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疫苗和中国的康希诺疫苗好像都是采用同一技术,腺病毒载体,为什么AZ有血栓问题,而康希诺没听说呢?

腺病毒疫苗的原理是用腺病毒作为载体,把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的RNA信息注入这个腺病毒,这个病毒进入人体后,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产生抗体,同时RNA也能进入人体细胞复制表达,产生细胞免疫,所以腺病毒疫苗和mRNA疫苗的工作原理差不多,区别就是载体不同,一个是活的腺病毒,一个是脂质颗粒包裹RNA片段,研制疫苗的技术难点除了载体的纯化和选用,另外一个被大众忽视的就是辅料的选择,这个辅料可以起到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和稳定疫苗的多重作用,每个公司都把这个当作商业机密,而且辅料可能多达几十种,综上所述,AZ出问题而其它疫苗暂时还没有出现血栓的原因,可能与腺病毒的纯化和种类选择有关,也可能与一种或者多种辅料的选用有关,这个还得看后续的研究。我不是医学专业,如果说错了,欢迎大牛指正。
 
腺病毒疫苗的原理是用腺病毒作为载体,把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的RNA信息注入这个腺病毒,这个病毒进入人体后,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产生抗体,同时RNA也能进入人体细胞复制表达,产生细胞免疫,所以腺病毒疫苗和mRNA疫苗的工作原理差不多,区别就是载体不同,一个是活的腺病毒,一个是脂质颗粒包裹RNA片段,研制疫苗的技术难点除了载体的纯化和选用,另外一个被大众忽视的就是辅料的选择,这个辅料可以起到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和稳定疫苗的多重作用,每个公司都把这个当作商业机密,而且辅料可能多达几十种,综上所述,AZ出问题而其它疫苗暂时还没有出现血栓的原因,可能与腺病毒的纯化和种类选择有关,也可能与一种或者多种辅料的选用有关,这个还得看后续的研究。我不是医学专业,如果说错了,欢迎大牛指正。
我没有生物学方面的专长,但是觉得你说得靠谱,我想补充两点:
1.康希诺疫苗不一定没有问题,目前打的剂量不一定能到达出问题的数量,英国一开始也说没有问题,加拿大也说AZ没有问题,而且康希诺疫苗海外第三世界国家使用,出问题也不一定能及时发现。但是没有证据不能仅仅说别人出了问题你就一定有问题,毕竟不是clone。
2. 目前主要问题应该是去发现什么原因导致AZ血堵,当然可以同时密切关注康希诺疫苗的副作用情况。
 
腺病毒疫苗的原理是用腺病毒作为载体,把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的RNA信息注入这个腺病毒,这个病毒进入人体后,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产生抗体,同时RNA也能进入人体细胞复制表达,产生细胞免疫,所以腺病毒疫苗和mRNA疫苗的工作原理差不多,区别就是载体不同,一个是活的腺病毒,一个是脂质颗粒包裹RNA片段,研制疫苗的技术难点除了载体的纯化和选用,另外一个被大众忽视的就是辅料的选择,这个辅料可以起到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和稳定疫苗的多重作用,每个公司都把这个当作商业机密,而且辅料可能多达几十种,综上所述,AZ出问题而其它疫苗暂时还没有出现血栓的原因,可能与腺病毒的纯化和种类选择有关,也可能与一种或者多种辅料的选用有关,这个还得看后续的研究。我不是医学专业,如果说错了,欢迎大牛指正。



产生的抗体不会是针对mRNA的,也不是对腺病毒的,而是对mRNA的表达产物 S-蛋白的。
 
AZ是用黑猩猩腺病毒载体而且是第一次用于人体,本意是人类较少得黑猩猩腺病毒感染,交叉免疫可能性小,所以可能效果比人腺病毒载体好,但没想到实验不足,翻船了。人腺病毒载体的好处是比较成熟,坏处是很多人可能已经感染过腺病毒,所以可能已经有抗体,会使疫苗效果打折。
 
看起来mRNA疫苗的载体,可能更先进也更难制造。只有美国的顶尖公司能够使用。
 
看起来mRNA疫苗的载体,可能更先进也更难制造。只有美国的顶尖公司能够使用。
问题在于对于mRNA也有人说可能有问题,比如有人发帖说可能导致自体免疫系统攻击肾脏等器官...
 
AZ是用黑猩猩腺病毒载体而且是第一次用于人体,本意是人类较少得黑猩猩腺病毒感染,交叉免疫可能性小,所以可能效果比人腺病毒载体好,但没想到实验不足,翻船了。人腺病毒载体的好处是比较成熟,坏处是很多人可能已经感染过腺病毒,所以可能已经有抗体,会使疫苗效果打折。
对以前看过有人说AZ选择猩猩要好得多,现在似乎还没有看到卫星V和CanSino大量的血栓报道,不会是被媒体掩盖了吧?
 
