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FDA批准辉瑞和Merck两款Covid治疗药物,让病人在生病住院前可以在家服用。加拿大批准辉瑞抗病毒新药。

lindamy

时代广场舞照跳
VIP
注册
2005-11-23
消息
30,291
荣誉分数
7,455
声望点数
373

好消息!一款老药治疗新冠的最新进展。​


来源: TBz 于 2021-10-30 19:42:16

治疗忧郁症的Fluvoxamine最近被新的数据证明,用于降低新冠住院和死亡的效果显著。

巴西的一项针对近千人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明这种老药对高风险新冠患者,可以降低住院率32%,降低死亡率91.6%。这个数据很亮眼。

重要的是,这款老药,是1994年批准上市的,安全性和副作用都是已知的。此药非常便宜(治疗新冠,只要4美元),容易生产,而且新药的专利期已经过去了。

这是柳叶刀上最新的文章:

DEFINE_ME

早些时间的文章:

Effect of Fluvoxamine vs Placebo on Clinical Deterioration in Out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COVID-19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888564/?

视频:


Fuz之前的贴:健康养生: news: Fluvoxamine, a possible early treatment for COVID-19 - 由fuz发表 - 文学城

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这篇文章。


三期结果终于出来了。目前,临床医生可以自己做主,用‘off-label’的名义开药。有可能成为新冠的转折点。 -fuz-

本版以前的讨论:

好消息!加拿大发现治疗新冠的廉价药!仅售$4刀!​

 
最后编辑:
精神类药物,吼吼,还是小心些。
 
精神类药物,吼吼,还是小心些。
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看法。

但老外医生普遍认为抗抑郁药没啥。主要原因就是常规精神类药物, 尤其抗抑郁药, 近二三十年有很大发展, 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而且美国服用量很大。这里家庭医生都会很有把握地开抗抑郁药, 都不必refer精神科医生。而且他们认为即使终生服用抗抑郁药也没啥问题, 类似于终生戴上眼镜、终生服用降糖药。而且他们要求抗抑郁药连服12个月以上再逐渐减量, 反对因为情绪改善就停药。抑郁症和糖尿病一样是慢性病。
 
最后编辑:
宁做有虫牛,不做瘾君子。精神类药物,少碰。

拿不到IVM,临时抗抗,凑合吧。

人真是容易manipulate
 
宁做有虫牛,不做瘾君子。精神类药物,少碰。
愿意碰什么, 不愿意碰什么,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各人各好, 不必勉强。行使自己的自由选择权是正当的。

不过, 服用精神类药物的患者, 不能污名为瘾君子。 攻击侮辱别人并不是正当的。

另外。精神类药物本身并不必然导致成瘾。尤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常规药物基本没有成瘾问题。糖尿病的药也不能突然停, 但这并不是因为降糖药成瘾, 而是由于人体内分泌和生活节律需要逐渐适应, 不能突然硬着陆。

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在国人圈子里比较稀缺。出于不了解, 会导致很多误解。misinformation
 
最后编辑:
这种药的机理是SSRI, 不是兴奋剂类型, 不成瘾。

This medication works by helping to restore the balance of a certain natural substance (serotonin) in the brain.


 
最后编辑:
用这药耽心成为瘾君子,羟氯喹也是要求终身用药的,怎么不怕上瘾?

其实,即使是激素,为治病救人都不得不上药,过后也都可能适当减量,停药。
 
然而,这项研究受到样本量小和随访时间短的限制,确定临床疗效需要更大的随机试验和更明确的结果衡量标准。
 
FDA 批准了么?
 
吃了会不会成为横路靖儿啊。
 
如何像横路敬二一样幸福?
 
看来不少华人掌握的心理健康、精神疾患的知识:
1、仍停留在八十年代初
2、仍仅限于少数文艺作品里的个别刻板形象

华人关心炒房、关心推娃、关心厉害国、关心米帝、关心养生, 但不关注心理情感健康。

回头我有空时网搜一下, 看能不能找到有关抗抑郁药的科普。

不过我对用这药治新冠没有任何支持反对的立场。新药老药都热过好几种了, 后来, 就没有后来了
 
最后编辑:
看来不少华人掌握的心理健康、精神疾患的知识:
1、仍停留在八十年代初
2、仍仅限于少数文艺作品里的个别刻板形象

华人关心炒房、关心推娃、关心厉害国、关心米帝、关心养生, 但不关注心理情感健康。

回头我有空时网搜一下, 看能不能找到有关抗抑郁药的科普。

不过我对用这药治新冠没有任何支持反对的立场。新药老药都热过好几种了, 后来, 就没有后来了
氟西汀的常见副作用有睡眠不安、食欲减退、口干、皮疹、怪梦。较为严重的副作用有血清素综合症躁狂癫痫、出血风险增加,以及少于25岁者自杀风险增加。突然停药可能会引发戒断综合症,导致焦虑、头晕,感官变化[5]。此药不安全用于孕期会影响宝宝发展。如果之前已在使用此药,在母乳喂养期间应停止使用[9]。此药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可能和脑中血清素活动增加有关[5]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