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 汽车,租车篇

ert0000

本站元老
VIP
注册
2005-12-07
消息
21,776
荣誉分数
5,880
声望点数
373
最近发现,通胀下,汽车整车,二手车,租车也快马加鞭呢

如果和5,6年前比, 新车 SEDAN 涨价20-30%; 中型大型SEDAN 25-30%, SUV, MINIVAN 25-33%; 租车上涨60%

如果和10年前比, SEDAN 涨价50%; 中型大型SEDAN 60%, SUV, MINIVAN 涨价80-100%; 租车上涨120%, 搞笑的是一部接近10年的车,按理说残存价值很低了,按正常年份,顶多能卖到当时的买价 15-20%左右就谢天谢地了,结果能卖10年前当时原价的60%左右的,

租车,不算额外保险,现在最低的车都要100一天, 5,6年前大概就50-60一天; 15年前30-35一天。
 
最近发现,通胀下,汽车整车,二手车,租车也快马加鞭呢

如果和5,6年前比, 新车 SEDAN 涨价20-30%; 中型大型SEDAN 25-30%, SUV, MINIVAN 25-33%; 租车上涨60%

如果和10年前比, SEDAN 涨价50%; 中型大型SEDAN 60%, SUV, MINIVAN 涨价80-100%; 租车上涨120%, 搞笑的是一部接近10年的车,按理说残存价值很低了,按正常年份,顶多能卖到当时的买价 15-20%左右就谢天谢地了,结果能卖10年前当时原价的60%左右的,

租车,不算额外保险,现在最低的车都要100一天, 5,6年前大概就50-60一天; 15年前30-35一天。
20多年前,租车租到过19.99一天的小车儿!
 
最近发现,通胀下,汽车整车,二手车,租车也快马加鞭呢

如果和5,6年前比, 新车 SEDAN 涨价20-30%; 中型大型SEDAN 25-30%, SUV, MINIVAN 25-33%; 租车上涨60%

受疫情影响,汽车厂家大幅度减产,导致新车出厂数供不应求。只能等到经济重开新车出厂数恢复正常后,价格才会恢复正常。
 
通胀官方公布的是5.6% ,政府预期2.5%,实超3.1%,也就是各位在交完税的收入里又被夺走3.1%,实际上远不止。
通胀对富人没什么,对穷人的影响更大,社会分化加剧。
 
最后编辑:
你们的手里的房子和股票涨了多少怎末不说了,光想进不想出是吧,哭穷也轮不到海华。
 
今年开春后买的新车,准備开十年在2035前再换個新燃油车,以後就全是电动車了
 
20多年前,租车租到过19.99一天的小车儿!

Covid之前Enterprise常年有$9.99一天的周末租车。

最近的租车价格上涨是因为半导体芯片短缺,新车数量减少,租车的人减少。。。

恢复正常后,应该恢复正常。
 
Covid之前Enterprise常年有$9.99一天的周末租车。

最近的租车价格上涨是因为半导体芯片短缺,新车数量减少,租车的人减少。。。

恢复正常后,应该恢复正常。

对,这是很关键的一点。汽车用半导体芯片。 最近世界上这一行业和上下游相关的出了几件大事。

汽车用半导体其实从去年疫情开始后产能下降而造成短缺,但疫情后快2年了,总体上产能应该恢复到疫情前90%的水平。但是汽车用半导体仍然短缺,导致美国政府特意强力传唤台积电和三星,让他们交出客户名单和合同细节内容,这就是前一段闹得沸沸扬扬的美国逼台积电交出商业秘密事件,当时很多人误以为是要台积电交出知识产权IP, 其实不是这样,是让台积电三星解释为啥过了这么长时间,台湾台积电和韩国三星其实都没有出现因为疫情而停产的事情,但车用半导体仍然短缺,最后台积电那边是顶住了美国的压力,拒绝交出客户名单, 但有个关键点, 台积电高层确实承认出现一些客户“扫货”现象。 就是大量买进远远超过正常年份使用量的芯片,至于这扫货是出于何种目的,作为卖方是没有权利或义务去泄露的。

扫货2个可能吧,
第一个,也就是我认为合理的,最大可能性就是所有下游厂家,已经预见2大不确定因素下,全球供应链可能遭重创,(疫情相关的, 和中美之间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去全球化浪潮), 为了防止断链,下游厂家的自发的出于商业利益的自保,就如同消费者碰到紧急自然灾害前,拼命屯手纸,矿泉水,饼干那样。

第二个可能,是网上流传的阴谋论,就是各国之间围绕对方供应链的弱点而进行的一种经济战对抗。我是有点不相信,太邪门。不过呢,历史上也确实有拿攻击对方供应链最薄弱环节而攻击的,二战中期,美国要摧毁德国的工业能力,就要找重点,找最薄弱的,美国空军不可能不加选择全炸,结果美国几大名校和智囊,这次主要是MIT的经济社会供应链等等教授大师们,最后得出结论,首先要攻击德国生产轴承的工厂, 如果把生产轴承的工厂被摧毁多少,就能把德国军工的一系列产出造成最大的打击。 美国空军照此做了,确实取得了非凡的战果。
 
