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长津湖》一张海报的观感

没说志愿军没鞋,也许打仗鞋丢了。这个片子金政委的频道里有,叫美国版的长津湖战役,还有中文字幕。
如果有人打仗把鞋给打丢了,那只能是美国人
 
公共关系意识的缺乏,,, 过度商业化造成人心不古啊,,,, 海报上的东西反映了一个作品制作方的格局,,,,这海报让我想起了那个东升兄的左手一叠美钞不行,右手再拿出一叠美钞的形象。。。。 本来这作品的目的是啥呢???
 
这类题材的作品一定会很大程度上受创作者个人立场和好恶的影响。
作为观众,不应该把它当作历史教材而过分追求历史的真实。
我让为没有任何一本历史书可以做到100%的真实。
都拉倒吧,谁指望电影反映真实历史?就是娱乐和赚钱。
有关美国伊朗人质危机的电影,不是招来加拿大很多批评?突出美国cia作用,而忽略加拿大政府的更大作用?


还有那个有关Neil Young的电影,把加拿大出生长大的说成美国土生土长。
 
都拉倒吧,谁指望电影反映真实历史?就是娱乐和赚钱。
有关美国伊朗人质危机的电影,不是招来加拿大很多批评?突出美国cia作用,而忽略加拿大政府的更大作用?


还有那个有关Neil Young的电影,把加拿大出生长大的说成美国土生土长。
裤裆里塞手榴弹都成经典了!:D 只要一对照史实,就会发现这部剧的水平其实也是往裤裆里塞手榴弹......:evil:
 
把长津湖拍成神剧太离谱。陈凯歌又像当年拍无极。
应该更加接近历史事实,拍得好一样震撼。
 
这是考验中国人深层良心的时刻了。

制作方应该从这片中赚足了钞票。。。 我如果是制作的投资方,收回投资和留有少量利润后,其他赚的钱应该给那些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老兵和后代,和参加过所有战争的老兵和后代。。。。

如果这样,现在活着的,享受着当年这些死去的人带来的国际政治红利的,就有了基本的良心和人性。。。
掐哥,你在加拿大呆傻了。除非党发话共同富裕,要不谁会拿钱出来啊。在大陆良心和人性值几个钱,党性就够了。
 
《长津湖》在中国的热度,不是“绝后”也是“空前”。这样一部电影,仅仅让其在中国的电影院里发挥影响力,当然不够;于冬推动《长津湖》在北美、欧洲上映,尤其是进军美国,应该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部署。

《长津湖》在美国上映,其意义有十条八条,这里只说其中两条。

首先是可以颠覆美国人的“韩战史观”。韩战爆发70年以来,美国人一直受美国政府和美国史学界的蒙骗和误导,说韩战是金日成独裁政权发动,意图消灭自由民主的大韩民国,联合国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16个成员国参加的联合国军,进入朝鲜半岛阻止金日成的战争行动;中国在苏联指示下,派出190万志愿军,与不到40万联合国军作战。而《长津湖》告诉美国人,美军参加韩战,目的是侵略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志愿军入朝作战,则是“保家卫国”,是正义之师,尽管杀敌一千,自损一万,但取得了伟大胜利。《长津湖》一旦在美国上映,作用非同小可,今后任何政治人物,竞选总统或者是议员,如果不改变“韩战史观”,都将被选民唾弃;大学里坚持老一套“韩战史观”的教授,将失掉教职,去领取社会福利金度日。美国近年因为一位名叫弗洛伊德的黑人在警察执法中死亡而引发“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开国先贤、军队将领、国歌作者、桂冠诗人的塑像都被推到,如果《长津湖》在美国上映,其威力不下于弗洛伊德,最起码首都华盛顿韩战纪念碑那19位美军雕像和刻着阵亡美军名字的纪念墙,会被砸烂。中国每年投放百亿美元在美国开展“大外宣”,使了那么大的劲,远不如一部《长津湖》在美国上映。


