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出离心?敬请各位道友分享自己修出离心的方法与体会。

乐呵呵

资深人士
管理成员
VIP
注册
2011-10-01
消息
1,149
荣誉分数
663
声望点数
273
為何我們修行會懈怠?我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是出離心不強,或者沒有升起出離心。因此修出離心是精進修行的一個必要條件。
如何修出離心?敬請各位道友分享自己修出離心的方法與體會。
阿彌陀佛
 

感谢师兄的抛砖引玉。对于末学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感觉受益最深的还是学习佛经以及公认的大德著作。

如师兄所发的《省庵祖師 勸發菩提心文》:

云何念生死苦?

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未得解脱。人间天上,此界他方,出没万端,升沉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黑门朝出而暮还,铁窟暂离而又入。登刀山也,则举体无完肤。攀剑树也,则方寸皆割裂。热铁不除饥,吞之则肝肠尽烂。洋铜难疗渴,饮之则骨肉都糜。利锯解之,则断而复续。巧风吹之,则死已还生。猛火城中,忍听叫嗥之惨。煎熬盘里,但闻苦痛之声。冰冻始凝,则状似青莲蕊结。血肉既裂,则身如红藕华开。

一夜死生,地下每经万遍。一朝苦痛,人间已过百年。频烦狱卒疲劳,谁信阎翁教诫。受时知苦,虽悔恨以何追?脱已还忘,其作业也如故。鞭驴出血,谁知吾母之悲?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尔。啖其亲而未识,凡类皆然。当年恩爱,今作怨家。昔日寇仇,今成骨肉。昔为母而今为妇,旧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则可羞可耻。天眼视之,则可笑可怜。

粪秽丛中,十月包藏难过。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可怜。少也何知,东西莫辨。长而有识,贪欲便生。须臾而老病相寻,迅速而无常又至。风火交煎,神识于中溃乱。精血既竭,皮肉自外干枯。无一毛而不被针钻,有一窍而皆从刀割。龟之将烹,其脱壳也犹易。神之欲谢,其去体也倍难。心无常主,类商贾而处处奔驰。身无定形,似房屋而频频迁徙。大千尘点,难穷往返之身。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峨峨积骨,过彼崇山。莽莽横尸,多于大地。向使不闻佛语,此事谁见谁闻?

未睹佛经,此理焉知焉觉?其或依前贪恋,仍旧痴迷。只恐万劫千生,一错百错。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道路冥冥,别离长久,三途恶报,还自受之。痛不可言,谁当相代?兴言及此,能不寒心?是故宜应断生死流,出爱欲海,自他兼济,彼岸同登。旷劫殊勋,在此一举。是为发菩提心第六因缘也。

 
感恩您對佛教論壇的支持。

末學也一直在讀誦佛經和看祖師大德的語錄,可還是常常會懈怠。修行沒有進步, 我覺得是出離心不強的緣故。最近比較關心如何觀修出離心。不能觀五蘊皆空,有出離心怕也是不夠穩定與堅固。
希望有道友分享實修出離心的體會。
 
希望有道友分享實修出離心的體會。
 

一般而言,出离心通过思维苦谛而生起。在藏传和汉传的教授中都有提到,而藏传的教授更加有次第和窍诀。

刚好看到论坛之前道友的帖子:

敬錄自《三主要道論簡釋》宗喀巴大師造頌索達吉堪布譯釋

甲二(論義)分三:一、出離心;二、菩提心;三、無二慧見。

乙一分三:一、需發出離心之理;二、能生出離心之方便法;三、生出離心之量。

丙一、需發出離心之理:​

無有清淨出離心,求有海樂無寂法,​

貪執世間束縛眾,故當首先尋出離。​

無有清淨出離心,唯一尋求三有苦海安樂的眾生,不能獲得寂滅之法,所以,因貪執世間而被束縛於輪迴的眾生,首先應當尋求出離心。

出離心即對三界六道生起強烈的厭煩心,想要從輪迴的大苦海中出離。有些人認為,人道很苦,想從中出離,然後享受天界安樂,這只是相似的出離心。因三界之中,不論生於何道,皆為苦性,彌勒菩薩云:“五趣之中無安樂,不淨室中無妙香。”眾生由於無明習氣所感,無始以來即對三界的有漏安樂進行串習,對其產生了強烈的貪執,由此沉溺於生死大海中不得解脫。所以,修行人首先應該生起出離心,斷除對輪迴安樂的貪著,才能真正走上解脫之道。