最后编辑:
通胀官方公布的是5.6% ,政府预期2.5%,实超3.1%,也就是各位在交完税的收入里又被夺走3.1%,实际上远不止。
通胀对富人没什么,对穷人的影响更大,社会分化加剧。

你们的手里的房子和股票涨了多少怎末不说了,光想进不想出是吧,哭穷也轮不到海华。
他说的有道理,对富人或者相对有投资的人,肯定跑赢通胀,对于穷人就悲催了,特别没有房子的人,可能通胀就是50%,永远买不起房子。
 
恢复正常后,应该恢复正常。

我感觉不同,我认为COVID的影响的比重正在大幅度下降,别的因素的影响在上升。通胀和滞涨会是接下来几年全球性的问题。不会这么快消停。
 
我感觉不同,我认为COVID的影响的比重正在大幅度下降,别的因素的影响在上升。通胀和滞涨会是接下来几年全球性的问题。不会这么快消停。
你掐的在理,covid只是多米诺第一张。
 
你掐的在理,covid只是多米诺第一张。
对于我们海华来说,大部分人都有第二套房,都跑赢了通胀,通胀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社会分配和社会矛盾问题,和由此产生的排外和种群对立问题。
 
对,这是很关键的一点。汽车用半导体芯片。 最近世界上这一行业和上下游相关的出了几件大事。

汽车用半导体其实从去年疫情开始后产能下降而造成短缺,但疫情后快2年了,总体上产能应该恢复到疫情前90%的水平。但是汽车用半导体仍然短缺,导致美国政府特意强力传唤台积电和三星,让他们交出客户名单和合同细节内容,这就是前一段闹得沸沸扬扬的美国逼台积电交出商业秘密事件,当时很多人误以为是要台积电交出知识产权IP, 其实不是这样,是让台积电三星解释为啥过了这么长时间,台湾台积电和韩国三星其实都没有出现因为疫情而停产的事情,但车用半导体仍然短缺,最后台积电那边是顶住了美国的压力,拒绝交出客户名单, 但有个关键点, 台积电高层确实承认出现一些客户“扫货”现象。 就是大量买进远远超过正常年份使用量的芯片,至于这扫货是出于何种目的,作为卖方是没有权利或义务去泄露的。

扫货2个可能吧,
第一个,也就是我认为合理的,最大可能性就是所有下游厂家,已经预见2大不确定因素下,全球供应链可能遭重创,(疫情相关的, 和中美之间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去全球化浪潮), 为了防止断链,下游厂家的自发的出于商业利益的自保,就如同消费者碰到紧急自然灾害前,拼命屯手纸,矿泉水,饼干那样。

第二个可能,是网上流传的阴谋论,就是各国之间围绕对方供应链的弱点而进行的一种经济战对抗。我是有点不相信,太邪门。不过呢,历史上也确实有拿攻击对方供应链最薄弱环节而攻击的,二战中期,美国要摧毁德国的工业能力,就要找重点,找最薄弱的,美国空军不可能不加选择全炸,结果美国几大名校和智囊,这次主要是MIT的经济社会供应链等等教授大师们,最后得出结论,首先要攻击德国生产轴承的工厂, 如果把生产轴承的工厂被摧毁多少,就能把德国军工的一系列产出造成最大的打击。 美国空军照此做了,确实取得了非凡的战果。

说几点吧,

1. 汽车用半导体在半导体产能占比低 (5-10%), 利润margin低, 现在消费电子半导体得需求持续强劲,
所以汽车用半导体产能得增加不足,相比消费电子半导体。
2. TSMC/GF仍然以消费电子半导体为主, 而且有怀疑他们表面说提高产能, 实际磨洋工,提价,这是美国政府要
检查客户名单和出货量得部分原因, 说起来,如果维持现有产能,提价比费力提高产能利润还高,谁愿意
费力气?何况还有以后产能过剩得危险。
3. 汽车用半导体有囤货得, 不过不是主要问题

而且汽车厂商,使用技术相对消费电子半导体落后,周转实际长,也是产能落后得原因, 估计这次风波过后
汽车用半导体会有大的变化
 
说几点吧,

1. 汽车用半导体在半导体产能占比低 (5-10%), 利润margin低, 现在消费电子半导体得需求持续强劲,
所以汽车用半导体产能得增加不足,相比消费电子半导体。
2. TSMC/GF仍然以消费电子半导体为主, 而且有怀疑他们表面说提高产能, 实际磨洋工,提价,这是美国政府要
检查客户名单和出货量得部分原因, 说起来,如果维持现有产能,提价比费力提高产能利润还高,谁愿意
费力气?何况还有以后产能过剩得危险。
3. 汽车用半导体有囤货得, 不过不是主要问题

而且汽车厂商,使用技术相对消费电子半导体落后,周转实际长,也是产能落后得原因, 估计这次风波过后
汽车用半导体会有大的变化

说得很好,台积电为啥不对汽车电子类芯片涨价呢?在商言商,它涨价也完全合乎情理。另外汽车电子类芯片占汽车总成本有多大比例?

你对英伟达这么长时间都没能提升显卡供货量,怎么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