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5-11-23
- 消息
- 30,291
- 荣誉分数
- 7,455
- 声望点数
- 373
似乎是这样,无论是疫苗诱发的抗体浓度不够,还是几个月后迅速下降结果都差不多,Delta是试金石。你如果注意报道的实际数据,应该很容易找到,太多这方面信息了,mRNA和各种灭活一期实验数据官方网文章也都有。
目前情况已经无所谓防感染了,mRNA相比灭活只不过50步笑100步。现在关键看未来防止重病的效果
只要能防重症,死亡都算达到目的。
似乎是这样,无论是疫苗诱发的抗体浓度不够,还是几个月后迅速下降结果都差不多,Delta是试金石。你如果注意报道的实际数据,应该很容易找到,太多这方面信息了,mRNA和各种灭活一期实验数据官方网文章也都有。
目前情况已经无所谓防感染了,mRNA相比灭活只不过50步笑100步。现在关键看未来防止重病的效果
完全取决于死亡率。如果还出现像安省第三波那样,ICU人数多到几乎要用启用triage protocol来决定病人的生死,这对一个人权/人道至上的社会是不可接受的,必然再回到物理隔离手段。中老年是任何一个民选政府的票仓。第一个做这个的确实是极度对人命不负责,但是我估计未来大家都要这样做。
好像以色列等不及FDA的决定,要开打第三针了。目前来看,如果都接种疫苗,应该不会。唯一应该担心的是老年人,他们打了疫苗不一定有用,特别是家里有老年人就是悲剧,不检测,老年人没法保护。
好像以色列等不及FDA的决定,要开打第三针了。
声明:本人是IT专业而非生物专业,对疫苗的理解是门外汉,完全靠个人平时对相关新闻的关注和理解,观点不一定准确。本文虽然号称原创,意思是指非转贴,实际是综合平时读新闻得到的知识,属于总结。 不喜勿喷。
当前疫苗防疫主要有仨种东西起作用,中和抗体,免疫记忆和T细胞。而免疫记忆应该是身体接触病毒后产生中和抗体和T细胞。
有不可辩驳的数据表明,中和抗体的浓度和疫苗的有效率成正比,其中mRNA中和抗体浓度比其他疫苗高一大截,而灭活中和抗体最低,相应mRNA有效性更高是共识。 然而,有关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有效率,不清楚是不是跟中和抗体有关,还是通过免疫记忆和T细胞防止重症。
最近各种数据已经证明,所有疫苗都有俩个关键问题:
1.对于delta变异病毒中和能力下降。 这个问题,相信通过药厂研究出来的针对变异病毒的加强针可以起作用,应该不难解决。
2. 所有疫苗中和抗体随施打时间直线下降,这个问题目前除了加强针没有办法解决,一旦中和抗体降低,遇到病毒,记忆细胞来不及产生大量的中和抗体,人体就会感染。如果要避免感染,必须每几个月打一次,在西方国家会有多少人能保持高接种意愿呢?另外,我们已经经历了,第二针比第一针副作用更明显,如果三针四针呢? 会不会大概率更大副作用?
查了一下乙肝疫苗的加强针,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是中和抗体,也会随着时间下降,对于乙肝:
加强针”有无必要打不是想当然的,而是由一个数值决定的——作为乙肝保护抗体的“抗-HBs”。
1、当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10单位时,应复种乙肝疫苗,复种仍按初种的剂量和时段办法进行,也就是按0、1、6方式注射三针。
2、当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为10-100单位时,可以接种1次“加强针”。
3、当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大于100单位时,表示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良好,无需再次接种。
脑洞开一下, 如果参考乙肝疫苗,是不是有可能检测中和抗体,然后决定是不是需要打加强针,而不是给每个人不加区别的打。
题外问题:如果预防感染有效性随着时间下降,那么预防重症和死亡呢?目前好像还没有下降的报道(以色列说对delta预防重症减低到81%),但是预防重症和死亡的半衰期更长?
看这次南京,常州泛滥后能不能较快地控制住。
人对自然界各种病菌的免疫力不是靠一直保持对它们的抗体水平实现的,而是靠机体的免疫记忆实现的。
人对自然界各种病菌的免疫力不是靠一直保持对它们的抗体水平实现的,而是靠机体的免疫记忆实现的。
我不清楚,这个上面说免疫靠B细胞和T细胞,从46:22 开始。 辉瑞靠B细胞,就是提供士兵,而AZ靠T细胞,是靠产生士兵。可能长期来说B细胞下降,就免疫抵抗力了,最好疫苗应该是T细胞和B细胞都来点?
请专家圈哥反驳这个台湾专家观点。
声明:本人是IT专业而非生物专业,对疫苗的理解是门外汉,完全靠个人平时对相关新闻的关注和理解,观点不一定准确。本文虽然号称原创,意思是指非转贴,实际是综合平时读新闻得到的知识,属于总结。 不喜勿喷。
当前疫苗防疫主要有仨种东西起作用,中和抗体,免疫记忆和T细胞。而免疫记忆应该是身体接触病毒后产生中和抗体和T细胞。
有不可辩驳的数据表明,中和抗体的浓度和疫苗的有效率成正比,其中mRNA中和抗体浓度比其他疫苗高一大截,而灭活中和抗体最低,相应mRNA有效性更高是共识。 然而,有关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有效率,不清楚是不是跟中和抗体有关,还是通过免疫记忆和T细胞防止重症。
最近各种数据已经证明,所有疫苗都有俩个关键问题:
1.对于delta变异病毒中和能力下降。 这个问题,相信通过药厂研究出来的针对变异病毒的加强针可以起作用,应该不难解决。
2. 所有疫苗中和抗体随施打时间直线下降,这个问题目前除了加强针没有办法解决,一旦中和抗体降低,遇到病毒,记忆细胞来不及产生大量的中和抗体,人体就会感染。如果要避免感染,必须每几个月打一次,在西方国家会有多少人能保持高接种意愿呢?另外,我们已经经历了,第二针比第一针副作用更明显,如果三针四针呢? 会不会大概率更大副作用?
查了一下乙肝疫苗的加强针,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是中和抗体,也会随着时间下降,对于乙肝:
加强针”有无必要打不是想当然的,而是由一个数值决定的——作为乙肝保护抗体的“抗-HBs”。
1、当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10单位时,应复种乙肝疫苗,复种仍按初种的剂量和时段办法进行,也就是按0、1、6方式注射三针。
2、当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为10-100单位时,可以接种1次“加强针”。
3、当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大于100单位时,表示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良好,无需再次接种。
脑洞开一下, 如果参考乙肝疫苗,是不是有可能检测中和抗体,然后决定是不是需要打加强针,而不是给每个人不加区别的打。
题外问题:如果预防感染有效性随着时间下降,那么预防重症和死亡呢?目前好像还没有下降的报道(以色列说对delta预防重症减低到81%),但是预防重症和死亡的半衰期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