昔日,世尊的弟弟難陀因貪戀妻子而不願出家修行,後來雖由世尊引導趨入佛門,但出家後卻不修學律儀想要逃跑。於是,世尊以神通力,領著難陀去往雪山,見到一盲眼母猿,世尊問難陀:“這盲猿與你的妻子班扎日嘎哪一個美?”難陀說:“我的妻子美,此猿百千分亦不及一。”世尊說:“那我們去天界吧。”至於天界,世尊讓難陀自行前往,難陀見諸天子各住自宮,由眾多天女圍繞嬉戲,享受不可思議安樂受用,但是有一個宮殿內,雖然住了很多天女,卻無有天子,於是問天女:“這是什麼緣故?”天女說:“人間世尊的弟弟難陀,因守持淨戒,死後將轉生於天界,這就是他的宮殿。”難陀聽後非常高興,回到世尊跟前,世尊問:“諸天女與你的妻子,哪一個更美?”“諸天女更美,就像前面盲眼母猿與班扎日嘎的差別一樣。”難陀回到人間後,為了將來能夠享受天界安樂而守持清淨戒律。世尊告訴諸比丘:“難陀是為了轉生天界而出家,你們則是為了獲得涅槃而出家,你們走的是不同的路,所以不要和難陀講話,不要與他坐在同一坐墊上……”諸比丘皆如教奉行,這時難陀苦惱地想:諸位比丘均已捨棄我,但阿難是我的弟弟,應該不會如此對我。於是來到阿難面前,可是阿難亦離座而去,問其原因,阿難說這是世尊的吩咐,難陀聽後非常難過。這時世尊來到難陀面前問他:“你是否想去地獄看一看?”他回答:“想去。”於是,世尊以神通引其至地獄處,難陀見有無量眾生在感受痛苦,其中有一空鍋,火焰熊熊熾燃,眾多獄卒圍繞,他問:“為什麼鍋中無有眾生?”獄卒回答:“世尊的弟弟難陀為了獲得天人安樂而守持戒律,由持戒所生善果窮盡後將會轉生於此。”難陀聽後非常害怕,從此以後徹底斷除欲享天樂之心,發起猛厲出離心,為超離三界輪迴而真實守護戒律,最終證得阿羅漢果位。因此,若無有出離心,則別解脫戒的真實戒體也得不到,小乘阿羅漢果亦難證得。

丙二、能生出離心之方便:​

人身難得壽無常,修此可斷今生執,​

無欺業果輪迴苦,修此可斷後世執。​

修持人身難得與壽命無常,可以斷除對今生的貪執;修持無欺業果與輪迴痛苦,即可斷除對後世的貪執。

上面已經宣說了出離心的重要性。此頌中,宗喀巴大師再為我們宣說能夠生起真實出離心的竅訣,即共同四加行──人身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輪迴痛苦,無垢光尊者的《心性休息》以及華智仁波切的《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對此四加行亦作過廣說。也就是說,想要生起出離心,則必須要斷除對今生來世的一切貪執,那應該如何斷除呢?

首先,思維人身難得。具足八閒暇和十圓滿的人身極為難得,如同盲龜值軛,亦如光滑牆壁上灑豆。《前行》中從本體、比喻、特法、數目四個方面講了人身難得,對於這些內容,我們應當多多思維,時刻想到此人身極其難得,由此而精進修法。

其次,思維壽命無常。內外器情世間,甚至天主聖尊等眾之壽命都是無常的,而且死亡因緣不定,有情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間,誰也不能確定下一刻自己是否還活在世間。所以我們應該時時刻刻念死無常,以此鞭策自己精進修法。

若能對暇滿難得與壽命無常精進修習,則相續中即可斷除對於今生中的一切貪求,從而捨棄世間有漏安樂,生起大出離心。以前,一位弟子問上師阿底峽尊者:“上師圓寂後,我就去修習,可以嗎?”上師說:“觀修即可趣入正法嗎?”弟子又問:“那麼講經如何?”尊者又如前一樣回答。“我究竟應當行持何種法要最為殊勝呢?”上師回答說:“你應當依止仲敦巴尊者而行持捨棄世間之法。”又曾經在西藏止貢地方,有一位行者轉經繞塔,仲敦巴尊者見到後說:“你轉經雖然很好,但不如修持一法更好。”這位行者想到:轉經繞塔可能功德不大,但讀誦大乘經典的功德一定很大。於是開始誦經,尊者見後,又對他說:“誦經雖極妙,然不如修持一法更妙。”他想:這種功德不大,那坐禪一定是很好的。之後就開始於靜處坐禪,尊者又如前一樣對他勸言,行者已經想不到其他修法,就請問仲敦巴尊者:“我究竟應當修持何法呢?”尊者回答:“捨棄今世!捨棄今世!”需要了知,今生的瑣事只能將我們束縛於輪迴之中,所以,應當精進修習人身難得、壽命無常,以此斷除對三界輪迴的一切貪著,成辦究竟解脫的菩提大道。

