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erMaker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3-10-09
- 消息
- 53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2003.11.19 中国时报
北京因素提前引爆
王铭义/特稿
随着蓝绿阵营的公投攻防与制宪修宪之争转趋激化,北京近日罕见地发动新一波对台文攻行动,从国台办发言人、外交部发言人、国台办负责人,以至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层级持续升高,接连批判陈水扁总统主导的「公投制宪」;影响二○○四年总统大选的「北京因素」似乎已提前引爆。
北京初期对陈水扁的竞选主张,抱持「选举语言,选後再说」的观望态度,主要是认为陈水扁所提议题的扩张性有限,但在陈水扁顺利出访返台,北京即意识到华府对台独议题的两面手法与暧昧态度。尤其,近日再出现国亲联盟公投立场大翻转的最新变化形势,使得北京原先预期两道可作为防独的防火墙可能弃守,即匆匆启动文宣攻势。
北京「批夏馨,不批布希」,这是对美外交谈判的策略操作。北京认为,华府这回提供陈水扁高规格的过境礼遇,有违事前对北京相关承诺的诚信原则,更明显是对陈水扁提出「公投制宪」的精神鼓励,北京点名批判夏馨,却又刻意「点到为止」,因北京仍期待透过华府对台进行防独施压,更有意为温家宝十二月初访美之行势必碰触的台湾议题预做暖身。
北京的「大批扁吕,小批连宋」,则是对台分化策略的统战操作。北京认为,陈水扁的「公投制宪」旨在为建立「台湾共和国」造法律依据。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再次激烈使用「悬崖勒马」,停止分裂国家的「罪恶活动」等非理性措词,都是中俄珍宝岛突事件、中国惩越战争时期的警告用语,更是自一九九五年台海危机以来所仅见的激烈讯号。
面对台湾民意在经历政党轮替後,独派意识急遽高涨的政治现实与客观形势,一位资深的中共涉台官员即曾反讽说道,「大陆虽然不可能承认台湾的『中华民国』,但现在却是期待『中华民国』继续维持现状的维护者」。这位涉台官员严肃地说道,「如果台海的政治现状被台湾改变了,就可能逼迫大陆对台海情势做出强烈表态,这应是各方最不乐见的发展!」
在经历二○○○年三月误判形势的教训後,北京对台湾政局的後续动向,虽已做好「最坏的打算」,但北京方面也不讳言,但当前的关键争议已不是北京对个别候选人的好恶,而是涉及到「没办法对十三亿人民交代」的重大原则问题。如果胡温体制无法好好处理台湾问题,恐将威胁到他们的领导地位与威信,这不仅关到两岸之间的突,更直接牵动大陆领导体系的权力矛盾。
北京因素提前引爆
王铭义/特稿
随着蓝绿阵营的公投攻防与制宪修宪之争转趋激化,北京近日罕见地发动新一波对台文攻行动,从国台办发言人、外交部发言人、国台办负责人,以至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层级持续升高,接连批判陈水扁总统主导的「公投制宪」;影响二○○四年总统大选的「北京因素」似乎已提前引爆。
北京初期对陈水扁的竞选主张,抱持「选举语言,选後再说」的观望态度,主要是认为陈水扁所提议题的扩张性有限,但在陈水扁顺利出访返台,北京即意识到华府对台独议题的两面手法与暧昧态度。尤其,近日再出现国亲联盟公投立场大翻转的最新变化形势,使得北京原先预期两道可作为防独的防火墙可能弃守,即匆匆启动文宣攻势。
北京「批夏馨,不批布希」,这是对美外交谈判的策略操作。北京认为,华府这回提供陈水扁高规格的过境礼遇,有违事前对北京相关承诺的诚信原则,更明显是对陈水扁提出「公投制宪」的精神鼓励,北京点名批判夏馨,却又刻意「点到为止」,因北京仍期待透过华府对台进行防独施压,更有意为温家宝十二月初访美之行势必碰触的台湾议题预做暖身。
北京的「大批扁吕,小批连宋」,则是对台分化策略的统战操作。北京认为,陈水扁的「公投制宪」旨在为建立「台湾共和国」造法律依据。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再次激烈使用「悬崖勒马」,停止分裂国家的「罪恶活动」等非理性措词,都是中俄珍宝岛突事件、中国惩越战争时期的警告用语,更是自一九九五年台海危机以来所仅见的激烈讯号。
面对台湾民意在经历政党轮替後,独派意识急遽高涨的政治现实与客观形势,一位资深的中共涉台官员即曾反讽说道,「大陆虽然不可能承认台湾的『中华民国』,但现在却是期待『中华民国』继续维持现状的维护者」。这位涉台官员严肃地说道,「如果台海的政治现状被台湾改变了,就可能逼迫大陆对台海情势做出强烈表态,这应是各方最不乐见的发展!」
在经历二○○○年三月误判形势的教训後,北京对台湾政局的後续动向,虽已做好「最坏的打算」,但北京方面也不讳言,但当前的关键争议已不是北京对个别候选人的好恶,而是涉及到「没办法对十三亿人民交代」的重大原则问题。如果胡温体制无法好好处理台湾问题,恐将威胁到他们的领导地位与威信,这不仅关到两岸之间的突,更直接牵动大陆领导体系的权力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