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袁老离世的新闻,谁在家哭了?说说。我,泪流满面。

让你们认可一个中国人的功绩和成就感觉好难
不是要否定袁隆平,而是反对夸大其词,用人造英雄愚弄民众
 
谢比老袁小一轮,红色中国下受的教育,英文远不如老袁

老袁在在60-70年代都能看英文期刊文献,追踪国际最新动态,他还能用英文写论文,赶在科学通报文革停刊前发表了一篇双语论文,
奠定他杂交稻江湖上的地位
我也觉得是因为他会英文所以多了一点可用资源。 得益于教会学校。 我家乡他那种年纪的会英文基本是因为小时候上的教会学校。 否则就是学俄语后来改英文
 
袁隆平自己说英文启蒙归功于母亲,而他母亲念过教会学校
我也觉得是因为他会英文所以多了一点可用资源。 得益于教会学校。 我家乡他那种年纪的会英文基本是因为小时候上的教会学校。 否则就是学俄语后来改英文
 
我们平时吃的是追求味道和口感的商品稻,口感好,味道香,但是亩产远远达不到一千多。
而袁老实验田里的是追求产量的战略稻。亩产一千多,而且是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真拿到地里种可能达不到。优点是亩产高,缺点是味道差。
不能因为平时吃的不是袁老的大米就否定他的意义。它最大的意义就是特殊时期(比如打仗)可以让你吃饱,虽然口感确实不咋样。但是tmd都打仗了你跟我说口感。


作者:老师叫我低调点
链接:有没有人吃过袁老的杂交水稻?是什么味道? - 知乎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说你怎么忽然爆粗口,原来是抄的。
 
不是要否定袁隆平,而是反对夸大其词,用人造英雄愚弄民众
树立正面典型就是愚弄民众了?跟袁隆平比你为社会贡献了点啥,袁隆平不算英雄你算?
别跟我说你所谓英雄标准的是得拯救地球,那你得去找钢铁侠,美国队长。
 
矫情吧。

我们老家种他的杂交稻(上市公司的),就出过问题,
后来就再也没。

尽管神化科技典型比政治领袖与娱乐明星好,

但实际是被媒体洗脑了(他有较大贡献但被放大到离谱程度)。

据说中国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都单产同步提高了,还真以为水稻增产全是袁隆平的贡献。

再说米帝的水稻单产一直保持稳定,还是高于袁隆平的增产后的杂交稻。
美国引种的杂交水稻还要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当时,美国的西方石油公司购买了中国的杂交水稻专利并在南方的实验田尝试性地种植,产量比常规水稻提高了35%以上,效益非常显著。从2000年开始,杂交水稻在美国的种植面积逐年上升,目前的面积已经超过 40万公顷。如果将剩下的70万公顷水稻田全部换种杂交水稻,那么这一产量指标很有可能会再创新高。
中国稻田种了上千年,每年种2,3季,美国田中国没法比。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