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保守党也在左转

這類教訓在歷史上還有很多,比如2008年美國共和黨推出中間色彩的麥凱恩,結果其基本選民很多根本不出來投票導致慘敗。

現代政黨政治下的選舉,首先拼的都是自己選民的投票率和動員能力。所以幾乎任何可能影響基本盤的「往中間靠」,最後都注定得不償失。尤其加拿大的三黨政治,自由黨素來以中間立場自居,其它政黨努力往中間靠,實質就等於幫自由黨圈粉了。

民主社會的反對黨,在大多數情況下必須發揮自己的制衡作用,雖說不是「遇事必反」,但至少應時刻向選民展示另外的可能路徑,或批評執政黨沒有做得更好。換言之,反對黨的天職就是「反對」,否則就失去了其基本存在價值,也必然會被各路選民所聯手拋棄。這和「工會」幾乎在所有情況下都沒有理由替老闆站台一樣,「御用工會」的存在價值幾乎等於零。

順便說一句,民主社會中知識分子群體也應該始終堅持監督質疑和批評政府的立場而不是相反。西方民主制度之所以近年越來越顯得千瘡百孔不再和諧穩定,一大根本原因就在於知識菁英們大部分都選邊站了,在一半時間裡淪為政府和執政黨的應聲蟲甚至吹鼓手和文化打手。

這種不正常現象持續下去,民主社會要麼會墮落成為新型專制極權社會,要麼就會自我展開一場「解構菁英」的靜悄悄民間運動,其特徵是主流民眾完全不再把傳統的知識菁英再當作「知識分子」去尊重,新一代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將通過自己的方式從民間湧現出來並得到民眾的認可,就和歐洲啟蒙時期所發生的一樣。這次COVID-19疫情中科學界醫療界「專家學者」們的錯漏連連、進退失據、文過飾非、依附權力,恰恰為這一「解構菁英」大趨勢提供了新的理由和動力。

當「知識」被用來統治、當「知識分子」獻媚權力、當「反對黨」停止批評政府,民主社會離專制極權就只差一步之遙了。
所以小政府可以防止政府做大,搞独裁,左派政府喜欢啥都包办,第一方便他们贪腐,挖东墙补西墙,第二容易形成专制。
 
所以小政府可以防止政府做大,搞独裁,左派政府喜欢啥都包办,第一方便他们贪腐,挖东墙补西墙,第二容易形成专制。
所言极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