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就四号位强攻那一板斧。从铁榔头时代打到朱婷时代。土耳其教练联赛里是朱婷的教练。师傅打不了徒弟还做什么师傅。有感于中国女排,刚才在另一楼发表了一些个人看法,再贴于此,以供讨论,不要砸砖:
“
商业对体育的影响和冲击肯定很厉害,有时候是正作用有的是反作用。特别是对big team的冲击多数是负作用。中国足球,说基本面是民众基础和上层管理,但商业的冲击实际上反作用很大。大多数队员凭什么出力不讨好?这是一个道理。
女排是不是一定就是内部利益不均而造成大多数队员出工不出力,现在还不好说,但是商业代言对队员身体和心理上的focus绝对是一大打击。当无法专注于排球,就不会有巨大的能动性去研究战法、去研究对手。自己可能都觉得冤枉,明明训练很刻苦、体力时间上付出很多,但实际上效果不好。
另外,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郎平的长处是技术层面很专业、威望也很高,可以迅速发现弱队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让弱队迅速变强大,取得骄人成绩。但她的问题是,守不住,对于一个团队,一个处于激烈竞争中的团队,只靠技术、靠威望带来的人情友情式的管理,是远远守不住成绩的。说白了,是李自成式的管理,那么团队也就是李自成式的团队。
可能有人不信,但美国人就早早发现了这个问题:明明将一个几年处于底谷的二流球队带成了一个强队,还立马就夺了奥运冠军,但为什么第二年就不续签郎平的教练合同呢?因为美国人在郎平身上看不到任何管理的长处。
没有扁低郎平的意思,郎平在我心目中依旧是神!但她是那种冲锋陷阵的神,一如当年她做为队员时的风格。但她不适合也没有那种需要洞若观火式的前瞻、事无巨细考量各种风险的全面、调和各种矛盾的容合力、甚至有时候需要玩弄权术的变通。这就是郎导连续在美、中两队中如出一澈的激升激降犹如过山车般的传奇。
(声明:这是原创)”
足球。很多队员从小踢球。文化课就初高中了。足球是团队运动。学识和眼光对球的处理起关键作用。足球有个圈子。有钱有能力也不一定进的去。看看家秀全在这个圈子多少年了。就这样队员看不惯他也能想发把他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