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芯片完全不能做。有的芯片已经能量产,而且成本低。但是芯片市场几千亿,并不是只有这两种情况。还有很多芯片已经可以做,或者有可能去做,但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技术不过关,良率低,成本偏高,产能不足等等。而产能运作正常高效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磨合期。这时候,市场保护就很有用。 无论补贴还是关税,都不是万能,也不是完全没有用。这些措施都要有针对性。不可能一个笼统的政策就把所有的事情全部搞定。
好吧, 我可能无意中把你的关注点引到生产上去了。 抱歉。
那么我们简化一下吧。
不管是国内生产, 还是国外生产, 不管是产能大小, 还是良品率高低。 对于芯片的需求方而言, 只有两个情况,
1) 可以不采购美国芯片
2) 因为某些原因 ,不得不采购美国芯片。
这应该没有异议吧?
那么分别讨论。
对于1), 因为压根不采购美国芯片, 那么你无论对美国芯片加多重的关税, 还是彻底不加关税, 一点意义都没有。 当然你会说有政治宣传意义, 这个不是我讨论的范围。
对于2), 既然是不得不买, 那么加不加关税, 企业都得买。 无非就是成本随着关税的增加而增加而已。 而企业,哪怕是国企, 没道理会把这部分损失自己吞掉的。 肯定会转嫁到产品上。 那么, 如果这个产品是最终卖给国内消费者, 就会把关税传递到最终消费者手上;如果这个产品是出口的, 那么就会削弱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这一点已经在美国川普任期内对中国商品加关税的案例里得到充分体现了。
进一步讨论, 我认为的理想状态下, 世界各国将没有任何关税,也没有任何补贴。 各自生产各自的优势产品, 需要其他的商品, 就去世界市场上购买。 这样, 全世界人民得到的商品价格将是最低,各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将达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