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传回首幅火星图像 , 兔子来了!

火星探索: 中国、美国、阿联酋要在红色星球上寻找什么​

5 小时前
A picture of the planet Mars

地球上农历春节期间,遥远的火星也将一反寻常地热闹起来 — 来自三个国家的火星探索器即将先后抵达。它们为一个共同的大目标而来:研究火星地质环境和大气层,寻找古老的微生物生命迹象,但三者各有使命,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

阿联酋火星探测器“希望号”(Hope)2月9日首先到达目的地,恰逢50周年国庆;中国“天问-1” 两天后(2月11日)抵达目标轨道,正值农历新年除夕;美国“毅力号”(Perseverance)计划18日着陆

2020年被称为“火星年”,因为地球和火星距离最近,发射火星探测器需要的燃料最少。这个发射窗口每26个月出现一次。

困难和挑战仍旧存在,包括闻者心惊的“恐怖七分钟”,即探索器穿越火星大气层抵达陆地的过程。

迄今为止,所有火星探测任务中有一半都以失败告终。

那么,这一轮尝试有什么不同?准备探索什么?
Presentational grey line

阿联酋 - “希望号”​

Undated handout photo issued by Mohammed Bin Rashid Space Centre (MBRSC) of an artist's impression of the Hope Probe,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first Mars mission, using the Hope probe

图像来源,PA MEDIA
阿联酋历史上首次火星探测行动,“希望号”火星探测器2020年7月在日本发射。

主要任务包括探测、研究火星大气层;这个课题以前从未被纳入任何火星探索计划。

具体而言,科学家们希望通过这次探索进一步了解火星空气和水分流失的原因和过程。

“希望号”也是这一轮火星探索行动中唯一不在火星着陆的探测器。它的任务是绕火星轨道运行至少一个火星年,相当于地球上687天。

它收集的数据预计2021年9月开始陆续传回地球。

但在那之前,“希望号”必须先进入环绕火星运行的轨道,这个过程风险很大,难度很高,但至关重要。

预计这个过程将会持续到4月份

阿联酋火星探测图示

BBC科技事务记者乔纳森·阿莫斯(Jonathan Amos)称“希望号”的意义超出了科学探索。

他说:“这被视为一种激励和鼓舞的象征,能够吸引国内和整个阿拉伯世界更多中学生和大学生选修科学。”

此前,只有美国、印度、前苏联和欧洲宇航局(ESA)火星探测器成功抵达目的地。

“希望号”的抵达火星时,恰逢阿联酋建国50周年。举国上下已经张灯结彩,准备庆祝这个“国庆献礼”时刻。
Presentational grey line

中国“天问-1号”​

Tianwen Mars rover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天问-1号”承担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计划三个月之后在火星着陆。从抵达目标轨道到登陆这段时间内,主要任务是考察评估火星大气层状况,为降落做准备。

降落过程估计很危险。登陆火星前,需要把探测器的速度从切入时的每小时2万公里减慢到类似于步行的速度,然后着陆的“起落架”放下。

中国计划让这艘重240公斤的探索器于今年5月份在一片平原着陆,着陆点位于乌托邦冲击盆地内。

火星探测器配备了折叠式太阳能光板,主要任务是研究这片区域的地表和地下浅层的地质状况

安装在桅杆上的摄像机负责拍照录像,辅助导航,另外五套仪器用于测评着陆区域岩石的矿物成分和机构,同时探查是否存在水-冰。

Model of Tianwen-1

图像来源,REUTERS
中国科学家们希望火星探测器能工作至少90天。

到目前为止,只有美国做到了在火星表面长时间持续运作,前苏联和欧洲的火星探测器着陆后不久便失败,无法继续探测任务。

“天问-1号”已经传回第一幅火星图像:一张黑白照片,显示了火星表面一条巨大的峡谷 — 水手谷和沙帕雷利陨石坑等地质特征。

这张图片是从距离火星表面220万公里高空拍摄的。

天问-1号传回的第一张火星俯瞰图,摄于2021年2月5日

图像来源,REUTERS
天问-1号传回的第一张火星俯瞰图,摄于2021年2月5日

“天问-1号”之前,中国曾经在2011年与俄国合作火星探测,但发射失败。不过,在那之后中国两次成功登月,尤其是2020年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成功,成为第一个完成此举的国家。
Presentational grey line

美国“毅力号”​

An undated handout picture made available by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s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 in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shows an illustration of NASAs Perseverance rover landing safely on Mars (issued 08 February 2021).

