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中国电动车要进军北美市场啦

比亚迪BYD的海豚Dolphin EV 车,已经成为各国的追捧。 预计售价在15000-16000 美元 (20000 加币)左右, 据业界人士说,类似的中国其他厂家的这类车有可能重演当年80年代日本车系列席卷美国中低价车的走势。

我认为有个前提,就是中美在贸易上达成相当程度的相互妥协和协议。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国内有很强的一股势力,希望中美贸易继续发展。美国和西方明显最近舆论风向开始往这方面走。
- 军事政治手段已经很难让中国往美国希望的方向走
- 既然谁也不能彻底影响谁,那就共存吧,寻求共同的利益。

 
最后编辑:
美国道指今天掉了100多。
老美股市看不明白,周二跌是因为当天公布美国10月份通胀6.2%,本来这种情况会连跌3-5天,结果跌一天就继续高歌猛进。最后狂欢?
 
比亚迪BYD的海豚Dolphin EV 车,已经成为各国的追捧。 预计售价在15000-16000 美元 (20000 加币)左右, 据业界人士说,类似的中国其他厂家的这类车有可能重演当年80年代日本车系列席卷美国中低价车的走势。

我认为有个前提,就是中美在贸易上达成相当程度的相互妥协和协议。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国内有很强的一股势力,希望中美贸易继续发展。美国和西方明显最近舆论风向开始往这方面走。
- 军事政治手段已经很难让中国往美国希望的方向走
- 既然谁也不能彻底影响谁,那就共存吧,寻求共同的利益。



难啊。。。

拜登政府提出的新议案,美国的电动汽车有补贴,但好像要求是在美国本土组装的。。。

这个议案会影响加拿大的汽车组装厂,最近加拿大驻美大使正在进行斡旋这个。。。

中国汽车独立进入北美需要至少10年。。。条条框框太多,需要适应一阵子。
 
难啊。。。

拜登政府提出的新议案,美国的电动汽车有补贴,但好像要求是在美国本土组装的。。。

这个议案会影响加拿大的汽车组装厂,最近加拿大驻美大使正在进行斡旋这个。。。

中国汽车独立进入北美需要至少10年。。。条条框框太多,需要适应一阵子。
补贴对中国制造价格优势不明显,但是对加拿大是很大打击(跟美国成本差不多),16k汽车,少政府补贴5K, 卖20K还有很大优势,关键是其他问题,比喻安全,环保等市场准入问题
 
难啊。。。

拜登政府提出的新议案,美国的电动汽车有补贴,但好像要求是在美国本土组装的。。。

这个议案会影响加拿大的汽车组装厂,最近加拿大驻美大使正在进行斡旋这个。。。

中国汽车独立进入北美需要至少10年。。。条条框框太多,需要适应一阵子。

美国现在这在美国生产的电动车的补贴问题,确实是给加拿大一个大巴掌。加拿大处境很悲戚。

美中之间,如果继续互相斗,互相视对方亡我之心不死,中美普通百姓,全世界普通百姓都要遭殃,前一段事件谈通胀,现在传统的汽油车,由于各国贸易壁垒,和供应链问题,新车旧车价格一起飞涨。这推高了多少通胀率?老百姓买单,平均生活素质下降。

如果中美能达成谅解和协议,共同前进,这些在本地设厂的问题,都是技术问题。EV车结构简单,现在中国的厂家机械化,自动化,机器人等程度很高,和传统汽车生产相比,需要人工装配的比例越来越低。
 
美国现在这在美国生产的电动车的补贴问题,确实是给加拿大一个大巴掌。加拿大处境很悲戚。

美中之间,如果继续互相斗,互相视对方亡我之心不死,中美普通百姓,全世界普通百姓都要遭殃,前一段事件谈通胀,现在传统的汽油车,由于各国贸易壁垒,和供应链问题,新车旧车价格一起飞涨。这推高了多少通胀率?老百姓买单,平均生活素质下降。

如果中美能达成谅解和协议,共同前进,这些在本地设厂的问题,都是技术问题。EV车结构简单,现在中国的厂家机械化,自动化,机器人等程度很高,和传统汽车生产相比,需要人工装配的比例越来越低。
那就让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电动车在加拿大装配呗。
 
美国现在这在美国生产的电动车的补贴问题,确实是给加拿大一个大巴掌。加拿大处境很悲戚。

美中之间,如果继续互相斗,互相视对方亡我之心不死,中美普通百姓,全世界普通百姓都要遭殃,前一段事件谈通胀,现在传统的汽油车,由于各国贸易壁垒,和供应链问题,新车旧车价格一起飞涨。这推高了多少通胀率?老百姓买单,平均生活素质下降。

如果中美能达成谅解和协议,共同前进,这些在本地设厂的问题,都是技术问题。EV车结构简单,现在中国的厂家机械化,自动化,机器人等程度很高,和传统汽车生产相比,需要人工装配的比例越来越低。
你忘了中美必有一战,中加必有一战......:evil:
 


  • Among the favorite EV brands in China are one from China, on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one from Germany.
  • This year’s survey covered about 1,600 Chinese consumers mostly living in China’s larger citie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32 and monthly income of about 19,000 yuan ($2,969).
  • Across cars of all categories, premium German brands ranked first, followed by Japanese brands and then Chinese brands including BYD and Geely, the report said.
32岁平均工资$2,969美元,应该赶上加拿大这个年纪工资了吧,当然这是大城市白领
 
这儿是地广人稀天寒地冻的拿大,会不会水土不服?:D
 
小鹏G3 SUV 已经进入挪威市场, 23000 美元

 
2000美元的中国EV PICKUP TRUCK!!!!!
有空调,有倒车摄像头,电动窗,有LED 显示,BRAVO! :jiayou:

 
最后编辑:
2000美元的中国EV PICKUP TRUCK!!!!!
有空调,有倒车摄像头,电动窗,有LED 显示,BRAVO! :jiayou:


这哥们花了将近$8000块, 买了个不能上路的车。
 
这哥们花了将近$8000块, 买了个不能上路的车。

这兄弟很乐观,家里有巨大的地产要管理,没听他说,他买个高尔夫车都要9000美元。这车功能比高尔夫车强太多。

不过呢,说明电动车,利润空间很大。

看了一个在加拿大卖的韩国KIA 电动小车,全部买下来48000-50000加币。

中国那三个大品牌,如果能在美加卖,绝对碾压中低价EV市场。
 
后退
顶部