復次,思維業果不虛。不論是善業、惡業,於未受業報之前,乃至多劫亦不會消盡,終有一日因緣成熟而感受果報。但是,奧妙深細的因果不是一般人所能抉擇,只有本師釋迦牟尼佛能夠了知,所以我們的一切所行皆應以上師、佛陀之教言作為標準,並且經常讀誦《百業經》等宣說業果之經論,即可對善惡之法詳細取捨,從而逐漸斷盡黑業過失,增上白業功德。

最後,思維輪迴痛苦。一切眾生皆被業惑束縛,安住於如同火宅般的三界之中,無有少許安樂,《正法念處經》云:“地獄有情受獄火,餓鬼感受飢餓苦,旁生感受互食苦,人間感受短命苦,非天感受爭鬥苦,天境感受放逸苦。輪迴猶如針之尖,何時亦無有安樂。”因此,我們應時刻思維、觀想輪迴痛苦,斷除對輪迴的貪執。如果能夠對三有輪迴如同膽病之人見油膩食物一樣,不生一絲希求之心,則即使不精勤防護惡業,自己的行為也會逐漸趨於善法。

這樣對業果不虛、輪迴痛苦思維修習後,定能生起斷除對後世諸樂貪著之心。由於已經斷除對今生來世的一切希求,則必定可以發起真實出離心,並趨入解脫正法,法王如意寶說:“若能對人身難得、壽命無常、無欺因果以及輪迴痛苦精進觀修,則在自相續中一定可以生起真實無偽的出離心。”所以,大家應該精進觀修此四加行,在相續中未生起真實定解之前,均應不懈努力,以此作為自己的究竟修法。

丙三、生出離心之量:​

修後於諸輪迴福,剎那不生羨慕心,​

日夜欲求得解脫,爾時已生出離心。​

對於上述修法精勤觀修之後,相續中於諸輪迴之安樂一剎那也不生起羨慕之心,日日夜夜唯一希求解脫,這時,說明已經生起了真實無偽的出離心。

宗喀巴大師以此頌宣說了生起真實出離心的界限。對上述四加行思維修習之後,對於三界輪迴中一切興盛之世事,自心不會生起剎那的希求欲望、貪戀、羨慕,如噶當派格西朗日塘巴,時時刻刻不放逸思維人身難得、輪迴皆苦等,修行一生只笑過一次,唯一晝夜不眠地精勤修持。若能如此精勤不懈地修習正法,唯一希求解脫之果,即說明已經生起了真實無偽的出離心。

以前我在看到宗喀巴大師的這部論後,也曾經對自己是否得到戒體生起懷疑,因為戒律中講:沒有出離心得不到別解脫戒的戒體。而宗喀巴大師所說的這種界限非常嚴格,對於一般人來說很難做到,如果以此來要求現在的修行人,那麼很多人的出離心確實很難生起。但是,如果大家修行的目的不是為了今生來世,不是為了自己的快樂,上師法王如意寶說:這也可以算是出離心。所以,諸位行者應當時刻觀察自相續,是否具足出離心,如果宗喀巴大師的要求做不到,那最少也應該生起不希求今生來世之心,這一點極為重要。

 
渥太华不是我的归属。将来我会远走他方. 既然我还在渥太华, 就代表我跟这里还有缘分未了。 愿意跟有缘人分享修行心得。 不想做小乘自了汉,要慢慢学行大乘法。
本来不想再这里发言了,偶尔浏览一下。 这里太多灌水帖子。物以稀为贵。一旦灌水, 帖子就失去价值了。 灌水的人有点发狂的感觉。 如佛经记载, 演若达多 发了狂,不停到处狂跑。 修行可以有师徒关系,但不是搞偶像崇拜。 而是学生跟老师那种纯净关系。