其二是可以让美国人精神崩溃。《长津湖》里最经典的镜头,是被中国官媒盛赞为“抗美援朝战争中不可磨灭的符号,国家和民族尊严的象征”的“冰雕连”画面;美国的好莱坞大片,有的是炮火连天、尸横遍野的场景,但韩战的中国军队让整个连的军人冻成冰雕,《长津湖》将其拍成极致之美的形象在美国的电影银幕上展示,再加上影片中成千上万的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迎击美军的坦克大炮,却是美国人的心灵无法承受的。《长津湖》在美国上映之日,就是美国人精神崩溃之时。精神崩溃的美国人,会失去思维、战斗、工作、生活的能力,沦为任由中国宰割的奴隶,什么南海争端、武统台湾、毁灭香港、新冠病毒溯源、美中贸易逆差、新疆劳改营,等等,统统都得听中国的,拜登总统也得对习主席俯首帖耳。中国人不动一枪一炮,依仗一部电影《长津湖》,习主席2035年中国拥有美国的誓言,将提前实现。

美国没有电影审查制度,于冬先生推动《长津湖》来美国上映的战略部署可顺利达成。《长津湖》在中国的票房快要突破50亿人民币,来美国上映,少说收入10亿美金,可超过美国历史上票房收入最高的《星球大战》9亿7千万。顺便说一句:制片于冬、导演陈凯歌、演员吴京们,在美国的票房收入可留在美国慢慢享用,不再怕被人逼捐,也不会有人批评他们消费志愿军烈士。

 
韩国文在寅总统拍美军长津湖马屁实在是个无厘头

无厘头意思是:形容人或事分不清次序和头尾,毫无逻辑。
有报导,2017年6月,文在寅总统在美国华盛顿参观韩战纪念碑时说:“若没有长津湖的勇士们,没有兴南撤退作战的胜利,我的生命就不会开始,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我”。

究其原因,是长津湖陆战1师从长津湖大撤退中,有韩战搬砖家说是“还有近万名朝鲜难民在陆1师美军掩护下到达兴南港,加上兴南地区的难民近10万人一起乘船前往南方,其中包括韩国总统文在寅的父母。”

那韩国文在寅总统拍美军长津湖马屁有道理吗?

文在寅当总统前是曾经当过律师的,作为律师,应该有基本的逻辑理解到导致难民的人是应该被谴责的,甚至应该追究其责任和赔偿。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产生的“难民”都是美联军占领区出来的,不妨按粉美团的节奏或观点来探究一下:美军是强大的,美军也是正义的,那美军当然就应该保护其占领区的平民而不使其成为“难民”;于是,长津湖美陆战1师不仅仅不能撤退,还应该继续进攻,统一整个韩国,解救整个朝鲜民众;否则,就只会是对不起朝鲜民众了。实际事实是长津湖美陆战1师不仅撤了,而且还是自己都跑不过来,近4000美陆战1师的伤员要不是有飞机运走,可能就得扔在战场上了,剩下的美陆战1师自己值得骄傲的就是还有汽车能运走自己;美陆战1师就这么一个跑路方式,自然会导致其“解救过”的平民无法过正常日子了而成为“难民”了,韩国总统文在寅的父母在当时就是这些“难民”堆中的一对了。

不知道文在寅的父母当时是怎么想的,估计他们是不愿意离乡背井,也估计成为“难民”是他们不愿意的;他们心中的愿望应该是美军特强悍,能很好地保护他们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而真要离乡背井时,心中可能在骂美军饭桶,怎么干不过就撒脚丫子跑路呢!所以,文在寅在感谢“长津湖的勇士们”的时候,很可能也没问起过他的父母的感受的,但文在寅就这么代表那些“难民”这么感谢了。

再说,如果“强大的正义的”美军统一了整个朝鲜半岛,文在寅很可能就是整个朝鲜半岛的韩国总统了,这种韩国总统当然比现在的“半个”总统强一倍以上吧,文在寅难道心甘情愿为不当“全”总统而当“半个”总统去感谢美军吗?!这种把自己的国家分成二部分的事情还有值得因为当“半个”总统而骄傲的去感谢吗?!

