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四个字!今天,全上海人民都站在张文宏背后

我不是帮张文宏,1998年,那个时候国内的论文远没有现在这么规范,都是这么抄的,不奇怪。
 
大多数上海人挺张文宏是觉得他在帮助上海政府在控制疫情追踪传染链的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如果定点在“新冠和流感没区别”上,可能就不一样了,这有点过了。
 
作为一个普通人,没有权力,只能推测。既然打假斗士说极可能,那政府就应该查。
完全不同意,他更应当拿出像样的,过硬的证据。否则和疯狗没区别了。
 
对张文宏的进攻已经开始了。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北美华人e网”上的讨论:张文宏“涉嫌学术造假”都出来了-第1页

当然,如果张文宏确实搞了学术造假,对他进行批评揭露没有问题。但在现在这个当口上把他二十多年前犯的事拿出来

看来你们还不明白张文宏错在哪。
流感没有这么大规模的感染和死人的。


浏览附件995296
流感也是同样的大规模感染。没人注意统计罢了。死亡人数的数字也不小。
重要区别是流感的死亡率低。那么同样感染人数的情况下,死亡人数相比新冠大大减少。
现在英国,新加坡提出,与病毒共存,前提条件是,这两个地方的新冠死亡率都大幅度下降了,逐渐接近流感死亡率。这应该是疫苗干预的效果。以色列也可以看到死亡率大幅度降低的效果。这也是张医生所说的,打疫苗后,多数感染者是轻症,感觉就像是一场感冒。
 
流感也是同样的大规模感染。没人注意统计罢了。死亡人数的数字也不小。
重要区别是流感的死亡率低。那么同样感染人数的情况下,死亡人数相比新冠大大减少。
现在英国,新加坡提出,与病毒共存,前提条件是,这两个地方的新冠死亡率都大幅度下降了,逐渐接近流感死亡率。这应该是疫苗干预的效果。以色列也可以看到死亡率大幅度降低的效果。这也是张医生所说的,打疫苗后,多数感染者是轻症,感觉就像是一场感冒。
你不懂, 在中国和小粉红圈儿里, 这叫做“向病毒投降”。

这已经不是一个医学问题了, 而是一个政治立场的问题。
 
很大的一个区别是:
流感是在大部分人不打疫苗的情况下的感染率和死亡率。
现在说的“新冠和流感没区别”是在大部分人打了疫苗的情况下的感染率和死亡率。由于年龄和身体状况不能打疫苗的,被排除在外没人管了。
 
流感也是同样的大规模感染。没人注意统计罢了。死亡人数的数字也不小。
重要区别是流感的死亡率低。那么同样感染人数的情况下,死亡人数相比新冠大大减少。
现在英国,新加坡提出,与病毒共存,前提条件是,这两个地方的新冠死亡率都大幅度下降了,逐渐接近流感死亡率。这应该是疫苗干预的效果。以色列也可以看到死亡率大幅度降低的效果。这也是张医生所说的,打疫苗后,多数感染者是轻症,感觉就像是一场感冒。


事实胜于雄辩。就是现在,美国每天死亡1000左右,医院已经满了。中国的医疗条件能跟美国比?还别忘了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
 

刚刚,张文宏发微博:最近很多人关心我,我就给大家汇报下这几天做的事情​

以下是全文——



我有点懒,很少发微博,一般是1-3个月发一条。但最近很多人关心我,我就给大家汇报下这几天做的事情。

周一: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医学中心专家组查房,主要是总结德尔塔病毒的诊治经验,得出的结论是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治疗好德尔塔变种新冠病毒的患者,病毒仍然在可控制中,心中有底,遇事不慌。注射疫苗的患者症状更轻,更少重症化。周一唯一遗憾的是因为上海市集体专家查房,周一下午原来的特需门诊不得不停诊。对不起挂了号的患者。



周二:因为不能对不起在网络上好不容易抢到号的患者,特别是外地患者都已经来到上海了,接到的停诊通知时是非常崩溃的。唯一能够挽回的是请这些病人退号然后转成周二上午的普通门诊,虽然多呆了一天,但是挂号费省了几百块,也算是我的一份心意和歉意了。周二原来就有半天的普通门诊,也必须看掉。一天看了两个门诊,有点累,但是觉得对得起病人,医生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普通劳动者,我们要对得起自己服务的人,这是我们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周三:上午7点上班途中,接到卫健委通知,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组织的每3天一次的例行核酸检测结果中发现阳性。随即我赶到松江区疾控,主管卫生的宗明副市长已经在主持会议。发现病例,上海市的防控体系随即启动。做到了:



早:该病例此前在医院组织的每3天一次的例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说明发现病例的时间很早。



快:上午确诊之后,截至8月18日18时,已排查到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10人,均在本市,已全部落实集中隔离措施,首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排查到密接的密接66人,全部落实集中隔离措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广:已排查到7347名筛查对象,并完成核酸采样,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涉及场所实施封闭管理。目前已对病例相关场所的物品、环境等进行采样,已检测272份样本,结果均为阴性。



在大流行时代,我们还是经常会面临输入或者本土病例的挑战,出现一例或几例的病例并不奇怪。但是只要抗疫常态化与专业化之后,我们还是有希望过上正常的日子的。



比如说我,现在在看电视,看我们城市最美丽的抗疫女侠专家组吴凡教授、美丽的松江区副区长顾洁燕女士在做新闻发布,当然始终把控疫情发布节奏的卫健委邬惊雷主任在台上也很帅。



有人问我,你最希望的抗疫场景是怎样的,我的回答是上班下班,抗疫在正常有序进行,就像没有疫情发生一样。因为一切都纳入了正常化轨道。就像今天,抗疫女侠吴凡加班上新闻发布会,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彭靖大姐和我这个救治组长到了时间就下班。



目前国际的抗疫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中国仍然面临巨大的疫情挑战。但是我们必须有着坚定的信念,我们国家采取的抗疫策略是目前最适合我们自己的策略。“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



还有哈,我不发微博是常态,发微博是非常态(比如说今天有疫情,又收到了太多的关心微信)。



来源:张文宏微博
 
而且那个时候也没有人工智能识别,就算抄了,也不容易发现。

如果要细查的话,我看有问题的人会非常多。

且不说专业论文了,国内很多畅销书也是东抄一段西抄一段,七拼八凑起来的。

我确实觉得现在说1998年的事,要求太高了。
 
打假斗士有没有查过习的论文?
 
打假斗士有没有查过习的论文?
所有写论文的会说,是我们抄了习的,这么查没有意义。而且习的论文恐怕已经成了国家机密,不是一般人能够看的到的
 
所有写论文的会说,是我们抄了习的,这么查没有意义。而且习的论文恐怕已经成了国家机密,不是一般人能够看的到的
奥,我还以为印发语录,大家捧读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