如何修出离心?这是很好的问题。 我就分享点个人心得。


一般人会问: 出离什么啊? 现在这个世界这么好? 科技发达,物质丰富。 的确。 生活比古代好很多。特别是福报大的人。 不过,这些物质利益是非常短暂的,转瞬即逝。 危身之火,仅跟身后。 短期的时间,我们会经历生老病死。太阳也会最终死亡,变成红巨星,把海水都蒸发掉。人类想用飞船跑也跑不掉。 有大三灾:大火,大水,大风。 这个世界逃不掉的。 再看远点,一般人不修行,随便造善恶业。 结果就是 一会儿做人, 一会儿进地狱,一会儿做动物,一会儿上天堂,一会儿做饿鬼。 六道真实存在。修行就知道了。 人因为被物质所迷,分散精神,糊糊涂涂,除了物质世界,什么都不知道。 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欲念减少到一定程度,就有点知道过去未来的事情(宿命通),知道众生心里想什么(他心通)。 这5神通没什么了不起。 鬼神 也有5神通 ,不能了生死。 得漏尽通才能了生死。阿罗汉诸漏已尽,不复 后有,就是得漏尽通了。 菩萨更厉害,可以有生死自由,愿意生到什么世界生就什么世界,不是业力导致,而是愿力。 进了地狱不会受地狱刑罚。 去了天堂不会被五欲所迷。 去不同的世界,只有一个目的:度众生离苦得乐。


什么是出离心?
出离心主要就是那种出离生死轮回,了断生死的心。 出离心一旦升起,就会开始真正修行。
出离心很不容易升起。 它因个人而起。
出离心主要是亲自见到生老病死的过患,而从心底深处生出的强烈的心愿。

悉达多太子刚出皇宫, 净居天人(五不还天)做护法,故意化做死尸。 太子看到,就生出出离心,想去修行了。
宣化上人小时候,看到小孩子的尸体,也因此发出修行的心。
也有从小就喜欢学佛修行的人,如虚云老和尚。

问题是,在医院工作的人,焚化场工作的人,他们见生死见多了。 他们有没有生出出离心? 如果他们没有听闻佛法,不见得会升起出离心。他们也不会想到生死原来可以脱离的。 他们天天面对生死,对于生死,也许麻木了。一次我在长期护理院,一个人去世了。一个护理员迎面走来, 本来带笑嘻嘻的脸, 勉强假装伤心的样子,告诉我消息。 一般人会认为生死是很自然的事情,没必要逃离。

普遍来说,一般生出出离心的人,之前看过佛经的描述。 之后自己亲眼见到生老病死,互相结合即生出离心。 这个心在见生死的时候最强烈,过了就会逐渐变淡。 因此修行必须有长远心,不要被暂时的安乐欺骗了。 要长远持续修行,不要想一日登天,总想走捷径。不要以为一天播种,明天就可以收获。 必须需要时间,成长,开花,才会结果。

其实出离心是小乘心。小乘心就是:我要离苦得乐。
大乘心是: 不求自己得安乐,但愿众生皆离苦。
最终必须把出离生死的心扩大到成佛的心,广度众生的心。自度度他,才是真正的佛教。

因为修行最终必须是大乘法。小乘 出离心不一定必须经历。
如地藏菩萨因地做长者子,初发心很特别。 他看到那个佛相貌那么庄严,就问佛: 作了什么功德事和发 了什么愿得到这么庄严的相貌的啊? 佛答: 想征得这个身体,必须经过很长时间度脱一切受苦众生。 于是地藏菩萨就发了大愿:众生度尽,方成佛道。 以后未来世,菩萨不断重发这个愿。其实菩萨的资格可以很早成佛了。只是愿力的缘故,还是做菩萨。 菩萨做国王的时候,他的朋友发愿早成佛道,后度众生。 两种愿,有点差别, 都可以,都可以成佛。法无定法. 民主自由嘛。


结论:大多数人初发心都是要出离心。很少初发心就如地藏菩萨那么伟大的。 出离心是小乘发心。 大乘发心不一定要有出离心。 出离心以自我为出发点。 发了出离心之后,必须回小向大,去发大愿。不然只会停留在小乘果位。 小乘发心,遇到生死时发心。发心之后,很容易生退心。 因此必须 以发大愿作为巩固。 有可以参考诸佛菩萨发过的大愿,以自己的情况,写下一些大愿,不停的重复发。 不要发了一次就算了。 这样 福报大了,偶尔被迷惑,暂时退几步,很快就会看破放下,前进10步。 未来世,我们会被过去发的愿继续牵引,偶尔迷惑,很快继续走"上求佛道,下度众生"的路。 发了大愿,以后就感召不可思议的神力。 如分身无数的能力是诸佛菩萨的基本能力。 如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寻声救苦,就是愿力成就的。