图像来源,EPA/NASA/JPL-CALTECH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担负着寻找火星古老生命(微生物)迹象的任务。

它将收集岩石标本,希望从中发现无可股价的线索,解答火星上到底是否曾经有生命存在的问题。

这是迄今为止送到另外一个星球着陆的最大、最先进的探测器,预计于2月18日格林尼治时间2100点前进入火星赤道附近的耶泽罗陨石坑(Jezero crater)着陆。

负责“毅力号”进入、降落和着陆(EDL)过程的NASA工程师Allen Chen说:“科学家们在我们的着陆点,耶泽罗陨石坑,看到的是令人鼓舞的科研前景:一条进出山口的古河道,认为这正是寻找古代生命迹象的场所。但是我注视耶泽罗陨石坑时,看到的是危险。”

他对BBC解释说,那里遍地都是危险:“一道60-80米高的悬崖正好横在着陆点中间;悬崖西侧是很多陨石坑,即便漫游器在其中一个坑里着陆成功,也很难出来;向东看,是一大片岩石,如果把漫游器在那里放下,它会很不高兴。”

Perseverance rover

图像来源,NASA / JPL-CALTECH
幸运的是,“毅力号”在技术上有不少经过实践验证的成功经验,可以确保它在一处安全的地点着陆。

这艘火星漫游器的体积跟一辆小型四驱越野车差不多,重一吨,每天可以自动行驶200米距离,配备了19台相机,两个麦克风,可以用来捕捉录制火星上的声音。

“毅力号”带到火星的还有一架1.8公斤重的无人飞机,准备在火星上试飞,那将是无人机在另一个星球环境下首次飞行。

尽管看上去不乏鼓舞人心之处,“毅力号”此行收获如何,只有等到它在火星上收集的样本运回地球之后才能全面评估

那将是两年后,它的火星探测任务结束以后

 
最后编辑:

七个问题,快速了解“天问一号”的火星之旅​

MICHAEL ROSTON2021年2月10日
中国航天局上周发布了“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第一张火星图像。
中国航天局上周发布了“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第一张火星图像。 CHINA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 VIA REUTERS
中国已经三次登陆月球,甚至成功将一个月球探测机器人带回地球。如今,它能完成登陆火星的挑战吗?

中国航天机构将在周三向实现这一目标迈出关键一步,届时中国去年7月发射的航天器“天问一号”将尝试环绕这颗红色星球运行。

如果成功抵达火星,中国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尝试在火星上放置着陆器和机器人探测器。它将与NASA的航天器一同研究火星表面,届时这样的航天器将会有三个。

天问一号”什么时候到达火星?

中国已表示探测器将于周三抵达火星。但中国国家航天局和官方媒体尚未提供更具体的信息。

中国航天局对其任务有保密倾向。在过去一年,它表现出了更大的开放性,在官方媒体上提供了“嫦娥五号”探月任务的现场视频。如果有更准确的到达时间,我们会在这里提供。

航天器在周三会做什么?

“天问一号”去年7月从中国发射,利用了火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时期内距离最近的一段时间。这使得两个行星之间的传输距离相对较短。

为了追上火星,该航天器多次启动发动机,调整轨道,以便以正确的角度接近火星。最近一次发动机点火是在2月5日,探测器从130万英里外发回了火星的照片

周三,发动机将再次点火,在制动操作中消耗航天器的大部分剩余燃料。这将大大降低它的速度,让探测器被火星引力捕获。在引力范围内,它将以一个安全的距离环绕火星,与其他机器人探测器一起在火星轨道上运行,并为稍后的地面登陆尝试做准备。

12月发布的一张图片显示,“天问一号”探测器正在前往火星的途中。

12月发布的一张图片显示,“天问一号”探测器正在前往火星的途中。 CNSA, VIA ASSOCIATED PRESS
会出什么差错吗?

太空飞行的历史上充满各种失败的火星之旅,包括2011年中国的一次火星任务,由于搭载的俄罗斯火箭发生故障,该任务并未脱离地球轨道。一些航天器在准备进入火星轨道的最后一步中出现了失误。

例如,1999年,NASA的“火星气候探测者号”(Mars Climate Orbiter)遭遇了一次导航错误——英制单位没有转换成公制单位——航天器在火星大气中烧毁。1992年,NASA的“火星观察者号”(Mars Observer)航天器在即将抵达火星的前几天与地球失去了联系,原因可能是燃料管破裂。1974年,苏联的“火星4号”发射制动火箭失败后,该航天器驶离了火星

不过,与登陆火星相比,绕火星轨道飞行的挑战根本不算什么。

中国何时登陆火星?