我没有生物学方面的专长,但是觉得你说得靠谱,我想补充两点:
1.康希诺疫苗不一定没有问题,目前打的剂量不一定能到达出问题的数量,英国一开始也说没有问题,加拿大也说AZ没有问题,而且康希诺疫苗海外第三世界国家使用,出问题也不一定能及时发现。但是没有证据不能仅仅说别人出了问题你就一定有问题,毕竟不是clone。
2. 目前主要问题应该是去发现什么原因导致AZ血堵,当然可以同时密切关注康希诺疫苗的副作用情况。

如果是腺病毒造成血栓,而非特定种类的腺病毒,逻辑上推理,康希诺当然有可能也会发生血栓问题,从AZ的概率看,安省200多万剂就发生了28起严重血栓,基本上每十万剂就有一起,每一百万剂就差不多要死几个人,目前康希诺肯定接种数量超过一百万剂,暂时没有血栓致死案例,也就是说,康希诺应该比AZ安全一些。

如果只是特定腺病毒会造成血栓,那么康希诺未必一定会导致严重血栓。

如果是辅料造成血栓,而康希诺没有使用这个辅料,那么康希诺也就不会必然造成血栓。

当然还有最后一种可能性,老共故意不报,这个咱们就没有办法了,只有坐等海外使用情况了
 
如果是腺病毒造成血栓,而非特定种类的腺病毒,逻辑上推理,康希诺当然有可能也会发生血栓问题,从AZ的概率看,安省200多万剂就发生了28起严重血栓,基本上每十万剂就有一起,每一百万剂就差不多要死几个人,目前康希诺肯定接种数量超过一百万剂,暂时没有血栓致死案例,也就是说,康希诺应该比AZ安全一些。

如果只是特定腺病毒会造成血栓,那么康希诺未必一定会导致严重血栓。

如果是辅料造成血栓,而康希诺没有使用这个辅料,那么康希诺也就不会必然造成血栓。

当然还有最后一种可能性,老共故意不报,这个咱们就没有办法了,只有坐等海外使用情况了
我记得没有那么多,安省上一个报告,到5月8日,共6百10万剂,11例血小板减少伴随血栓,其中8例是疫苗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安省没有相关的死亡。加拿大1千8百万,共3人因疫苗诱导的血栓死亡。

Eleven reports of 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TTS) after receipt of COVISHIELD/AstraZeneca vaccine, of which eight are vaccine-induced immune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 (VITT)

 
看起来mRNA疫苗的载体,可能更先进也更难制造。只有美国的顶尖公司能够使用。

目前来看只有德国BNT和美国Moderna有mRNA疫苗上市,中国有两款mRNA在研发,其中沃森的疫苗准备在墨西哥做三期临床,10月份之前就能开盲,沃森这一款好像更牛,比美国和德国都厉害一些,只需要2-8度冷链即可,不像BNT需要-80度储运,moderna的-20度,当然了,牛比的前提是疫苗得有效,副作用少。
 
我记得没有那么多,安省上一个报告,到5月8日,共6百10万剂,11例血小板减少伴随血栓,其中8例是疫苗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安省没有相关的死亡。加拿大1千8百万,共3人因疫苗诱导的血栓死亡。

Eleven reports of 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TTS) after receipt of COVISHIELD/AstraZeneca vaccine, of which eight are vaccine-induced immune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 (VITT)

可能没有那么乐观,你看看下面这个链接,是英国自己的报告,他们肯定不会多报的,根据英国的数据, 21.2百万剂接种里面有168例严重血栓,死亡32例,也就是差不多每十万剂0.8人血栓,每百万剂死亡1.5人。安省的数据好像有点怪,估计统计不是很严格或者滞后。

 
可能没有那么乐观,你看看下面这个链接,是英国自己的报告,他们肯定不会多报的,根据英国的数据, 21.2百万剂接种里面有168例严重血栓,死亡32例,也就是差不多每十万剂0.8人血栓,每百万剂死亡1.5人。安省的数据好像有点怪,估计统计不是很严格或者滞后。

这样看来,安省可能把不良反应报告的标准定的太高了。
 
载体不同:

AZ采用黑猩猩携带的腺病毒,陈薇的是采用重组5型腺病毒载体,俄国的卫星V是用两种不同的人腺病毒载体——Ad5和Ad26进行首次和二次注射。

起什么作用:不懂。
疫苗全世界都在盯着,这么多人类最顶尖的科学家提不出的没有常识的问题,cfc网友就能一语中的。
关键问题不是什么原因造成血堵,而是有没有人夹带私货。
人类腺病毒疫苗的问题是如果人得过这种腺病毒,效果就会变差,所以年纪越大,效果越差,因为年纪越大越有可能已经感染过腺病毒。
AZ采用黑猩猩携带的腺病毒的好处是,通常没人得黑猩猩腺病毒,所以效果好。
但是免疫反应可能会更大。
有个有趣的例子
人类与黑猩猩之间的输血是可以的,但是有风险的,免疫系统的排异反应会很大,只有O型这种比较通用的血液才有可能给人类输血,且不会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
这看起来和AZ的困境有很大关系。
有请内行,答疑解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