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http://www.sportsonline.com.cn/GB/channel19/101/20030725/162457.html
女子冰球:由骄傲到为保级而战
如果说男子冰球成绩尴尬,女子冰球则曾经是中国冰球的骄傲。从1992年首次参加国际比赛以来,姑娘们获得过冬奥会第四名,世锦赛最好成绩也是第四名,中国队是世锦赛A组8支球队中惟一的亚洲队伍。
但同样,她们也面临着生存问题,面临着水平下滑、保住世锦赛A组地位的难关。全国惟一的专业队哈尔滨女子冰球队换一身战袍,就是中国队,青少年来源主要靠哈尔滨市体校队。由于种种原因,这支国字号队伍的水平如今接近了历史的低谷,去年冬奥会获第七名,今年2月份的亚冬会战平了以前的手下败将日本队,输给哈萨克斯坦,历史性地降到了第三名。中国冰球协会为保住这面旗帜,每年出国训练、比赛等经费就投入百万元左右。
本来,今年的女子冰球世锦赛A组4月初在北京举行,无奈赶上了非典时期,比赛取消。至今,国际冰球联合会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决断,该项比赛改在何时何地举行,也许下月的国际冰联会议能够给出明确说法。失去主场之利,中国女队保级难度又增加了。
在成绩徘徊中,中国冰球协会也在苦思良策。最大的动作,是要为女子冰球国家队请外教。还是因为非典,此事暂时搁置。不管外教何时能来,国家队5月15日已经如期到一座山上开始夏天的基础训练了。
中国冰球与日本差距为何那么大
日本队崛起于远东,成为新霸主的原因有哪些?中国冰球协会官员纪俊峰介绍了日本队的一些情况,想必能对中国冰球有些启发。
1.日本极为重视教练员这个环节,不惜投入重金,请来加拿大和美国高水平教练当国家队的主帅,逐渐把队伍改造得脱胎换骨。如果不是国际冰联给远东一个世锦赛资格,日本至少也能在世锦赛I组(原B组)呆下去。我国则一直是由球员退役后当教练,他们又极少有学习、观摩机会,如今的球队水平都赶不上这些教练当运动员的时期。
2.日本有自己的全国职业联赛,每年的赛期持续7个月左右。球队每周末到各地巡回比赛,每队每年能打50场以上、甚至80场比赛。以前有6支队伍,现由于赞助方的问题,变成了4支。而我国全国联赛也仅有3支成年队参加,有时加上青年队、女子冰球一起打,也凑不到8支队伍。联赛场次最多的年份,每支队伍可打18场球。
3.参加世锦赛,每年都有高水平国际比赛机会,使日本队在与强队的撞击中不断获得经验,增长见识,融入国际潮流。国际冰联有一位日本人担任副主席,据说世锦赛远东地区能有一个资格与此人关系密切。日本队总在世锦赛(原A组)圈子里转,当然眼光就越来越高、手艺也越来越长进了。中国队没有这个良机,有时到加拿大或北欧国家训练比赛20来天,对手也多为和我们水平差不多的当地俱乐部队、大学生队,跟国家队根本无缘相见。
4.东京、长野、北海道是日本冰上运动基地,打冰球的人口很多。每个暑假,日本10岁至14岁的少年队,也有外教来执教。因此,日本后备力量大大好于我国。目前,我国基本上除了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三地有青少年在体校打球、然后进入专业队,其它地方几乎难有坚持训练的业余冰球人,特别是小孩。群众自发投入冰球的人少,走专业培养道路的也屈指可数,造成了我国冰球后备人才越来越捉襟见肘,专业队选材面也日益缩小,有时明知水平不够也只能照单收下,因为根本没有多少挑选的余地。这样到了地方专业队、国家队,队内竞争也就十分有限。
5.冰球在某种意义上讲,是贵族运动,对经济大国日本当然不成问题,而中国东北撑起这样的天空,就勉为其难了,所以冰球在我国,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如今一个运动员从头装备到脚的全套护具,每套要花2万元。一根进口冰球杆,200多元,一两周就要换新的。一个拥有少年、青年、成年三条线的中国球队,按最精打细算的办法运作,不敢考虑参加太多比赛,最少需要100万元。这些钱对日本而言,根本不算负担,但在经济不发达的中国东北地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以佳木斯冰球队为例,他们的经济窘境令人难以置信。外出训练,全队只能租住两间大房子,地上全是紧紧相连的铺位,活脱脱是民工住的工棚或现在可能已经绝迹的大车店;队伍自己带大师傅买菜做饭。外出比赛,最低每人每天20元的伙食标准已经太高,就全队到外面找便宜的地方吃,省下几元钱,比赛完毕只有一碗面条;有夜里的火车就绝不乘坐白天的,因为夜车每张车票可便宜11元。三分之一的队员并没有工资,队里只管吃住,拿工资的队员也不过几百元钱。
养一支球队就等于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一方面使得专业队难以获得充足的国家或地方财政投入,另一方面,球队生存都是问题,谈发展、谈提高肯定底气不足。有心于体育的企业或个人,见到如此大的经济需求、如此冷清的市场和不乐观的比赛成绩,不由得望而生畏,退避三舍。今年,获得赞助最多的一支球队,钱物总计价值20万元。像佳木斯队,则只有1万元。还有的根本没了赞助。参加国际比赛,我国青少年队伍穿的是成年队淘汰下来的外衣、护具,颜色黯淡、陈旧,有的已经破烂。这些队伍在日益市场化的经济背景下能保留下来堪称奇迹,
那些代表中国冰球顽强抗争的人们有太多理由赢得尊敬。
总之,说起来酸甜苦辣,滋味百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