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天问一号成功实施火星捕获,进入火星轨道

Hard Worker

本站元老
注册
2012-08-31
消息
4,073
荣誉分数
1,311
声望点数
373
天问一号进入火星轨道_新浪新闻 (sina.com.cn)

2月10日晚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火星捕获制动,发动机工作约15分钟后,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º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此次任务“绕、着、巡”目标的第一步,成功开启环绕火星模式。(记者:胡喆,海报设计:张晨光)
 
天问一号进入火星轨道_新浪新闻 (sina.com.cn)

2月10日晚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火星捕获制动,发动机工作约15分钟后,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º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此次任务“绕、着、巡”目标的第一步,成功开启环绕火星模式。(记者:胡喆,海报设计:张晨光)



这第一步就是印度人和阿联酋干的。
关键是接下来两步。
 
约3个月后的着陆是又一关键时刻。火星大气稀薄,不确定性高。下降时,着陆器进入火星大气层的速度高达每小时18000公里,超高速摩擦会产生超高温度,在经历上千度高温的考验后,将在降落伞的帮助下减速。随后,它将开启全自动驾驶模式,自主完成减速、悬停,避开火星表面复杂地形后,缓缓落至火星表面。整个过程只能依靠探测器上的GNC(导航、制导、控制)系统自主执行。
 
看来能抢在美国的Perseverance Rover之前登陆了,美国的探测器预计2月18日着陆火星。
 
约3个月后的着陆是又一关键时刻。火星大气稀薄,不确定性高。下降时,着陆器进入火星大气层的速度高达每小时18000公里,超高速摩擦会产生超高温度,在经历上千度高温的考验后,将在降落伞的帮助下减速。随后,它将开启全自动驾驶模式,自主完成减速、悬停,避开火星表面复杂地形后,缓缓落至火星表面。整个过程只能依靠探测器上的GNC(导航、制导、控制)系统自主执行。
几乎不可能用降落伞,摩擦也不会有那么超高温度,因为几乎没有什么大气。
一定要引用可靠的信息来源,比如说,我。

火星大氣層相對較薄,地表氣壓低至奧林帕斯山頂的30帕、高至希臘平原低點的1155帕。火星表面的平均氣壓為6百帕,相比之下地球氣壓為1013百帕,也就是說火星大氣壓力不到地球的百分之一。
 
几乎不可能用降落伞,摩擦也不会有那么超高温度,因为几乎没有什么大气。
一定要引用可靠的信息来源,比如说,我。

火星大氣層相對較薄,地表氣壓低至奧林帕斯山頂的30帕、高至希臘平原低點的1155帕。火星表面的平均氣壓為6百帕,相比之下地球氣壓為1013百帕,也就是說火星大氣壓力不到地球的百分之一。
之前美国人还是用了降落伞,不过加了缓冲的气球
 
之前美国人还是用了降落伞,不过加了缓冲的气球
对火箭控制技术没信心的话,就只能这样,火星气压无法用降落伞安全降落。
但这基本上就是自由落体,落点就不要想了。
瞧瞧中国是不是NB一点,这 的确很难,有一点大气是最困难的。相对月球真空,反倒容易。
 
对火箭控制技术没信心的话,就只能这样,火星气压无法用降落伞安全降落。
但这基本上就是自由落体,落点就不要想了。
瞧瞧中国是不是NB一点,这 的确很难,有一点大气是最困难的。相对月球真空,反倒容易。
中国这次没用降落伞?
 
开个脑洞:着陆器应该设计成一个折叠的,耐高温气垫。先行投掷在着陆点,然后自动充气。火星车落在气垫上。
 
开个脑洞:着陆器应该设计成一个折叠的,耐高温气垫。先行投掷在着陆点,然后自动充气。火星车落在气垫上。

要是突然来一阵大风,把气垫刮跑了咋办?!

美国用了个空中“吊车”把火星车吊了下来……

 
最后编辑:
要是突然来一阵大风,把气垫刮跑了咋办?!

美国用了个移动“吊车”把火星车吊了下来……


有风吗?
 
几乎不可能用降落伞,摩擦也不会有那么超高温度,因为几乎没有什么大气。
一定要引用可靠的信息来源,比如说,我。

火星大氣層相對較薄,地表氣壓低至奧林帕斯山頂的30帕、高至希臘平原低點的1155帕。火星表面的平均氣壓為6百帕,相比之下地球氣壓為1013百帕,也就是說火星大氣壓力不到地球的百分之一。
 
中国这次没用降落伞?
你可以选择使用降落伞在最初阶段但是火星的空气阻力 不能只使用降落伞 降落速度会太快 美国的航天器也不是一个气垫它实际上是一个气球 把航天气包裹在中间还要在火星上跳上好多次才能停下来 你也一开始就用火箭制动 那就根本不需要降落伞了 着陆的时候也用火箭降落 技术难度吧大概就和可回收火箭差不多 火星上虽然没啥空气 风足够大所以说 非常考验火箭的控制能力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