大乘发心,广度众生,自度度他,比求自己离苦,自然离苦,得到生死自由。 最终必成佛道。

写了这么长。我自己 也有收获。整理了思路,自己也明白更多,本来没有想到的, 在这里想到了。这就是自度度他。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本来不想再这里发言了,偶尔浏览一下。 这里太多灌水帖子。物以稀为贵。一旦灌水, 帖子就失去价值了。 灌水的人有点发狂的感觉。 如佛经记载, 演若达多 发了狂,不停到处狂跑。 修行可以有师徒关系,但不是搞偶像崇拜。 而是学生跟老师那种纯净关系。

谢谢分享!有别于您系统的论述,我的属野路子。幼时有过对死亡的恐惧,成人后做过很多尝试,却找不到心安的人生方向,直至走上学佛之路,才回归自己生生世世的追求。

佛法论坛遭居心不良者灌水之事,确实令人深恶痛绝,若浏览以前,这里尤其泛滥。(临时)版主应该勇敢删帖,哪怕是法王或仁波切的来历。附佛外道暂且不谈,佛法道理本身是极其简单的事情,却被一帮文人弄复杂了,用来赚取宗教的光环。对某地域的佛法我不全盘否定,但是整体上,一个进步的民族不该拥抱一个落后的宗教形式 。学佛难免过程曲折,但切忌盲从。堪布只是个知识头衔,自我有验证才具备可靠的鉴别能力,不怕外人笑话张狂,除开(僵化的)知识之外,看不出这些人具足超人的师长资质。
 
偶然联想到净空老法师一句话(其它方面有没有争议,我们可以先不管):佛法如同一个圆球,从球面上任何一点都可以到达中间。我在想它有没有什么合理性呢?与此相左,该是何种概念设计呢?如果尽量避免"权巧"之说的话。
 
幼时有过对死亡的恐惧,成人后做过很多尝试,却找不到心安的人生方向,直至走上学佛之路,才回归自己生生世世的追求。
我估计很少人是初发心修行的。很多今生修行的人,过去世已经学佛修行过。有人甚至出过家,不过忘记了。
我们跟观世音菩萨的缘分是很古老,很深远的。

佛法如同一个圆球,从球面上任何一点都可以到达中间。我在想它有没有什么合理性呢?与此相左,该是何种概念设计呢?如果尽量避免"权巧"之说的话。
不知道这个圆球比喻从哪里跑出来的。
佛法如同一个指南针,或者全球定位系统(GPS). 让我们在危险的轮回路上,避免危险的路,走安全的路. 危险的路就是万丈深渊.

至于修行法门,有很多。 因为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根性。 所以有不同法门。法门虽然不同, 还是有修行次第。 菩萨道有52阶位。 主干还是 一样,要持佛戒,要断贪嗔痴。 不持戒,而修行,可能堕落魔道的。
 
最后编辑:
不知道这个圆球比喻从哪里跑出来的。

谢谢回复!下面这段多年前看到的。

净空法师《认识佛教》

佛法所求的是智慧,是大圆满的智慧,也就是圆满的自性。佛法之所修,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 。 用什么方法修呢? 方法很多,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无边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不论用什么方法,不论用什么手段,都是修觉、正、净。如果不是修觉、正、净,那就不是佛 法了。因此,方法虽然很多,目标却相同。这就是殊途同归,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们修 净土绝不可毁谤禅、密诸宗。为什么呢? 他走的门路与我不同,目标则一致。好比我们坐车到此地来,他走路来此地,我们不能说他错,因为条条道路皆通达至此,他可以自由选择 。我在亨斯维尔,有一位同学来问我:“佛法这么多法门,我们都迷惑了,应该修哪个好呢?” 正好当时地上有个球,我指着球说:“佛教就像这个球一样 ,你看球面上无量的点, 就好像法门无量之多。佛法教你求圆心。任何一点,只要直修,都能达到圆心,不必找第二点,第三点。古人说:‘就路回家,何必绕圈子呢!’” 他明白了,佛法所求的 就是真心 ,心性明白了,全体都得到了。所以无论哪一个法门,秘诀就是“专”。只要专修必定成就 ——能得定、能开慧、能证得大圆满的自性,使自性完全开显出来。
 
