的OVERHEAD, 政府对租金是不会在意的,如果是高层公寓业主,巴不得政府出钱拉人住了,付款是100%保证的,政府就通过加税,包括从现在抢60万TH的人,给公寓业主送容易出社会问题和发生事件的人们来安置。
 
文件上没有任何廉租房affordable housing等, 但政府现在的安置已经改变原来政府从头到尾大操大办的模式,而是和社会现有的商业空闲多余的容量的结合。

举个例子吧,前几年中东难民来了很多,政府就是和商业旅店等业主联合,政府出钱,被安置的人入住,这种关系就像公司招合同工是一个模式。方便,没有多余的OVERHEAD, 政府对租金是不会在意的,如果是高层公寓业主,巴不得政府出钱拉人住了,付款是100%保证的,政府就通过加税,包括从现在抢60万TH的人,给公寓业主送容易出社会问题和发生事件的人们来安置。
上面有人说的挺好。在那建贵点的公寓租给谁。要是像minto那样在市中心的高档公寓长包给调动工作人员可以保证收益。盖在卡屯,很难不让人想到优惠的廉租房政策。至少20到50的花销可报。你拿了钱,不是盖好就完了。要保证多少年都服务弱势群体。
 
上面有人说的挺好。在那建贵点的公寓租给谁。要是像minto那样在市中心的高档公寓长包给调动工作人员可以保证收益。盖在卡屯,很难不让人想到优惠的廉租房政策。至少20到50的花销可报。你拿了钱,不是盖好就完了。要保证多少年都服务弱势群体。
廉租房不会建在郊区的。最次都要centre point 那块。
 
好像没有人讨论到这个小区的拥挤程度。现在这个路口(Kanata Ave & Campeau )已经很拥挤了,再加八百户,还能开得了车吗?
 
上面有人说的挺好。在那建贵点的公寓租给谁。要是像minto那样在市中心的高档公寓长包给调动工作人员可以保证收益。盖在卡屯,很难不让人想到优惠的廉租房政策。至少20到50的花销可报。你拿了钱,不是盖好就完了。要保证多少年都服务弱势群体。

不会白底黑字明面说的,都知道要经过很多社区听证会,请愿修改等等流程

操作起来很方便,心知肚明的事情,政府和公寓业主各得其所。
 
这个人最近讲了很多,就这个说的有些道理! 婴儿潮一代很快褪去,很多房子会转卖。我看了一下渥太华年龄构成,2031年老年人会到 20.3%。如果不大量引进移民,引进大科技公司,创造就业。再过十年房子投资价值会越来越低得。。。这才是个大问题! 不知道我理解得对不对?
浏览附件954492
 
那路口已经有两个高楼for rent的,附近还有几个次新楼盘for rent ,有人说租不掉,建议你晚上去看看有没有灯光。
说实话,人builder敢建房出租,没进过调研,你认为可能吗?
 
月底arcadia又要开新盘townhouse了,希望这次腰斩。爽爽爽。
 
那是不可能的。centre point的廉租房在靠近baseline总站那块。都是townhouse。
还没盖呢。地点就在市政府前一点。全是廉租不会。但可能混搭。自然博物前的那个从地点到档次都可以,混搭廉租房。
 
800户变成3200间,廉租,妥妥的
 

相关推荐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