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们觉着大渥太华地区(以Kanata,Stittsville, Barhaven, RiversideSouth, Orleans为界,lot 36及以上,面积2500及以上,房龄15年以下新),single 平均房价什么时候过1M?

您们觉着大渥太华地区(以Kanata,Stittsville, Barhaven, RiversideSouth, Orleans为界,lot 36及以上,面积2500及以上),single 平均房价

  • 2021-2022

  • 2023-2025

  • 2026-2030

  • 2030以后

  • 做你妹的梦


投票后才可看到结果。
房屋买入时交一次中介费5%,包含在成交价里。
房屋卖出时交一次中介费5%,也包含在成交价里。

“羊毛出在羊身上”。不管最后是谁出中介费,房子成本就增加10%。投资顾问一般会建议至少持有超过5年才卖出,否则在房价上升缓慢的情况下会损失钱。
这里买家没有中介费吧?
 
这里买家没有中介费吧?

羊毛出在羊身上。卖家A出中介费,成交价是实际房价*(1+5%)。比如说,100万*(1+5%)=105万

买家B买到的房实际价格是100万,实际支付105万+土地转让费+律师费。

几个月之内,房价根本就没有上升,买家B因财政困难变成卖家C只得以105万卖出,需出中介费105万*5%。

所以买家B/卖家C直接损失中介费105万*5%+土地转让费+律师费。参见上面网友回帖引用某买家B/卖家C的真实数据,即直接损失7万到8万。

由于受新一波舆情影响,经济形势不明朗,2020年底房费空置率为3.9%,比2019年底房费空置率2%高出近1倍,大批移民和留学生被阻挡在境外,预计空置率会进一步上升,导致房价出现临时低谷,现在是买房好时机,不是卖房好时机。
 
现在出租房行情也不好,没有预期中那么多留学生回来,很多单位依然在家上班

巴屯有个独立房在3月最高点挂出来,卖家对Offer价不满意,取消挂牌,换了经纪,过一阵又挂出来,结果可想而知

然后又取消挂牌,开始装修厨房、卫生间和楼梯,本月第3次挂出来,终于成交,可价格还没有5个月前给的多。

搭进去很多精力、装修费上万、多交了近半年地税…

还有一些收不到满意Offer、甚至没有Offer的房子,有的收回去等待市场回暖,有的急卖就只好低价出售
 
最后编辑:
羊毛出在羊身上。卖家A出中介费,成交价是实际房价*(1+5%)。比如说,100万*(1+5%)=105万

买家B买到的房实际价格是100万实际支付105万+土地转让费+律师费。

几个月之内,房价根本就没有上升,买家B因财政困难变成卖家C只得以105万卖出,需出中介费105万*5%。

所以买家B/卖家C直接损失中介费105万*5%+土地转让费+律师费。参见上面网友回帖引用某买家B/卖家C的真实数据,即直接损失7万到8万。

由于受新一波舆情影响,经济形势不明朗,2020年底房费空置率为3.9%,比2019年底房费空置率2%高出近1倍,大批移民和留学生被阻挡在境外,预计空置率会进一步上升,导致房价出现临时低谷,现在是买房好时机,不是卖房好时机。

这个假设是不正确的,买家只付成交价 100万,卖家拿到手的是成交价扣去中介费,100-5 = 95万。
 
这个假设是不正确的,买家只付成交价 100万,卖家拿到手的是成交价扣去中介费,100-5 = 95万。

买家B只付成交价 100万,卖家A拿到手的是成交价扣去中介费,100-5 = 95万

买家B付成交价 100万+土地转让费+律师费

过了几个曰,房价因疫情未缓解进入临时低谷,所以买家B变成卖家C最多以成交价 100万再次卖出。

买家B/卖家C需支付中介费100万*5%=5万+几个月前买入时支付的土地转让费+律师费 (这就是短期房屋买进卖出可能遇到的损失),也是上面网友引用的真实买家B/卖家C在最近的房屋交易损失,即损失7万至8万之间。这就是投资顾问建议买入房屋最好等5年后才卖出,这样即使在最糟的情况下,房价涨得慢,扣除中介费,土地转让费和律师费后也不会亏钱。