至于修行法门,有很多。 因为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根性。 所以有不同法门。法门虽然不同, 还是有修行次第。 菩萨道有52阶位。 主干还是 一样,要持佛戒,要断贪嗔痴。 不持戒,而修行,可能堕落魔道的。

非常赞同您的观点。不同法门的分别或次第的建立当以上,中,下根性差别为基础,故而有它的方便权巧性。我喜欢简洁,把这些权巧拢成一类。若按佛法所谓的渐修顿悟之分,归为“渐”一堆。渐修顿悟当然要依您所明示的按戒定慧衡量。
 
提及万丈深渊危险的路,堕落魔道,和方便权巧或“概念设计”,想起了《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中的一段。算不算是一种次第?

尔时尊者大迦叶。前白佛言。希有世尊。菩萨摩诃萨能行最上寂静之行。能于一切众生。起悲愍心常所利益。又复能修空无相无愿解脱法门。不乐声闻缘觉之法。于一切处不离一切智心。具不可思议善巧方便。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一切所行无著无碍。于色声香味触境中。行而不取亦无起作。世尊。我今乐说譬喻明菩萨行。愿佛世尊听许我说。佛言大迦叶。乐说当说今正是时。大迦叶言。世尊。譬如世间有无数百千人众。于其旷野险难之处见有一门。而彼人众尔时各各从其门入。过是门已次见道路。其路悬旷险恶多难。彼诸人众见是路已。咸生怖畏。是时有一智人具善方便。欲为多人利益安乐。即告众言。汝等当知。去此不远有一大城。其城广阔严丽清净。人民炽盛安隐丰饶。入彼城者适悦快乐。谁当爱乐入其城中。即能远离险难怖畏。时彼众中有一类人。闻是语已即时发言。我今乐入。入是城已。见其丰饶安隐快乐。生希有想爱着不舍。即于彼住不复乐出。有一类人。闻说其城即时发言。我亦随顺入彼城中。是人虽入不乐彼住后复还出。又复众中有一类人。虽闻是语不能前诣入彼城中。世尊。彼有智人过此城已。又复行于旷野险路。出是路已见一道径。其径狭小可一尺量。径之左面有一大坑深百千肘。径之右面复一大坑深百千肘。若或有人堕是坑者不能出离。彼径四向有一类人发是声言。我于此处生大怖畏。又复去彼狭径不远有四衢道。一类人众游履其道。随其所向。彼彼皆能见有大城。如如所见。彼彼随应而生爱乐。时彼智人见是狭径已。即行其径到安隐处。世尊。世间无数百千人者。当知即是诸愚异生
  一门者。当知即是取一有身。彼旷野险难中见道路者。当知即是生死险难之路。其路悬旷者。当知即是无明有爱为因受果。极悬远故。彼有智人能唱导者。当知即是具善巧方便菩萨摩诃萨。彼大城者。即是二乘所证涅盘。有一类人入彼大城。爱乐安住不求出者。当知即是声闻缘觉下劣信解生止息想。彼一类人亦欲随顺入其城中不乐安住后还出者。当知即是余诸菩萨。成就最上信解心故。彼一类人虽闻是语。不能前诣入其城者。当知即是少福无智诸外道辈。彼有智人过此城已。又复出彼旷野路者。当知即是具善巧方便菩萨摩诃萨。精进波罗蜜多故。彼一尺量狭径路者。当知即是最上法界。左面坑者。当知即是彼声闻地。右面坑者。当知即是彼缘觉地。彼径四面有一类人发怖畏声者。当知即是诸天魔王及魔眷属。彼四衢道者。即是四摄法门。随其所向彼彼皆能见大城者。当知即是彼二乘人。随其所应见佛功德见佛所行。及佛智慧生爱乐故。时彼智人到安隐处者。当知即是到一切智地。世尊。如是等譬喻说者。当知皆是菩萨摩诃萨善巧方便引导众生。是为菩萨最上胜行。以是义故。我于菩萨摩诃萨所应敬礼
 
提及万丈深渊危险的路,堕落魔道,和方便权巧或“概念设计”,想起了《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中的一段。算不算是一种次第?