中国的轨道飞行器携带着陆器和探测车,它们将艰难地到达火星表面。中国表示将在5月尝试登陆火星,但没有公布具体日期。

它的目的地是乌托邦平原(Utopia Planitia),这一广阔的北半球盆地很可能曾被流星撞击过,NASA的“海盗2号”(Viking 2)着陆器曾于1976年抵达这里。“天问一号”任务的目标之一是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水冰分布,未来火星的人类殖民者可以利用这些冰维持自身生存。

登陆这颗红色星球是危险的。航天器的下降速度极高,稀薄的大气层几乎起不到减缓到达地面速度的作用。空气摩擦仍然会产生必须被吸收或散失的极端高温。苏联、NASA和欧洲的很多任务都坠毁了。只有NASA不止一次实现完好无损的着陆。

中国的航天器将耗费数月时间绕火星轨道运行以检查系统,并选择一个不会太过危险的着陆点。

如果能完好地着陆,火星车将需要一个名字。在征集中国公众的提名之后,专家组选出了10个准候选。根据官媒报道,其中包括“弘毅”,在中文里的意思是抱负和坚持;麒麟,中国神话里的有蹄动物;以及哪吒,这位年轻的神祇被认为是叛逆青年的守护神。

中国最近在太空还取得了哪些成就?

自7月开始前往火星的任务以来,中国已经实现了月球往返

“嫦娥五号”于去年11月发射,收集了月球样本后,将它们带回地球供科学家研究。这是自1976年苏联最后一次探月任务以来,地球首次获取新一批月球岩石。

中国的“嫦娥四号”任务首次实现了在月球背面降落,目前仍在运行,其“玉兔二号”月球车在发射两年多以后仍在对月球表面进行研究。

2020年7月,“天问一号”从中国海南省的一个发射场发射升空。

2020年7月,“天问一号”从中国海南省的一个发射场发射升空。 CHINA DAILY/REUTERS
还有谁会在2021年抵达火星?

今年第一个抵达火星的机器人探测器是“希望号”(Hope),这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成立不久的太空总署发射的轨道器。它于周二抵达火星,将对这颗红色行星的大气进行研究,帮助行星科学家了解火星的天气动态。

第三位火星的新访问者将是NASA的最新火星探测器“毅力号”(Perseverance)。它于去年7月发射,比另两架航天器稍晚,将跳过火星轨道,直接在2月18日飞向火星表面。

该机器人探测器将是NASA在火星上的第五个探测器,与正在探索盖尔(Gale)陨石坑的“好奇号”(Curiosity)非常相似。这架新的火星车携带了一套不同的科学仪器,将探索杰泽罗(Jezero)陨石坑,科学家认为这处干涸湖泊可能是个很好的目标,可供寻找已灭绝的火星微生物化石证据。

该任务还将在这颗红色星球上尝试一项创举:在稀薄的火星大气中飞行直升机。NASA的“机智号”(Ingenuity)直升机将在火星车着陆后不久被部署。随后它将在与地球大气上层一样稀薄的空气中进行一系列试飞,目标是证明火星探索既能在其表面进行,也能在空中进行。

目前还有什么航天器在研究火星?

这颗红色星球的周围变得有点拥挤了。

有六架轨道器目前正在太空中研究这颗行星。其中三艘是NASA发射的:2001年的“火星奥德赛号”(Mars Odyssey),2005年的“火星侦察轨道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和2013年离开地球的“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MAVEN)。

欧洲在火星轨道中有两架航天器。“火星快车号”(Mars Express)轨道器于2003年发射,“火星微量气体任务卫星”(ExoMars Trace Gas Orbiter)在2016年升空,并与俄罗斯的太空计划进行共享。

印度于2013年发射的第六架航天器火星轨道探测器(Mars Orbiter Mission,又称“火星飞船”[Mangalyaan])正在运行。

美国目前有两项任务正在火星表面进行。“好奇号”自2012年以来就在巡视探测。“洞察号”(InSight)也加入进来,自2018年起一直在研究火星震和这颗红色行星的其他内部特性。美国的第三个任务“机遇号”(Opportunity)漫游车因在2019年遭遇沙尘暴失去动力而结束。

更正:本文稍早时称中国去年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该探测器应为“嫦娥五号“。特此更正。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