羊毛出在羊身上。房屋每交易1次就得损失5%中介费,短期交易2次损失10%中介费,还得加上土地转让费和律师费,总得卖家或买家去承担。买卖双方是相对的,几个月前是买家B可以不承担5%中介费+土地转让费+律师费,现在成了卖家C就得承担5%中介费+土地转让费+律师费。不管如何计算房屋交易所产生的费用,每位业主短时间连续交易同一房屋2次,就得支付其中1次产生的5%中介费+土地转让费+律师费。

也可以换个例子,买家只付成交价 105万,卖家拿到手的是成交价扣去中介费,105-5 = 100万。
 
Kanata lake的房子成交价低于要价
Screenshot_20210822_082751_com.yahoo.mobile.client.android.mail.jpg
 
买家B只付成交价 100万,卖家A拿到手的是成交价扣去中介费,100-5 = 95万

买家B付成交价 100万+土地转让费+律师费

过了几个曰,房价因疫情未缓解进入临时低谷,所以买家B变成卖家C最多以成交价 100万再次卖出。

买家B/卖家C需支付中介费100万*5%=5万+几个月前买入时支付的土地转让费+律师费 (这就是短期房屋买进卖出可能遇到的损失),也是上面网友引用的真实买家B/卖家C在最近的房屋交易损失,即损失7万至8万之间。这就是投资顾问建议买入房屋最好等5年后才卖出,这样即使在最糟的情况下,房价涨得慢,扣除中介费,土地转让费和律师费后也不会亏钱。

羊毛出在羊身上。房屋每交易1次就得损失5%中介费,短期交易2次损失10%中介费,还得加上土地转让费和律师费,总得卖家或买家去承担。买卖双方是相对的,几个月前是买家B可以不承担5%中介费+土地转让费+律师费,现在成了卖家C就得承担5%中介费+土地转让费+律师费。不管如何计算房屋交易所产生的费用,每位业主短时间连续交易同一房屋2次,就得支付其中1次产生的5%中介费+土地转让费+律师费。

也可以换个例子,买家只付成交价 105万,卖家拿到手的是成交价扣去中介费,105-5 = 100万。
所以,买和卖两次交易,对一个人来说,只损失一次中介费。
 
所以,买和卖两次交易,对一个人来说,只损失一次中介费。

是的。买和卖两次交易,对一个人来说,只损失一次中介费+一次土地转让费+一次律师费。如果买家B根据投资顾问的建议,愿意等至少5年后才卖出房子,未来房价的涨幅在抵消这部分费用还会带来盈利。

根据本市1950年房屋交易历史记录,本市70年来只有出现2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微弱下跌(-0.28%和-1.2%),而且全部发生在上个世纪。
受新一波疫情的影响,由于疫苗对新变异病毒无效,预计需要明年初再打第3针,大多数移民和留学生被挡在境外,随着更多新房的交付,空置率进一步上升,近几个月房价几乎不动,部分建筑商开始和2016年下半年一样促销新房,送出更多的上半年未成有过的升级优惠,比如Minto本月在卡南新楼盘所送出的各种升级优惠(有网友戏称这是“割喉”送出优惠。引用上面网友的讨论”Minto Brookline的新开盘的36尺的独栋比Arcadia便宜三万左右。还送九尺楼底,quartz counter,一楼木地板,割喉了!“)

上面网友分享的买家B却在几个月之内而且是数十年一遇的房价低谷卖出房子,结果损失7万至8万。如果这位买家B能够持有房子至少5年后再卖出,就不会损失钱反倒会盈利。
 
169FFCD6-D82F-4597-AFCB-00A5CE4AC393.jpeg

密切留意realtor上的库存吧,8月初一度是超过1800个房子的,这个月库存不断下降中,这个信号显示房价很可能是占稳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