尔时尊者大迦叶。前白佛言。希有世尊。菩萨摩诃萨能行最上寂静之行。能于一切众生。起悲愍心常所利益。又复能修空无相无愿解脱法门。不乐声闻缘觉之法。于一切处不离一切智心。具不可思议善巧方便。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一切所行无著无碍。于色声香味触境中。行而不取亦无起作。世尊。我今乐说譬喻明菩萨行。愿佛世尊听许我说。佛言大迦叶。乐说当说今正是时。大迦叶言。世尊。譬如世间有无数百千人众。于其旷野险难之处见有一门。而彼人众尔时各各从其门入。过是门已次见道路。其路悬旷险恶多难。彼诸人众见是路已。咸生怖畏。是时有一智人具善方便。欲为多人利益安乐。即告众言。汝等当知。去此不远有一大城。其城广阔严丽清净。人民炽盛安隐丰饶。入彼城者适悦快乐。谁当爱乐入其城中。即能远离险难怖畏。时彼众中有一类人。闻是语已即时发言。我今乐入。入是城已。见其丰饶安隐快乐。生希有想爱着不舍。即于彼住不复乐出。有一类人。闻说其城即时发言。我亦随顺入彼城中。是人虽入不乐彼住后复还出。又复众中有一类人。虽闻是语不能前诣入彼城中。世尊。彼有智人过此城已。又复行于旷野险路。出是路已见一道径。其径狭小可一尺量。径之左面有一大坑深百千肘。径之右面复一大坑深百千肘。若或有人堕是坑者不能出离。彼径四向有一类人发是声言。我于此处生大怖畏。又复去彼狭径不远有四衢道。一类人众游履其道。随其所向。彼彼皆能见有大城。如如所见。彼彼随应而生爱乐。时彼智人见是狭径已。即行其径到安隐处。世尊。世间无数百千人者。当知即是诸愚异生
  一门者。当知即是取一有身。彼旷野险难中见道路者。当知即是生死险难之路。其路悬旷者。当知即是无明有爱为因受果。极悬远故。彼有智人能唱导者。当知即是具善巧方便菩萨摩诃萨。彼大城者。即是二乘所证涅盘。有一类人入彼大城。爱乐安住不求出者。当知即是声闻缘觉下劣信解生止息想。彼一类人亦欲随顺入其城中不乐安住后还出者。当知即是余诸菩萨。成就最上信解心故。彼一类人虽闻是语。不能前诣入其城者。当知即是少福无智诸外道辈。彼有智人过此城已。又复出彼旷野路者。当知即是具善巧方便菩萨摩诃萨。精进波罗蜜多故。彼一尺量狭径路者。当知即是最上法界。左面坑者。当知即是彼声闻地。右面坑者。当知即是彼缘觉地。彼径四面有一类人发怖畏声者。当知即是诸天魔王及魔眷属。彼四衢道者。即是四摄法门。随其所向彼彼皆能见大城者。当知即是彼二乘人。随其所应见佛功德见佛所行。及佛智慧生爱乐故。时彼智人到安隐处者。当知即是到一切智地。世尊。如是等譬喻说者。当知皆是菩萨摩诃萨善巧方便引导众生。是为菩萨最上胜行。以是义故。我于菩萨摩诃萨所应敬礼

这个比喻类似法华经的化城譬喻。 这个讲的是三乘:声闻乘,缘觉乘,佛乘。修行次第有很多类型。有粗有细。 这个区别于52阶位。 为什么有声闻,缘觉 果位? 要成佛,不容易,修行很长时间。 声闻,缘觉是休息站,不是终点!就单单说声闻果,也分四个果位: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初果也可以再细分几个状态。 总之修行就像上学读书,幼儿园,1年级,2年级。。。慢慢升级。 佛果是博士学位,最高的境界。 怎样升级? 断的无明习气越干净,级别越高。

如果修行者修的是正道,佛经譬喻会自己显出,来显示目前修行者的修行状态,或好或坏。 这是自心显现,或者佛菩萨,护法善神提醒。 最后迦叶菩萨最后一句说明白了: “如是等譬喻说者。当知皆是菩萨摩诃萨善巧方便引导众生。是为菩萨最上胜行。” 这些譬喻境界都是佛菩萨加持修行者而出现的。经常之前没有看过文字,然后梦到,然后再看佛经,一模一样。 太妙了。 轮回路险,深坑遍布,深渊遍布 。这个境界是很多修行者都体会过的。