回过头来看看文在寅的“幸福”难民生活,文在寅是家中五个孩子中的长子,1953年1月24日出生于韩国巨济郡,父母都是朝鲜战争长津湖战役时从朝鲜咸镜道逃到南方的难民;父亲文龙炯本贯南平文氏,曾在日本殖民时期出任兴南市(今属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市兴南区域)的农业科长,逃到南方后,在巨济岛战俘营做奴工。而母亲姜韩玉在釜山附近的港口城市卖鸡蛋。由于家境贫穷,他帮人送过煤饼,穷到有时只能吃学校的玉米粥维生,到教堂领过给穷人的免费食品。曾因没有钱交学费,上课途中被逼赶出学校。文在寅如果要为他的这种“难民”身份和生活而产生感激之情,估计也是后来喝高了的结果。

2019年10月30日 ─ 韩国总统文在寅的母亲姜韩玉女士29日去世,享年92岁。30日凌晨,文在寅在社交媒体发文悼念去世的母亲。 文在寅在文中表示“她一辈子都在思念回不去的故乡”,由此可见,文在寅还是明白老人的心思的。至于文在寅是否心中后悔代表那些“难民”这么表示感谢了就不得而知了,但韩国就得靠美国,不说拍美国马屁的话是日子过不下去的。

文在寅的母亲的故乡是朝鲜咸镜道,在朝鲜战争(1950-1953年)期间,这座城市被美国空袭摧毁了80-90%。相信文在寅也是明白这点的:他的母亲的故乡被毁过了80-90%了,他的母亲肯定是不愿意其故乡这么被摧毁,要感谢摧毁者也是一万个不愿意的,但文在寅居然就代表感谢了。
综上所述,应该明白韩国文在寅总统拍美军长津湖马屁实在是个无厘头!真相很可能是各取所需:文在寅及其韩国需要靠拍马屁来过日子,违心的话也是可以说的,好拍就行;美国当然是,擦,当年擦出的副作用(难民)今天居然有人说好听的了,好听就行;而粉美团当然是见缝插针上升到朝鲜难民在陆1师美军护送下到了幸福彼岸,好吹就行。

最后,备注一下:
[1] 这坛子里很多韩战搬砖家都是不怎么懂的哈哈家,朝鲜的许多“难民”是坐火车去兴南的,比美陆战一师幸运多了,更不必要美陆战一师的所谓护送了;如果可能,美陆战一师的残兵还是真希望有火车可坐的跑路的,可惜没有啊。
[2] 再看这坛子里韩战搬砖家中的美军护送难民是如何进行的?看一个片断就知道了:当美军炸毁下碣隅里时,日本战史作家儿岛襄在他的朝鲜战争史里记录:“难民们聚集在村外,感受着大地的震动,眼看着村子在爆炸中燃烧起来,一起发出悲呼。” 美军接着炸毁下碣隅里的桥梁时,难民们不顾禁止上桥的命令,“他们依然发疯般的叫嚷着在烟和雪中奔走”。美军当然想延迟炸桥,多一个难民过桥也好,但难民中已经出现了敌方军人的身影,唯有忍痛爆破(看到敌方身影,强悍美军就焉了?!)。桥连同桥上的难民在一声巨响中化作碎片,木块和身体碎片一起飞舞。难民来不及体验悲伤,尚未过桥者卧倒在地,待烟雾散去后起身从封冻的河面上走过,依然紧紧跟在陆战队后面,“难民的悲泣声和牛车的车轮声在风雪中回荡着”。也有幸运者被获准进入联军行列里,他们曾帮助过联军,算是联军的朋友。只有少数人有牛车或毯子可挡猛烈风雪,难民基本在雪中无遮掩,无法做饭,他们只能忍饥挨饿,最多吃点干粮。美军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忍受力。

当下次你再看到韩战搬砖家中的话,你还能信几分呢?!


 
老飞曾有一加拿大同事,参加过韩战,管通信,对志愿军作战,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还自我调侃,说只要闻到有炒面味,必须赶紧跑。
 
最后编辑:
老飞曾有一加拿大同事,参加过韩战,管通信,对解放军作战,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还自我调侃,说只要闻到有炒面味,必须赶紧跑。
你现在是意淫成瘾了,真是服了你啦。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