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老和尚的开悟境界 (转贴)

北斗再来

新手上路
注册
2021-06-04
消息
77
荣誉分数
12
声望点数
8
《虚云年谱》中详尽记述了虚云扬州高旻寺禅七而开悟的情景:

在禅堂中昼夜精勤,澄清一念,不知身是何物。经二十余日,众病顿息……从此万念顿息,工夫落堂,昼夜如一,行动如飞。一夕夜放晚香时,开目一看,忽见大地光明如白昼,内外洞彻;隔垣见香灯师小解,又见西单师在圊中;远及河中行船,两岸树木,种种色色,悉皆了见;是时才鸣三板耳。翌日询问香灯师及西单,果然。余知是境,不以为异。至腊月八七,第三晚,六支香开静时,护七例冲开水,溅予手上,茶杯落地,一声破碎,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从梦醒。……因述偈曰: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
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烫着手,打碎杯,国破家亡语难开。
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这也是虚云《开悟偈》写作的缘起:开水不慎溅在虚云手上,剧痛之下,茶杯落地,“啪”的一声破碎。虚云心波一震,电光迸现,脱口诵出此二则偈语,此一瞬间,“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从梦醒”。虚云开悟了。

禅宗之证悟,就是摆下万缘,心无执着,既无可求,亦无可舍。一念能够摆下万缘,此一念就在悟中。虚云谓之“万念顿息,工夫落堂”。虚云从出家到开悟,三十余年坚持头陀行,以福慧双修、随缘消业为特征,是为自度时期。三十年间,虚云住茅棚山洞苦修,行脚参访,磨炼身心,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两岸,还历西藏,经不丹,入印度,下南洋,归云南礼鸡足;其励志苦行的作略、风范为宋元以来的禅僧所独见,堪与晋唐时期西行求法的高僧相媲美。虚云终于以开水烫手、茶杯落地为机缘,“虚空粉碎也”,泯灭机心,凡圣两忘,斩断疑根,透悟禅关,达到了禅家所说的开悟境界。这二则偈语,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虚云心中的禅悦与禅境的升华。
 
老和尚在打破杯子之前那些境界,夜晚如白天,隔着障碍物 ,”看到“ 外面的景色,大概破了色阴。 打破杯子之后,他证悟了什么? 估计是更深入的境界,只有他知道。

楞严经:"又以此心,研究澄彻,精光不乱。忽于夜半,在暗室内见种种物,不殊白昼,而暗室物亦不除灭。此名心细密澄其见,所视洞幽 ,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指的是: ”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地,如明目人 ,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

禅宗参话头,以妄制妄,消除念头。念头就是妄想。以这种状态,入三摩地,破色阴。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