括号是我的注解。没有看后面解释之前加的。基本符合后面菩萨的解释。



--------------------

尔时尊者大迦叶。前白佛言。希有世尊。菩萨摩诃萨能行最上寂静之行。能于一切众生。起悲愍心常所利益。又复能修空无相无愿解脱法门。不乐声闻缘觉之法。于一切处不离一切智心。具不可思议善巧方便。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一切所行无著无碍。于色声香味触境中。行而不取亦无起作。世尊。我今乐说譬喻明菩萨行。愿佛世尊听许我说。

佛言大迦叶。乐说当说今正是时。

大迦叶言。世尊。譬如世间有无数百千人众。于其旷野险难之处见有一门。而彼人众尔时各各从其门入。过是门已次见道路。其路悬旷险恶多难。彼诸人众见是路已。咸生怖畏。

是时有一智人具善方便。欲为多人利益安乐。即告众言。汝等当知。去此不远有一大城。其城广阔严丽清净。人民炽盛安隐丰饶。入彼城者适悦快乐。谁当爱乐入其城中。即能远离险难怖畏(智人即指佛菩萨)

时彼众中有一类人。闻是语已即时发言。我今乐入。入是城已。见其丰饶安隐快乐。生希有想爱着不舍。即于彼住不复乐出。(定性声闻,满足声闻果,不再前进取佛果)

有一类人。闻说其城即时发言。我亦随顺入彼城中。是人虽入不乐彼住后复还出。(正确的修行路线。不满足声闻果。 继续修行菩萨道,以满足菩提分法,为求佛道。声闻果只是暂时的化城。只有佛果才是最究竟完满的。见: 法华经 化城譬喻品)

又复众中有一类人。虽闻是语不能前诣入彼城中。(普通凡夫或者外道,不能对佛法生出信心)

世尊。彼有智人过此城已。又复行于旷野险路。出是路已见一道径。其径狭小可一尺量。径之左面有一大坑深百千肘。径之右面复一大坑深百千肘。若或有人堕是坑者不能出离。彼径四向有一类人发是声言。我于此处生大怖畏。又复去彼狭径不远有四衢道。一类人众游履其道。随其所向。彼彼皆能见有大城。如如所见。彼彼随应而生爱乐。时彼智人见是狭径已。即行其径到安隐处。世尊。世间无数百千人者。当知即是诸愚异生。

  一门者。当知即是取一有身。彼旷野险难中见道路者。当知即是生死险难之路。其路悬旷者。当知即是无明有爱为因受果。极悬远故。彼有智人能唱导者。当知即是具善巧方便菩萨摩诃萨。彼大城者。即是二乘所证涅盘。有一类人入彼大城。爱乐安住不求出者。当知即是声闻缘觉下劣信解生止息想。彼一类人亦欲随顺入其城中不乐安住后还出者。当知即是余诸菩萨。成就最上信解心故。彼一类人虽闻是语。不能前诣入其城者。当知即是少福无智诸外道辈。彼有智人过此城已。又复出彼旷野路者。当知即是具善巧方便菩萨摩诃萨。精进波罗蜜多故。彼一尺量狭径路者。当知即是最上法界。左面坑者。当知即是彼声闻地。右面坑者。当知即是彼缘觉地。(这个譬喻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想不到左右大坑居然代表声闻地,缘觉地! 一般坑是指三恶道或者生死轮回.)彼径四面有一类人发怖畏声者。当知即是诸天魔王及魔眷属。彼四衢道者。即是四摄法门。随其所向彼彼皆能见大城者。当知即是彼二乘人。随其所应见佛功德见佛所行。及佛智慧生爱乐故。时彼智人到安隐处者。当知即是到一切智地。世尊。如是等譬喻说者。当知皆是菩萨摩诃萨善巧方便引导众生。是为菩萨最上胜行。以是义故。我于菩萨摩诃萨所应敬礼
 
括号是我的注解。没有看后面解释之前加的。
完全赞同!
一直忙碌不及过来看帖回复。
您所言不差,此处大小乘次第比喻,类似法华经之化城。法华经宣说的主旨为一乘法。大乘以小乘为基础继续向前,而不忽略它的一些要求。

除开渐顿,菩萨52位也可以借助暖,顶,忍,世第一等来归类。禅宗本分之事也可从中作渐顿二分。用贤圣属二分。用戒定慧三分,其中慧则需简单地续二分或四分......成佛之前的诸方便设施。我的表述不正统。佛法之名相,如古人云,牵衣一处缕缕皆动。一经一文于余三藏十二部经皆相通。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